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兴业证券:5G爆发前夕 为何4G扩容仍超预期

  • 作者:乐享定制
  • 2019-02-22 19:11:10
  • 分享:

  2009年3G网络开始建设,随后智能手机加速渗透,移动互联网浪潮来临。

  但2016年以来4G建设回落,2017年智能手机出货负增长,2018年移动互联网增速跌落至20%以下。

  而2019年5G网络刚开始建设,智能终端和新应用仍需时间培育。

  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我们仍然认为2019年通的投资机会更大?

一、2018下半年开始,4G扩容,“淡季不淡”01

故事起源:“不限流量套餐”

  2017年一季度,中国联通在它的4G网络利用率只有15%的情况下,发起了不限流量套餐的推广,对于用户的吸引非常明显。

  经过一年的发展,中国联通的4G用户从2017年一季度的1亿用户,发展到2018年一季度的2亿用户。但是产生的副作用是网络利用率的大幅提升,网络利用率提升了57%,同时给中国移动带来了压力。

  中国移动在2018年4月份4G用户净减少,导致中国移动紧急推出不限流量套餐。中国移动一旦推出,就导致全国所有4G用户流量都出现了大幅爆发。

  当然不止4G,3G用户的流量也出现了大爆发。根据数据统计,2018年一季度全国人均流量只有不到3个G,但是到目前为止,全国4G用户的人均流量将近9个G左右。

  不限流量套餐的推广对于流量的增长影响非常大,所以2018年6月份,中国移动的部分省公司向集团告急,要求2018年下半年紧急追加4G网络的扩容支出。

  这也是为什么2018年下半年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在4G支出上的增幅都比较大的因,当然其中也有中兴复工的影响。

02

2019年初,4G招标超预期

  这个逻辑在今年春节前后得到了进一步验证,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进行了两项4G基站和天线的招标,中国联通以348亿元招标了402万站4G基站。

  根据预测,中国联通2019年执行的比例会接近50%,所以2019年中国联通需要建设4G基站达到20万站左右。

  而2018年中国联通建的4G基站只有11万站,这意味着中国联通4G的基站建设量大幅增加。

  而中国移动在春节前最后一天进行了基站天线的招标。4G基站天线招标的数量是111万米。

  根据天线和基站数量3:1的关系来算,中国移动的4G基站数量也将近40万站。甚至可能比40万站更多,因为这次招很多是高铁天线。

  传统的城区天线一般是三面360度构成一个基站,但是高铁天线120度就可以了,所以预计会超过40万站。

  2017年中国移动4G天线是招120万米左右,2018年只招了40多万米,所以这次等于又恢复到了2017的年水平。

  中国移动40多万站的基站招标,预计2019年有可能执行25到30万站左右。中国移动还没有公布18年的数据,估计应该在25万站左右,所以预计中国移动也是略有增长。

二、4G尾声,为何网络支出超预期

  综合三大运营商的数据,预计2019年三大运营商合计4G基站建设数量将会达到60万站左右。

  根据2018年工部已经公布的数据,三大运营商合计的4G基站数量是43万站,从43万站到60万站增幅是非常大的。

  当然工部公布的43万站,有可能比三大运营商合计数值要少。往前的经验可以到,三大运商公布的总数据一般比工部公布的数据要多,所以估计三大运营商的合计数据可能在50多万站左右。

  即便是从50多万站增长到2019年的60多万站,这个增幅也是非常明显的20%多。

  另外2019年预计还会有10万站5G基站,所以这些加起来,即便考虑到4G阶段的价格下滑,仍然可以判断2019年在无线侧的支出将会增加20%以上。

  预计2020年4G基站仍然会有将近25万站的建设量,5G基站会有55万站左右的建设量。

  为什么2019年4G的基站建设数量还比较高,而且超过了2018年?

