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特斯拉打造了一个完整的能源与交通生态系统(Complete energy and transportation ecosystem)。在能源生产阶段,发展光伏与储能业务,为工厂、家庭提 供美观、高效、低成本的清洁能源。在能源利用即交通阶段,提供跑车、轿车、卡车、出租车等多种类、多车型的电动汽车,扩大电动汽车的覆盖范围。
特斯拉将 AI 技术布局进入到能源产品上进行实时监督、管理和电池货币化买卖,实现能源产品的创新和技术壁垒。目前欧洲其他电力供应商已经开始布局类似产品留住客户,并且能源生态系统闭环上的客户粘性是其户储发展的一大支撑。工商业储能发展上可以看到国内东方日升、阳光电源已经签署大型储能项目,储能巨头派能科技已经完成大型储能产品布局,未来工商业储能是一大发展趋势。
特斯拉打造技术与产品交叉是引领行业的,也是其能源业务的护城河。
研发的 AI 技术可以运用到能源、整车多个业务上,全产品升级并分摊了成本,运用到 Autobidder 上从而创造出能源上的创新技术和核心竞争力。产品上光伏-储能-电动车的能源生态系统打造汽车界的苹果公司,形成业务闭环保持客户粘性。
派能科技拥有多项国际安全认证,资质的具备完全才能获得客户认可。公司储能产品在欧洲、非洲国家市占率高,同时布局北美、日本户用储能市场。与英国光伏系统供应商 Segen、德国光储系统提供商 Krannich、意大利储能系统供应商 Energy 等优质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保证了下游客户的粘性。(报告来源远瞻智库)
QIHU现代
从特斯拉影响力报告看新能源储能与电池,全面的可循环与进化
1、着重绿色战略,全方位可持续替代传统化石能源
生产-消费-回收全产业链全面循环进化,打造全方位气候变化治理体系。
为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特斯拉打造了一个完整的能源与交通生态系统(Complete energy and transportation ecosystem)。在能源生产阶段,发展光伏与储能业务,为工厂、家庭提 供美观、高效、低成本的清洁能源。在能源利用即交通阶段,提供跑车、轿车、卡车、出租车等多种类、多车型的电动汽车,扩大电动汽车的覆盖范围。
从生产到消费,均有软件智能化系统辅助管理,扩大市场竞争力,加速可持续能源变革。2012-2021 年,特斯拉的太阳能光伏板发电 25.39TWh,高于车辆和工厂生产电耗的 25.27TWh,体现出特斯拉所构想的“完整的能源与交通生态系统”的可行性。
我们认为,特斯拉将继续扩大产出,从“生产-消费-回收”全链条推进产业链进化,引领上下游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宁德时代以电动化+智能化为核心,为提供绿色产品与服务构筑技术基础,实现市场应用的集成创新。宁德时代的发展目标是以先进电池和风光水等可再生能源的高效电力系统,替代传统化石能源为主的固定和逸动能源系统。
为此,宁德时代持续在材料及材料体系、系统结构、极限制造以及商业模式四重维度突破创新,立足技术领先优势和供应链整合能力,构建电动化和智能化相结合的新能源产业生态,助力全球新能源转型和电动化发展。我们认为,宁德时代为特斯拉整车上游供应商及行业龙头企业,公司绿色发展战略有望加速推进世界可持续能源变革。
为绿色交通网络提供动力电池系统与服务,为清洁能源存储提供解决方案与服务。
在绿色出行方面,宁德的产品涉及电芯、模组和电池包等。2017-2021 年,在电动汽车市场,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系统使用量连续五年全球第一。2021 年,公司全球动力电池系统使用量达 96.7GWh。在清洁能源存储方面,产品涉及电柜、储能系统和储能电站,覆盖美国、中国、英国、德国和澳大利亚等储能主要市场,为当地提供清洁能源消纳、电网辅助服务、削峰填谷等储能服务。
