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鸿一瞥
8月16日晚上19:00,巴伦读书会第一期在中书店启皓中心店如期举办,北京金石致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CEO杨天南、北京厚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延昆和展宏资产创始人周展宏作为分享嘉宾参加了此次读书会,《财经》巴伦中国项目执行负责人、《财经》杂志主编何刚主持了此次读书会。
本期巴伦读书会的主题是《中国何时才能出现自己的“巴菲特”?》,将近100名读者来到了中书店读书会现场,凤凰网旗下“风直播”平台进行了线上直播,超过9.4万名用户通过网络直播观了此次读书会。希望到读书会完整视频回放的读者,可以此观由风直播提供的线上视频回放:https://zhibo.ifeng.com/video.html?liveid=128781
作为全球最成功的投资者,“巴菲特”已经被视为成功投资者的标志性人物,那么巴菲特的思想到底是如何进入中国,乃至成为国内投资者学习和模仿的偶像?中国早期价值投资者的代表人物杨天南讲述了一段不为人所熟知的历史。
1995年,当时还在万通公司证券部门工作的杨天南接到了老板冯仑从美国带回来的《巴菲特之道》一书,他读完这本书之后,从此成为了价值投资的徒,这本书也改变了杨天南的命运,让他走上证券投资之路。不过,正如杨天南所说,当年巴菲特的书并不是只有他一个人到,但是真正被这本书改变了人生的,却只有他一个人。1997年,杨天南给远在美国奥马哈的巴菲特写了一封,竟然意外的收到了巴菲特的回,这封就像种子一样在他的心里种下了有朝一日见到巴菲特的愿望。不久之后,杨天南用在股市投资中赚来的钱作为学费赴美留学,去美国圣地亚哥大学商学院攻读MBA,当年的美国大学校园中攻读MBA的中国学生并不多见。
2001年,杨天南终于实现自己怀揣已久的愿望,成为了中国最早见到巴菲特和芒格的投资者。巴菲特曾亲口对杨天南说,你是我第一个来自北京的朋友。感恩于当年巴菲特投资理念给自己带来的巨大收获,杨天南回国之后发起成立北京金石致远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从事专业投资工作,并且在出版社的委托之下,为国内读者翻译了《巴菲特致股东的》、《巴菲特之道》等经典价值投资书籍,杨天南的译因为其专业、流畅而被公认为是最为“达雅”的巴菲特译版本,被国内价值投资者奉为经典。对于中国能不能出现“巴菲特”这样的价值投资者这个问题,杨天南认为自己的投资经历足以给出一个答案。尽管在某些经济学家的眼中,中国A股市场近乎于“赌场”,甚至“连赌场都不如”,但是,二十年过去,仍然有贵州茅台、中国平安、深万科和【格力电器(000651)、股吧】这样的公司实现了穿越牛熊的价值成长,并且给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与杨天南致力于巴菲特理念的传播、实践一样,张延昆和周展宏也是巴菲特思想的中国阐释者和实践者。张延昆形容自己的日常工作是“念经”,也就是在各种社交媒体平台上传播价值投资的思想,业余工作才是做投资。在他来,做投资就是要用“业余”的姿态去投入,太过于关切市场反而容易受到市场噪音的干扰。
而周展宏则是一个从业余投资人转型为职业投资人的范例。为了实现这个职业转变,他做了长时间的准备,但在真正成为职业投资人之后,市场的残酷还是一度超出了他的预期,好在时间还是给了企业的价值以充分回报,同时也让他更加坚价值投资理念的价值,所以除了主业投资工作,他还致力于解读和阐释经典投资著作。
