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逆变器行业浅释及相关上市公司比对

  • 作者:江渚渔樵客
  • 2022-02-25 09:50:17
  • 分享:

(文中数据及预测来自于国家统计数据、行业网站、公司财报及券商研报)

注此文本仅用于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风险自行承担!

       逆变器的行业位置和发展过程

       太阳能光伏系统的组成是由太阳能电池片为核心组成的光伏组件、地面结构系统、电源线等组成的发电列阵进行光电能量的转换,经过逆变器将发出的不稳定直流电转换成稳定的、符合电网要求的交流电再传输上网,逆变器是光伏发电上网的最后一个重要节点。逆变器属于整个太阳能光伏产业中的中下游行业。

      逆变器虽然只占整个光伏系统的3%-5%(集中式光伏电站占3%,组串式光伏电站的5%),但逆变器的转换能效直接影响着发电效率。目前逆变器直接影响到光伏电站发电效率的90%,尤其当前的电池片发电效能已经很接近理论极限值,所以逆变器的技术、质量将对整个光伏电站的经济效益有着关键的影响。

       随着技术的进步,逆变器已经从当初纯粹为了转变新能源电能稳定上网的作用,提升到通过控制算法在特殊情况下,同样能够保证整个能源系统持续稳定的发电并网的电网适应过程。到当前阶段在运用算法的同时结合AI技术动态的调整发电系统的本身的电气特性来匹配电网,使电网保持稳定的运行,起支撑电网的作用。这样的一个升级的过程就是逆变器技术进步的一个过程,所以逆变器行业也已经不单纯是普通的电气设备行业,而是一个结合高科技、人工智能和设备制造的科技型行业。

       逆变器的分类

       逆变器按照使用场景可分为四种,分别是集中式逆变器、组串式逆变器、集散式逆变器和微型逆变器。

        集中式逆变器是指多组(4组以上)并行的光伏组件连接到同一台逆变器进行直流地输入,做到最大功率峰值跟踪后再经过逆变器变了并网。主要适用于大型的地面集中式光伏电站。

        组串式逆变器是几组(1-4组)光伏组件进行单独的最大功率峰值跟踪后,再经过逆变器变流后并网。通常用于分布式发电站。

      集散式逆变器是结合了集中式和组串式的优点,其电网适应性和效率相对更好,但其技术相对复杂,目前使用的太阳能电站比例极低。

       微型逆变器只对应少数光伏组件,单体容量一般在 5kW 以下,可对每块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进行精细化调节及监控,并能实现每块光伏组件单独的最大功率点跟踪,再经过逆变转换 以后并入交流电网。一般用于家庭、庭院等私家发电单元。

       逆变器按作用方式又划分为光伏逆变器、风能变流器和储能变流器,都属于逆变器的形式。

       光伏逆变器上文已经有详细的解释和分类。

        风能变流器的作用与光伏逆变器基本相似,同样是将幅值不稳定、频率不稳定的风能直流电力转换成幅值和频率稳定的,符合电网要求的交流稳定电源。

       储能变流器主要作用是在储能电池和电网之间进行直流和交流的转换,在谷电时将多余电能通过变流器变直流向储存电池存电,在峰电时将储能电池里的电能通过变流器变交流向电网输送,其最大的意义是优化电力资源的调节,最大限度有效地利用电力资源。

        全球及中国逆变器市场

        最近十多年以来,受益于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全球光伏逆变器的出货量基本处于高速增长状态。平均每年以25%以上的速度增长,由于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制定了相应的双碳目标,能源结构的变化正快速地形成中。作为新能源光伏系统中的逆变器在2020年全球出货量达185GW。在出货量排名前十的供应商中有六家是中国供应商,其中华为以23%的市占率位居榜首,国内逆变器厂商在全球逆变器市场中占据超六成市场份额。2021年的出货量仍没有统计数据,不过有预计达220GW。随着我国双碳和全球双碳的快速推进预计逆变器市场仍将保持较快的速度增长。

全球逆变器地区市场占比

亚太——52%

欧洲——21%

美国——16%

拉美——7%

中东、非洲及其他——4%

全球逆变器企业市场占比

华为——23%

阳光电源——19%

德国SMA——7%

西班牙Power Electonics——5%

景浪科技——5%

固德威——5%

上能电气——4.5%

其他——31.5%

       上述市场份额是2020年的数据,2021年的数据暂时没有统计数据出来。阳光电源2021年半年报里又披露公司实际的市占率已经上升到了23%,但没有其他调查机构的数据佐证,只能且看且听。等到2021年统计数据出来才能对比。

