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光峰科技研究报告激光显示创造视界,ALPD独木成林

  • 作者:新都桥87
  • 2022-01-15 11:24:20
  • 分享:

(报告出品方华创证券)

一、光峰科技ALPD®激光显示先驱

ALPD®激光显示先驱,首创 ALPD®核心技术突破激光显示产业化难题。光峰科技成立 于 2006 年,首创 ALPD®荧光激光显示技术突破激光显示成本壁垒;随后公司创始人李 屹博士基于敏锐商业嗅觉,先后与中影、东方中原、小米等厂商成立合资公司,将 ALPD® 激光技术应用于激光电影、激光电视、商教投影、智能微投等多个应用领域,公司当前 在国内影院激光放映机市占率高达 60%,17 年与小米合作后首次将激光电视价格降至万 元以内。2019 年光峰成功登录科创板上市。

(一)业务梳理ALPD®核心技术延伸多元业务

基于 ALPD®激光技术之“根”,延伸至终端多元应用场景。光峰商业模式为“根基+主 干模式”,独创 ALPD®激光显示技术为发展之“根”,自 07 年首创 ALPD®1.0 后至今 已有成熟 4.0 技术且 5.0、6.0 在研突破,并在国内外建立了坚实专利壁垒,从“根”出 发深耕技术;同时强化“核心器件+C 端业务”两大“主干”,吸收“根”部营养,保证 影院、激光电视等各终端应用场景“枝繁叶茂”;同时各终端应用场景发展进一步“反 哺”根部,最终形成“独木拓林”的发展路径。接下来我们也将首先明确发展根基 ALPD® 技术的强大优势及成长确定性,进而分两主干“核心器件+C 端消费”,展开公司商用及 消费各“枝叶”业务的介绍,落地至未来各业务的增量空间。

公司营收从 16 年的 3.5 亿元增长至 20 年的 19.5 亿元,4 年 CAGR 高达 53.1%;21Q1~3 营收 16.6 亿元,同比+34.1%。拆分公司各业务营收规模来看

激光投影整机贡献主要规模。主营业务中销售商用投影机、激光电视、智能微投等 产品的激光投影整机业务为绝对核心,20 年营收 14.7 亿元,占比提升至 75%;其次 为激光光学引擎、租赁业务,20 年营收分别为 2、1.7 亿元,占比分别为 10%、9%。

将主营业务按核心器件和 C 端消费两大主干划分来看,核心器件包含影院激光光源 租赁和激光光机销售;C 端消费则为激光投影整机下的智能微投和激光电视销售。 此外还有作为光峰基本盘的商用工程、商教投影整机销售业务。

业绩稳步增长,21 年前三季度高增反弹。21Q1~3 公司实现归母净利 2.1 亿元,同比 高增 378.8%。20 年业绩下滑主要系疫情影响下高毛利的影院租赁等 B 端业务收入 大幅下滑所致,20 年影院光源租赁收入 1.7 亿元,同比-56.9%。

整体盈利能力保持稳健,核心器件业务毛利率较高。20 年受疫情冲击公司高毛利 B 端业务收入大幅下滑,21Q1~3 毛利率反弹提升至 35.2%。各产品业务中 B 端影院租 赁、核心器件等毛利率水平较高,达 50%以上;C 端激光电视、智能微投等由于自 主品牌占比较低毛利率水平较低,分别为 25%、3.2%。

销售市场方面,公司当前主要销售区域为国内,海外区域仍处于开拓之中;与经销、代销相比,直营为公司的主要销售模式

国内市场为主,海外市场逐步开拓。20 年公司境内外收入占比分别为 95.2%、4.8%, 国内为主要销售市场;同时,公司已经积极布局欧洲、北美等海外市场,未来海外 地区增量空间值得期待。

直营模式为主,经销模式为辅。公司销售渠道以直营模式为主,18 年直营渠道销售 占比达 78.2%;其中,厂商直接采购公司核心器件及激光投影整机产品的定制直营模 式占比较高;自主直营模式主要为公司以招标模式销售激光工程投影机。公司主要 通过经销渠道销售商教投影机产品,18 年经销模式占比 20.5%。

