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2019,力鼎资本“变心记”

  • 作者:奔跑的蜗牛
  • 2019-12-26 16:26:00
  • 分享:

“你无限春风,我当年也熟稔,日光之下无新人。众星来捧月,捧的是成本,最甜美部分,往往最为残忍,好梦总是近黄昏......”

在科创板呼之欲出时,这首《新三板致科创板》一度成为金融神曲,尤其是对于挂牌新三板的企业、投资新三板企业的机构来说,最能品出其中的期期艾艾。

新三板红极一时有不少拥趸,比如曾多次公开表示自己是新三板热血粉丝的力鼎资本。

“极特殊情况除外,连三板都不愿意挂或者都挂不了的企业,就不要再谈IPO了,大概率是个骗子。”力鼎资本创始人高凤勇极力推崇新三板。

2013年,力鼎资本和国泰君安创新投资公司推出“国泰君安力鼎直投PE基金”,2016年,推出“力鼎资本定增2号”、“力鼎资本特殊资产投资管理计划”等基金,皆围绕新三板做投资,或投资于新三板申报挂牌企业的定向增发,或助力被投企业在新三板退出。

然而,新三板并没有按其粉丝的预判发展。

2015年还如日中天的新三板,三年之后,成指、做市两指数遭遇腰斩,70%的新三板基金亏损幅度在50%至70%之间。2018年以后,几乎所有的新三板基金都面临退出难问题,新三板变成了“停尸板”。

一些早年造就新三板“高光时刻”的天星资本、九鼎等投资机构叫苦不迭,作为新三板热血粉丝的力鼎资本,也终于消停了下来,不再终日摇旗呐喊。

如今,一级市场进入募资难、投资难的存量出清阶段,二级市场漫漫熊路不知何时是头。资本寒冬之下,围绕二级市场布局并购投资业务的力鼎资本是否热血依旧?

“Pre-IPO套利玩法”能否依旧行得通?

2007年成立的力鼎,在成立最初的几年中,主要以Pre-IPO为主打模式,2013年之后全线转向并购投资控股权的交易,这与力鼎资本创始人出身背景紧密相关。

力鼎资本三位创始人伍朝阳、高凤勇、张学军被称为力鼎资本的三架马车。

伍朝阳曾任君安证券投资银行部副总经理、国泰君安证券资产管理总部副总监;高凤勇曾相继在中国投资银行、南方证券、百瑞托等任职;张学军曾任职于君安证券和国联安基金。

券商、投行的出身背景,使力鼎在助力被投企业上市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但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LP青睐于具有多元化背景的机构合伙人,这样在投资不同产业时,会发挥各自在专业领域的积累,以及更好的调动资源。

显然力鼎也意识到这一。

“做投资需要一定的技术背景,需要有创业和企业经营的‘新鲜血液’,但让某个领域最专业的人做企业调研并不现实,关键是团队要对不同产业和技术有专业的沟通渠道和方法。”2012年,伍朝阳曾表示力鼎资本要在产业领域不断吸收新人加盟。

据力鼎资本官网显示,曾任职于浙江浙大网新置地副总裁诸臻、二十年消费品行业从业经验的周峰,及多年上市公司管理经验的叶东相继加入进来,成为力鼎资本的合伙人。

然而,欲寻求转型的力鼎并没有因不同背景人员的加入而走向转型的道路,反而是并购之路走的愈发坚定,“由力鼎并购基金单独或联合上市公司收购标的公司,时机成熟后,基金以收购标的公司的股权换上市公司的股权,上市公司通过注入标的公司,达到快速做大的目的;基金也跟着分享上市公司市值增长的回报。”

理想丰满,现实骨感。实际情况是,新三板流动性如“一潭死水”。

众目所望中,新三板将推动深化改革。企业在创新层挂牌满一年可申请入精选层,在精选层挂牌满一年可申请转板上市。前后共两年的挂牌期限和直接参与IPO相比,在排队时间上并无多大优势。

