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Nature子刊发表!过去十年,中国创新药研发呈现这四大趋势

  • 作者:海之魂
  • 2022-05-09 11:37:27
  • 分享:

5月5日,国际知名期刊Nature Review Drug Discovery发表了一篇题为“Trends in innovative drug development in China”的文章。这篇文章由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北京大学药学院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药学部的研究人员联合撰写,文章对2010年-2020年在中国获批的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D)和新药上市申请 (NDA)数据进行了汇总分析。本文中就让我们跟随这篇文章来看看,过去十年来,中国的创新药研发发生了哪些变化?又反映了哪些趋势?

趋势一首次申请IND的创新药数量显著增加

在2010年-2020年期间,共有1636个创新药物递交了首次IND申请,平均年增长率为32%(图1)。其中,1410个(86%)药物来自于689家中国本土公司。值得注意的是,与2016年相比,2017年创新药物的首次IND申请数量增加了78%,其中化学药物和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别增加了60%和159%。

在1466个完成审评的首次IND申请中,1404个(96%)获得批准。未获得批准的原因主要包括申请后缺乏研究资料导致沟通不畅、药物临床获益风险比不合理、违反临床诊断基本原则等。统计显示,首次获得IND批准的创新药数量年均增长率为35%,其中2016年首次获得IND批准的创新药数量显著增加

▲图12010-2020年期间中国创新药的IND申请和获批情况(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作者在文章中指出,创新药首个IND申请数量和获批数量的增加与中国监管改革措施出台的时间一致。中国监管机构在2015年7月开始出台改革措施,这些政策缓解了申请积压,同时也鼓励了创新药物的开发。


趋势二获批上市创新药数量虽少,但在增长

在2010年-2020年期间,有101个创新药递交了NDA申请,其中58个创新药获得批准。数据分析发现,近年来,NDA递交数量和获批数据普遍增加(图2)。自2015年7月以来,在申请NDA的58个创新药中,有42个(72%)获得批准。在66个完成审评的首次 NDA中,58个(88%)获得批准。拒绝批准的主要原因是药物或临床研究设计存在重大缺陷、不同开发阶段使用的研究样本不一致、以及检查中发现临床试验数据不真实。

▲图22010-2020年期间中国创新药的NDA申请和获批情况(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在58个获得批准的创新药物中,37个为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的新分子实体(NME),21个是已在国外获批或上市销售的药物或者传统疫苗、血液制品、细胞因子等产品。从适应症来看,有14个(24%)产品为孤儿药,其中有13个药物符合美国FDA的孤儿药标准。此外,有40个创新药物(69%)获得了优先审评,其中有35个(88%)药物是在2015年7月之后获得批准。文章指出,这些数据表明,包括2015年8月推出的优先审评等改革措施鼓励了创新药的研发进度。


趋势三肿瘤是主要研究领域,多数抗肿瘤新药处于早期阶段

从疾病领域来看,获得首次IND批准的创新药的主要治疗领域是肿瘤学(864,62%)、感染(166,12%)、内分泌疾病(72,5%)和心血管疾病(60,4%)。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首次获得IND批准的抗肿瘤药物数量显著增加,增长了133%。

从临床试验开发进度来看,在首次获得IND批准的创新药物中,705(50%)个至少进入到了1期临床,286(20%)个药物进入到了2期临床,108(8%)个药物进入到了3期临床。总体而言,大多数抗癌药物(57%)尚处于1期临床阶段(图3a)。

▲图3创新药物的开发阶段;a 主要的治疗领域分类;b 药物靶点分布(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此外,研究人员也对这些药物的作用机制和靶点进行了分析。文章指出,中国主要处于快速跟进和渐进创新的阶段,在已获得NDA批准的创新药中,只有3个是“first-in-class”。从靶点来看,有超过40个药物针对的靶点是EGFR、PD-L1和HER2(图3b)。其中,EGFR靶向药物的获批数量(4个)和临床试验数量(64个)最多。


趋势四IND和NDA审批速度加快,临床试验速度并无显著差异

如图4所示,与改革前(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相比,改革后(2015年7月至2020年12月)的IND审批时间缩短了414天(87天 vs 501天)。与此同时,改革后药品的 NDA审批时间也比改革前缩短了441天(483 vs 924天)。

2018年7月开始,NMPA将药物临床试验审批程序调整为默示许可制度。从整个临床试验阶段的长度而言,改革后和改革前的差异并不显著(2,572 vs 2,688天)。不过分析发现,就IND批准后到首例受试者参加临床试验的时间而言,改革后比改革前长了59天(328 vs 269天)(见图4)。


▲图42010-2020年期间创新药物不同开发阶段所需要的时间(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文章指出,提高临床试验效率是中国鼓励创新的一个重要改革方向。由于临床试验效率受到伦理审查效率、研究者经验和临床试验资源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因此这个问题需要国家临床试验能力的战略升级来解决。

总结

作者认为,总体而言,中国的监管改革促进了本土医疗创新。2010年–2020年期间获批的IND数量和NDA数量趋势以及审批时间的趋势表明,监管改革带来的效果通常是有益的。文章同时也指出,具有相同靶点的过多产品和低效的临床试验过程将影响真正有意义的创新药物获批。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译整理

参考资料

[1] Trends in innovative drug development in China. Retrieved May 05, 2022, from   

  内容团队报道

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版权说明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6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40.42
  • 江恩阻力:45.47
  • 时间窗口:2024-06-29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523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