(二)组织梳理创始人极具商业禀赋,股权激励凝聚人心

创始人极具商业禀赋,管理团队迸发活力。创始人李屹博士为公司核心技术 ALPD®技术 的发明人、研发总带头人,极具商业禀赋的采取与龙头厂商合资成立子公司、创新影院 租赁业务模式,基于 ALPD®技术根基迅速铺展终端业务。创始人当前已从前瞻性技术研 究回归公司经营管理,持续打造年轻、具有活力的中高层管理团队,自上而下激发团队 动力,以上市为起点保持创业激情。

股权激励凝聚人心,提振员工动力绑定共同利益。截止目前公司已推出三期股权激励计 划,合计授予限制性股票数量达 3200 万股,覆盖员工数量超过 400 人;公司通过股权激 励计划将公司利益与员工利益深度绑定,有利于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

至此我们已经初步明确光峰的产品业务、商业模式及组织结构。公司在独创 ALPD®激光 技术后将其应用至“根基+主干式”商业模式,促进各终端产品业务繁荣发展。光峰最核 心的优势即其独创的 ALPD®技术,因此我们接下来通过新旧各显示技术的对比分析明确 ALPD®技术是新型显示技术的未来,进而展开基于 ALPD®的各业务分析及发展空间的 探讨。(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二、ALPD®引领家用新型显示技术未来

家用显示终端中彩电长期占据核心视听位置,而自家用彩电的 CRT 阴极射线管技术诞生 至今,彩电显示技术快速迭代并面临着新型显示技术冲击,从侧面反应出当前家用显示市场各大技术的竞争仍较激烈。

我们首先由家用显示技术更迭出发,不同于主流 LCD,新型显示技术 OLED、QLED、 MiniLED、激光显示具备显著视觉优势,尤其因大屏倾向落地至激光显示的发展值得期待。进一步在激光显示中,ALPD®基于显著的成本优势和综合性能,成为当前大屏激光显示终端需求崛起下的最优技术路径。而最终落地至光峰科技在 ALPD®上的强大技术壁垒及产研护城河,铸就公司的发展根基。

(一)激光显示家用大屏需求崛起下的优势技术迭代

1、技术驱动市场迭代,激光显示视效最优

显示技术考20 世纪以前显示技术已从 CRT 迭代至 LCD,LED 产业链发展成熟后涌现 出 OLED、QLED 和 MiniLED 显示,20 世纪初激光显示逐渐应用成熟,与 OLED、QLED 和 MiniLED 成为当下四大新型显示技术。具体来看

旧显示技术之争,LCD 取代 CRT 和 PDP我们将包括 LCD 之前的 CRT、PDP(等离 子显示)划分为旧显示技术,CRT 诞生后应用至彩电体积大、亮度低,随后 PDP 在与 LCD 竞争中由于成本居高不下被 LCD 淘汰,LCD 成为当前彩电应用最广的显示技术。

新型显示技术角逐LCD 后随着 LED、激光等产业链的成熟发展涌现出 OLED、QLED、 MiniLED、激光四大新型显示技术

QLED 和 MiniLED 是 LCD 基础之上对背光模组的升级和改良。QLED 和 MiniLED 当前主要为 LCD 显示做背光模组,替代当前 LCD 电视中的普通 LED 或冷阴极荧光 灯背光,显示技术原理仍然为液晶分子调制方式;QLED 模组为不足 10 纳米的量子 点无机半导体晶体,MiniLED 则为 100-300 微米的 LED 芯片。

OLED 为有机发光半导体显示,为直显自发光式面板,不需要背光模组及液晶;

激光显示则为搭载激光光源的投影显示技术,不同于其他自发光模式或背光模式, 为投影后漫反射成像,光峰 ALPD®即为应用 DLP 光处理技术的激光显示技术。

新型显示技术视效优势显著,其中激光显示参数最优。与 LCD 相比,新型显示技术具有更高对比度、亮度、色域以及更短响应时间等视效优势;QLED、MiniLED 和激光显示 响应时间均可达 ns 级别,为 LCD 的百万分之一;激光显示可覆盖 158% NTSC 色域,为 LCD 的 2 倍以上、MiniLED 和 OLED 的 1.4 倍;此外激光显示寿命最长、屏幕最薄,为 三大新型显示技术中综合视效参数最优的显示技术。