比亚迪通过强有力的市场布局,用技术创新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截止 2021 年底,比亚迪在全球累计申请专利约 3.4 万项、授权专利约 2.3 万项。自 2010 年起,比亚迪已连续 11 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全方位披露比亚迪在履行经济、环境、社会责任及推动行业发展方面做出的努力。2021 年,比亚迪公司企业社会责任委员会(CSR 委员会)组织结构重新设置,进一步加强对外交流,积极参加行业内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并作为工作组成员参与编制《中国汽车行业社会责任指南》。
比亚迪在汽车领域、轨道交通领域、新能源领域和电子领域均有布局,肩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构建“电动车治污、云巴治堵”绿色大交通体系,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报告来源远瞻智库)
2、特斯拉户用与工业储能带领产业链变革与进化
特斯拉在能源软件技术的运用上引领行业产业链变革,工商业储能发展为未来一大趋势。
特斯拉将 AI 技术布局进入到能源产品上进行实时监督、管理和电池货币化买卖,实现能源产品的创新和技术壁垒。目前欧洲其他电力供应商已经开始布局类似产品留住客户,并且能源生态系统闭环上的客户粘性是其户储发展的一大支撑。工商业储能发展上可以看到国内东方日升、阳光电源已经签署大型储能项目,储能巨头派能科技已经完成大型储能产品布局,未来工商业储能是一大发展趋势。
特斯拉打造技术与产品交叉是引领行业的,也是其能源业务的护城河。
研发的 AI 技术可以运用到能源、整车多个业务上,全产品升级并分摊了成本,运用到 Autobidder 上从而创造出能源上的创新技术和核心竞争力。产品上光伏-储能-电动车的能源生态系统打造汽车界的苹果公司,形成业务闭环保持客户粘性。
派能科技依据“技术+渠道”打造竞争力。
派能科技在 2021 年投入的研发费用高达 15562.84 万元,使成本下降达到利润增高的作用,目前已开始了磷酸铁锂电池的投入使用。相比于特斯拉户用储能市场大部分集中在美国,派能科技市场遍布全球各洲,保证了储能市场的多样性和稳定性。能看到在渠道与市场方面,以美国市场为主的特斯拉也开始放眼全球,目前 Megapack 向澳、日等国迈出步伐,Powerwall 也开始看向欧洲、中国市场。
随着行业变革需求增大且多元化,派能科技开始布局发展工商业储能。
户用储能龙头特斯拉在 2020 年开拓了大型工商业储能产品和市场,且派能科技在 2021 年也已经完成了工商业储能产品认证、市场开拓、合作伙伴上的大型储能产品布局,国内市场已有产品和出货。相未来在特斯拉引领下,不仅是派能科技,会有更多的企业投入进工商业储能中,共同完成绿色革命。可以看出,特斯拉在光储方面引领全球能源变革,已从户用进军到工商业储能并稳定发展。
2.1、特斯拉提升户用储能,大力布局工业储能
全球第一户用储能,Solar Roof、Solar panels、Powerwall 持续发展。
特斯拉 2021 年 交付 4GWh 储能产品,超过 15%全球市占率(全球 25GWh),截止 2021 年 11 月已部署 Powerwall 超过 25 万个,但依然供不应求。为了实现可持续能源全球化下的零碳目标,特斯拉预测全球储能年产量需达到 1 万 GWh。
理论上太阳所生产的太阳能就可满足美国所有的电需求,通过安装 Solar Roof、Solar panels 与 Powerwall 配合可以来显著减少人们的碳足迹。并且,一个太阳能或储能系统可以节约十年的使用成本,随着成本的下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购买特斯拉的能源产品。
Autobidder、Opticaster 进行能源交易,光储产品打造能源生态。
