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卓易息主营固件产品和云服务解决方案,服务联想、浪潮等科技公司

  • 作者:尘埃落定定乾坤
  • 2022-06-16 12:28:46
  • 分享:

摘要

√ 卓易息是一家科创板上市企业,其主营业务主要是为CPU和计算设备厂商提供云计算设备核心固件(BIOS、BMC)产品和服务、为政企客户提供端到端的云服务解决方案。

√卓易息营业收入稳健增长,净利润有待提高。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25%至2.37亿元,2021年净利润下滑至0.42亿元。从收入结构来看,云计算设备核心固件和云服务两大业务各占据公司主要营收来源的半壁江山。此外,卓易息成本保持合理浮动,科研投入不断增加。

√卓易息的两大主营业务是云计算设备核心固件(BIOS、BMC)产品和云服务解决方案等。公司主要经营模式为以两大产品业务系列为主的盈利模式、以直销为主的销售模式、差异化的服务模式及采购模式。

作者 | 李文琳

编审 | 李昕

排版 | 程欣雨

目录

一、公司介绍

(一)科创板上市企业

(二)财务状况

营业收入稳健增长,净利润有待提高

两大业务各占公司营收半壁江山

成本合理浮动

科研投入增加

二、产品业务与经营模式

(一)两大产品系列

1.云计算设备核心固件业务

2.云服务

(二)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

2.销售模式

3.服务模式

4.采购模式

(三)发展战略

三、挑战与机遇

(一)挑战与风险

1.客观经济风险

2.行业风险

3.市场竞争风险

(二)机遇

1.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

2.国产化需求进一步增加

3.行业竞争趋向差异化

一、公司介绍

(一)科创板上市企业

江苏卓易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卓易息”,688258.SH)成立于2008年。2019年,公司在科创板上市。其主营业务主要是为CPU和计算设备厂商提供云计算设备核心固件(BIOS、BMC)产品和服务、为政企客户提供端到端的云服务解决方案。

自2008年成立以来,卓易息专注于“自主、安全、可控”的云计算产业链业务,2009年公司第一次参与国内“核高基”重大专项,此后数十年经过华软投资国家“863”计划第一轮投资,无锡瑞明博、上海瑞经达投资第二轮投资,以及亚商第三轮投资。公司于2015年启动上市,并分别在2017年和2018年第二次参与“核高基”和政企通生态构建,最终于2019年成功上市。

图1卓易息发展历程

数据来源卓易息官网、数字化讲习所、零壹智库

(二)财务状况

1.营业收入稳健增长,净利润有待提高

根据公司财报,卓易息2022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01%至0.52亿元,净利润同比减少10.92%至0.15亿元。2019年至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13亿元、1.98亿元及2.37亿元,2021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25%。2019年至2021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0.41亿元、0.58亿元及0.42亿元。

图22019年至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及净利润(亿元)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数字化讲习所、零壹智库

2.两大业务各占公司营收半壁江山

卓易息的主营业务为云计算设备核心固件和云服务(政企云服务、物联网云服务)。从收入结构来看,两大业务各占据公司主要营收来源的半壁江山。根据公司财报,云计算设备核心固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37.91%至1.34亿元,云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0.78%至1.01亿元。其中,云计算设备核心固件营收占比为57%,政企云营收占比为22%,物联网云服务营收占比20%。

图32021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结构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数字化讲习所、零壹智库

3.成本合理浮动

根据公司财报,2019年至2021年,公司营业成本分别为1.68亿元、0.82亿元及1.12亿元,2021年营业成本同比上升35.88%。从成本费用看,公司直接材料成本同比增长88.39%,主要是物联网云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5.03%所致。此外,公司直接人工成本同比增长39.68%,主要是由于研发人员人数及薪酬增加所致。

图42019年至2021年公司营业成本(亿元)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数字化讲习所、零壹智库

4.科研投入增加

卓易息不断增加科研投入,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不断提升。根据公司财报,2019年至2021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0.31亿元、0.39亿元及0.53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4.60%、19.64%及22.53%。

图52019年至2021年公司研发费用及占比(亿元)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数字化讲习所、零壹智库