当前彩电市场主流 LCD 占比超 95%,新型显示技术中 QLED 占比最高。21 年前三季度 彩电市场中 LCD 占比高达 95.3%,新型显示技术中 QLED、OLED、激光、MiniLED 占 比分别为 3.2%、0.9%、0.4%、0.2%。新型显示技术主要定位于高端大屏彩电市场,伴随 家用显示大屏需求的增强,新型显示终端出货比例有望持续提升。

2、彩电大尺寸结构占比提升,大屏成刚需

大尺寸彩电结构占比增大,大屏成彩电市场刚性需求。20 年中国及全球彩电市场出货平 均尺寸分别为 52.4、47 英寸,较 14 年分别增长 24.2%、21.4%。具体来看彩电市场尺寸 结构占比变化,20 年 32-45 英寸占比较 14 年下降 27.6pct,55-65 英寸大屏彩电占比较 14 年大幅提升 37.7%,70 英寸以上超大屏占比则较 14 年提升 6.4%。55 英寸以上的大尺寸 产品合计占比 58.3%,并进一步推高大屏化,大屏需求成家用市场确定性趋势。

大尺寸彩电抢占消费最核心关注度,护眼和大屏游戏体验需求凸显。消费者对 55 英寸以 上彩电关注度合计高达 79.1%,其中 65、55、70 英寸主导,比例分为 33.2%、29.4%、 14.7%,大尺寸消费升级意愿显著。此外功能侧重上,希望彩电配备护眼、背光调节、游 戏功能的消费者比例分为 68%、57%、54%;相较面板式彩电直射光线损害人眼,激光 投影漫反射更满足消费者护眼健康追求;手游风靡的当下,投屏至大尺寸屏幕带来的沉 浸式体验亦为大尺寸刚需加分。

3、成本,是大屏时代能否胜出的关键

追溯 LCD 与 PDP 之争,LCD 成本制胜。05-12 年韩国 LCD、PDP 电视 PPI 持续下降, 07 年 3 月起 LCD 和 PDP 开始价格战,LCD 至 07 年 4 月降幅达 24.1%,PDP 至 07 年 4 月降幅仅 5.6%。随后由于松下对 PDP 的技术封锁导致其产业链成熟度低成本高,错失市 场抢占机会后逐渐被淘汰。11 年起我国 PDP 电视销量逐渐下滑,至 15 年后在市场基本 消失。如今回看,PDP 电视色彩、对比度等视效维度显著优于 LCD 电视,但由于难以轻 薄化或小屏显示,在早期大屏设备里其成本居高不下,最终价格劣势导致淘汰。由此我 们认为,在当下的大屏显示时代,产品成本及价格定位同样是各新型显示技术能否成功 突围的最关键因素。

面板价格随尺寸线性增大,面板成本显著影响平板彩电成本。LCD 面板价格随尺寸增大 基本呈线性增长趋势,由 32 英寸到 75 英寸,面板尺寸增大 43 英寸、价格上涨 309 美元; OLED 面板价格倍率为 LCD 同尺寸面板价格的 3 倍左右,因此随着面板增大 OLED 成本 增加量远高于 LCD,事实上当前市场上甚至缺乏适用切割 75 英寸及以上的 OLED 基板, OLED 尚难以实现更大屏化升级。进一步拆分液晶电视成本来看,面板价格比重高达 69%。 可见除激光投影显示外的 LCD、OLED 等平板彩电,其终端零售价格受面板成本影响随 尺寸增大而直接联动显著上升。

