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大全能源息更新(2021年年报简评)

  • 作者:启明星2010
  • 2022-03-18 10:49:00
  • 分享:

本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作为研究讨论之用。股市有风险,决策需独立思考,切忌人云亦云。

昨天写了一篇大全能源的年报简评,首发于【逸柳投研笔记】,献丑献丑。

(PS.雪球感觉越来越差劲了,截图的表格竟然全部都是黑色的,郁闷)

2021年大全能源实现营业收入108.32亿元,同比增长132.23%,归母净利润为57.24亿元,同比增长448.56%;2021年毛利率为65.65%,较2020年提升32.02pct,净利率为52.84%,较2020年提升26.76pct。公司前五名客户销售额 87.33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 80.63%。

利润率提升的原因也是众所周知,如其年报所说“2021 年以来,整体光伏市场持续增长,下游需求旺盛、高纯硅料市场紧俏,使得销售单价一路大幅上涨,至目前价格仍处于高位”,背后的逻辑是硅料的产能提升周期要长于下游的扩产周期(之前在通威股份简报中统计过硅料、拉棒、切片、电池片几个环节的建设周期,通威股份投资分析简报),当然,还有就是硅料离终端需求更加远,产业链传导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归纳来讲就是两点扩产周期长、扩产反应速度慢)。

从逻辑上来看,硅料的超额利润难以维持,超额利润会带来资本净流入,结果是产能提升,从而将价格拉下去,另外,光伏产业最后是要降低度电成本,也就是用户享受技术进步带来的福利,如果利润积压在某个环节,就无法实现这个产业的社会目标,而满足某种社会需求是某个产业存在的基础(如果某个产业中不能实现共赢、只能特定利益群体获利,那么这个产业存在有何意义?)。

在建工程方面,三期A段已经完工转固,B段还在建,根据招股书(7万吨产能)和2021年年报的产能(10.5万吨),以及募投项目,B段(3.5万吨)于2021年12月建成投产,估计快要转固了(招股书P341显示,正常情况下,公司新建产线在完工试生产2-3月内进行转固)。

募投项目中还有个1000吨半导体级多晶硅(投资额4.21亿,设备投资额1.77亿,注意了,太阳能级的设备投资为1.03亿/千吨),没有显示在年报的在建工程中,根据招股书,该项目“依托公司现有产线和年产 3,5000 吨多晶硅项目”,而且年报在建工程“多晶硅项目三期工程B阶段”总预算为40.87亿元,基本等于B段和半导体硅料项目的投资额之和。

除此之外,2021年12月,公司与内蒙古包头政府签订合作框架,公司拟投资332.5亿元人民币在包头市投资建设30万吨/年高纯工业硅项目+20万吨/年有机硅项目+20万吨/年高纯多晶硅项目+2.1万吨/年半导体多晶硅项目(工业硅和有机硅、工业硅和多晶硅是上下游关系,有机硅和多晶硅不是上下游,不重叠)。根据协议,其中一期项目(一期项目建设10万吨/年高纯多晶硅+1000 吨/年半导体多晶硅)预计总投资 85.5 亿元人民币,预计在2022 年一季度启动,并于 2023 年二季度建成投产。(年报P35)

从年报P23页披露的数据来看,2021年从Q1到Q4,平均销售价格持续在提升,一季度为7.7万元/吨,到四季度达到了21.7万元/吨;从产销来看,大全能源单季度的产量稳步提升,全年产量8.66万吨,三期B段在12月产出1111吨(可以看出其他厂房基本超负荷),但是销量在Q1就达到了峰值,而且Q4的产销率不到50%。在这里做案头分析的话,估计可以理解为硅料的高价格压抑的需求(这个跟股价就不同,股票市场中,价格越是到高点,成交量反而越大,这就是资产属性和商品属性的区别,在资产属性下,涨幅越大,就会有很多人觉得还会继续涨,然后形成了泡沫)。

全年公司销售跟其2020年的产能(7.5万吨)差不多,2021年单吨指标迅速提升,单吨毛利大概9.44万元,单吨净利润大概7.60万元。

公司的产线都在新疆石河子(一期、二期、三期),根据年报P14,公司目前(估计是2021年底吧)为10.5万吨/年,2021年度国内多晶硅产量约48.8万吨,公司对应期间的多晶硅产量为8.66万吨,占国内多晶硅产量的17.75%。(多晶硅产量数据,根据《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2021年版)》,2021年全国多晶硅产量为50.5万吨。另外,通威股份在2021年中报中披露的产能为8万吨(2021年6月底)。

从硅片的角度,按照2.9g/w的耗硅量(之前我在通威股份的简报中,引用了广发证券2021年10月研究报告的数据,当时是2.92g/w,工艺更加成熟、回收利用,以及硅片尺寸变大、厚度变薄都会降低耗硅量),2021年我国硅片产量为227GW,对应的硅料需求约为66万吨,而产量为50.5万吨,其中有略高于15万的缺口(这部分需要进口)。大全的产能对应约36GW的硅片。

据海关总署统计,2021年我国进口多晶硅20.4亿美元,同比大幅上涨114%,进口数量11.4万吨,同比上升13.4%。2021年,我国多晶硅进口前四大来源地德国、马来西亚、日本、中国台湾合计占我多晶硅进口额的90%。(这里的直接数据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

多晶硅硅料成本中有两项比较重要,一项是原材料中的硅粉(金属硅),另外一项是动力中的电费,两项费用在成本中各自占比基本在30%左右。

根据《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2021年版)》得到的电耗和硅耗数据1)2021年多晶硅平均综合电耗已降至63kWh/kg-Si,同比下降 5.3%(根据公司招股书P309披露的单位成本,公司的单位电费在0.2元/度左右),预计2030年有望降低到55kWh/kg-Si;2)硅耗方面,包括硅粉、三氯氢硅、四氯化硅等在内,2021年硅耗在1.09kg/kg-Si 水平,近5年变化不大,路线图表示“随着氢化水平的提升,副产物回收利用率的增强,预计到2030年将降低到1.07kg/kg-Si”,根据生意社2022年3月17号数据,金属硅价格为2.34-2.45万/吨(我去年十月份写通威股份简报的时候约为4万左右/吨)。

在工艺类型来看,目前是改良西门子法(三氯氢硅西门子法,得到棒状硅)和硅烷流化床法(得到颗粒硅),2021年颗粒硅占比4.1%(也就是2.07万吨),较2020年提升1.3个百分点。

在设备投资方面,2021年生产设备投资成本为1.03亿元/千吨,较2020年的1.02亿元/千吨略有提升,主要是大宗金属材料价格普遍上涨(路线图报告是这么说的)。协会预计到2030年,千吨投资可下降至0.95亿元。

在盈利预测方面,券商的一致预测参考价值不高,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速一样,也就是说是建立在价格维持在2021年均价的假设的基础上的,这个假设显然不靠谱(感觉啊,券商似乎也不怎么发那种利润可能会下降的预测)。大家可以下载万得去看看(免费的手机版也能看到一致预测)。

以上。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5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20.9
  • 江恩阻力:23.51
  • 时间窗口:2024-06-23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1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