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专题】银行贷结构有何变化?

  • 作者:吥離
  • 2019-05-21 10:31:55
  • 分享:

天风银行 廖志明团队 本报告联系人:

余金鑫

努力做更好的研究!

摘要

贷款结构向个贷倾斜,四类银行各擅胜场

截至18年末,32家上市银行对公贷款52.07万亿,YoY +5.73%,同比增量2.82万亿(17年为3.65万亿);零售贷款36.40万亿,YoY +17.21%,同比增量5.34万亿(17年为5.35万亿)。17-18年,32家行整体来,对公占比下降,个贷上升,二者交换了2.47 pct;贷款结构向零售转移,房贷仍是其增量的主力。18年末,19家上市银行对公不良率(加权)为2.07%,比17年上行1BP;7家上市银行对公不良率2.16%零售不良率0.68%,较17年下降4BP和6BP;零售不良率比对公低1.48 pct。(19家、7家为有相应披露数据的口径)

潜在用风险担忧缓解,不良率稳中趋降

18年末,对公不良易发行业占比下降,大行/股份/城商均下降到了20%左右;农商行虽然也在持续下降,但仍高达40%左右,其中大部分为制造业贷款。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零售不良易发贷款占比上升,因其不同程度地依靠了用卡、消费及经营贷来扩张个贷;但考虑到零售整体不良中枢低于对公,该过程仍可使资产质量得到优化。大行主要以房贷拓展个贷,故其零售不良易发占比维持低位,用风险担忧较小。制造业和批发零售的不良生成压力分化。17-18年,19家上市行不良贷款行业结构,制造业占比上行1.77 pct,交运仓储邮政业占比上升0.84 pct,风险仍在持续暴露;而批发零售和采矿业不良占比则分别下行2.23 pct、1.28 pct,不良生成势头收敛。二者对冲,整体不良率平稳。19Q1多数银行不良率环比持平或下降。33家上市行中,19Q1不良率环比持平的有10家,环比上升的有4家,环比下降有19家。

考虑风险成本后,个贷收益率优势更显著

个贷的不良率低于对公,且该优势近年来有所扩大。18年末样本19家上市行,对公不良率2.16%,零售0.68%,零售优于对公1.48 pct。且自15年1.20 pct以来,逐年有所扩大。考虑风险成本后的收益率如何呢?找出18年年报中披露的对公和个贷的收益率,扣除相应不良率,得到扣除风险成本后的贷款收益率,计算个贷对公的差距。各家银行比较来,除了民生的个贷低于对公2BP外,其余12家披露完整的银行,个贷都高于对公。这表明个贷相比于对公性价比更高。这13家行中,个贷高于对公的算术平均为1.66 pct,平安的4.88 pct、3.13 pct远超平均、尤为亮眼,表明其正充分享受着零售转型的硕果。此外,上海的2.59 pct和建行的2.11 pct也颇为占优。

投资建议:不良率稳中趋降,零售转型优势凸显

18年个贷占比提升2.47 pct零售转型继续推进;个贷不良率低于对公1.48 pct,使得个贷扣除风险成本后的收益率高于对公1.66 pct,平安、招行等零售转型领跑者已在品尝硕果。主推低估值、涨幅较小、长逻辑较好的平安、江苏、常熟、兴业,关注招行等估值较高但基本面优异的标的。

风险提示:用卡、消费及经营贷受共债风险波及;内外部不确定性加强。

1. 贷款端更侧重零售,四组银行各擅胜场

1.1. 贷款向零售端倾斜,银行经营策略分化

18年个贷增速高于对公,不良率稳中有降。18年末,32家上市行对公贷款52.07万亿,YoY +5.73%,同比增量2.82万亿(17年为3.65万亿);零售贷款36.40万亿,YoY +17.21%,同比增量5.34万亿(17年为5.35万亿)。18年末,19家上市银行对公不良率(加权)为2.07%,比17年上行1BP;7家上市行对公不良率2.16%,零售0.68%,较17年分别下降4BP、6BP。

本报告涉及如下口径:1)32家,指在A股32家上市银行中,剔除紫金,再加上邮储;2)19家行披露了对公不良的行业细分项,包括4家大行(工农中建)、7家股份行(不含华夏)、8家城商行(不含北京/宁波/成都/西安)、6家农商行(不含紫金);3)共有7家披露了零售贷款细分项,包括3家大行(建农中)、4家股份行(招商/浦发/兴业/民生)。