彩电零售价随彩电尺寸增大出现跳跃式增长。创维和小米 LCD 彩电零售价均在 75 英寸 前线性增长、75 英寸后跳跃式增大,98 英寸 LCD 彩电价格均达 2 万元左右。由于基板 限制、废料差异、良率等问题,75 英寸以上彩电成本加成性上升,带动终端价格同倍率 提升。OLED、QLED、MiniLED 彩电价格为同尺寸 LCD 价格数倍,随尺寸增大价格 倍率增大,大尺寸价格跳跃式增长更为显著。如 55 英寸下 MiniLED 为 LCD 价格的 1.6 倍,75 英寸增大至 5.5 倍。高价位大屏彩电使其普及推广受到极大限制。

大屏彩电市场激光投影显示具显著成本优势。LCD覆盖30-100英寸彩电,OLED、QLED、 MiniLED 定位于 55 英寸以上大屏彩电市场,各显示技术将在 80 英寸以上大屏彩电市场 与激光显示产生竞争。从终端零售价格来看,100 英寸 LCD 彩电价格 2 万元左右,而 OLED、QLED 和 MiniLED 在 85 英寸已突破 2 万元。而反观激光显示,如峰米 C2(搭 配柔性屏幕)投射 80-140 英寸价格恒定为 11999 元,激光投影显示受益于投影原理,改 变屏幕尺寸只需改变投影距离,具有显著成本优势,进而使激光显示在新技术普及推广 上形成更强驱动力。

至此通过以上视觉效果和成本两个维度的对比分析,激光投影显示为大屏需求下成本最 优的技术路径

视觉效果受益于成像技术原理优势,四大新型显示技术视觉效果均优于 LCD,其 中激光显示具有最广色域、最高对比度、最短响应时间等,为新型显示技术中视效 参数最优的显示技术;

大屏成本由彩电市场历年尺寸变化及用户需求印证,大屏为家用显示刚需,大屏 趋势下,LCD、OLED 等平板彩电随尺寸增大零售价格跳跃式增长,激光投影显示 投射任意尺寸成本不变,在100英寸市场较其他具8000元以上价差的显著成本优势。

4、投影赛道家庭全场景观影的激光升级

我们在上文纵向将激光投影显示与其他显示技术对比,凸显大屏需求下激光投影显示的 核心成本优势;进而我们在投影领域内对比不同光源技术,由于激光光源视效尤其亮度 优势显著,家用全场景观影激光升级将是大概率事件。

激光投影显示横向与汞灯、LED 投影显示对比,激光光源具备碾压性视效优势。汞灯由 于体积大、安全性低已被 LED 取代,LED 成为当下投影市场主流光源后,当前家用投影 的最大局限性即短板为亮度不足,LED 光源存在亮度上限,普遍不超过 3000 流明;而激 光光源为点光源、有较好的准直性,亮度可达数万流明;此外,激光光源在色纯度、对 比度、色彩饱和度等显示参数方面更优。

激光光源在亮度维度具绝对优势,ALPD®把控当前微投亮度上限。LED 光源亮度上限在 3000ANSI 流明左右,激光光源则可达数万 ANSI 流明。除了亮度参数的直接比较外,我 们选取网上测评结果对比当前微投产品体验亮度

亮度最高的两款产品米家激光投影及当贝 X3 使用的均为公司 ALPD®激光技术,公 司 ALPD®激光技术已经是当前智能微投产品成本及性能均衡下可达到的亮度天花 板。此外,公司运用于以上两种产品的 ALPD®技术为 ALPD®2.0 版,公司在微投产 品亮度维度与其他厂商相比已具备迭代两代以上的技术创新优势。

在同样环境下对比当贝 X3、坚果 J10 等 4 款投影仪画面亮度,当贝 X3 作为唯一一 款使用公司 ALPD®2.0 技术的激光微投,亮度较其他三款 LED 微投优势显著,画面 颜色效果更为清晰和饱满。

环境光强显著影响投影画面亮度,全场景观影激光升级大势所趋。投影显示光线并非直 射入眼,为漫反射显示,环境光线强弱对投影显示画面产生显著影响。投射画面尺寸越 大所需亮度也越高,如同样在照亮的房间中,投射 120 英寸的画面比投射 100 英寸的画 面所需亮度高 1000 流明。在明亮房间下投影显示所需最低亮度在 3000 流明以上,高于 LED 光源的亮度上限,并结合吸光屏幕实现。因此灯光、白天等场景下投影为保证画面 清晰的亮度要求,则必须使用激光光源。

