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辰欣药业:58万元贱卖两款新药 不搞研发热心理财!

  • 作者:山海经
  • 2019-01-24 14:36:43
  • 分享:

2019年1月22日,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辰欣药业”)发布使用部分闲置的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进展公告,截止公告日,购买理财产品余额已达上限10亿元。令投资者疑惑的是,在行业洗牌、产品布局的关键时刻,公司既有闲置资金,为何不投入研发当中?不但如此,更令投资者惊讶的是,此前公司竟以极低的价格将两款新药转让给了关联方,引发了市场广泛质疑。

用10亿资金购买理财产品 研发管线却远不及预期

2018年3月27日,辰欣药业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提高公司以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资金额度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最高额度不超过人民币10亿元的闲置自有资金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保本型理财产品,产品投资期限为不超过6个月。截至本公告日,公司使用自有资金购买理财产品或结构性存款的未到期余额为人民币10亿元,已经达到额度的上限。

截止2018年三季度,公司总资产为51.18亿元,净资产为40.27亿元,目前购买理财产品的金额占总资产与净资产比例分别为19.54%、24.83%。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辰欣药业近年来对于研发的支出却是堪称捉襟见肘,2017年研发总投入仅1.42亿元,仅占当期营收29.63亿元的4.8%,这一比例在主要生物医药上市公司中处在中下游水平,与主流医药企业双位数占比差距明显,与全球主流医药企业仅20%的研发占比更是天壤之别。研发人员599人,占总人员比重仅18.64%,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也偏低。

与公司研发人员配备及研发投入不足相对应的是,公司研发管线及储备产品显得明显不足。公司2017年6月招股说明书中显示,公司的研发管线大致可以分为3类:还处在申请临床的1类新药,改变剂型的老3.1类所谓新药,以及一堆老6类仿制药且都处在刚开始的阶段。整体管线中的产品离上市及贡献利润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期间的研发费用可能是巨大的。据药智网数据显示,截止发稿日,公司招股说明书上近86个在研药物中目前正在开展临床试验的仅仅5个,而且几乎都在招募或未招募的状态,且登记时间较为久远。如下所示:

2018年国家药审中心(CDE)仅受理辰欣药业两个补充申请,可见,在2018年公司的研发进度是异常缓慢的。2017年的受理情况也明显可以到,自公司2017年9月29在A股上市以来,仅有一项补充申请获受理,对比上市前的受理号,同年里上市前后的对比堪称悬崖式下滑。换句话说,自2017年上市以来的一年半左右的时间里,公司仅有3个仿制药的补充申请受理号。

上市说明书中布局心血管、抗肿瘤、糖尿病等各大领域的豪华的研发管线,截至目前似乎已成“镜中花水中月”,这不免让投资者怀疑,上市前的大量扩充所谓的产品线明显有为上市冲刺的嫌疑。而如果这些项目在后期不了了之的话,前期所付出的研发费用或将全部打水漂。

自全国范围内大规模限抗以来,从各地针对大输液监管政策动态来,越来越严格的限制是必然趋势。从用药安全角度来讲,过度输液毫无疑问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对滥用进行监管和遏制是应有之义。但反观另外一方面,我国大输液行业实质上呈现结构性产能过剩。据相关数据表明,我国大输液产品60%至70%仍主要集中在低端普通输液领域,高端产品如透析液、肠内肠外新型营养液、治疗型输液等品种的产量很少,临床上这类输液还是以进口为主。

而公司目前大输液业务占公司营收比重依然高达57%,大输液的行业前景直接关注公司的业绩。近几年,包括科伦药业等在内的药企大输液业务占比也是明显下降。行业的确已经进入洗牌整合的阶段,连四巨头之二的石四药也与科伦联合在一起了。早在2017年11月,输液巨头科伦药业发公告称已购买港股石四药集团5.71亿股,约占企业总股本的20.05%。

在发达国家,大输液生产主要集中在几家龙头企业以保证质量和安全性。国外已完成大输液洗牌,龙头企业通过技术、成本、规模优势获得主要市场份额,如美国百特市占率约80%,贝朗和雅培占据剩下的20%市场;德国费森尤斯、贝朗、贝特克林泰克、法玛西亚4家企业占据了整个大输液市场;日本大冢独占市场,市占率超过50%。

