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中国平安2019年报给投资者提供的息

  • 作者:国平好牛
  • 2020-02-24 15:04:02
  • 分享:

一、公司的真实情况是什么?
(一)总体情况
公司2019年净利润1494亿元,同比增长39%,详见表1。由于投资收益率提高及税务返还因素,寿险和财险业务利润都大幅增长;得益于证券市场回暖,证券业务增长幅度也比较大;受益于集团资源、金融科技的应用及零售业务的深入推进,银行业务也录得双位数增长;而金融科技业务则由于投入的刚性及业务的波动,利润则大幅下滑;托业务由于资管新规影响,托规模的缩减,利润也出现双位数跌幅。
表1各业务板块利润情况表
归母净利润 增长率 ROE
寿险 1026 77.2% 48.3%
财险 227 86.1% 26.8%
银行 163 13.2% 10.6%
托 26 -13.3% 13.6%
证券 23 43.8% 7.9%
其它资产管理 47 -43.4% 10.6%
金融科技 35 -75.0% 4.2%
(二)保险业务
如上表所示,公司2019年净利润1494亿中,保险业务占比83%,是公司盈利之重。
保险事业最重要的关键,第一是保险浮存金的数量,第二是它的成本,第三最重要的是这些因素的长期展望。
浮存金是公司持有但并非属于公司所有的资金,在保险公司营运中,浮存金产生的因在于保险公司在真正支付损失理赔之前,一般会先向保户收取保费,在这期间保险公司会将资金运用在其它投资之上,当然这样的好处也必须要付出代价,通常保险业者收取的保费并不足以因应最后支付出去的相关损失以及为此发生的费用,于是保险公司便会发生承保损失,这就是浮存金的成本,而当一家公司取得浮存金成本,就长期而言低于从其它管道取得资金的成本时,它就有存在的价值,否则一旦保险事业取得浮存金的成本若高于货币市场利率时,其是否存在价值就有疑问。
有一必须特别注意的是,因为损失成本必须仰赖估算,所以保险业者对于承保结算的成绩有相当大的伸缩空间,连带使得投资人很难正确地衡量一家保险公司真正的浮存金成本,估计错误,通常是无心,但有时却是故意,与真实的结果往往会有很大的差距,或为平滑利润,或为掩盖亏损,而这种结果直接反映在公司的损益表上,有经验的行家通常可以经由公司的准备金提列发现重大的错误,但对于一般投资大众来说,除了被迫接受财务报表的数字外,别无它法。对于保险公司来讲,尽量采用保守的做法是理性的选择,因为就保险业过去的经验而言,保险业发生的意外,通常都不会是什么好消息。
表2是中国平安寿险业务自2006年以来的浮存金及成本,在计算中,寿险浮存金是用公司当年平均可投资资金减去平均自有权益资金,基本相当于寿险业务提取寿险责任准备金、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和保户储金及投资款之和;
表2寿险业务保险浮存金及成本
承保亏损(亿元) 平均持有的浮存金(亿元) 浮存金成本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
2006年 135 2285 5.9% 3.1%
2007年 352 2697 13.1% 4.1%
2008年 盈利 3949 小于0 3.9%
2009年 148 3966 3.7% 3.4%
2010年 168 5150 3.3% 3.5%
2011年 157 6676 2.4% 3.9%
2012年 226 9419 2.4% 3.5%
2013年 315 8769 3.6% 3.8%
2014年 358 10219 3.5% 4.1%
2015年 704 11986 5.9% 3.4%
2016年 517 14855 3.5% 2.9%
2017年 632 16992 3.7% 3.6%
2018年 盈利 20199 小于0 3.6%
2019年 660 22759 2.9% 3.2%
公司自2006年以来的14年中,浮存金增加至近十倍,年复合增长率为23.2%,高于保费收入的增长18.4%,相对于保费收入,公司保险浮存金的占比还是比较大的;在14年中,浮存金成本平均成本基本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接近,分别为3.75%和3.57%。其中有6年高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8年低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当然,从数据中可以到管理层在某一年平滑数据的意图,在资本市场最不景气的2008年和2018年,承保业务是有利润的,而在牛市的2007年、2015年、2017年,浮存金的成本相比货币市场利率而言都是比较高的。所以,我们更应重的长期数据和平均数据)
表3是中国平财险业务自2006年以来的浮存金及成本,财险浮存金也是用公司当年平均可投资资金减去平均自有权益资金,比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未决赔款准备金要小。
表3财险业务保险浮存金及成本
承保亏损(亿元) 平均持有的浮存金(亿元) 浮存金成本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
2006年 2 156 1.3% 3.1%
2007年 3 157 1.9% 4.1%
2008年 9 232 3.9% 3.9%
2009年 盈利 294 小于0 3.4%
2010年 盈利 327 小于0 3.5%
2011年 盈利 558 小于0 3.9%
2012年 盈利 661 小于0 3.5%
2013年 盈利 706 小于0 3.8%
2014年 盈利 787 小于0 4.1%
2015年 盈利 1055 小于0 3.4%
2016年 盈利 1266 小于0 2.9%
2017年 盈利 1489 小于0 3.6%
2018年 盈利 1722 小于0 3.6%
2019年 盈利 1887 小于0 3.2%
公司自2006年以来的14年中,浮存金增加至12倍,年复合增长率为21%,低于保费收入的增长23.8%,相对于保费收入,公司保险浮存金略低;在14年中,浮存金成本有11年是低于0的,也就是说,这部分资金不仅没有成本,而是还是客户付钱让公司保管的,这是财险公司非常大的一个优势,当然是对于成本控制好、高效率的财险公司而言。
二、去年发生了什么?管理层认为将会发生什么?