至此,由视效、大屏、成本等三层视角我们可判断,激光投影显示相较其他新型显示技 术为大屏刚需下综合视效特征且成本最优的方案。而光源上与 LED 等对比激光光源具备 强大亮度优势,且全场景观影下激光升级大势所趋。接下来我们进一步论述在三种激光 技术中,光峰 ALPD®激光技术的优势和壁垒。

(二)激光投影技术对比ALPD®成本更优

1、激光投影显示原理及 ALPD®发展历程

在激光投影显示技术中,三色激光和激光荧光技术为当前主导路径。三色激光技术一直 以来为国外厂商掌控,为突破三色激光技术出现了激光+LED、激光荧光技术路径,光峰 独创的 ALPD®激光技术即为激光荧光技术路径,激光+LED 技术则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技 术路径。从下游终端产业应用情况来看,主要应用多采取三色激光和激光荧光技术路径, 对比看

三色激光技术光谱窄准直性更好,可达色域面积较大,存在散斑问题,成本高。 红绿蓝三基色全部为纯正激光光源,比激光荧光技术光谱更窄因而具有更好的准直 性;可达色域面积较大、边界甚至超出人眼可见光范围;主要缺陷之一为散斑问题, 即由于激光强相干性使投影出射光存在无规则的亮斑和暗斑,此外红绿激光光源模 块过高的成本制约了三色激光技术的大规模普及;

激光荧光技术成本低且可控,覆盖 98.5% Rec.2020 色域,不存在散斑问题。激光 荧光技术基本原理为激光激发荧光材料,荧光材料吸收激光后发出红、绿基色荧光, 可细分单色、双色和三色路径;通过加入少量纯正红、绿激光光源实现单色到双色 再到三色的迭代,以实现激光荧光路线更广色域覆盖和更完美色彩。激光荧光技术 不存在散斑问题,红绿激光模块占比较低因而成本更低,更容易实现大规模的产业 化应用。

ALPD®技术则是光峰独创的代表性激光荧光技术,以蓝色激光为主导降低整体系统架构成本。其中,ALPD®1.0-4.0 迭代方向以蓝激光为主导,迭代补充少量红、绿激光实现更优白光配比,提高荧光利用率并降低整机能效

ALPD®1.0 至 4.0 迭代,激光光源由最初的单一蓝色激光发展为红绿蓝三色激光,加 入红绿激光光源以解决红绿荧光不足的问题;荧光方案由透射式光轮发展为反射式 光轮,提高荧光利用率以减少光损失,整体提高整机能效及色域覆盖广度。

ALPD®4.0 方案 Rec.2020 色域覆盖达 98.5%,DCI P3 色域下荧光利用率从 2.0 的 58% 提高到 87%,整机能效从 2.0 的 8.5lm/W 提升到 12.4lm/W。从终端应用来看,当前 激光微投如当贝 X3 应用 ALPD®2.0,激光电视如峰米 C2 应用 ALPD®3.0,ALPD®4.0 主要应用于影院激光光机。

后续在研的 ALPD®5.0 实现高动态范围显示,ALPD®6.0 调整显示架构实现极致降本。 在前代技术补齐红绿激光缺失及透射式荧光轮短板后,ALPD®4.0 已实现较高水平的色域 覆盖广度和荧光利用率、较低整机能效等。ALPD®5.0 在此基础上实现高动态范围显示, 将应用于影院;而更后代际的 ALPD®6.0 则将实现极致降本、应用于家用和商用等全场 景,有望大幅降低激光投影显示成本。

