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拟定增额缩水20亿,云从科技的大模型不容有失

  • 作者:渴望
  • 2024-04-10 14:14:42
  • 分享:

文 | 杨万里

近日,云从科技调整了募资额度,拟定增金额从36.35亿元调整为18.52亿元。值得一提的是,这起定增预案发布于一年前,时隔一年多时间,云从科技的定增方案仍未落地,拟募资额为何缩水?

云从科技被外界称为“AI四小龙”之一,2022年5月在科创板上市,是第一家在科创板成功上市的人工智能平台公司。天眼查显示,上市前,云从科技曾多次融资,融资金额超30亿元。

IPO时,云从科技计划募资金额为37.5亿元,但实际募资总额约17.28亿元,不到计划募资金额的一半。上市后不到一年时间,2023年3月31日,云从科技就开启定增再融资。

云从科技一年前发布定增预案时,正处在股价高位,2023年3月31日收盘价为33.81元(向前复权),如今,云从科技股价大幅缩水,2024年4月9日收盘价为12.17元。

上市公司定增发行价,阶段股价是重要参考,一旦股价大幅下滑,参与定增的资金会有更多顾虑,上市公司若要继续推进定增,在维持预期发行股数不变的情况下,一般募资额需要大幅向下调整。若要维持募资额不变,上市公司需要发行更多的股份。

在股价大幅下滑的情况下,云从科技拟募资额向下调整,拟募投项目仍为云从“行业精灵”大模型研发项目。近几年,云从科技归属净利润持续亏损,“行业精灵”大模型能否称为云从科技的一剂良药?

饥渴的资金需求上市不到一年发起定增

公开资料显示,云从科技的经营业务包括人机协同操作系统、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等。云从科技成立于2015年,2022年5月份成功登陆科创板。

继从IPO市场募集资金17.28亿元还不到一年,2023年3月31日,云从科技发布公告称,拟定增募资不超过36.35亿元,用于云从“行业精灵”大模型研发项目。其中,云从科技拟将20.94亿元用于研发设备的购置,拟将5.54亿元用于场地购置和装修,剩余则为人力资源成本、其他费用。

不过,一年时间,云从科技的定增方案一直未见落地。

今年3月份,有投资者就此事曾提问称,“云从科技定增什么时候完成?”云从科技方面回复称,“公司本次定增仍正常推进中,后续进展请关注公司披露的相关公告。”

到了2024年4月7日,云从科技最新发布的公告显示,公司定增募资总金额从36.35亿元调整为18.52亿元,募资金额缩水幅度约49.05%。

据公告显示,本次修订的定增方案中,研发设备购置费用降低至14.78亿元,场地购置和装修费不再显示,人力资源成本与其他费用大幅调低。

云从科技在公告中表示,本次定增预案调整,综合考虑了公司所处的行业及公司的发展规划、资金需求等情况。

为何云从科技对资金如此渴求?

随着“百模大战”进入下半场,云从科技等部分国内人工智能企业发力B端行业大模型。而投资大模型研发项目,云从科技又需要充裕的资金支持。

云从科技自身的财务情况如何?

截至2023年前三季度,云从科技的资产负债率为44.59%,同期行业平均资产负债率为35.55%。同期,云从科技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分别为2.194、2.088,说明该公司短期偿债能力较好,财务状况相对稳定。

那么,云从科技的账上还有多少钱呢?

截至2023年前三季度,云从科技的货币资金为12.96亿元,加上1.504亿元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合计金额低于15亿元。

15亿元的资金要想支撑“行业精灵”大模型研发,显然还是需要外部资金的进一步补充。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云从科技上市不到一年就要抛出再融资计划,即使再融资金额缩水也要继续推进了。

财务拆解营收和现金流亟待提振

如何实现盈利,是AI公司共同面临的难题。

2017年至2022年,云从科技分别实现归属净利润-1.063亿元、-1.807亿元、-6.396亿元、-8.129亿元、-6.321亿元、-8.689亿元,上述6年期间合计亏损金额约为32.4亿元。

2023年度业绩快报显示,云从科技2023年实现归属净利润约-6.3亿元。按此计算,过去7年,该公司合计亏损约38.7亿元。

云从科技为何持续亏损?