特斯拉的核心力已经从能源制造转为了 AI 技术,可以看到 Autobidder 和 Opticaster 等能源管理软件的创新使客户拥有稳定电网的同时还能使电池资产货币化获利,且先进的应用程序给予客户个性化的服务和实时监督管理能源的权利。
其次,特斯拉户用储能与光伏屋顶的共同售卖打造了“发-储-用”业务闭环,客户能享受到屋顶吸收能量、Powerwall 储能、电动车充电的一条龙服务。同时,其储能产品的实用性和美观性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大力布局工商业储能业务,源头改善能源结构。
每个 Megapack 有平均 3000KWh 储能量,且得益于其高延展性,电站总容量可高达 100 万 KWh,目前在美国、澳洲和日本均有部署,其中包含了 371MWh 的加州项目,491MWh 的澳大利亚维多利亚项目。
在全球碳中和共识下,特斯拉在能源业务上的迅速发展体现在其储能产品上的积压订单,2022 年 Megapack 的产能已经在 2021 年售罄。
面对储能产品的供不应求,特斯拉计划 2021 年开始部署新储能设施,以实现每年 4000 万 KWh 储能量。
特斯拉为首的工商业储能是发展趋势。
相比户用储能,工业储能电芯数量高达数万个,且研发技术壁垒更高,相对来说竞争力度和发展强度不及户用,但是真正的能源变革在于大型的工商业储能,因为电容量更大,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储能需求;并且各国政府的电网升级改造表现了对大型储能系统的需求。
目前各储能公司业先后推出了超大型储能集成系统,其中东方日升、海博思创已拥有大型的工业储能产品,在海内外收获了各大发电项目;阳光电源、沃太能源在小型工商业储能集成系统上也持续发展。
随着各国能源转型政策的推行、储能行业需求增长带动成本下降的经济性推动下,我们认为更多超大型储能产品的出现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应对增长的储能需求,改善能源转型。
2.2、派能科技专注锂电池储能产品研发技术,积累渠道绑定海外巨头
公司注重研发,技术优势显著。
派能科技会进行垂直整合储能锂电池研发生产、BMS 研发、系统集成三大核心环节。自成立至今,逐步掌握从电芯到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核心技术,具备储能电池系统的完整生产工艺及品质管理能力,累计形成 17 项核心技术,均为自主研发取得。在研的 14 个项目中,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准的项目为 100%。
产品开发注重生命周期成本,利用科技创新提升竞争力。
派能科技产品在使用寿命结束之后的回收利用或弃置等,在产品研发设计时,会将环保、安全等要素考虑在内。在保持产品具备高安全、低成本、长循环寿命特点的同时,分别从提高能量密度、新型电池结构、提升循环寿命、新型储能电池材料体系等方面开发新产品。
(1)新产品研发高容量低成本备用电源电池、超长循环寿命软包电池、钠离子电池预研等项目。正在开发设计并将应用于高端家用储能、大型集装箱电力储能的超长寿命储能型磷酸铁锂电池,预期常温循环寿命将高于 12,000 次,能量密度不低于 155Wh/kg。能量密度方面,正开发能量密度 175~185Wh/kg 的大容量磷酸铁锂储能电芯;
(2)新工艺技术研究高固含浆料分散、正极边缘陶瓷涂层、极片二次辊压工艺、高效高速叠片、变压力化成等新技术,并应用于量产产品。已经结题并广泛应用的储能型磷酸铁锂电池复合导电剂分散技术,将大大提升电池的电化学特性和长循环寿命;
(3)机理探索研究三电极评价充电能力、电池循环过程极片膨胀机理、多阶梯充电制式控制析锂、电池老化速率快速评价等课题。
打造渠道优势壁垒,绑定海外巨头公司。
派能科技拥有多项国际安全认证,资质的具备完全才能获得客户认可。公司储能产品在欧洲、非洲国家市占率高,同时布局北美、日本户用储能市场。与英国光伏系统供应商 Segen、德国光储系统提供商 Krannich、意大利储能系统供应商 Energy 等优质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保证了下游客户的粘性。(报告来源远瞻智库)