虽然投资经历和目前所管理的资产规模并不相同,但是在最后的圆桌论坛和读者提问回答环节中,三位价值投资者的徒还是显示出骨子里的一致。比如面对读者关于中国股市和美国股市目前估值比较这样的问题中,三位嘉宾都不约而同的表示,更关键是自下而上的寻找优秀个股而不是自上而下的预测指数,短期股市波动无法预测,但是优秀的公司必然能够穿越牛熊,实现价值成长。而在面对能否有人超越巴菲特这个问题时,杨天南认为,尽管市场上时不时就会出现一些超越巴菲特的说法,但是几十年过去了,巴菲特仍然是巴菲特,他的投资业绩仍然如同高山之巅,而那些挑战者则大都销声匿迹,很多普通投资者眼中的投资大家,其实长期业绩跟巴菲特都相去甚远。张延昆则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除非在业绩上超越巴菲特,否则“超越”无从谈起。周展宏则指出,巴菲特其实并没有提出独特的投资理论体系,他只是价值投资理念的集大成者,但完美的知行合一让他难以逾越。三位嘉宾的主业都是职业投资人,同时也都是投资书籍的作者和译者,他们是如何进行时间管理和精力分配,在繁重的投资工作之余仍然坚持翻译和写作的?杨天南的回答是日拱一卒,持之以恒;张延昆的回答是以业余心态来做投资;周展宏的回答则是唯有真心热爱才能够长期坚持。
最后,杨天南用巴菲特的例子来寄语读者:作为一个成熟的投资者,除了学习巴菲特的投资之道,更要学习巴菲特的人生哲学。要知道,巴菲特99%的财富都是在50岁以后获得的,95%的财富是60岁以后获得的,只有健康和长寿,你才能到自己的财富雪球滚得有多大。未来,巴伦读书会还将为读者献上更多高品质的投资思想分享会,敬请读者期待。
分享: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虚位以待
暂无
44人关注了该股票
长期未登录发言
吧主违规操作
色情、反动
其他
*投诉理由
答:中信银行所属板块是 上游行业:详情>>
答:中信银行上市时间为:2007-04-27详情>>
答:2023-07-20详情>>
答:中信银行公司 2023-12-31 财务报详情>>
答:【中信银行(601998) 今日主力详情>>
电信运营行业延续多头趋势耐心等待时间窗,旗下龙头股中国联通一览
目前sora概念主力资金净流入5.96亿元,易点天下、因赛集团等股领涨
周二知识付费概念在涨幅排行榜位居第7,中文在线、*ST豆神等股领涨
上海国资改革概念逆势走高,电气风电以涨幅19.97%领涨上海国资改革概念
融媒体概念延续多头趋势耐心等待时间窗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惊鸿一瞥
巴伦读书会第一期现场回顾
8月16日晚上19:00,巴伦读书会第一期在中书店启皓中心店如期举办,北京金石致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CEO杨天南、北京厚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延昆和展宏资产创始人周展宏作为分享嘉宾参加了此次读书会,《财经》巴伦中国项目执行负责人、《财经》杂志主编何刚主持了此次读书会。
本期巴伦读书会的主题是《中国何时才能出现自己的“巴菲特”?》,将近100名读者来到了中书店读书会现场,凤凰网旗下“风直播”平台进行了线上直播,超过9.4万名用户通过网络直播观了此次读书会。希望到读书会完整视频回放的读者,可以此观由风直播提供的线上视频回放:https://zhibo.ifeng.com/video.html?liveid=128781
作为全球最成功的投资者,“巴菲特”已经被视为成功投资者的标志性人物,那么巴菲特的思想到底是如何进入中国,乃至成为国内投资者学习和模仿的偶像?中国早期价值投资者的代表人物杨天南讲述了一段不为人所熟知的历史。