数据显示,在2017年至2022年期间,云从科技的研发费用占公司营收比例均超过30%。其中,该公司2022年研发占比高达106.4%。

当然,研发的高比例投入对于科技公司而言,是正常且必须的,这有助于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从公司持续发展的角度,关键还是要看产品能否打开市场,实现营收和现金流的正向循环。

云从科技也曾在招股书中提示风险称,“如果未来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增加、下游行业客户经营情况恶化、客户回款速度放缓,可能导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持续为负,致使公司存在面临资金压力的风险”。

事实上,回顾历年财报,云从科技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连续为负。

2019年、2020年、2021年,云从科技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5.059亿元、-4.619亿元、-5.468亿元,该公司在招股书中曾解释称,“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公司处于快速扩张阶段,人员支出及采购金额相对于销售回款而言较大”。

2022年,云从科技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230亿元,该公司解释称,“主要是本期货款收回金额降低,收到的政府补助减少所致。”

2023年前三季度,有了好转,云从科技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27亿元,同比改善48.49%。

从营收数据看,上市第一年(2022年),云从科技实现营收5.264亿元,同比下滑51.06%(2021年营收规模为10.76亿元)。在2022年报中,云从科技解释称,“主要是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以及市场竞争格局加剧等多重因素影响,公司项目在手订单减少及已投入的项目建设延期所致”。

2023年业绩快报显示,云从科技实现营收6.29亿元,同比增加19.43%,但仍未恢复到2020年的营收规模水平(2020年实现营收7.548亿元)。

从财务健康的角度,云从科技需要在营收和现金流上进一步改善了。

那么,云从科技何时盈利?公司曾在招股书(注册稿)中提到,“预计在2025年实现盈利”。在接下来不到2年时间里,云从科技能否实现预期目标,有待观察。

未来之路“行业精灵”是云从科技的一剂良药吗?

本次定增拟募投项目云从“行业精灵”大模型研发项目,对云从科技盈利具有重要意义。

云从科技表示,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助力公司应用场景拓展和人工智能生态建设,对公司未来发展和盈利能力提升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从现实来看,人工智能赛道具有万亿以上市场空间,不过,云从科技身边也有一群实力较强的竞争对手。

先看人机协同操作系统竞争格局

云从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属于算法算力平台和知识中台相结合的产品。目前,算力算法平台主要参与企业有腾讯、百度、华为、第四范式等,知识中台主要参与企业有百度、华为等。

再看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竞争格局

在智慧治理领域,海康威视等传统安防企业,阿里等互联网企业,华为和新华三等通企业均参与该领域竞争。

在智慧金融领域,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传统安防设备厂商,商汤科技、旷视科技、依图科技、第四范式、京东科技等人工智能企业均参与该领域竞争。

在智慧出行领域,百度、阿里、华为等 IT 行业巨头和商汤科技、云从科技、旷视科技等人工智能企业均参与该领域竞争。

短期内,云从科技的应用场景仍以B端为主。以2022年报为例,来自智慧治理、智慧金融领域的收入合计占公司营收比重超过九成,上述两大领域的客户包括地方政府部门、学校、景区、金融机构等。

云从科技曾在招股说明书中提示风险称,“若未来受客户生产经营出现不利因素的等影响致使公司应收账款回收情况出现恶化,将对公司的盈利情况和现金流量带来不利影响。”

2022年年报显示,云从科技的用减值损失约为1.057亿元。受计提用减值增加等因素影响,当年云从科技的应收账款减少至2.003亿元,同比下滑43.27%。云从科技2023年年报尚未披露,具体财务情况有待观察。

当下,AI企业大多发力大模型,并将大模型视为下一个业绩增长点。

据媒体报道,国内117个大模型完成生成式AI服务备案,包括中国移动九天、百度文心一言、阿里巴巴通义千问、华为云盘古、腾讯混元助手、OPPO安第斯、vivo蓝心等。国内大模型的数量已经破百,最终谁能脱颖而出尚未可知。

云从科技此次定增融资投向大模型,公司能否借助大模型,实现营收的进一步增长以及扭亏为盈?“行业精灵”会是云从科技未来的一剂良药吗?

尺度财经将持续关注并期待云从科技趟出一条路。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7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11.82
  • 江恩阻力:13.14
  • 时间窗口:2024-05-15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0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