3、电池技术多向发展,供应链把控持续加强
在电池技术领域,特斯拉持续引领行业发展,其推出的 4680 大圆柱电池实现性能提升和成本下降双突破,预计将引发国内电池厂商在三元大圆柱电池方面的技术跟进。
同时,在新能源车辆覆盖范围持续扩大的大背景下,为适应多样化电池需求,电池类型将会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随着电池需求量上升,发展电池回收以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将会成为重要发展方向。
3.1、特斯拉引领大圆柱电池发展,电池工艺持续改进
目前特斯拉推出的 4680 大圆柱电池引领了三元大圆柱电池的科技前沿,其配合的干法电极等先进生产工艺使得动力电池首次实现了能量、续航、成本全方位提升。而目前国内厂商的优势主要集中在方形电池,包括宁德时代三元方形系列电池及比亚迪刀片电池。
我们认为,受特斯拉影响,三元大圆柱电池及相关工艺将会成为未来国内厂商技术研发的新方向。
3.1.1、特斯拉干法电极 4680 降低成本,高镍低钴化提升性能
干法电极技术生产 4680 电池,减少 70%能源消耗。
传统湿法电极制造工艺中,需将正负极材料与有机溶剂混合成浆料,涂布后再烘干去除有机溶液与水。这一生产过程工艺复杂,效率低,会消耗大量的能源资源。而特斯拉新推出的 4680 电池将采用干法电极技术进行生产,直接将正负极材料粉末与 PTFE 粘合剂混合,压制或喷涂在铜铝箔上,制成极片。这一技术省去了烘干环节,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能够减少生产环节中 70%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特斯拉三元锂电池(包括 NCM 和 NCA)未来发展方向是高镍低钴。
镍含量的提升有助于提高电池的比容量和能量密度,同时镍资源相对丰富,价格较低。钴有助于提升电导率和倍率性能,但资源相对匮乏,价格较高。
高镍低钴化能够增强电池续航能力,减少电池成本,还不会牺牲电池的安全性和寿命等方面。不过特斯拉提出,公司对钴的需求在未来几年内会继续上升,因为特斯拉的车和电池生产增长率会超过钴降低的速度(比例)。2022 年,特斯拉会继续拓展锰、石墨、铜和云母的投资矿产上游。
特斯拉电池设计是车辆终生不换电池。
根据特斯拉测算,车辆在美国会在达到 20 万英里后报废,欧洲是 15 万英里。特斯拉设计出的电池可以达到 100 万英里的行驶总里程数,相当于充 4000 次电。不过里程不是唯一影响电池容量的因素,电池寿命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3.1.2、宁德时代积极开展电池材料研究,开发可持续发展的电池价值链
材料及材料体系加速创新,拓展更多应用场景。
在材料及材料体系创新方面,宁德时代持续打造全球领先的数字化研发平台,将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嵌入到电池研发,加速在钠离子电池、锂金属电池、无钴无贵金属电池等新化学体系方面的研发进程。
第一代钠离子电池灵活适配全场景应用需求,进一步提升电池能量密度。
2021 年宁德时代通过高通量材料集成计算平台,在原子级别对材料进行仿真设计优化,研发出高能量密度、高稳定性和低温性能优异的第一代钠离子电池技术。钠离子电池具备高能量密度、高倍率充电、优异的热稳定性、良好的低温性能与高集成效率等优势。
其电芯单体能量密度高达 160Wh/kg;常温下充电 15 分钟,电量可达 80%以上;在-20℃低温环境中,也拥有 90%以上的放电保持率;系统集成效率可达 80%以上;热稳定性远超国家强标的安全要求。