新三板改革的核心与目的在于让新三板“活”起来,然而推出可转板的精选层,对于扭转挂牌企业纷纷逃离的窘境来说,无异于“隔靴挠痒”。

新三板企业,无论是“在其位”,还是择机退出或“转板”,对于其背后的投资机构来说,都成为了一种煎熬。

二级市场萎靡不振,在一些项目上,投资机构何时退出成谜。比如力鼎资本的投资项目益善生物。

据天眼显示,益善生物成立于2006年,主营业务为肿瘤个体化医疗靶标检测产品的研发,生产总股本为5000.00万股,每股收益为0.07元。2016年4月,益善生物进行定向增发,力鼎资本和深圳前海京石共投资1.71亿元人民币。

益善生物的前十大股东

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6年6月,广州力鼎恒意持有的益善生物股份比例为3.62%,以250万股的持股数位列第六大股东。2017年2月16日,益善生物发布公告称,因存在进货验记录内容不完整等多项问题。被国家食药总局严厉处。

益善生物2016-2019年股价走势

近年来,益善生物股价一直在低位横盘整理,最低跌至5元附近。这和2016年9月益善生物冲进资本市场大门时相比,下跌幅度为三分之一左右。显然在这笔投资上,无论力鼎是继续持有其股份,还是已逃离二级市场,都可谓损失惨重。

如果说一二级市场的估值价差是Pre-IPO模式的主要盈利来源,那么如今的二级市场表现,PE们的预期回报普遍不被好。

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成为刮向机构盈利的一把尖刀。尤其是科创板注册制的推出、市场化询价、定价机制等逐渐施行,更是成为对这一模式的挑战。

关注领域广泛 是否具备相应产业整合能力?

“力鼎资本是个幸运儿,几次危机时避开&x27;雷区&x27;2007年6月,股东会提出远离二级市场;2007年,避开了简单的外向型制造业,同时将银行地产列为投资禁区;2008年上半年,对整个行业采取观望;2009年上半年,在二级市场还没有复苏时,已经稳步投资;2010年,在光伏行业投资热潮中,再次选择观望。”高凤勇曾感慨颇深地说。

诞生于2007年牛市的力鼎,在二级市场狂热时抵住诱惑抽身远离,得以避过使众多股票型基金亏损高达50%的金融危机。09年又赶在市场复苏前,进行踊跃投资。不得不说,力鼎投资的节踩得很准。

然而,涉足过于广泛,成为对其产业整合能力的极大考验和挑战。

据天眼显示,从2007年—2010年间,力鼎投资12个项目,涉及企业服务、生产制造、金融、能源电力等11个细分领域;2011年,力鼎资本新进环保、食品饮料领域;2012年,冲进服装纺织细分领域;2013年,新涉足教育培训;

2014年,力鼎杀进娱传媒、批发零售、建筑领域;2015年,新增大数据投资项目;2016年,涉足硬件、汽车交通、物联网项目;2018年和2019年,立鼎资本终于刹住车,没有像往年一样冲进新领域,投资项目减少。

综上,成立12年以来,力鼎资本所投项目共涉足22个细分领域。从2007年开始,一路下来,不断扩展边界。直至2018年,一级市场募投环境骤冷,力鼎投资战线收缩,一改之前不断新增涉足领域的做派。然而,近两年其投资的6个项目分属于物联网、企业服务、生产制造、大数据、硬件、金融等6个领域。

以力鼎资本成立的宿迁钟山天瑞力鼎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和广州力鼎恒益投资有限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这两个代表性基金为例,两只基金共投资了14个项目。

天瑞力鼎所投的7个项目分别所属物流、畜牧业、农业、食品制造业、机械制造、纺织及服装和娱乐传媒。力鼎恒益除了清洁技术和IT领域外,医疗健康、电子及光电设备和建筑业等细分领域都有涉足。

边界不断扩展,关注领域并不聚焦,意味着投资机构的差异化优势并不凸显,资本寒冬之下,这是中小机构的“大忌”。

资料来源天眼,力鼎近年来投资案例及所属行业

2007-2010年间,基于一二级市场的估值套利,Pre-IPO 风靡一时。

2018年,并购进入新阶段阶段,投机和短期的因素驱动开始减弱,产业级的价值创造逐渐增强。以并购投资为主的力鼎,涉足如此广泛,其产业整合能力能否跟得上?或许从其2018年的“战线”收缩中可见一斑。

在投资领域上避开“雷区”,不代表可以避开项目上的“雷区”。

力鼎投出冠昊生物、 兴森科技、天壕节能、安洁科技等上市企业。但也有一些被投项目如今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比如,全峰快递。

