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3万多股东仅37人接受要约,披露中报后的德邦股份要约收购为何一边倒?

  • 作者:云深似海
  • 2022-08-26 15:42:10
  • 分享:

如果你是一家上市公司的投资者,当听说国内电商巨头京东旗下的京东物流要收购你们,肯定很兴奋对不对?但当听说京东物流要用一个价码连你手中股票都要买过来实现要约收购,然后让上市公司退市,你接受吗?

德邦股份(603056.SH)的投资者正在面临这样的选择。结果却出乎意料,截至8月25日,德邦股份的3万多股东中只有37个(户)股民愿意被要约收购,呈现一边倒的局面。简言之就是“投我可以,退市没门”。这背后有何隐情?

原来,就在8月24日,德邦股份对外公布半年报,数据显示,其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01.63%,特别是今年二季度,德邦股份归母净利润为1.74亿元,同比增长达到3459.25%。强劲的增长数据,让德邦股份迅速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香饽饽,无论是大户还是散户,都开始惜售了。当天就有原本同意要约收购的995.6万股股份被撤回。

通过财报的验证,外部分析认为,在经过经营改善以及外部环境变化共同驱动下,德邦股份的基本面发生了转折。这种转折,让投资者认为德邦股份未来有更大的可能性,手中的股票价值也许远不止京东物流所给的要约收购价。

客观而言,前些年快递快运行业的竞争白热化,德邦股份的净利润在2021年也呈现下滑。那么,今年中报的亮眼业绩又是如何发生的呢?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德邦股份后发现,背后是行业竞争渐趋良性、头部壁垒深厚、公司发力成本费用管控等因素综合影响。

离德邦股份投资者是否接受要约收购还有最后的几个交易日,到8月31日,届时如果有超过占比10%股份社会公众股股东不接受要约收购,德邦股份依旧可以维持上市地位,在交易所继续交易,反之,低于10%,则德邦股份会退市,这意味着接受要约收购的投资者最终股价卖出价格定格在13.15元。

实际上,对于德邦股份的投资者来说,接受要约或不接受,最核心的判断即是未来的德邦股份估值会不会超越13.15元每股。

截至8月25日收盘,德邦股份的股价为13.19元,8月26日开盘,德邦股份继续上涨,从这个角度看,面对德邦股份业绩出现转折且目前股价已经超出要约收购价的现状,投资者似乎不难以做出选择。

毕竟,从商业历史上的收购案来看,没有明显溢价的要约收购价,吸引力都会下降。

德邦股份为何突然行了?

德邦股份的半年报业绩可谓耀眼,上半年同比增长5倍,二季度修复最为快速,同比增长了30多倍,归母净利润达到了1.74亿元。

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要知道在2021年归属净利润只有1.4亿元,不及今年二季度一个季度的利润。

我们研究了近期行业趋势和德邦股份的基本面,试图厘清背后的逻辑。

先看宏观趋势,物流行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整体发展与企业生产、贸易流通密切相关,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与宏观经济增长的协同性高。

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为14.6%。可以说,宏观好,则物流好。

今年上半年,国内疫情反复,给宏观经济造成压力,随着国内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统筹效果的显现,下半年宏观经济正常运转是大概率事件,这意味着物流行业也会步入复苏通道。

再看行业环境,毋庸讳言,过去的两年,快递行业进入了一个“白刃化”的竞争时期,特别是个别快递企业携资本打价格战,让全行业承压。

显然,价格战甚至低于成本的价格战,既不能持久也不健康。所以,相关监管机构对此进行了干预。比如,《浙江省快递业促进条例》就提出,不得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提供快递服务。

随着监管的效应显现,2022年二季度开始,各家快递公司单票价格同比增速有所提升。以德邦股份为例,二季度,德邦股份快递业务公斤单价同比增长1.85%,快运业务公斤单价同比上涨8.69%。这对公司的利润增厚起到了重要作用。

也由此,物流行业有望从价格无序竞争格局演化到拼服务质量的良性竞争环境。这对直营模式、一直强调客户体验的德邦来说是好事。

2022年上半年,在行业11 家主要快递公司中,服务项指标德邦快递稳居行业前列,综合排名平均位居行业第二。这是德邦长期坚持直营模式以及大件基因所带来的护城河壁垒。

此外,业绩的迅猛增长,往往有一个业务充当增长极给公司带来成长性。

对于德邦来说,快递业务无疑充当了这个角色。

以大件“快运”业务起家的德邦,敏锐地洞察到了快递业务的赛道前景,于是在2013年开始布局快递业务,并在2018年将品牌名称改为“德邦快递”。凭借深耕零担多年,积累的丰富大件配送经验,德邦迅速在大件快递上趟出一条路。