国内市场集中度还有待提升,据西南证券统计,龙头科伦药业占比约38%,前四企业市占率仅69%。未来随着行业调整的进一步深化,且注射剂一致性评价即将推行,或将推动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在大输液行业面临长期调整的背景下,公司2018年实现了近年来较高的业绩增速,据公司半年报表述,这主要得益于公司心脑血管产品、麻醉类产品、抗肿瘤产品、营养类产品、消化系统用药等高附加值产品保持良好发展趋势。而梳理公司的这些产品发现,这些固体制剂、注射液在未来的几年内或将面临一致性评价的门槛及后续国家集中采购的利润大滑坡的风险。

且公司整体的研发销售实力不强,已上市的仿制药在市场上的销售额占比都非常小,而面临的竞争对手也都是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如抗肿瘤药物,包括奥利沙铂、多西他赛、紫杉醇等注射液都在和恒瑞医药直接竞争,倘若国家集中采购单一中标规则普遍实施,辰欣药业将面临巨大的销售压力。

极低价格出售两款1类新药 关联交易涉嫌利益输送

在亟需加大研发投入扩充产品的以维持公司长期竞争力的关键节,辰欣药业选择用近10亿资金购买理财产品,令人意外的是,在2018年3月2日,公司反而一连发布4则关于公司出手两款新药的关联交易公告,更令人吃惊的是研发费用高达5000万元左右的新药竟然58元变转让出去了。

据公司公告称,此次辰欣药业转让的两款1类新药分别为晚期肿瘤治疗的创新药“WX390”( 已取得临床批件)、耐药性肺结核治疗的创新药“WX081”( 进入临床申报阶段)。根据西南证券的估算,两款新药峰值收入将高达28.1亿元,而据《华夏时报》记者向一位内部人士确认到两款新药的“总研发费用不到5000万元。”

从5000万元到58万元将近100:1的关系,辰欣药业将两款药“贱卖”给了谁? 答案是辰欣药业参股的上海嘉坦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嘉坦”), 上海嘉坦由公司与上海嘉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嘉祥”)于2016年11月共同出资设立,注册资本仅为50万元,其中辰欣药业以货币出资14万元,持有28%股权;上海嘉祥以货币出资36万元,持有72%股权。

上海家嘉祥的实际控制人为李永国、沈强二人,其中李永国曾在辰欣药业的招股说明书中出任公司高级研究主管的职位。事实上,该次交易之所以为关联交易,辰欣药业公布的因是上海嘉坦董事卢秀莲在辰欣药业兼任董事和副总经理,同时还是公司董事长杜振新的妻子。李永国此次在辰欣药业体系外单独掌握两款新药的研发和潜在收益,而且杜振新的妻子也参与上海嘉坦的经营管理当中,加上辰欣药业以“白菜价”贱卖的方式将两款新药转让给上海嘉坦,这一些列的事实及操作,让投资者不得不产生怀疑这桩买卖的背后是否存在利益输送的猫腻。

职工持股公司减持 投资者紧跟其后用脚投票

在上市一年后,辰欣药业面临大规模解禁股逐渐流入市场的情况,2018年10月11日为最近一次解禁日,解禁股数高达18767.98万股,占总股本的41.4%。这其中包括持股27.39%的遵义乾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而就在刚解禁两个月且股价几乎破发的背景下,辰欣药业2018年12月24日发布公告,大股东乾鼎投资因自身资金需求,拟6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减持公司股票不超过906.71万股,即不超过总股本的2%。

公司招股说明书显示,遵义乾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为公司职工持股公司,自2011年设立至今,据万得资讯企业库资料,遵义乾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没有明确的经营范围,公司本身作为持股主体,并不实体经营。可见,因资金需求的减持的理由并不充分,作为职工持股主体如此匆忙的减持股份,带给投资人的是更多的质疑。

此次解禁股份占比较大,除去遵义乾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还包括九鼎系股东,包括北京昆吾九鼎医药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在内6家九鼎旗下投资主体,合计解禁1463万股,占目前流通股的5.09%。

由于公司目前还未出2018年年报,而九鼎的各个主体持股均为超过总股份的5%,因此其是否减持尚不清楚,而从公司的股价走势中或能出端倪。公司目前的估值水平为上市以来的最低值,PE(TTM)为12.46。在Wind一级行业175家制药企业中,辰欣药业的估值排名倒数第12,里行业平均值25.28有较大差距,与科伦药业22倍市盈率的估值差距也不小。

内容来源:新浪财经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14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14.65
  • 江恩阻力:15.62
  • 时间窗口:2024-04-16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40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