       全球逆变器地区市场基本上亚太地区占比过半,而亚太地区基本上是以中国为主。在逆变器设备上我国企业占比达到全球的六成以上,但作为逆变器上游的电容、电感和 IGBT 等作为逆变器的核心电子元器件,全球主要市场份额和高端技术还掌握在欧美日系厂商手中,国产化技术上需要突破。

       逆变器上下游

       上游企业上文中已经提及,主要是电子元器件和结构件为主,我们以拆解的成本看其主要的上游产业链。

逆变器成本构成

机构件——27.6%

电感——14.2%

半导体器件——11.8%

电容——9.3%

PCB线路板——5.6%

连接器——5.3%

集成电路——5.1%

变压器——4.6%

控制组件——3.6%

包装类——3.5%

其他——9.5%

       通过上面成本拆解能看到逆变器主要涉及的上游企业中机构件属于精密机械加工,国内产业链完全能够满足,但上文提到的电感、电容及半导体等核心部件的高端产品基本上国外被以凌飞英、意法半导体、罗姆半导体为主的企业垄断。而国内的比亚迪、斯达半导、中车时代电气、华润微等也逐渐向中高端的半导体推进,相会形成国产的替代。

       逆变器属于中下游企业,其下游主要是中大小型新能源电站、储能企业等应用行业,由于下游企业基本上以大型国有企业为主,在议价权上处于优势地位。而国内逆变器企业基本上半数或半数以上的营收来自于出口,而且其出口的毛利率相对较高。

      国内逆变器企业比对

       我国涉及到逆变器业务的公司有几百家,经过多年来技术升级和市场淘汰,剩下相对优质的企业也就是十多家,我们在这里以上市公司为代表的逆变器企业来做一定的比对,来了解目前国内的逆变器行业中的优秀企业,华为作为逆变器的世界龙头企业,但由于其没有公开逆变器板块的具体业务数据,不好比对。我们以市占率较高的阳光电源、锦浪科技和固德威三家做比对分析。

       营收分类及主营毛利率

       三家公司的营收中阳光电源的关于光伏逆变器、储能变流器及系统、风能变流器合计的营收占比60.7%,公司的电站投资开发和自营光伏发电合,计占比35.5%。公司在集中式逆变器、组串式逆变器和用户逆变器上都有阳光电源在逆变器产品的种类上是全覆盖的,功率从3KW—8800KW范围全部出货。公司充分利用优势进行产业链延伸,向下游的电站投资与开发。使得公司的经营在产业体系中开始多元化,从而保证公司的毛利率相对比较平稳。公司海外营收占比50.7%、国内营收占比49.3%。

       锦浪科技和固德威85%的营收来自于光伏逆变器,两家公司主要以组串式光伏逆变器为主,另外同样也涉及储能的变流器,但绝对金额相对较小。锦浪科技海外营收占比55.2%、国内营收占比44.8%;固德威海外营收占比68.4%、国内营收占比31.6%.

       三家公司逆变器毛利率

阳光电源光伏逆变器——38.2%   储能系统及逆变器——21.2%

锦浪科技光伏逆变器——26.7%   储能逆变器——未公布

固德威光伏逆变器——37.1%     储能逆变器——50.8%

       研发投入及技术能力

       逆变器行业作为技术密集型行业,公司员工的学历结构、专利技术和研发投入是要重点进行比对(我们以2020年报的数据为参考)。

      员工人数及学历结构

三家公司的员工人数为阳光电源4492人、锦浪科技1571人、固德威1567人。

阳光电源

硕士及博士1034人,占比23%;本科2065人占比46%;专科及以下1393人,占比31%;

锦浪科技

硕士及博士52人,占比3.3%;本科331人占比21.1%;专科及以下1188人,占比75.6%;

固德威

硕士及博士88人,占比5.6%;本科434人占比27.7%;专科及以下1045人,占比66.7%。

      人均创造的业绩

       按2020年年报净利润来计算三家公司人均创造利润分别为阳光电源44万元/人、锦浪科技20.2万元/人、固德威16.5万元/人。

       截至2021年上半年专利技术情况

       阳光电源累计拥有专利权1740件。其中发明专利724件、实用新型专利865件、外观设计专利151件;

      锦浪科技半年报及年报并未披露所有的专利权数量,但披露了22项核心技术;

