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 作者:柯南眼
  • 2019-09-17 10:13:51
  • 分享:

作者 | 范智林

来源 | 金融智库(ID:jinrongo2o)

说起中部的龙头城市,大家首先会想起武汉。这座被称为“东方芝加哥”的城市,早在清末民初时期就已经“驾乎津门,直追沪上”,位列中国第二大城市。

在计划经济时代,武汉虽然没有当年那么风光,不过好歹也是“京、津、沪、沈、汉、广”中的一员,城市综合实力能够甩开长沙、郑州这样的普通省会一大截。

然而在改革开放之后,武汉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虽然城市综合实力还能保持在全国前十名之内,但是与长沙、郑州等强省会之间的差距却越来越小,中部老大的桂冠摇摇欲坠。

近两年来,国家的城市发展方向发生了重大变化,现在是要求各省提升省会城市首位度,做大做强都市圈,换句话说就是各省的优质资源会加速向省会城市聚集。

如此一来武汉的发展前景就有些堪忧了,如果不能获得国家层面的扶持,未来恐怕要给郑州和长沙赶超。尤其是郑州,将来必定会成为武汉中部老大地位的强有力挑战者。

从学习德国转向学习日本

世界上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以德国为代表的中小城市均衡发展路线,另一种是以日本为代表发展超级大都市路线。

过去十几年里,我们学习的是德国的城市发展模式,也即是中小城市均衡发展。这种模式之下,大城市的人口规模会受到严格的限制,所以不会形成一个超级巨无霸的中心城市。如此一来,中小城市的资源不会被吸光,反而能够更好的发展。

以德国为例,最大的城市是首都柏林,人口规模也仅有350万人,大概相当于国内一座三线城市的水平。第二、第三、第四大城市汉堡、慕尼黑、科隆的人口规模分别为181万、140万、102万人,大概相当于国内一座四线城市的水平。

然而理想虽然很美好,现实却往往很残酷。中国虽然想学德国发展中小城市,甚至为此在大城市采取了户籍迁入限制,但是仍然抵挡不住企业和老百姓继续涌入大城市。究其因很简单,因为企业在大城市里运作效率更高、老百姓在大城市里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更高。

实际上,二战以后发展起来的国家中,几乎没有能够做到中小城市均衡发展的,大家最后都把首都或者经济中心城市发展成为一个超级大都市。例如韩国有40%的人口和70%的GDP都集中在首尔都市圈,墨西哥也有20%的人口集中在首都墨西哥城。

可以说,在没有特殊历史背景(德国是19世纪末才由众多的诸侯国合并组成的)的情况下,一个国家要想取得德国那种中小城市平衡发展的城市化局面是很困难的,甚至可以说在大一统国家里面是几乎不可能实现的。

所以说中国现在放弃学习德国的城市化模式,改学日本的城市化模式也是出于现实情况的考量。不过由于中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所以即使我们走发展大都市圈的城市化模式,也不至于全国只出现一两个超级大城市,而是每一个省都会形成一两个超级大城市。

省会时代,省大就会大

日本的发展大都市圈的城市化模式,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就是大部分人口和GDP都会集中到头部的一两个大都市圈里面,形成一两个巨无霸的超级大城市。

以日本为例,目前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圈,分别集中了日本全国34%、19%、17%的人口和41%、15%、14%的GDP,总和起来就等于说日本全国70%的人口和GDP都集中在东京、大阪和名古屋这三大都市圈中。

相比之下,中国目前的上海、北京、深圳、广州这四座一线城市,仅集中了全国1.73%、1.54%、0.93%、1.07%的常住人口和3.63%、3.37%、2.69%、2.53%的GDP,总和起来四大一线城市也只不过是集中了全中国5.27%的常住人口和12.22%的GDP。

按照目前的情况来,上海和北京的常住人口都已经超过2000万人,实际管理人口应该都超过了3000万人,深圳和广州的常住人口都已经超过了1000万人,实际管理人口都超过了2000万人。这样的城市规模已经很大了,要想继续扩大一倍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历史上还没有出现过超过5000万人口的城市。

因此中国未来的城市化模式,必定是每个省份出现一两个超级大都市。因为我们一个中等省份的人口就相当于一个韩国,一个大的省份的人口就相当于一个日本,所以未来中国将会出现很多个首尔、东京、大阪,他们就是我们现在各省的省会和计划单列市。

省会时代大城市形成的关键因素是该省必须具有众多的人口可供吸附,然后这些人口集中在省会城市里面工作,才能创造巨大的GDP。所以在省会时代,国内大城市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也是各省之间的竞争,后台强大的城市容易胜出、后台孱弱的城市将会吃亏。

拼爹,武汉拼不过郑州

目前的城市实力而言,武汉虽然要比长沙和郑州更为强大,但是长沙和郑州背后的湖南省和河南省,则明显要比武汉背后的湖北省更加强大。

根据2018年的数据,武汉的常住人口是1108万、GDP总量是14847亿元,长沙的常住人口是815万、GDP总量是11300亿,郑州的常住人口是1014万人、GDP总量是10143亿。长沙和郑州的人口分别只有武汉的73.6%、91.5%,GDP分别只有武汉的76.1%和68.3%。

但是以省份来,2018年湖北省的常住人口是5917万、GDP总量是39367亿元,湖南省的常住人口是6899万、GDP总量是36426亿元,河南省的常住人口是9605万人、GDP总量是48056亿元。湖南省和河南省的人口分别比湖北省多出了62.3%、16.6%,GDP分别是湖北的92.5%、122%。

湖南省在人口方面略胜于湖北,不过GDP总量方面则稍逊于湖北,所以湖南省能够给予长沙的资源相对有限。再加上湖南靠近广州、深圳和武汉,南边的城市被广州和深圳吸附过去,北边的城市被武汉吸附过去,所以长沙能够吸附到的资源比较有限,所以长沙要想超越武汉可能比较困难。

但是郑州就不一样了,河南省的人口和GDP总量都比湖北省要高出一大截,而且附近也没有比郑州明显强大的城市来吸附河南的资源,所以未来在河南省的全力扶持下,郑州有望在人口和GDP等方面全面赶超武汉。如果再考虑到郑州四通八达的铁路、公路网优势,以后郑州除了吸附河南省内的资源外,还可能吸附到陕西、陕西、山东、安徽的资源,所以前途不可限量。

目前来说,郑州对比武汉的最大弱势就是教育、医疗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短板,例如武汉拥有7所双一流高校、而郑州只有可怜的1所。

实际上这个短板也是历史因造成的,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长期把河南省定位为一个农业省份,所以没有在河南投资较多的教育资源,以至于现在拥有1亿人口的河南省,双一流大学的数量还只有1500万人口的天津市的三分之一。

不过相随着河南经济的快速发展,河南地方财政充裕之后势必会努力解决这个教育短板的问题,相花上20年的时间,肯定能够取得极大改善。

之前深圳的高等教育也十分薄弱,后来深圳政府有钱之后,这几年大力引进外地顶尖高校前来办学,科教实力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现在如果比普通高校资源的话,深圳还是大不如广州,但是要论顶尖的高校资源,深圳或许已经超越了广州。

如果河南省能够下大力气改变郑州在高等教育、医疗资源方面的短板,再大力引进一些高科技产业的话,相不出10年,郑州有望赶上武汉,20年后,郑州或许能够超越武汉一大截。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0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26.95
  • 江恩阻力:30.32
  • 时间窗口:2024-04-02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53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