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海天跌停,千禾涨停!酱油冷热两重天

  • 作者:tidujiya
  • 2022-10-10 20:01:33
  • 分享:

关注全球市场,更多内容请扫描上面二维码下载财通社APP阅读

来源财通社

作者王鑫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节后首个交易日,深陷“双标”风波的调味品巨头海天味业开盘闪崩,盘中一路走低逼近跌停。而主打“零添加”的千禾味业强势涨停。

一冷一热,折射出广大投资者和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焦虑,其实这已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如今跟随“科技与狠活”这类流量话题再次引发全民关注。这次事件带来的一个更重要思考是酱油国标是否该与时俱进了?

海天味业三次回应“双标”

刚过去的这个长假,海天味业持续霸占舆情热力值榜首。

事情起因是社交媒体平台上有短视频博主称,海天在国内售卖的海天酱油和国外售卖的海天酱油成分表不一,前者含有添加剂而后者不含,存在双标行为。由此,海天味业被冠以“海克斯科技”称谓,并引发了网友的广泛讨论。

近10天时间里,海天味业通过微博和公司公告连续三次进行了澄清。

9月30日,海天味业在首次回应中表示,海天产品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及其标识均符合我国相关标准法规要求,对恶意造谣者和传播者必将法律责任追查到底。但这次回应并未阻止舆论发酵,网友表示,“合法但缺德”。

有网友指出,海天酱油配方中,使用的食品防腐剂苯甲酸钠已经被明文列为一级致癌物,已经被国际淘汰,认为海天贪图便宜,不使用更安全的山梨酸钾,而使用具有致癌性的苯甲酸钠。

10月4日,海天味业二度回应称,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各国的食品制造中,各企业按照各国标准和产品特性合法合规使用食品添加剂,海天售卖的国内国外产品内控标准是一致的。

但是这次回应依旧没有打消消费者的疑虑。为什么存在中外双重标准?为什么出口的酱油没有添加剂?这些问题在海天的官方声明中找不到答案。

10月9日,海天味业发布最新的公告称,海天味业产品销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公司均有高中低不同档次的产品,均销售含食品添加剂的产品及不含食品添加剂的产品。公司还表示,坦诚接受市场和消费者的监督。

经过一个星期的斟酌,这次回应,海天似乎是学聪明了,从最开始的傲慢转变到能够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并首次对“双标”这一核心争论进行了有力澄清。

有投资者表示,一开始就这么回应,可能不会引发轩然大波。但是事情可能没有这么简单。

酱油国标是否该与时俱进?

海天味业这次之所以深陷舆论漩涡,除了广大消费者对“双标”行为向来愤怒外,更大的原因是出于对食品添加剂的焦虑。毕竟因添加剂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教训足够深刻,如奶粉行业的三聚氰胺事件,白酒塑化剂风波。就在前不久,牛奶中检出“丙二醇”的麦趣尔也爆发了一场舆论危机。

财通社注意到,海天味业舆论发酵期间,中国调味品协会曾出面发布声明,指出因各国的饮食和消费习惯不同,同一类产品的(食品添加剂)标准要求会有所不同,但标准本身并不存在高低之分;协会支持因为舆情受到影响的调味品企业依法维权。

但查询公开资料发现,中国调味品协会专家工作委员会领导机构名单显示,海天味业副总裁黄文彪担任协会秘书长,而协会的主任委员竟然是海天味业的董事长庞德。因此该协会的声援,颇有“即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既视感。

更值得玩味的是,海天味业本身为酱油相关行业标准的起草人之一。据全国标准息公共服务平台检索结果显示,海天味业不仅是耗油、配制酱油行业标准的起草人之一,也是甜醋、原酿本味酱油团体标准的起草人之一。

此外,海天还参与起草制定和修订了《料酒质量通则》、《酿造酱油工艺技术规范》、《酱油质量通则》等国家标准计划,目前还在起草或批准过程中,还没有正式发布。

难怪,有网友吐槽,“海天作为酱油龙头,就是在国标的保护下用一堆便宜添加剂引领行业发展的?”“符合国家标准只是合格品,产品应该高标准化,国际化。”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这次舆论风波海天味业曾在回应中指出,用食品添加剂来误导消费者认为中国食品比外国食品差,要么是不明真相,要么是别有用心。不仅打击了中国老百姓的消费心,更会严重影响“中国造”的世界声誉。