全峰快递,曾被誉为“中国快递黑马”,力鼎资本从2013年2月投资了全峰快递的A轮。从2013年开始,全峰快递相继爆出高管离职、业务运营混乱以及员工欠薪、客户投诉等负面消息。据公开息,显示全峰快递涉及的诉讼案件达到100多件,欠款多达数亿元。

如今,国内快递行业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两极分化”趋势明显。

一边是顺丰、京东以及“三通一达”(圆通、申通、中通、韵达)如日中天的发展,一边是中小快递公司挣扎在生死边缘。2019年,全峰快递在北京分拨最后仅剩的44辆营运车,被封拍卖。

作为全峰快递的投资机构,力鼎基于哪些标准及逻辑决定投资全峰快递,以及又是如何进行投后赋能?这些尚不得知,但如今的全峰快递似乎已陷入至暗时刻。

洋葱omall,是力鼎投资的另一项目。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凭借创新的M2S新社交零售模式,深度整合供应链资源,搭配五网合一综合体系,洋葱omall成为拥有千万级用户的社交零售平台。

然而,融中财经发现,虽然洋葱OMALL平台的产品标价相对较低,但运费之高使它和京东自营、天猫国际相比,并不存在价格上的明显优势。此外,2019年后,洋葱OMALL平台产品多次被爆出产品质量问题。其付费加盟、通过发展人员获取利益的模式也一度引发“涉嫌传销”的质疑。

力鼎“鼎力相助”的项目,并没有在这个资本寒冬给予它更多底气。

过于依赖某单一退出路径

力鼎投资业务囊括风险投资(VC)、成长期投资(PE)、收购兼并(BUYOUT)、母基金(FOF)、不良资产处置(AMC)等多种类型。对于力鼎所投项目的投资阶段,融中财经做了梳理

统计数据来源天眼, 融中财经制图

综上可见,2013年之前,力鼎投资preA--A轮项目较多。2014年之后,投向定增及“其他阶段”较多。“其他阶段”多为企业上市前后释放的官方融资息。这和力鼎比较青睐的资本运作模式“上市公司+PE”得以相互印证。

就“上市公司+PE”的并购模式,融中财经采访了某专业人士,“这种模式极其考验投资机构的产业整合能力和募资能力。”

“首先并购基金产业背景要强,要具备极强整合能力,可为被收购的企业带来一定资源,提高企业估值,包括利润的增长,这样后期才能有比较好的退出。其次,在细分领域要有所积累,能找到去收购这个资产的上市公司。”

如果PE管理能力、上市公司产业整合能力都比较强,机构孵化的项目会很顺利的装到上市公司,一切皆大欢喜。但从目前市场情况来,此类项目的结果大多差强人意。

PE+上市公司模式,相当大一部分项目的主导权在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虽然在产业上有很强经验,但在投资、人才储备等方面却经验和资源有限。很多上市公司做投资的时候比较盲目,没有系统性规划,甚至会投一些和上市公司产业链无关的项目,这样在后期退出或整合的时候将面临很大困难。

这种模式上去为PE投资项目绑定了一个退出路径,但实际上,当上市公司收购时,PE能否顺利退出,多取决于上市公司股东的要求和所投项目的质地。

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力鼎管理总规模超过300亿元人民币,组织实施的投资并购交易多达百起。然而对某一退出路径过于依赖,在如今的资本市场环境之下,不得不说,成为了一种弊端。

模式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是否存在除此之外的其他竞争优势,或许决定了力鼎之后能否活下去、活得好的关键所在。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正式开板。在当日首批25家上市企业中,天宜上佳和杭可科技背后的资本推手,皆为力鼎资本。

新兴资本市场一经面世,随之而来的风险和收益便以不同的配比呈现在每家机构的眼中,各家都在权衡“利弊”中决定是否“出手”,以及如何“出手”。而对于力鼎来说,无论是新三板还是科创板,似乎都有着无法抗拒的热腾腾的魅力。

新三板的热血粉丝默默退场后,高高举起了科创板的荧光棒。只是不知道,从痴迷新三板到逐鹿科创板,力鼎资本的并购投资之路能否热血依旧?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2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13.04
  • 江恩阻力:14.67
  • 时间窗口:2024-05-21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10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