二、产品业务与经营模式

卓易息的主营业务是为CPU和计算设备厂商提供云计算设备核心固件(BIOS、BMC)产品和服务、为政企客户提供端到端的云服务解决方案等。公司主要经营模式为以两大产品系列为主的盈利模式、以直销为主的销售模式、差异化的服务模式及采购模式。

卓易息主营固件产品和云服务解决方案,服务多家科技公司与政企客户

(一)两大产品系列

1.云计算设备核心固件业务

卓易息根据云计算设备厂商的需要,提供 BIOS、BMC 固件定制开发服务及固件产品销售,主要客户包括Intel、联想、浪潮、宝德、新华三等。

表1云计算设备核心固件业务

资料来源公司财报、数字化讲习所、零壹智库

2.云服务

卓易息以自主研发的卓易云平台为基础,为客户提供定制化开发或标准化应用软件产品、软硬件整体解决方案,同时提供配套计算资源租赁、运维等服务。公司主要客户为政企客户,如创协会、江苏省工厅、江苏省委编办、南京市江北新区、宜兴市所有行业部门和乡镇园区等。公司云服务业务根据应用场景可细分为政企云和物联网云业务。

表2云服务业务

资料来源公司财报、数字化讲习所、零壹智库

(二)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

云计算设备核心固件业务服务形式包括,一是向客户提供固件的技术及开发服务,主要成果体现为客户提供解决固件技术或完整固件代码,二是向客户销售固件产品(固件授权使用费)。

云服务业务中的政企云的盈利主要有两种一是软件销售收入,向客户提供政企云应用相关的定制化或者产品化的 SaaS 软件;二是 IaaS 层的服务收入,提供客户政企云的基础设施(IaaS)的资源租赁、托管和运维服务。物联网云业务的盈利主要有两种一是整体工程项目收入,向客户提供物联网云软硬件整体解决方案,包括软硬件及其整体集成服务;二是IaaS 层的服务收入,提供客户物联网云的基础设施的资源租赁、托管和运维服务。

2.销售模式

卓易息的云计算设备核心固件业务同云服务业务均采用直销模式,但由于面对的客户类型存在差异,因此,公司采取差异化的销售策略。

表3销售模式

资料来源公司财报、数字化讲习所、零壹智库

3.服务模式

针对云计算设备核心固件业务,卓易息通过制定计划、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程序编写、软件测试和运行维护等阶段,根据客户要求,提供技术支持,以解决某一具体的固件相关问题或由研发人员开发符合不同需要的固件产品。

针对云服务,卓易息在政企云业务上,以 PaaS 开发平台为支撑,向客户提供政企云应用相关的定制化或者产品化的 SaaS 软件,并为满足客户政企云的基础设施(IaaS)的资源租赁、托管和运维服务;在物联网业务方面,卓易息以 PaaS 开发平台为支撑,向客户提供物联网云软硬件整体解决方案,并为满足客户物联网云的基础设施的资源租赁、托管和运维服务。

4.采购模式

卓易息的云计算设备核心固件业务、政企云、文化云服务主要为软件开发,通常不涉及原材料采购,在公司人员不足情况下,存在技术外包服务采购。此外,公司向客户提供物联网云软硬件整体解决方案,业务采购内容由具体业务服务模式、实施内容所决定,在方案涉及硬件内容时,存在外购硬件的情况。

(三)发展战略

创产业主要是针对基础硬件和基础软件及部分行业应用的国产化替换。其中,基础硬件一般是由芯片、固件、整机三部分组成;基础软件由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三部分组成。这六条细分赛道与一些通用的行业应用共同组成创产业。卓易息则位于基础硬件固件这一细分赛道。

2021年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卓易息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部署未来业务发展方向。公司将继续以云计算设备核心固件技术研发为核心,坚持走自主研发、技术创新的道路,不断突破国外技术的垄断,持续填补和满足国产计算设备自主、安全、可控关键环节的需要。公司将继续依托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大数据云平台、容器云平台和开发云平台等技术构建的卓易云平台架构,推进公司云服务业务的发展。通过发展从计算设备底层做起的安全技术为客户提供放心、高效的云服务;通过发展大数据分析技术和提升“政企云”平台服务能力,通过微创新加速“数字政府”、“数字文化”、“数字楼宇”等业务发展,通过“智改数转”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数字化经济发展贡献力量。适时选择公司上、下游企业进行收购兼并,垂直整合产业布局,丰富产品结构,提高综合竞争力。未来,卓易息将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上持续加大投入,并协同发展卓易的云计算设备核心固件和云服务业务。