第一代钠离子电池将在2023年形成基本产业链,既可应用于各种交通电动化场景,尤其在高寒地区具有突出优势,又可灵活适配储能领域全场景的应用需求。2021 年,宁德时代也已布局无负极金属电池技术,进一步提升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
CTP 技术已升级迭代出第三代,通过智能化动力域控制器优化动力分配和降低能耗。
2019 年,宁德时代在全球首创无模组 CTP 动力电池包,通过提高体积利用率,减少零部件数量等使电池能量密度得到大幅度提升,该技术 2020 年获全球新能源车创新技术奖。该技术不断搭载在乘用车上形成正反馈,目前宁德时代已将 CTP 技术进化到 3.0 版本麒麟电池,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可超过250Wh/kg,电量比 4680 系统高 13%。
麒麟电池还优化了进一步热管理系统,兼顾了加热过程的极速、无损、安全和高效。宁德时代已布局下一代结构创新 CTC 技术,将电芯与车身、底盘、电驱动、热管理及各类高低压控制模块等集成一体,进一步提升体积利用率。
AB 电池系统解决方案实现优势互补,拓展更多应用场景。
2021 年 7 月,宁德时代正式推出锂钠混搭 AB 电池包,将钠离子与锂离子两种电池按一定比例混搭后集成到同一个电池系统中,通过 BMS(电池管理系统)精准算法进行不同电池体系的均衡控制。
该电池系统解决方案实现锂和钠电池的取长补短,具有高功率、低温性能好 的优势,可有效提升电池性能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以此系统结构创新为基础,可 为锂钠电池系统拓展更多应用场景。
3.1.3、比亚迪刀片电池实现磷酸铁锂进化,能量密度提升近五成
刀片电池突破性创新,提升磷酸铁锂电池性能。
比亚迪一直坚持深耕磷酸铁锂电池,自 2005 年开始持续推进相关技术的改进,于 2020 年推出了突破性技术——刀片电池,并装备全系车型。刀片电池主要创新点在于电池工艺,采用长电芯磷酸铁锂方案,将电芯进行扁长化、减薄设计。
通过大幅增大电芯表面积体积比,刀片电池的放电倍率大幅提升同时,比亚迪刀片电池采用无模组技术组成电池包,可以提升电芯的成组效率,零部件数量减少 40%以上,成本可以节约 30%,VCTP 体积能量密度提升 50%。
截止目前,刀片电池布局的专利至少超过了 400 件。目前刀片电池已经衍生出多种长度厚度类型,包括单串刀片电池、多车刀片电池和多串方块电池三大类。
安全性能大幅提升,针刺测试表现优异。
刀片电池采用了稳定性更好的磷酸铁锂材料。酸铁锂 LFP 热失控温度在 500℃以上,远高于三元 NCM 热失控温度为 205℃— 210℃。而 NCM 材料分解会产生氧,使得其放热速率远远大于 LFP。针刺测试显示,针刺后,刀片电池无明火、无烟,表面温度仅 60℃,表现出优异的安全性能。热扩散方面,刀片电池在整个测试过程中最高温度 350℃,邻近电池背面温度最高约80℃,无明火,无爆炸,远超国标要求。
纯电混电采用不同工艺,DMi 技术行业前沿。
比亚迪刀片电池针对纯电和插电产品的不同需求采用了不同的工艺。纯电车型使用能量型刀片电池,采用叠片工艺,电芯紧密排布,减少横纵梁的使用,降低材料成本。混动车型使用功率型刀片电池,采用二次封装技术,极芯用软包铝塑膜包装,极芯串联形成的极芯组用硬铝外壳二次封装,结构件和连接件数量显著减少。
目前比亚迪整个混动系统可以实现 3.8L/百公里亏电油耗,有效降低了燃油损耗,在各项性能指标上实现领先。
3.2、 动力电池需求不断膨胀,正极材料多样化发展
当前市面上主流动力电池包括磷酸铁锂电池与三元电池两种。考虑到新能源汽车适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应用场景、目标客户群体均处于扩张阶段,电池需求也呈现多元化特点。与之相应,大部分电池厂商均制定了多元化发展战略,同时布局磷酸铁锂电池与三元电池。
我们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电池行业仍会呈现“百花齐放”局面,多种类型的电池均有发展利用空间。