  这是超预期同时也是让大家不解的地方,为什么4G尾声了基站建设数量还会这么多,给予的分析主要基于两。

01

流量爆发接近4G网络饱和值

  第一就是现在的流量爆发太快。根据测算,中国移动4G网络能够承载的人均流量是11个G,而现在4G用户的人均量已经9个G左右,所以已经接近它的饱和值。

  但是这个时5G网络又远水不解近渴,因为5G网络首先产业链还不太成熟,第三阶段测试刚刚通过,同时价格也比较贵。

  这也是春节前后中国移动对5G的500个基站进行租赁而不是直接购买的因。说明5G网络价格还比较高,设备也还不是非常成熟。

02

4G、5G网络长期并存

  另外从长期角度考虑,运营商现在建4G网络也是有用的,尤其是对于中国联通而言。中国联通当初在3G网络是比较优秀的,但是4G网络的基站数量一直比较少。

  中国移动4G基站数量220万多万站,中国联通只有不到90万站。所以中国联通的4G网络覆盖比中国移动差很多。

  中国联通在招标42万站的4G基站时也表示,要加快2G和3G网络的退网清频。这就意味着运营商未来的发展将是3G、2G退网清频,4G5G长期共存。

  4G用来承载连续语音和低流量数据业务,而5G用来承载大流量,这种做法是相对合理的。

  如果不这样做,那么运营商需要维护2G到5G四张网络,网络复杂度会非常高,维护成本也会非常高。所以4G5G将会长期共存,这就解释了2019年4G网络反而超预期的因。

  对于5G的判断就是在2019年上半年甚至下半年,在5G技术不成熟和价格比较高的情况下,远水不解近渴,所以运营商加大了4G网络的扩容。

三、5G,解决流量容量问题的终极手段

  从面向长远的角度来考虑,5G是解决流量容量问题的核武器。为什么这么说?因为5G的一个单基站的流量承载能力是4G的十倍以上。

  假设5G的基站覆盖面积跟4G覆盖面积类似,那就意味着5G基站的流量密度是4G的十倍以上,所以它的流量承载能力远远高于4G。

  5G生产流量的性价比也比4G要高。所以判断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随着5G产业链的成熟和价格的下降,运营商会比较积极的推动5G,因为它生产流量的性价比更高,是解决容量问题的一种终极手段。

  但目前考虑到5G的流量密度很高,所以它只适合在4G网络压力非常大的地方来建。如果4G网络压力不是非常大,5G的网络利用率会非常低,这就导致5G没有充分发挥它的效能。

  所以5G在2019年和2020年将近两年的时间将主要在核心城市来建设,2020年下半年之后才会逐步向外扩张。

  这也是为什么春节前工部部长表态,在2019年五六月份将发放5G临时牌照的因。实际上所谓的临时牌照就是一个区域牌照,大致在17个核心城市先试商用5G的网络。

  在这十几个城市建设5G网络,然后推广终端来培育应用。通过1到2年的培育,一起在2020年下半年有望逐步向全国推广。

  所以5G是一个分阶段的建设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长期和渐进的过程,这是跟4G和3G不一样的地方。

  3G在2009年发牌照,4G在2013年12月份发牌照之后,立即就出现了网络建设的非常高的陡峭的高峰,预计5G持续的时间将会相对长一些。

四、重公司组合与估值

  2019年运营商的资本开支结构将会有明显不同,结构性分化比较明显。

  以中兴通讯为首的无线通产业链将会超市场预期,运营商在这一领域的支出有望增长20%以上,同时在其他板块可能会受到一些压制。

  以春节之后的光纤光缆招标来,先不讨论市场预期如何,事实是光纤光缆的招标情况不是非常好。

  首先在量上略有下滑,因为供给侧的影响,光棒的自产率已经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导致光纤的招标价格出现了比较大的下跌。

