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钠离子电池负极行业深度报告】钠离子电池发展迅速,负极材料产业化进程加快

  • 作者:roy105
  • 2022-12-29 21:16:04
  • 分享:

       钠电产业化在即,负极材料成为行业发展关键。目前储能行业高景气需求激增,但是锂资源开发较慢、储量不足导致其价格上升,在未来锂资源供需紧平衡的情况下,钠电池产业化进程有望迎来加速发展。而钠离子电池的正负极材料决定其电池性能,其中负极材料国内企业布局较少,同时相对价格更高,例如国内无定形碳材料的成本约为8-20万元/吨,行业壁垒较高。目前钠电负极材料主要以碳基材料(软碳/硬碳等)、合金类材料、过渡金属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为主,其中无定形碳工艺较为成熟。目前无定形碳负极市场主要以硬碳为主,软碳产品产业布局较少,主要以中科海纳为主。

  一、硬碳负极行业生物质+树脂前驱体应用较多,生产工艺壁垒较高。

  前驱体硬碳产品前驱体主要以热固性前驱体(富氧或是缺氢)为主,例如聚偏二氯乙烯、木材、纤维素、羊毛、酚醛树脂、棉花、糖类或环氧树脂等,在热解过程中发生固相炭化,容易形成硬碳,目前主要以生物质+树脂的前驱体为主。软碳产品前驱体以热塑性前驱体(富氢或者缺氧)为主,例如聚氯乙烯、聚苯胺、石油化工原料及其下游产品(煤碳、沥青和石油焦等)。

  生产工艺以生物质硬碳产品为例,一步碳化法应用最广。目前生物质硬碳制备工艺主要为一步碳化法、活化法、水热法、模板法为主。其中一步碳化法应用最广,但一步碳化法制备的生物碳材料在大电流循环过程中不稳定,倍率性能较差;而活化法制备多级孔径的硬碳材料具有更多的接触位点,有利于钠离子的脱嵌,循环稳定性以及电化学性能更优。

  改性方式硬碳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也存在着一些缺点,比如低的电极电位和首圈库伦效率及差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目前主要改性方式包括(1)通过调控前驱体的合成以及热解过程在微观上调控硬碳的孔隙结构和层间距;(2)与其他材料的包覆和复合、杂原子掺杂等来调控材料的缺陷程度和层间距;(3)电解液的调控以及预钠化的处理。软碳材料改性工艺与硬碳类似,需要通过预氧化、材料复合等方式提升其电化学性能。

  市场空间钠电产业进程加快催化负极材料行业发展,根据我们测算,2022年全球碳基负极需求量为1万吨,2025年需求量为10万吨。

  二、钠电负极产业化进程传统锂电负极公司入局,产业新兴公司具有发展潜力

  传统锂电负极公司纷纷布局硬碳材料,但多数产品仍处于试验阶段。从公开息以及公司公告看,传统锂电负极公司如杉杉股份、贝特瑞、翔丰华等公司均有硬碳材料负极的技术布局,其中杉杉股份的进展相对较快,其钠电负极材料已经实现批量销售。

  非上市公司如成都佰思格、珈钠能源等,已开发迭代多款负极产品,佰思格计划把产能扩大到1万吨左右,到2025年会进一步把产能扩大到5万吨,产业化布局较为积极。

  主营业务协同元力股份借助活性炭工艺经验有望进入负极行业;华阳股份与中科海纳绑定,通过无烟煤实现软碳生产;圣泉股份酚醛树脂产能行业领先,成本优势显著。

  三、行业评级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渗透期,行业空间快速成长,维持钠离子电池负极行业“推荐”评级。

  四、重点关注

  传统锂电负极材料切入钠电负极贝特瑞、翔丰华、璞泰来、杉杉股份、中科电气;

  主业具有资源和技术优势元力股份、华阳股份、圣泉集团。

  五、风险提示产能释放不及预期;新技术研发失败风险;钠电池渗透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行业价格竞争加剧;重点关注公司业绩不及预期。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7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13.87
  • 江恩阻力:15.6
  • 时间窗口:2024-07-07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73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