1995年,当时还在万通公司证券部门工作的杨天南接到了老板冯仑从美国带回来的《巴菲特之道》一书,他读完这本书之后,从此成为了价值投资的徒,这本书也改变了杨天南的命运,让他走上证券投资之路。不过,正如杨天南所说,当年巴菲特的书并不是只有他一个人到,但是真正被这本书改变了人生的,却只有他一个人。1997年,杨天南给远在美国奥马哈的巴菲特写了一封,竟然意外的收到了巴菲特的回,这封就像种子一样在他的心里种下了有朝一日见到巴菲特的愿望。不久之后,杨天南用在股市投资中赚来的钱作为学费赴美留学,去美国圣地亚哥大学商学院攻读MBA,当年的美国大学校园中攻读MBA的中国学生并不多见。
2001年,杨天南终于实现自己怀揣已久的愿望,成为了中国最早见到巴菲特和芒格的投资者。巴菲特曾亲口对杨天南说,你是我第一个来自北京的朋友。感恩于当年巴菲特投资理念给自己带来的巨大收获,杨天南回国之后发起成立北京金石致远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从事专业投资工作,并且在出版社的委托之下,为国内读者翻译了《巴菲特致股东的》、《巴菲特之道》等经典价值投资书籍,杨天南的译因为其专业、流畅而被公认为是最为“达雅”的巴菲特译版本,被国内价值投资者奉为经典。对于中国能不能出现“巴菲特”这样的价值投资者这个问题,杨天南认为自己的投资经历足以给出一个答案。尽管在某些经济学家的眼中,中国A股市场近乎于“赌场”,甚至“连赌场都不如”,但是,二十年过去,仍然有贵州茅台、中国平安、深万科和【格力电器(000651)、股吧】这样的公司实现了穿越牛熊的价值成长,并且给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与杨天南致力于巴菲特理念的传播、实践一样,张延昆和周展宏也是巴菲特思想的中国阐释者和实践者。张延昆形容自己的日常工作是“念经”,也就是在各种社交媒体平台上传播价值投资的思想,业余工作才是做投资。在他来,做投资就是要用“业余”的姿态去投入,太过于关切市场反而容易受到市场噪音的干扰。
而周展宏则是一个从业余投资人转型为职业投资人的范例。为了实现这个职业转变,他做了长时间的准备,但在真正成为职业投资人之后,市场的残酷还是一度超出了他的预期,好在时间还是给了企业的价值以充分回报,同时也让他更加坚价值投资理念的价值,所以除了主业投资工作,他还致力于解读和阐释经典投资著作。
虽然投资经历和目前所管理的资产规模并不相同,但是在最后的圆桌论坛和读者提问回答环节中,三位价值投资者的徒还是显示出骨子里的一致。比如面对读者关于中国股市和美国股市目前估值比较这样的问题中,三位嘉宾都不约而同的表示,更关键是自下而上的寻找优秀个股而不是自上而下的预测指数,短期股市波动无法预测,但是优秀的公司必然能够穿越牛熊,实现价值成长。而在面对能否有人超越巴菲特这个问题时,杨天南认为,尽管市场上时不时就会出现一些超越巴菲特的说法,但是几十年过去了,巴菲特仍然是巴菲特,他的投资业绩仍然如同高山之巅,而那些挑战者则大都销声匿迹,很多普通投资者眼中的投资大家,其实长期业绩跟巴菲特都相去甚远。张延昆则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除非在业绩上超越巴菲特,否则“超越”无从谈起。周展宏则指出,巴菲特其实并没有提出独特的投资理论体系,他只是价值投资理念的集大成者,但完美的知行合一让他难以逾越。三位嘉宾的主业都是职业投资人,同时也都是投资书籍的作者和译者,他们是如何进行时间管理和精力分配,在繁重的投资工作之余仍然坚持翻译和写作的?杨天南的回答是日拱一卒,持之以恒;张延昆的回答是以业余心态来做投资;周展宏的回答则是唯有真心热爱才能够长期坚持。
最后,杨天南用巴菲特的例子来寄语读者:作为一个成熟的投资者,除了学习巴菲特的投资之道,更要学习巴菲特的人生哲学。要知道,巴菲特99%的财富都是在50岁以后获得的,95%的财富是60岁以后获得的,只有健康和长寿,你才能到自己的财富雪球滚得有多大。未来,巴伦读书会还将为读者献上更多高品质的投资思想分享会,敬请读者期待。
分享:
相关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