3.2.1、特斯拉仅生产自用电池,多元化电池正极战略
多元化电池正极战略,跟进自身产品需求。为了满足多种车型、储能领域的需求,特斯拉目前使用了多种不同正极材料的电池。其中,镍钴铝(NCA) 和镍钴锰 (NCM) 为正极的电池能量密度更高,续航长,用于高能应用;磷酸铁锂 (LFP) 安全稳定性更强,价格低,用于低能应用。
未来,特斯拉将继续推进磷酸铁锂、富镍和富锰正极的多元化正极战略,并根据原料可用性灵活定价。
3.2.2、宁德时代多线路并行发展,大圆柱电池加速研发
多线路并行发展,加速研发圆柱电池。宁德时代作为全球龙头电池厂商,覆盖市场主流车企客户,面临着多样化需求,建立了多条线路并行的电芯事业核心思想。三元锂电池主要应用于高端乘用车,以 NCM523 为主,NCM811 满足更高需求。磷酸铁锂产品主要应用于中低端乘用车,商用车以及储能领域。电池封装形态上,目前宁德时代主要优势领域为方形电池,大圆柱电池也在加速研发中,预计于 2024 年实现量产。
3.2.3、比亚迪自供升级外供,磷酸铁锂为主
自供升级外供,深耕磷酸铁锂。比亚迪业务包括整车与电池,早期电池生产主要用于自供,但随着技术与市场的发展,比亚迪正通过弗迪电池开拓外供业务。目前已经开始向福特、一汽等车企供应刀片电池,并配套了长城的哈弗 H6、魏派拿铁等 HEV 车型。
产品布局上,比亚迪以磷酸铁锂为主线产品,自主设计研发了磷酸铁锂刀片电池,抓住磷酸铁锂高安全稳定性、低价格两大特点,推出经济型产品。同时,比亚迪也在三元电池方面有所布局,向福特 Mustang Mach-E 供应 NCM811 电池。
3.3、加强产业链把控,完善电池回收体系
电池回收已经成为电池厂商控制环境污染、降低电池成本的重要措施。上游供应方面,国内外厂商均致力于加强对电池产业链的把控,通过加强对合作供应商的要求和监管提升供应链透明度。下游回收领域,国内外厂商均开展了电池回收业务布局,实现镍、钴、锰、铜等材料的回收。我们认为,电池厂商未来会继续加强电池回收的技术研发和业务布局,有利于降低对上游原材料的依赖,并进一步降低电池价格。
3.3.1、特斯拉把控电池产业链,打造可直接在工厂回收锂离子电池
特斯拉重点布局电池产业链,把控上游原材料实现减排。据特斯拉 2021 年影响力报告指出,对采购有两条原则
(1)加大就地取材、直接取材,供应链本土化;
(2)继续全球布局,尤其着重电池供应链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在电池生产流程中,来自原材料的提取、精炼和运输过程占据了整个生产电池包过程中 80%的温室气体排放,在后续的减排计划中,如果这一过程得到改良,可以进一步实现减排,把控环境。
坚持开展电池回收业务,实现电池 100%回收。
特斯拉一直致力于推进电池回收业务,最初通过与第三方回收机构合作的方式实现这一目标。2020 年 9 月,特斯拉在中国推出电池回收服务,承诺报废的锂离子电池均不做填埋处理,而是 100%回收利用。
从旧车拆下来的旧电池会全部回收再利用。
从经济效益来看,大规模的电池材料回收成本会远低于购买额外的电池制造原材料成本,起到显著的降本作用。未来,特斯拉计划所有新电池都由回收的旧电池生产,这不仅可以减小自身成本,还能引导整个行业对工厂回收电池技术进行开发和重视。
开展工厂自回收,实现工厂生产闭环。
除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外,特斯拉致力于提升自身运作水平,实现工厂自回收。2020 年特斯拉在内华达州 Gigafactory 成功安装了第一阶段的内部电池回收设施,处理制造废料和报废电池。
该工厂正在更新电池回收方式,通过运营和进行测试来逐步改善当前设计研发的产品,2021 年底已实现再生材料每周超过 50 吨的目标。
工厂回收使特斯拉更接近材料生成的闭环,将能源供应从以获取、制造和燃烧为基础的方式转向一种更循环的模式,即回收报废电池以反复使用。
这种模式允许原材料直接转移到镍和钴供应商,如今全球已回收 1500吨镍,300 吨铜,200 吨钴。
未来特斯拉工厂会全部达到生产电池自回收,并尽可能实现电池 100%回收。
