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测序仪摆上了超市货架?!

  • 作者:赌你五毛钱
  • 2023-03-04 23:42:18
  • 分享:

有观点,有态度

这是医业观察的第1707-3期文章

来源基因江湖

这几天测序圈又有些热闹,有厂商完成新一轮融资,有厂商获得一系列奖项,更有新晋厂商突然发布新品(研发5年,保密工作做得真好)。

国产测序仪上游眼瞅着越来越热闹,大家都在念叨着多快好省,省钱省心,测序仪就像是摆在了超市货架上,平民测序的春天就要来临。这不,连隔壁生化免疫的兄弟都开始眼红,心里暗自琢磨这玩意现在这么容易了么,要不我也插上一杠子。

大家产品到底有多能打,不好置评,毕竟很多厂商产品还没商业化,也少有一个中立的第三方测评。从大家自己释放出来的数据,至少能me too大厂,偶尔还能me better。illu看到这里,是该虎躯一震,嘀咕犯怵了。

鉴于此,本文尝试着回答几个关键的问题。

01

测序仪的制造门槛,真的已经很低了吗?

结论1测序仪曾号称是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在今天依然是。

要造一台测序仪,我们首先得看看测序仪的构成。

测序仪是集光学、机械、电子、流体、软件、算法、生化等多个交叉学科于一体的复杂系统,既对单项技术方向有很高的要求,也对架构设计和系统集成有很高的要求。

一图胜千言,找两家国产产品的公开资料

图源华大智造招股书

图源真迈生物GenoCare1600上市发布会截图

且不说各种核心技术环节的突破,单从团队人员要求,就可以大致推测,如果研发一台主流的二代测序仪,可细分为光学、机械、电子、流体、软件、生化、算法开发、应用开发等近10个研发小组,每个小组的带头人都要能独挡一面,一步拖后腿,整个研发节奏就会受到影响。

结论2从0-1的门槛确实在降低。

从0-1门槛的降低,主要得益于相关人才的聚集、供应链的日益成熟。

基因江湖群内曾讨论为什么大多测序仪企业在深圳。群友一针见血,直言如下

人才永远是第一位的。在华大智造、真迈生物等企业的成长过程中(甚至再早可追溯到华因康等),培育了大量具有实战经验的本土测序仪研发人才,再加上海外人才的回流,人才荒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其次是供应链。据华大智造招股书的披露,测序仪生产所用原材料主要为生产仪器设备所需的光学器件、流体器件、自动化器件等,以及生产试剂所需的包括酶、dNTP、合成引物、化学辅料等。对于大多初创企业而言,无需也没有能力完全覆盖,部分委托加工是更合适的选择。华大智造、真迈生物等企业的成长过程,也带动了整个测序仪的供应链体系日益完善。

结论3能造出来≠可商业量产。

笔者曾请教于业内朋友,“测序仪产品从0到1,与产品从1到N,考察的维度大不一样。甚至1到N的过程,也绝非一个简单的复制过程。量产时,产品稳定性、良品率如何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需要大量的条件摸索。比如一个简单的打包运输方案,就要根据销售地的差异来设置不同方案。如果从未做过类似工作,根本不知道期间会埋了多少雷,有多少坑。所以该走的路,一步都省不了。” 

图源真迈生物GenoCare1600上市发布会截图

(真迈路径比较有代表性,从原理机→工程机→试产→商业化转产→注册报批)

图源赛陆医疗Salus上市发布会截图

(赛陆的产品开发速度已打破行业平均速度)

结论4这是富人的游戏。

漫长的研发和量产过程、艰难的商业化过程,再加上可能的巨额的产品注册报批费用,无一不在提示,测序仪的制造过程,是一个富人的游戏。

无论海外Element Biosciences、Ultima Genomics,还是国内华大智造、真迈生物、赛纳生物、齐碳生物的融资历史和商业化过程,都是答案。

02

国内市场,能撑起多少家测序仪厂商?

这应该是目前所有在融资的测序仪公司,都要给金主们算清楚的一个题。

笔者曾在  华大智造们的机会在哪?  写过

支撑国产厂商未来发展前景的大逻辑有两个

一是,各种应用细分领域市场规模扩大,传导至产业链上游,对上游设备和耗材的“需求扩大”;

二是,在中美竞争、产业链安全、生物息安全、医保控费等多重因素促进下的“国产替代”。

前者指向整个市场蛋糕会变大,这样不管是头部企业illumina,还是有力竞争者华大智造,还是新切入者真迈生物、赛纳生物等,都有机会在不断扩大的增量空间里分一杯羹;

后者指向国内市场蛋糕的切分中长期偏好国产厂家,这也是医疗器械其他领域(生化诊断等)、或跨出医疗器械领域诸如医药、手机、电动汽车等市场被证明的大趋势。

那么,国内的市场短时间、或中远期来看,能撑起多少家测序仪厂商?