(一)发生了什么?
1.新业务价值增速下滑
新业务价值增速连续两年个位数增长,且呈下滑趋势。
表4新业务价值变动
金额 增速
2006年 51
2007年 72 41.2%
2008年 85 18.1%
2009年 118 38.8%
2010年 155 31.4%
2011年 168 8.4%
2012年 159 -5.4%
2013年 182 14.5%
2014年 219 20.3%
2015年 308 40.6%
2016年 508 64.9%
2017年 673 32.5%
2018年 723 7.4%
2019年 759 5.0%
2.个人寿险代理人数量连续下降,收入增速下降
表5个人寿险代理人及收入
代理人数量(万人) 增速 代理人收入(元) 增速
2006年 21
2007年 30 42.9%
2008年 35 16.7%
2009年 42 20.0%
2010年 45 7.1%
2011年 49 8.9%
2012年 51 4.1%
2013年 55 7.8%
2014年 63 14.5%
2015年 87 38.1%
2016年 111 27.6% 6,016
2017年 138 24.3% 6,250 3.9%
2018年 130 -5.8% 6,294 0.7%
2019年 120 -7.7% 6,309 0.2%
3.保单继续率下降
13个月保单继续率为历年来最低年份和下滑幅度最大年份,25个月为历年下滑第二大年份
表6保单继续率
13个月 变化 25个月 变化
2006年 89.0% 80.3%
2007年 90.4% 1.6% 81.2% 1.1%
2008年 91.6% 1.3% 86.2% 6.2%
2009年 90.8% -0.9% 87.3% 1.3%
2010年 93.1% 2.5% 87.0% -0.3%
2011年 94.2% 1.2% 89.5% 2.9%
2012年 92.7% -1.6% 90.2% 0.8%
2013年 91.7% -1.1% 88.3% -2.1%
2014年 91.0% -0.8% 87.4% -1.0%
2015年 90.9% -0.1% 86.4% -1.1%
2016年 91.4% 0.6% 86.5% 0.1%
2017年 91.8% 0.4% 88.0% 1.7%
2018年 91.4% -0.4% 88.2% 0.2%
2019年 87.8% -3.9% 87.1% -1.2%
4.人事调整平安寿险掌门李源祥人去职,同时,平安集团副董事长、平安集团总经理也进行了调整。
对大型集团公司来讲,人事调整虽属正常,但同时多位重要高管调整,也显示平安的寿险业务到了一个改革转型关头,且难度不小。
(二)管理层认为将会发生什么?