打造可回收锂电池产品,最大限度地提高关键电池材料的回收。
随着柏林工厂和德州工厂内部实施电池制造,预计全球制造废料也将大幅增加。特斯拉车用电池包和储能产品均在研发设计阶段打造特斯拉可再制造。
目前特斯拉计划为每个工厂定制回收解决方案,将有价值的材料重新引入制造过程,形成一种安全、回收率高、环境影响小的回收工艺。特斯拉前联合创始人施特劳贝尔于 2019 年创办 Redwood Materials 公司,推动电池原材料回收。
该公司坚持从事报废电池的原材料回收,目前已经与松下建立了合作关系,回收利用特斯拉工厂电池废料。
3.3.2、 宁德时代资源实现回收利用,持续研发形成全面、完善回收体系
设置负责任矿产供应链,降低原材料开采、交易、处理与除垢可能存在负面风险。宁德时代及下属分子公司在生产运营过程中会涉及到镍、钴、锰、锂、石墨、云母、铜、铝等矿产资源的使用,基于此制定《负责任矿产资源供应链的尽责管理政策》《CATL 负责任矿产供应链申诉机制》,对矿产资源供应链开展责任管理。2021 年,宁德时代针对涉及钴、锂、镍、石墨、铜、铝、云母的供应商开展负责任矿产供应链尽职调查审核,共计 50 家次,涵盖上述所有矿产类型的全供应链。
产业链打造生态闭环,战略合作降低产品碳足迹。
宁德时代依托子公司广东邦普,研发定向循环技术和正极材料合成技术,与产业链上下游及科研院所合作打造“电池生产→使用→梯次利用→回收与资源再生”的生态闭环,使原材料得以循环利用,研发更多绿色产品。
广东子公司邦普已拥有 12 万吨废电池处理能力,实现镍、钴、锰金属回收率达 99.3%。此外,宁德时代还通过内部产品碳足迹计算和外部战略合作,进行产品层面全生命周期的碳管理工作,最大程度降低产品碳足迹。
特斯拉全球工厂改善生产环节能源消耗,引领产业链内龙头企业紧跟社会责任步伐。
宁德时代与特斯拉均优化生产端,通过优化设备、节水减排、包装材料减量等环保治理手段改善并提升工厂效率。在回收方面,特斯拉与宁德时代均有一套完整的电池回收体系,解决污染问题,保护生态环境。我们认为,宁德时代从优化生产和回收利用两方面,向碳中和目标迈出坚定步伐。
3.4、 生产环节提升效率,打造绿色生产
为控制生产成本,降低环境污染,各电池厂商均致力于实现绿色高效生产。特斯拉在每一个新建立的工厂均更新了工厂布局与生产流程,并不断开发新技术,以减少工厂在生产中的能耗。国内厂商也纷纷通过使用光伏能源、开发新技术等方法实现生产过程节能减排。
3.4.1、 特斯拉布局与科技双加持,持续提升工厂效率
优化工厂布局,新技术降本增效。
特斯拉每个新工厂都会更新设计,达到更高效更少碳排放。
在上海 Gigafactory 中,特斯拉将工厂布局从分散式升级为一体式,四大车间聚集在一起,减少不同环节间移动距离,大幅提升零部件流转效率,相比加州工厂减少了 17%的能源消耗。
在德州 Gigafactory 中,特斯拉选用了高效、绝缘、低辐射率的窗户来调节建筑物的温度,减少调节温度产生的碳排放。柏林工厂和德州工厂预计会比上海工厂更高效。工厂效率的提升将帮助特斯拉更加迅速地提升产能,预计未来德州有望冲击年产百万量的目标。
特斯拉生产基地屋顶由特斯拉 Solar Panels 全光伏板打造。
截止至 2021 年底,特斯拉已安装达 21405kW 容量的光伏板,来为工厂提供清洁能源。绝大部分 Solar Panels 布置在内华达工厂、纽约州工厂和加州工厂。
新建设的德州工厂使用了超过 7 万块 太阳能板为工厂发电。光伏的使用将帮助特斯拉节省电力费用,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利润率。
AI 软件层面提升效率。
特斯拉用六年时间在内华达工厂训练 AI 调控工厂内 195 个 HVAC 空调设施。在相同的控温标准下,AI 控制显著减少了能源用量。未来,AI 控制将会被推广到更多工厂。
提升回收利用率,打造可持续工厂。
特斯拉在此次影响力报告中强调,任何可回收的原材料,特斯拉都会回收利用。在工厂中,特斯拉将通过创新持续减少不可回收材料的使用,如改进物流来减少包装废料。