截至今年半年报,德邦股份的快递业务收入达到97.65亿元,同比增长6.51%,其中二季度快递业务收入增速为11.51%,占公司收入占比已经达到了65.97%,成为了公司收入的新增长极,以此打造德邦股份的第二增长曲线。

而在京东物流成为德邦股份控股股东后,京东的电商能力将进一步与德邦的快运、快递能力相互赋能。

这几年,家电产品线上渠道销售渗透率不断增大,从2014年占比11%扩大到2021年的52.9%。家电产品的线上销售,显然对大件快递提出了新的需求。

作为家电线上销售的领头羊电商,京东借助德邦的大件快递能力自是水到渠成。

海通证券在一份研报中指出,家电、家居产品特殊性,末端的配送、安装、维修服务要求更高,需要专业团队保证统一标准化服务质量,因此在物流价格相对货物价值合理的情况下,用户倾向于优先选择服务质量更高的配送企业。德邦无疑是大件领域内高端市场的主要玩家。而通过京东庞大的销售前端需求,德邦股份的大件快递业务亦将大大获益。

综上,无论是宏观还是行业,亦或是自身业务能力建设,德邦股份都进入了一个红利期。由此,业绩的反弹便是收获的结果了。

京东物流要约收购吸引力下降,股民一边倒不接受要约

除了业绩基本面,德邦股份的投资者在接下来的几个交易日,还需要关注一件重大事项,那便是京东物流旗下公司京东卓风发起的要约收购进入最后收尾期。这笔要约收购涉及的股份为2.77亿股,占比德邦股份26.98%。

所谓“要约收购”,是指一方在实现控股一家公司后,应对剩下持股的投资者发起要约收购。通常,收购方会给出一个收购价格,由投资者来决定要不要以这个价格卖出手中的股份。

按照A股的规则,如果有超过占比德邦股份10%股份的投资者不接受要约收购,则德邦股份可以继续上市,否则德邦股份将要退市。

数据显示,截至8月25日,已接受要约的股份数量仅有54142股,占总股本比例仅为0.0053%。值得一提的是,当天约有995.6万股股份被撤回接受要约收购。可见,在德邦股份发布中报后,绝大多数持有德邦股份的投资者选择了观望或不接受要约收购,呈现一边倒的局面。

其实,出现这样的结果也很好理解,资本是逐利的,投资者也会从自身利益出发做出选择。面对京东方面给出的13.15元每股的要约收购价,投资者需要预估如果不退市,德邦股份未来的股价会不会超过这个价格?

如果答案是确定的,甚至预期公司股价将会大幅超过这个价格,那么,投资者便不会接受要约收购,以博得将来更大的收益。

从资本市场的视角,影响投资者预期有两个核心要素,一个是现在,一个是未来。

就现在而言,德邦股份在8月25日的收盘价为13.19元,已经超过京东物流给出的13.15元的要约收购价,投资者自然不会选择要约方式出售手中的股票。

就未来而言,德邦股份在二季度取得了增长30倍的归母净利润,且公司的快递业务目前体量已足够大,单价的提升将对业务盈利能力的改善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再叠加公司成本费用管控成效明显及与京东收购后的业务整合预期,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认为德邦股份基本面将得到改善。

资本市场是称重机,最终股价会反应真实的价值,如果德邦股份未来发展得越来越好,其估值也会越来越高。这也是截至目前,很多投资者尚未接受要约收购的原因之一。

离最终的要约收购窗口期8月31日只剩下最后几天,目前的要约价也难言吸引力,想要出售手中股票的投资者自然会选择在这几天以更高的价格在二级市场卖出,而不会等到几天后再以13.15元的价格出售给京东。当然,德邦股份能否保持上市地位,不到最后一刻,一切都有待揭晓。

中报还显示,德邦股份拟聘任黄华波为公司总经理,聘任左高鹏、罗琪、丁永晟为公司副总经理。这其中,拥有京东背景的丁永晟将担任公司财务总监,其余负责公司产品及运营高管全部为德邦股份本部员工,在德邦具有多年工作经验。

谁最了解一家公司?显然是公司的高管和“老人”,大批德邦股份“老人”选择留守,号已经非常明显了。

“时间会奖励长期主义者”。这句话这德邦股份的投资者也适用。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1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13.1
  • 江恩阻力:14.74
  • 时间窗口:2024-07-23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21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