2、ALPD®技术架构对于降本具有巨大优势

我们以光峰披露的招股说明书数据拆分其激光电视各模块成本,探究 ALPD®技术架构的 降本优势,进一步测算和量化三色激光和 ALPD®技术的成本差异。

激光电视主要包含光机、电路系统、投影屏幕等模块;其中核心光路结构,涉及光产生、 光调制、光投射等环节。我们聚焦核心光学组件,拆解其细分结构

光机是激光电视中的核心成本项。由光源、核心电路(DMD 芯片为关键,采用 DLP 技术路线的产品)、光学模块(镜头为主)组成的光机为激光电视核心模块,占激 光电视整体成本的 63.4%,因此光机成本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激光电视的成本报价。

光源为光机的核心成本项,间接占激光电视成本主要组成。拆分光机成本,光源成 本占光机模块的63%,为光机核心部分,间接看光源占整体激光电视成本高达39.9%。

而激光光源由多个激光光源模组构成,激光光源模组由激光二极管(单管 LD)并联组成。激光光机拆解示意图中激光光源由两个激光光源模组构成, 每个激光光源模组又由 16 个激光二极管构成,每阵列激光二极管可分别装置红绿蓝 三基色 LD,三基色光线经由透镜合色至 DLP 芯片调制后出射形成彩色图像。

而光峰ALPD®技术架构正是通过降低激光光源模块LD成本实现了光机乃至整机系统成本的显著下降

材料体系蓝光 LD 发光效率高成本低。红光 LD 主要应用铝镓铟磷材料体系,蓝、 绿光 LD 均为铟镓氮/镓氮材料体系,由于红、绿光 LD 中铟组分含量较高导致晶体 缺陷,因此红、绿光 LD 发光效率较低,红绿光 LD 单管输出功率分为 0.7W、1W, 不足蓝光 LD 单管输出功率的 25%;

温度敏感性红光 LD 温敏性较高,控温组件提高系统成本。红光 LD 采用的铝镓 铟磷材料体系温度敏感性高,组装至光源模块中通常需要使用 TEC(半导体制冷片) 控温,TEC 半导体的加入降低光源模块系统效率的同时提高了成本;

白光配比下低成本蓝光需求功率最小、高成本红绿光需求功率较大。为达到白光平 衡,三色激光模式下的红绿蓝光比例为 1.52:1:0.67,即三色激光方案下效率最高、 成本最低的蓝激光在激光显示中需求功率最小,同时由于红绿激光发光效率低因而 需要加入更多数量的红绿光 LD,极大增大光源模块成本。

相反,ALPD®技术激光光源模组以蓝光 LD 为主导,由于材料体系、温度敏感性差异,蓝光 LD 成本更低,相较于三色激光技术的红绿蓝三种 LD 光源大幅降本,从而实现较高发光效率的同时控制系统成本。

进一步为量化测算 ALPD®技术和三色激光技术的成本差异,我们通过量化红绿蓝激光 LD 单管价格估算出两种技术的成本差异

两种技术架构下三基色光出光顺序不同三色激光技术架构下红绿蓝三基色均由激 光 LD 发出,时间维度上三基色几乎同时发出,按照一定光功率配比混合成白光; ALPD®1.0 技术架构下只有蓝光由激光 LD 发出,红绿光均由荧光色轮受激发后发出, 时间维度上依次为蓝绿红光,三种光仍然符合白光配比,但是若与三色激光技术达 到同样的亮度,ALPD®技术的蓝光光功率大小至少为三色激光技术红绿蓝三种光功 率之和。

达到白光光平衡的红绿蓝三基色光功率配比为 1.52:1:0.67,若三色激光技术下红绿 蓝 LD 需求功率分别为 1.52W/1W/0.67W,达到同样的白光亮度则 ALPD®技术下蓝 光 LD 需求功率至少为 3.19W,结合各 LD 单位功率均价,测算得到三色激光光源模 块成本至少为 ALPD®光源模块成本 8 倍以上。

ALPD®技术较三色激光具备显著降本空间,对应终端产品零售价格有望落至消费者价格中枢

当下消费者对彩电的主流价格预期中枢不高于 6000 元。以 2019 年彩电价格关注比 例分布看,主流心理预期范围位介于 2k-6k 元,合计占比 53.4%,其中占比最高的价 格段为 4k-6k 元,占比达 19.4%,而在高于 6k 元的价位段关注度阶梯下降。以 6k 元为界,低于 6k 元占比 76.4%,6k 元成为主流机型的价位分水岭。