三、挑战与机遇

(一)挑战与风险

1.宏观经济风险

2022年全球疫情反复,并且当前我国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转型期,面临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更加复杂多变,中美贸易摩擦及新冠疫情都会给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带来较大的挑战和不确定性,可能会导致卓易息部分客户无法按计划签署合同或下达订单,将对公司未来业务发展将造成不利影响。

2.行业风险

卓易息的云计算设备核心固件业务主要是结合CPU等厂商产品的特点并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化开发的,由于不同的CPU厂商所采取的架构、性能特点及设计方案不同且更新换代快,如果固件行业技术发生重大变化,但公司在技术及研发方面未能及时创新,则会对公司固件业务和品牌发展产生较大不利影响。公司的云服务主要面向政府、企业客户提供政企云服务和物联网云服务。虽然目前中国云服务市场仍处于高速增长阶段,政府、企业上云及更新软件、设备、技术的动力强烈,但如果未来由于经济发展、行业政策、行业技术等因素导致中国云服务市场发生重大变化,影响政府、企业上云及更新换代的动力,则对公司未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3.市场竞争风险

卓易息的产品和业务也面临较大的市场竞争。在云计算设备核心固件业务方面,AMI等境外行业巨头技术、资金实力雄厚,市场占有率高,具备垄断优势;在云服务业务方面,目前行业处在高速发展期,市场进入者不断增加,市场竞争加剧。如果公司在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市场推广、销售服务体系构建等方面不能及时满足市场竞争变化,公司经营将会受到较大影响。

(二)机遇

1.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

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息技术创新的进一步发展应用,以及中国互联网厂商海外业务的扩张,云计算的应用范畴将进一步延伸拓展。此外,云计算底层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也将推动云计算行业的发展。根据中国息通研究院发布的《云计算发展白皮书2021》,2020年我国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达2091亿,增速较上年提升至56.6%,预计“十四五”末市场规模将突破一万亿元。2022年2月,我国“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该项工程规划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预计将促进我国云计算市场快速增长。

2.国产化需求进一步增加

“十四五”软件和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提出壮大息技术应用创新体系,加大重要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力度,开展软件、硬件、应用和服务的一体化适配,逐步完善技术和产品体系。例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多地出台相关产业政策,扶持和鼓励国产化相关产业落地发展。电运营商陆续发布存储、服务器等国产化软硬件招标项目,国产化采购比例不断提升;教育行业提出要推广可应用,促进息技术应用创新,提升供应链安全水平,有序推动数据中心、息系统和办公终端的国产化改造;金融行业国产化软硬件渗透率不断提升,试点案例由大型银行、证券、保险等机构向中小型金融机构扩展,金融创生态实验室成立,与金融机构、产业机构联合攻关,促进成果转化,加速金融行业国产化方案落地推广。

3.行业竞争趋向差异化

随着云计算市场不断扩大和应用领域不断增加,下游用户对云服务的要求更加具体,不同应用场景下用户的需求也趋向差异化,从而导致行业竞争趋向差异化。政府、企业用户对政企云服务的安全性始终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安防、环保领域用户对物联网云服务需求更侧重于实现软硬件和云端的互通互联,提升智能化水平和管理效率;此外,传统文化领域用户对云服务更侧重于借助“云服务”+“文化”模式,赋能传统文化传承新途径,实现文化数字化。因此,不同细分领域的市场机会依然较大,行业竞争趋向差异化。

推荐阅读

噢易云高校桌面云第一品牌,高教市场占有率达45%

阿里腾讯华为巨头环伺,中国云计算第一股优刻得能否冲出重围?

End.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3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32.4
  • 江恩阻力:36.45
  • 时间窗口:2024-06-29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0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