特斯拉上海工厂在工厂四周设置了 80 多道装卸门,相关物料可以在最近的入门精准装卸,有效减少了物流运输距离,减少物流过程中的包装废料。目前,上海 Gigafactory 生产每辆车产生的废料仅为美国工厂平均值的一半,2021 年仅有 7%的原材料未回收利用。
3.4.2、 宁德时代向碳中和迈出坚定步伐,绿色制造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加速推进节能减排项目,利用工厂设备优化与改造实现温室气体排放减少。2021 年,宁德时代全年推进 351 项节能项目,共减少 609630 吨二氧化碳当量。同时,公司积极提升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不断加大光伏能源建设。2021 年光伏发电量总达 4765.47 万 kWh,绿色电力使用比例上升至 22%,整体单位产品碳排放量较 2020 年 降低 10.33%。
水资源与包装材料减量,复合减排循环回收。
在节水减排方面,宁德时代用水来源为市政用水,2021 年积极开展节水项目,提升水资源综合使用效益,减少耗水资源消耗量。
尤其是在湖南邦普,萃取线洗液配酸、车间冷却水系统改造接水方案节约用水 200 万 m³/年。在包装材料方面,宁德时代所使用的包装材料包括钢材周转箱、石头纸箱、塑料周转箱等。
目前宁德时代正在探索绿色包装解决方案,优先选用可循环、可降解和用量少的包装材料,在循环包材、极限包材和复合包材三个方面开展包装管理工作。
污染物排放遵纪守法管理,减排少排保障生态环境。
宁德时代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开展污染物管理工作。针对生产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危险废弃物和一般工业固废,均制定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根据国家和地区排放标准监测各类排放指标,并开展严格的排放管理,保证合规处理与排放。同时,宁德时代根据自身情况设定年度减量计划采取积极措施,并制定环境自行监测方案,每年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监测机构定期开展废水、废气、噪声、土壤和地下水的监测工作。2021年,公司各类环境监测结果均满足排放标准。
3.4.3、比亚迪打造零碳园区,营造全园区绿色生态环境
启动零碳园区项目,为中国首次获得 SGS 承诺碳中和符合声明证书。
2021 年 8 月,比亚迪启动零碳园区项目,利用自身在新能源领域的独特优势,将电动车、储能系统、太阳能电站、电动叉车、LED 灯、云巴等绿色产品应用到园区生产生活方方面 面。
2021 年 11 月 6 日,获得中国首张 SGS 承诺碳中和符合声明证书。比亚迪将零碳工作扩大到每个园区的日常生产生活中,通过内部绿色循环体系,努力营造绿色生态环境。
4、中游短期去库存压力,下半年成长环境更好
从产业链看,上游价格在逐步松动,电池等中下游环节盈利边际转好;我们预计,中游未来两个月有短期去库存的压力。从出货数据看,4月份是电动车销量增速的低谷(主要受疫情影响),5、6月份有望环比逐步改善,下半年有望迎来旺季。
总体我们认为,短期是很好的布局期,下半年成长环境将会更好;应重视三方向的机会
(a)核心成长按照壁垒高低(电池、锂资源、隔膜、负极等),宁德时代、比亚迪、璞泰来、恩捷股份、星源材质等公司受益;
(b)后周期按照增速的弹性,比如储能、换电等板块,派能科技、鹏辉能源等公司受益;
(c)新技术按照渗透率提升速度,比如4680、扁线等,容百科技、当升科技、金杯电工等公司受益。
5、风险提示
政策风险目前国际形势、各国政策变化可能会影响宏观经济形势。
上游产业链风险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对企业成本管控及经营状况造成风险。
分享:
相关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