在激光电视中,采用 ALPD®的小米系(小米+峰米)较采用三色激光的长虹激光电 视零售价更低,亮度越高光源模块成本越高,ALPD®技术成本优势越明显,4500ANSI 流明下峰米较长虹价格低 4690 元,由此可初步判断 ALPD®的降本优势。

而随未来 ALPD®6.0 技术架构实现极致降本、生产规模效应积累、上游器件成本下 降以及抗光屏突破,公司将持续降低激光电视成本,带动激光电视零售价格落至消 费者关注的主流价格段,而成本较高的三色激光难以迅速落入主流消费区间,这即 铸就了 ALPD®在消费端应用的强大优势。

(三)高研发倾注构筑坚实根基,专利保护构建 ALPD®坚实壁垒

光峰的核心技术优势,受益于三级研发架构支撑研发技术创新迭代。公司设立研究院、 研发中心、产品中心的三级研发体系,分别负责创新提出验证、产品化和终端需求采集, 实现创新的阶梯落地,形成完整链条,并有知识产权和法务部为研发系统提供支持,负 责专利申请及保护,保障公司技术研发成果形成知识产权壁垒。同时地域上在深圳、美 国加州、香港三地国际核心城市设有研发中心储备高端科技人才和吸引海外优秀人才。

高研发投入领先行业,为公司技术创新保驾护航。公司作为技术创新型企业一直以来重 视研发投入保证技术创新水平,21H1 研发费用率为 8.6%,而此前五年间均高于 10%, 与巴可同样处于第一梯队;21H1 研发人员占比达 30.5%,远超可比公司海视像、极米 科技等;20 年公司研发人员平均薪酬高达 32.8 万元,较可比公司极米科技、中光学高 11.2、17.9 万元。持续高倾注的研发投入保证公司技术创新水平始终处于行业前列。

募投项目扩大研发技术创新优势,在研项目充分储备。公司IPO拟募投资金总额10亿元, 其中新一代激光显示项目、研发中心项目分别投入 3.1、2.8 亿元,进一步购买研发设备、 吸引研发人才、研发技术创新项目等,可见技术投入为募资主导方向。公司在研项目布 局核心器件、B 端、C 端整机等所有终端业务,聚焦于三基色激光荧光技术路线迭代更 新 ALPD®激光技术,并将最新技术应用至 B 端、C 端整机项目。

基于公司高倾注的研发费用投入及研发人员支持,结合研究院、研发中心、产品中心的 三级研发体系,公司 ALPD®技术在先手及深度上的优势均远超同行业,并且通过知识产 权和法务部门搭建了极为深厚的专利保护壁垒。

公司首创激光荧光技术、最早覆盖相关领域专利,独占 ALPD®专利持续扩大领先优势。 公司 ALPD®1.0 技术 2011 年获得专利授权,国内二十年发明专利保护期限下至今仍有 10 年保护期,日本卡西欧、爱普生等在 08、10 年后才进行专利布局跟进,技术先进程度站 在产业最前端;2015 年公司在激光荧光技术路线专利布局数量达 109 项,近年来进一步 扩大专利数量布局的领先优势,17 年公司在激光荧光技术架构专利布局数量达 198 项, 远超排名第二的爱普生的 89 项。

ALPD®激光技术被多次引证,引用时间长且具持续热度。07-20 年 ALPD®激光技术已被 同行巨头如日本卡西欧、德国欧司朗、日本爱普生等多家公司先后引证超 600 余次;此 外根据引证公司 ALPD®技术各公司申请专利情况来看,公司 ALPD®技术还具有被引用 时间长、持续引用的特点,表明公司 ALPD®技术对激光显示全行业的重要影响。

