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奥比中光(688322)——带你看新股系列(100)

  • 作者:庸人2017
  • 2022-07-01 11:17:05
  • 分享:

已开展相关技术与产品研发的主要企业包括苹果、华为、微软、英特尔、索尼、三星等科技巨头企业,但只是其众多业务之一,可比性较弱,因此选取了一些在行业产品特点、经营规模、发展阶段相似的上市公司睿创微纳、寒武纪、云从科技、瑞芯微进行比较。截止至2022年6月20日PS均值18倍。假定发行后市销率18倍,对应营业收入4.91亿元(2022年1季度0.83+2021年2、3、4季度4.08),市值88.38亿元,对应股价22.1元。

关注点(1)从整个行业发展趋势来看,3D视觉感知下游各应用领域的大部分细分场景需求仍处于发展期初期。现阶段,除生物识别领域的线下刷脸支付场景和AIoT领域的服务机器人场景外,其他细分应用场景普遍处于商业化第一阶段,即由头部企业开始导入使用3D视觉传感器进行各类产品开发,尚未迎来下游行业的规模爆发期。公司的营业收入及毛利规模还相对较小,无法覆盖发展期初期的大额股份支付费用和研发费用支出,何时盈利存在不确定性;(2)属于3D产业链中游,相比主要竞争对手三星、索尼、微软、英特尔、苹果、华为等科技巨头,它们产业链影响力,一方面可以快速向上游供应商发起需求,短周期内获得优先的深度定制响应,另一方面可以导入自主产品,快速在市场上形成推广使用。公司规模和体量尚小,对上游供应商的影响力有限,获得的深度定制支持力度逊色于国际巨头;(3)技术方面与巨头存在差距,公司的iToF技术产品已量产,但dToF和Lidar技术暂未发布产品,结构光专用感光芯片仍处于研发过程中。

想象点全球少数几家全面布局六大3D视觉感知技术路线的公司,结构光、iToF、双目、工业三维测量已量产相关产品,自有的iToF感光芯片也进入待量产阶段,dToF、Lidar相关产品正在研发;全球已掌握核心技术并实现百万级面阵3D视觉传感器量产的企业仅有苹果、微软、索尼、英特尔、华为、三星和奥比中光等少数企业。

一、基本概况

1、基本介绍:奥比中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注册地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学府路63号。自2015年底量产以来,公司已先后服务全球超过1,000家客户及众多的开发者,包括OPPO、蚂蚁集团、捷普、牧原、中国移动、Matterport、贝壳如视、江博士等行业龙头。

2、财务情况: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的背景下,线下零售受到较大的冲击,3D视觉感知技术在线下支付应用场景的渗透步伐放缓;2021年线下支付场景需求逐步恢复,同时服务机器人、智能门锁等细分场景渗透发展,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恢复增长。研发的高强度投入,人员规模、研发费用继续增加,同时伴随智能门锁、手机等低毛利场景应用渗透、自建工厂投入使用以及部分材料采购价格上升,本期公司毛利率有所下降,综合使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情况下,2021年公司仍然呈现亏损且幅度略有增加。

预计2021年1-6月营业收入16,800至20,500万元,较上年同期变动4.02%至26.93%,归母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变动-7.63%至11.47%,扣非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800至-11,300万元,较上年同期变动-6.11%至13.11%。

二、主营业务及行业

1、主营业务公司具体产品包括3D视觉传感器、消费级应用设备和工业级应用设备。其中,3D视觉传感器是由深度引擎芯片、深度引擎算法、通用或专用感光芯片、专用光学系统、驱动及固件等组成的精密光学测量系统,可以采集并输出“人体、物体和空间”的三维矢量息;消费级应用设备是基于3D视觉传感器的功能特点,结合特定消费级场景应用需求,设计并开发的一体化设备产品;工业级应用设备是面向工业领域高精密检测、测量需求,应用工业三维测量技术设计并开发的一体化成套设备。

公司3D视觉感知技术产品的下游应用领域包括生物识别、AIoT、消费电子和工业三维测量等,每个应用领域对应众多不同细分场景。

生物识别(2021年收入占比62%)生物识别业务线主要面向线下零售、智能门锁以及医保身份核验等细分应用场景,围绕人脸识别在各行业应用中,为其提供3D视觉传感器产品或消费级应用设备。早期通过与蚂蚁集团合作拓展线下零售的刷脸支付应用起步,进而在智能门锁、医保身份核验等细分场景也逐步实现应用落地。

AIoT业务线(2021年收入占比30%)AIoT业务线主要是面向国内除消费电子业务线和生物识别业务线外的其他行业应用需求,以及海外市场需求,例如空间扫描、服务机器人、智慧农牧、智能交通、家庭娱乐等,其下游特点为应用行业多,且各行业客户数较多,不断外延3D视觉感知技术应用边界。

VR看房可以帮助终端用户更直观地感受到房间的立体感和空间感,体验优于普通照片看房的真实感。

消费电子业务线(2021年收入占比2.63%)消费电子业务线主要面向手机、平板、电脑、智能音箱和电视等智能终端设备。苹果公司的3D视觉传感器在自主的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上已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公司目标市场安卓阵营受到下游应用内容、外观ID设计、产品成本等影响,市场需求存在阶段性波动,还未进入稳定需求放量阶段。