平心而论,核心的争论点在于添加剂“是否超标”,抛开剂量谈毒性是耍流氓。有食品业内人士对媒体表示,“大部分的食品都讲究符合大众口味,食品添加剂能进一步弥补原料的不足,使其符合消费者的期待。只要量不超标,对人体没有伤害。”

至于多少算超标——就要看相关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的规定了。

广东食安保障促进会副会长朱丹蓬表示,消费者没有错,舆论也正确,海天也没有问题,最深层次的原因是我们的国标,目前酱油的国标是2000年制定的,在22年后的今天,国标还能匹配消费端的核心需求与诉求吗?显然是不行的,所以国标的与时俱进是解决所有矛盾的根源。

市值腰斩

这些基金上半年刚加完仓

截至10月10日收盘,海天味业重挫9.35%,一日蒸发358亿元,最新股价报75.08元,市值3478亿元。与此相反,此前同样一路跌跌不休的千禾味业成了大赢家,股价逆势涨停,市值报159亿元。

9月28日,千禾味业在互动易平台表示,公司零添加调味品销售情况良好,目前零添加调味品收入占公司调味品营收的50%以上。其实,海天也有零添加酱油,只是一直以来,由于主力产品定位的问题并没有大力宣传,而千禾味业却已经对零添加赛道 &34;ALL IN&34; 了。

有分析认为,&34; 由此事件将会引起市场对零添加酱油的关注,甚至有可能促使零添加酱油时代的到来 &34;。

酱油作为海天味业的顶梁柱,其产销量连续二十五年稳居全国第一。2022年中报显示,海天三大业务板块中,酱油在营收占比高达59%、耗油占比17.4%、调味酱占比11.2%。

2014年上市时,海天味业市值仅500亿元,2021年初其市值曾逼近7000亿元,成为仅次于茅台、五粮液的消费巨头,被誉为“酱油茅”。

近两年来,消费行业公司股价表现普遍不佳,海天味业作为龙头,目前股价已经腰斩,市值蒸发3000多亿元。

从业绩表现来看,海天味业上市后曾连续多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速度,但从2021年开始“失速”,全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增长9.71%、4.18%,均降为个位数。

彼时,海天味业曾在年报中提到,2021年是公司极其困难的一年,疫情余波未平、消费需求疲软、各种原材物料价格上涨、社区团购恶性竞争、限电限产导致供应趋紧等,使得企业经营环境复杂而严峻,公司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不过,进入2022年,海天味业的业绩仍未恢复高速增长。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海天味业实现营业收入135.32亿元,同比增长9.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93亿元,同比增长1.21%。

在半年报中,海天味业称,原本已经高企的成本今年继续超预期上涨,产品盈利能力被压缩,公司经营压力进一步加大。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年初海天味业提出了2022年营收、利润双12%的增长目标,在2022年半年报业绩说明会上,海天味业坦言,从全年目标来看,公司目前面临非常大的压力,但其不会对目标进行调整,公司也在通过各种措施提振员工和经销商心,保存量,抢增量。但是这次舆论风波,恐将对公司业绩带来新的压力。

数据显示,2020年曾颇受公募基金青睐的海天味业,近年来已被部分明星基金经理减持,不过亦有不少基金逆势加仓。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上半年末,共有36只基金重仓海天味业,持仓市值16.05亿元,占流通股比0.38%;12只基金所持海天味业占净值比超5%,其中银华食品饮料持股78.08万股,占净值比7.67%,排名第一。

此外,银华食品饮料、泓德丰润三年、诺安主题精选、澳消费优选等11只基金上半年刚刚增持海天味业,另有九泰久安量化、中金瑞和A等19只基金是新入仓。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0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13.3
  • 江恩阻力:14.96
  • 时间窗口:2024-07-01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6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