胜诉“科创板专利侵权第一案”,公司 ALPD®专利保护壁垒强大。19 年公司成功登录 科创板后,即遭到台达公司关于公司“蓝光合成方法及系统”专利侵权的起诉,21 年最 终经最高人民法院审理后判决公司专利有效、台达公司撤诉;此外公司与卡西欧等专利 侵权诉讼案件中,都以公司胜诉或达成和解等结果判决。由此可见公司在 ALPD®激光显 示相关专利壁垒极其深厚,同行无法跃过专利壁垒进行相关产业布局。

ALPD®作为荧光激光技术底层架构难以规避,多次被提起无效专利请求诉讼,但公司均胜出。无效专利请求诉讼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及资金投入,行业竞争中若专利方案可 以规避或绕开,竞争厂商往往不会选择提起专利无效请求。公司 ALPD®技术架构自 13 年起被卡西欧等多个公司就“基于荧光粉提高光转换效率的光源结构”等核心专利提起 无效专利请求诉讼,表明公司 ALPD®核心技术架构是同行竞争对手开展相关业务的重要 壁垒,以上无效请求除被判决公司专利维持有效外其他均为请求人主动撤回诉讼。

至此通过上文分析我们可以落地,在激光显示技术兼具视效、大屏刚需、成本优势的前 提下,其中的 ALPD®技术为激光显示技术带来综合性能和高性价比的优势突破,是激光 显示普及的优选方案,而光峰科技对 ALPD®具有极高的独占性、先决能力和技术深度, ALPD®由此构成公司业务开拓的“根基”。而在 “根基”基础之上,商用核心器件与 C 端消费的主干也正由此展开。(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三、两大主干正奇相辅,合资展业优势结合

基于公司核心 ALPD®根基,光峰先后开展了商用核心器件(2B)和消费(2C)两大主干业务。其中 2B 业务覆盖广泛根基深厚,2C 业务保持高增空间广阔

2B 业务先手发展规模雄厚。公司商用业务早期为绝对主导,2016 年 2B 业务占比达 88%,且 4 年 CAGR 达 25.3%,至 21H1 商用/消费规模分为 5.1/5.9 亿元,占比各为 46%、53%;商用业务细分来看,影院业务包含光源租赁和影院整机,21H1 规模 2.2 亿元,其他工程/商教/光学引擎 21H1 规模分为 0.8/1.1/1 亿元;

2C 业务蓬勃发展空间显著。消费端业务起步靠后而快速提升,4 年 CAGR 为 150.7%, 2020 年 2C 业务达 11.4 亿元,首次超过 2B 的 7.7 亿元,具体主要为激光电视和智能 微投整机,21H1 规模分为 2.6/2.8 亿元,在消费业务中各占 50%左右,子公司峰米 进行相应产品的产研销。当前消费业务已发展为未来公司的主要增长点。

商用、消费多产品赛道发展“枝叶”,通过与各领域头部厂商成立合资子公司,优势互补落地快速拓展

商用消费产品矩阵丰富。公司商用业务主要为面向影院租赁激光光源、销售影院放 映机,面向 B 端厂商销售激光电视光机、工程商教投影机整机;激光电视和智能微 投两大消费业务除为小米代工外,自主品牌峰米近年占比不断提升。各类产品均基 于公司 ALPD®核心技术延伸的各产品业务矩阵辐射覆盖。

通过与中影、小米等各领域头部厂商成立合资公司落地终端业务,以此形成利益绑定,产品与渠道优势结合推动各终端业务商业化。公司创始人极具商业禀赋的与各领域头部公司合资成立子公司推广 ALPD®激光技术应用,借助如中国电影、东方中 原、小米等广泛的销售渠道网络优势,推动各终端业务模式产业化落地;境内子公 司中影光峰、东方光峰、峰米科技分别负责影院、商教、家用业务,境外子公司 Cinionic 拓展海外院线市场。

两大主干并线发展下各合资子公司快速展业,进一步我们由两大主干出发,展开探讨商 用与消费两端所覆盖的市场发展、竞争格局,以及公司业务特征和成长空间。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详见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11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16.56
  • 江恩阻力:18.63
  • 时间窗口:2024-06-23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1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