3D视觉感知技术的加载使智能手机在解锁、支付、拍照、AR互动、图片美化、三维空间扫描等功能的用户体验得到了升级或实现。

其他工业业务板块下游主要面向科研院所及工业制造等行业需求,搭建独立销售渠道,采用直销为主的销售模式。3D视觉感知技术在工业三维测量领域已成功进行了技术商业化,验证了商业化可行性及需求空间,但目前市场供应商以海外厂商为主。汽车应用领域,公司还处于研发阶段,未进入商业化推广阶段。

主要客户包括蚂蚁集团、商米科技等

2、产业链3D视觉感知产业是一个新兴行业。注红色虚框内为奥比中光布局的技术能力。

产业链上游主要为提供各类3D视觉传感器硬件的供应商或生产商。3D视觉传感器主要由深度引擎芯片、光学成像模组、激光投影模组以及其他电子器件、结构件等构成。其中光学成像模组的核心部件包括感光芯片、成像镜头、滤光片等核心元器件;激光投影模组包括激光发射器、衍射光学元件、投影镜头等核心元器件。感光芯片供应商有索尼、三星、韦尔股份、思特威等;滤光片供应商有Viavi、五方光电等,光学镜头供应商有大立光、玉晶光电、新旭光学等;激光发射器供应商有Lumentum、菲尼萨(Finisar)、艾迈斯半导体(AMS)等,衍射光学元件供应商有CDA、AMS、驭光科技等。

产业链中游为3D视觉感知方案商。主要基于深度引擎算法结合应用进行各类3D视觉传感器的方案设计,其中部分3D视觉感知方案商已具备完整的3D视觉感知方案的能力,涉及三合一模组/系统设计、光学成像模组、激光投影模组的设计与生产,3D视觉感知系统和组件的标定、对齐、补偿、校准,核心元器件如激光器、衍射光学元件、滤光片等定制设计,深度引擎芯片的设计,以及配套固件、开发工具包SDK等软件的研发,代表企业如苹果、微软、英特尔、华为、奥比中光等。

产业链下游主要为根据终端的各类应用场景开发各类应用算法的应用算法方案。目前已具备一定商业应用的算法包括人脸识别、活体检测算法,三维测量、三维重建算法,图像分割、图像增强优化算法,VSLAM算法,骨架、姿态识别、行为分析算法,沉浸式AR、虚拟现实算法等。随着3D视觉感知应用场景的丰富,会有更多的应用算法商业化。

产业链中游3D视觉感知方案商由于直接进行3D视觉感知产品研发,同时对接上、下游企业,因此对3D视觉感知技术拥有最为全面的系统级理解能力,是整个产业链中最为重要的环节。3D视觉感知方案商需要深入理解客户的需求,并整合上游产业链资源以开发出相应的产品,因此3D视觉感知行业产业链的发展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即依托于中游企业,带动上游企业研发并提供定制化的元器件,下游应用算法方案商算法迭代优化,共同促进客户向3D视觉智能化升级。

3、行业概况3D视觉感知行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由早期的工业级成功向消费级拓展,且应用领域仍在不断拓宽,行业经历了起步、初级发展时期,即将迎来快速增长时期;为了满足越来越多应用领域需求,3D视觉感知技术也越来越丰富和全面;3D视觉感知产品也随着底层元器件及核心算法的发展,向低成本、低功耗、小体积、高性能的方向发展。

随着2D成像逐步向3D视觉感知升级,3D视觉感知市场处于规模快速增长的爆发前期。根据法国市场研究与战略咨询公司Yole发布的全球3D成像和传感市场研究报告,2019年全球3D视觉感知市场规模为50亿美元,且市场规模将快速发展,预计在2025年达到150亿美元,2019-2025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0%。

3D视觉感知的六大技术路线,目前均有一定的市场应用,但是结构光,ToF和Lidar技术基于其自身的技术特点,更能满足消费电子和汽车自动驾驶的场景应用需求,具有更大的市场应用空间。这三类技术目前应用占比已高于其他3D视觉感知技术,未来随着消费电子和汽车自动驾驶市场的增长,结构光、ToF和Lidar技术的市场占比会进一步提升。

3、竞争情况3D视觉感知行业属于新兴行业,在消费级市场中拥有广泛应用场景,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还没有形成稳定的竞争格局,偏向于竞合关系,即有部分竞争关系也有潜在的合作关系,多数企业是基于自身的技术优势或产品需求进行技术与业务布局。例如苹果、华为、三星拥有智能手机等终端产品,目前大都采用自研的3D视觉感知技术方案,但不排除未来随着产业链逐渐成熟,当外购产品性能及成本更优时会同步采用外部企业的产品。三星、索尼的图像传感器芯片也会向业内其他企业供货,使下游企业基于此研发面向特定应用场景的传感器产品。目前在消费级应用市场中,已开展相关技术与产品研发的主要企业包括苹果、华为、微软、英特尔、索尼、三星等科技巨头企业,还包括英飞凌、瑞芯微、华捷艾米、奥比中光等企业。

三、估值分析

已开展相关技术与产品研发的主要企业包括苹果、华为、微软、英特尔、索尼、三星等科技巨头企业,但只是其众多业务之一,可比性较弱,因此选取了一些在行业产品特点、经营规模、发展阶段相似的上市公司睿创微纳、寒武纪、云从科技、瑞芯微进行比较。截止至2022年6月20日PS均值18倍。假定发行后市销率18倍,对应营业收入4.91亿元(2022年1季度0.83+2021年2、3、4季度4.08),市值88.38亿元,对应股价22.1元。

END

扫码关注我们

了解快速通往财务自由之路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2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26.01
  • 江恩阻力:28.9
  • 时间窗口:2024-06-12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0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