       固德威累计拥有专利权122件.其中发明专利34件、实用新型专利61件、外观设计专利11件、软件著作权16件。

      截至2021年三季度研发投入情况

      阳光电源至2018年至2021年第三季度营收153.7亿元翻了2.7倍,营业利润翻2.7倍,研发费用2021年第三季度为8.5亿元,较2018年翻了近3倍,占比营收5.5%;

      锦浪科技至2018年至2021年第三季度营收23亿元翻了3.9倍,营业利润翻4.5倍,研发费用2021年第三季度为1亿元,较2018年翻了近4.5倍,占比营收4.5%;

       固德威至2019年至2021年第三季度营收17.2亿元翻了2.4倍,营业利润翻2.6倍,研发费用2021年第三季度为1.2亿元,较2019年翻了近2.9倍,占比营收6.9%。

       由于国家的双碳战略,2030年需要实现碳达峰,所以国家急需改善能源结构,乘此东风光伏连续两年出现了抢装潮。逆变器作为光伏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其头部企业的三家上市公司的营收利润都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同时作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行业研发投入也是同步推进。但任何行业通过资本支持、技术突破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后都会出现很强的阶段性壁垒。从上文可以看出来阳光电源虽然增速不是最快的,但其营收规模较是锦浪和固德威之和的近4倍,其员工的学历结构中硕士博士的高级人才有1千多人,锦浪和固德威的高级人才不足百人,且两家专科及以下学历的人数占员工总人数的75.6%和66.7%,而阳光电源才占比31%。虽然员工总人数上也超越两家之和,但人均创造的业绩也是远远超过两家。专利数量上锦浪和固德威对比阳光电源更不是一个数量级。加上研发费用的绝对值跟是这两家之和的四倍以上。

       所以从人才、技术、研发投入来说阳光电源的优势毋庸置疑,世界范围内逆变器行业来看除了华为就是阳光电源,而华为并没有公开其逆变器收入的占比及其他详细息,不好对比。

       公司运营管理

       以三家公司的2021年三季度的财报数据来看,通过比对应收、存货、应付及合同负债看,阳光电源的应收、存货规模都比较大。锦浪和固德威占比相对较小,但相对一般的制造业企业都比较大,这是受行业高景气的影响,大量的销售同时大量地备货原材料而形成的应收应付及存货的高位状态。其实结合公司的负债和现金流情况同样给予佐证。而通过三家公司的运营效率数据看,阳光电源当前的运营数据并不如锦浪和固德威好,并不是企业运营的效率降低,反而是因为阳光的扩张更为积极才导致上述情况。

       而从公司资产负债角度来看,三家公司并无短中长期的债务风险,且应收都在一年内且经过坏账准备的,存货也可以通过行业景气快速消化掉。

       公司的运营和管理正常是配合公司的整体策略的,上文也谈到由于行业处于高景气阶段,所以公司的相对积极的扩张策略会让公司的规模快速的增加,只要能控制好扩张节奏和财务风险,产业规模效益的优势就会明显地体现出来。

       小结

        逆变器行业已经从最早期的普通电气设备制造业升级为现阶段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从当初的电气装备向智能化电气设备迈进,让中国的逆变器制造技术水平已经达到全球领先的水平,中国以华为和阳光为代表的优秀逆变器制造企业已经占据了全球超过60%的市场份额,中国在整个新能源革命中已经不断地在分支行业取得巨大的成就。

       上文中梳理对比了行业的现状和相关企业的情况,首先我们还是要认识到一些不足的地方,特别是在逆变器的上游产业链上我们的话语权非常弱,尤其在IGBT和IC芯片上高端的技术始终被西方企业把持,虽然国内已经有一部分企业开始追赶,但现实的巨大差距仍是需要客观地认识到。

       而国内的企业中通过营收、技术、人才积累、市场份额等数据的分析,除去未上市的华为就是阳光电源是行业第一梯队的企业,上述各方面都是行业当中的龙头型企业。而锦浪和固德威虽然营收和阳光不是一个级别,从公司的技术储备、人才的结构上,再对比研发和毛利率,和阳光电源还是不可相提并论的,但也是属于第二梯队的。需要注意固德威的分类毛利率和公司研发实力是不成正比的,尤其公司销售费用高于同行。

       阳光电源的应收和存货占比在行业中是最高的,行业高景气度的时候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特殊情况下,比如行业政策突变或投资缩减等不合实际预期的事件发生,那公司自然也会因此产生较大的资产减值,当然这是小概率事件。


注此文本仅用于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风险自行承担!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0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101.68
  • 江恩阻力:112.98
  • 时间窗口:2024-06-11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0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