市场有哪些

临床市场、科研市场、CDC、海关、药厂、环保、质量监督....

玩家有哪些

国外玩家illumina、Thermo(life)、Pacbio、Nanopore、Element

国内玩家华大智造、真迈生物、齐碳生物、赛纳生物、铭毅智造、赛陆医疗、安序源、今是科技、芯像生物、儒瀚基因、梅丽科技、万众壹心...

最大的市场仍属临床+科研领域。

科研领域,一部分科研高校院所会自行采购,曾以海外品牌居多;另,诺禾等综合服务类公司,以工厂化测序为主,目前在超高通量板块唯一具有商业化实力的国产厂商仍然是华大智造。

所以新晋厂商大多把视野放在了临床市场和CDC市场。

具体细分,临床生育市场、生殖市场、遗传市场、肿瘤市场、感染市场、CDC等。

生育市场,全国近500家产前诊断中心,已经被华大基因、贝瑞基因、安诺优达等企业瓜分殆尽,存量机会并不会太多,但早期机型的更新换代需求显现;

生殖市场,主要围绕全国80家左右具备第三代试管婴儿的生殖中心,目前主要有华大、亿康、嘉宝等企业,本身存量市场不大;

肿瘤市场,几个头部企业,截止2021年,燃石入院64家,泛生子入院30家...

感染市场,全国3000家三级医院,其中三甲近1600家...

CDC,全国国家、省、市、县各级疾控中心共3376家...

这是一个加法题。

加法的前提是中游应用的成熟和快速增长,否则亦是无根之木、无水之源。(大家各自体会。)

所以除了国内市场,华大智造已卷向海外,真迈生物亦步亦趋。

03

什么样的测序厂商能走出来?

答案写在了以下3篇中

华大智造们的机会在哪?

 巨头的隐忧illumina的盛世危言

 测序仪大乱斗市场需要什么样的基因测序仪?

简单来说,测序仪仍是高科技的集大成者。测序仪群雄争霸在历史上早就出现过,illumina能杀出重围,靠的就是一流的技术、扎实的产品。所以考察的第一因素,仍然是团队是否具备真实的技术实力,这是一切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不同产品体系、具备快速应用转化/验证能力、具备生态共建能力、和整体服务方案的提供能力。

在产品形态上,价格更低、更加灵活、迭代速度更快、可选项更多、更符合国人使用习惯,同时性能、稳定性又能持平(或略逊色但不足以产生代际差异)的国产基因测序仪会对illu现有测序仪造成冲击。

管控好账面资金。

04

一些感想

 沉思录 中,笔者曾写过在国内,好像很容易就把一门生意做到尽头。

一个全新的领域、全新的概念,看到了一点点转化应用的苗头,无数人、无数资本就蜂拥而至,迅速鼓吹起一个个庞然大物。然后烧钱,做大用户群体,做大营收,再融资补血。很快,一个原本充满无数想象空间的蓝海领域,被迅速做滥,进入红海厮杀阶段,开始恶性竞争、价格大战。

互联网的百团大战、千播大战,到共享单车,到近几年的电动汽车、芯片;类似的风口,还有VR、区块链、新零售、知识付费、在线教育、新能源汽车、元宇宙、预制菜......每一次风口来临,都会成为现象级的创业机会、造梦神话;每一次风口褪去,都只剩下一地鸡毛。

所以在看到不断有新鲜的测序仪厂家面孔出现后,先是乐观,而后又不免谨慎这并非一条好走的赛道,需要真实沉淀,需要时间,需要钱。一定市场容量下,过多的玩家只会带来恶性竞争,甚至劣币驱逐良币,这并无益于行业长期发展。

所以无论是创业者,亦或是投资人,都需要审慎思考上面的3个核心问题,给出自己的答案。

另外,一点呼吁

硬科技,凭硬实力,需硬突破。

国产不等于廉价低质,也请各位用实力为国产代言。

---The End---

星哥聊医疗视频号

直播预告

欢迎点击关注

喜欢就一键三连,点赞,在看,分享!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3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58.21
  • 江恩阻力:65.49
  • 时间窗口:2024-03-31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0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