1.马明哲对平安寿险改革的法
第一,平安人寿从2004年发展至今16年,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前年开始我们发现寿险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包括市场、环境的改变,消费者需求的改变等,传统模式难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下的新需求。例如,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薪酬不断提升等。虽然平安寿险的代理人收入约是市场平均两倍,但从未来的三五年来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提升的。这是推动我们改革的初衷和因。第二,我们相数百年的人寿保险传统的模式,现在是应该开始全面升级迭代发展。第三,寿险改革首先是渠道,首先,我们渠道从过去的健康人海逐步过渡到追求质量和代理人的收入。其次,线上互联网保险探索新形势,目前平安有3000万的孤儿保单,未来将以此为基础,对这些保单进行再次销售和综合金融产品销售,从而取得突破,但这不是短期可以做到的,需要加大投入。另外,银保渠道,坚持价值导向,不销售短期产品、理财产品。同时将公司产品进行改革,新产品从客户需求出发,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进一步推动融合金融。而销售的改进关键是利用科技,如智能招聘、线上培训、数字营销等。第四,疫情对今年上半年业务开展的影响肯定是存在的,传统寿险是面对面销售,当前阶段业务员会面临收入减少。虽然现在我们有线上销售,但比线下销售效果还是会差一些。所以,疫情对一二季度肯定是有些影响,但下半年我们预期将很快恢复过来,相明年会恢复到常态的稳健持续增长。
2.中国平安高管对2019新业务价值年同比增速放缓的因的解读
一是整个平安寿险在做转型,在此大背景下,我们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改革,如2019年上半年的“开门红”就是主动调整后的产品,更加主动销售长期保障性产品,弱化短期储蓄型性产品。二是,代理人数量增速放缓,主要因为整体社会增员难度加大,其他行业收入提升,对代理人照片产生影响。同时我们也在强化代理人考核,如果业绩不达标,会主动淘汰。未来会继续健康人海政策,对代理人进行增员,并利用好AI等科技手段,筛选出更符合代理人要求的投保对象,帮助代理人提高产能。希望通过今年改革持续深化,到2021年整个改革效果得以完全体现,迎来更加长远稳健的增长。
3.中国平安高管对台代理人收入增速为何低于新业务价值增速的回应平安代理人的收入包括5年佣金、续期佣金,以及组织利益、增员利益等间接佣金,它是一个整体,不完全跟首年的保费或佣金挂钩。今年代理人收入增速放缓,与2019年代理人数量有所减少,组织利益、增员利益相较往年小有关。此外,首年佣金方面,去年推出了一些新的保障型产品,对首年佣金也进行了一些调整,这也是影响因素之一。但总体来,代理人收入仍维持正增长。公司层面也非常关注代理人收入,目前是公司的“1号工程”,未来代理人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现在是最为关键的时期。
4.中国平安高管对利率下行背景下中国平安对投资的规划的回应
目前来,全球利率维持在低水平是大概率事件。但考虑到利率周期与经济环境有也关,我们投资实际上是去匹配长期负债。短期来,今年上半年经济环境受疫情影响,确实会比较困难,市场波动会加大。但长远来,我们对投资还是有心的。未来投资方向上,我们投资收益主要还是在债券和股票投资两方面。首先,我们现有债券中的9300亿是国债和铁道债,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少。年限在15年以上的,都是长期的资产。目前我们资产负债缺口也已经从8年多降到3年多。未来对债券的投资,除了传统的国债和铁路债,去年我们也开始考虑新的产品,例如优先股,未来在债券领域可以提供比较好的选择。股票市场,我们一是集中投资,不会太分散。二是个股选择上以低估值、有盈利、高分红的行业龙头股为主。目前这部分分红是很高的。此外,基于目前收益率都在不断往上走,我们也在投资新的投资品种,例如新型不动产中的公租房、基建、康养、产业园、写字楼综合体等,这些都是长期的资产,对目前我们保险基金里面的复制啊,是非常好的匹配。综合来,疫情短期对我们投资会带来一定压力,波动加大,但中长期来,我们认为风险可控,未来我们有心可以达到一个比较平稳的到期收益。
三、管理层是什么样的人?对公司怎么想?
1.管理层是否诚?是否理性?是否与股东利益一致
管理层的承诺的回购、核心人员持股计划、长期服务计划均能按期兑理,管理层可以赖。
公司2019年持续优化业务结构,新业务价值率47.3%,同比上升3.6个百分。管理层并没有在外部环境变化的情况下,不顾盈利去冲规模,而是将是否盈利作为业务拓展的则,这在保险业是难能可贵的品质,也是是否能拒绝诱惑的标准,因此,可以说管理层是理性的。
管理层一直坚持的一年两次分红,且分红增长速度与营业利润增长相匹配,重视对股东的回报。另外,随着核心人员持股计划和员工长期服务计划的落地,管理层持股量不断增加,与普通股股东的利益也渐趋一致。
2.管理层对公司怎么想?
管理层致力于将公司打造成为国际领先的科技型个人金融生活服务集团。将“金融+科技” 更加清晰地定义为核心主业,确保金融主业稳健增长的基础上,紧密围绕主业转型升级需求,持续加大科技投入,不断增强“金融+生态” 赋能的水平与成效,在运用科技助力金融业务提升服
务效率、提升风控水平、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将创新科技深度应用于构建“金融服务、医疗健康、汽车服务、房产服务、智慧城市” 五大生态圈,优化综合金融获客渠道与质效。公司通过“一个客户、多种产品、一站式服务” 的综合金融经营模式,依托本土化优势,践行国际化
标准的公司治理与经营管理,持续推动“科技赋能金融、科技赋能生态、生态赋能金融”。马明哲在年报致辞中说道在新的一年里,我们积极研究前沿科技布局未来的决心不变,将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坚定走智能化、数据化经营之路;我们与祖国同心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恒心不变,将不遗余力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全面深入到“三区三州” 等深度贫困地区,助力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我们服务客户、回报股东、回馈社会、奉献国家的初心不变,将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全力应对疫情带来的各种挑战,服务好实体经济,坚守企业社会责任,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6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37.78
  • 江恩阻力:42.5
  • 时间窗口:2024-06-23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116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