  根据中国移动的招标,现价是96块4不含税。去年的不含税价格大概是113元,下跌了14.7%。所以如果电和联通跟中国移动同步,光纤光缆的支出有可能下滑15%以上。

  因此2019年从基本面业绩角度考虑,首要推荐的是以中兴通为首的产业链。

  精选标的重推荐中兴通讯、深南电路、英维克、新易盛、光迅科技和天孚通为首的这些优质标的。重分享一下中兴通讯、深南电路和英伟克三个标的。

01

中兴通讯

  中兴通讯一系2019年运营商业务的收入增长将会达到34%,这是比之前20%的预期要高的。

  之所以超预期有两个因,第一是2018年中兴通讯二季度基本上停工,导致2018年中兴通讯的市场占有率比2017年降低,根据测算是从22%降低到19%。

  目前来2019年预期中兴通讯将会满工,市场占有率会至少提升到22%。

  第二个因素是行业增速,预计2019年无线侧支出将会增长20%以上。

  这两个因素共同导致中兴2019年的运营商任务增长34%,所以预计2019年中兴净利润将会达到40亿左右,接近2017年的水平。

  2020年假设4G的基站建设数量25万站,5G55万站,测算下来中兴通讯的运营商业务收入增长将会达到39%,利润会达到60亿左右。

  所以我们认为目前中兴通讯的估值仍然是合理偏低的水平,具有非常高的龙头配置价值。

02

深南电路

  第二个重推荐的标的是深南电路,深南电路收入的弹性可能比中兴还要大一些。这是因为深南电路和中兴一样,都是跟基站建设数量高度相关的公司。

  但是深南电路的PCB目前不只受到需求的影响,还受到供给侧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环保。

  尤其是19大以来,国内的PCB工厂关停了很多,导致PCB价格反而有所上升,所以深南电路2019年的收入和利润都会出现比较好的增长。

  预计深南电路2019年的净利润将会达到9.4亿,2020年的利润将会达到20.5亿。

03

英维克

  第三个标的是我们的独家推荐标的英维克。英维克是2005年开始做通基站制冷发家,至今公司在4G基站制冷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了40%多,取得了市场控制地位。

  所以4G基站建设的超预期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也比较明显,同时面向未来的5G英维克也是核心受益标的。

  首先,现在4G的BBU功率大概在500瓦左右,5G的BBU功率预计将会达到1500瓦以上,这种功率的提升会导致单基站的制冷成本提升。

  同时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4G基站用工业级空调制冷的渗透率只有不到60%,还有大量的4G基站是家用空调制冷或者用风扇制冷。

  但是5G随着功率的提升,家用空调不再合适,同时风扇也不再顶用,所以工业级空调的渗透率会提升到90%以上。

  所以这个板块在5G时代弹性比较明显,而英维克在基站制冷业务的收入占比大概25%。

  实际上英维克更重要的有60%的业务是数据中心制冷,英维克在数据中心制冷表现出了非常优异的竞争力。

  公司2010年进入这个市场,现在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了10%,市场总规模大概70亿。行业增速只有35%,而英维克连续四年增速保持在50%以上。

  之所以出现领先行业增速的现象,是因为英维克市场定位比较领先。

  在2013年之前,国内的数据中心建设以三大运营商为主,而三大运营商建设机房特是机房直接租给客户,所以尽量选择爱默生等龙头知名品牌。

  同时,三大运营商建的机房相对功率密度比较小,同时对于功耗的要求不高。这是因为三大运营商出租机柜之后,电费是由客户来出。

  但是2013年之后,新增的数据中心大量租给了腾讯阿里这种互联网厂商和云计算厂商,而互联网厂商和云计算厂商建设IDC的商业模式跟三大运营商有非常大的差异。

  第一个差异是它们不再关注空调品牌的知名度,而更注重性价比,因为BAT就是客户。

  第二个是BAT建的机房非常注重功耗,因为这时候机房的功耗成了BAT的成本,所以即便国家要求建数据中心的POE只有1.4,但是阿里建的机房很多都是1.2,它在努力地主动去降低POE。

  基于这样的变化,英维克抓住了机会,在2013年之后出现了快速的增长。

  同时英维克还能够比国际龙头提供更好的定制化和服务,因为增速非常快,预计英维克在未来几年增速有望每年提升1到2个百分。

  预计英维克2018年的利润大概是1.15亿,2019年1.5亿,2020年2.25亿,增速相对比较可观。

  以上是兴业证券通行业首席分析师王胜在进门财经的路演实录。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3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5.32
  • 江恩阻力:5.99
  • 时间窗口:2024-06-15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11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