从32家行合并的贷款增量结构变化来:1)18年对公贷款增量弱于17年,主要是因为批发零售压降了3737亿,基建类新增投放量有所下降,租赁商务服务少增5403亿、电力燃气水的生产供应少增3942亿、交运仓储邮政少增1706亿;2)对公与个贷的增量差异在扩大,17年个贷增量超 1.70万亿,18年则超2.52万亿,贷款向个贷倾斜势不可挡;3)18年房贷按揭增量超过了对公贷款,对公贷款增量2.82万亿,而房贷按揭增3.24万亿,房贷是零售占比提升的主要支撑;4)用卡和消费及经营贷新增投放边际略收紧,用卡贷款同比少增391亿,消费及经营贷同比少增3022亿,整体的风险偏好有收紧迹象。

从32家合并的行业贷款结构来:1)房贷按揭在贷款中占比达27%,几乎相当于对公前三大行业之和,以其不易发生不良的特性,成为资产质量的稳定器;2)对公前8大行业由3块构成,不良易发的制造业+批发零售占比17%,代表基建类的4个行业(交运仓储邮政、租赁和商务服务、电力燃气水、水利环境公共设施)占比26%,地产相关的房地产和建筑业共9%;3)零售端的用卡、消费及经营贷体量尚小,各占7%和5%,未来空间较大。

各组银行的行业贷款结构特征表现出分化。1)大行房贷按揭、基建类分别为31%和28%,高于其他组,资产质量整体更为稳健;2)股份行用卡占比14%,高于其他组,其对公占比在60%以下,低于其他组,表明其以用卡为主突破口的零售转型较为彻底;3)城商行的租赁商务服务、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占比分别达14%和8%,高于其他组,依托于省会城市展开的基建投资的业务特征在此体现;4)6家农商行中的5家扎堆于苏锡常一带,当地制造业较为发达,故其制造业贷款占比高达28%,此外,受经营地所限,其房贷和用卡扩张相对困难,于是更多地采取同互联网平台合作贷款的方式,发展消费及经营贷。

17-18年个贷占比提升2.47 pct,制造业/批发零售占比下降。32家整体来,17-18年变化如下:1)贷款向零售转移,房贷是其中的主力,对公占比下降,个贷上升,二者交换了2.47 pct(15/16/17年分别为2.17 pct、3.72 pct、2.62 pct),尽管部分受房地产政策影响,住房按揭仍贡献了1.30 pct的幅度;2)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占比下行,前者下降1.18 pct,后者下降1.05 pct,表明不良易发行业受到压降,贷款整体用风险的继续下降。

1.2. 房贷/用卡是全国性银行零售拓展利器

贷款向个贷倾斜是大势所趋。在10年左右的时间跨度内,观察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四组银行,其均呈现出鲜明的从对公转向零售的趋势。对公占比降;个贷占比升。从11年到18年,该四组银行的对公和个贷分别累计交换了18.9 pct、13.8 pct、15.6 pct、21.4 pct。比较这7年的转换幅度,是农商行>大行>城商行>股份行。而截至18年末的转换进度排序则是:股份行>大行>城商>农商。股份行相对更为彻底,其零售贷款占比已达45.1%,高于大行39.3%、城商行31.3%、农商行29.3%。

房贷和用卡是个贷扩张的主战场。32家上市行整体来,零售贷款占比从17年的38.7%提升至18年的41.1%,这2.47 pct的提升,主要由住房按揭和用卡贡献(各占1.30 pct和0.77 pct)。18年零售贷款占比提升幅度:股份行>城商行>大行>农商行。各组银行的主要驱动因子:大行靠房贷(1.92 of 2.13 pct),股份行靠用卡(1.91 of 3.46 pct),城商行、农商行几乎全靠消费及经营性贷款(2.94 of 3.22 pct,1.83 of 2.07 pct)。由此出,地方法人银行受限于地域,房贷和用卡基础薄弱,其零售转型则主要靠消费及经营贷。

股份行贷款端零售转型更具优势。逐家观察上市银行零售贷款结构可发现:1)邮储/平安/招商/常熟贷款端零售转型较为彻底,32家上市行中,大行中邮储,股份行中平安、招商,农商行中常熟,个贷占比分别为60%、59%、53%、54%,显著高于其他上市银行,也因此,其在经营上更不容易受经济周期波动影响较;2)大行一般不太重视用卡、消费及经营贷,而地方银行受经营地局限,其用卡和房贷又容易面临瓶颈,而股份行在房贷/用卡/消费及经营贷三者之间可以结合地更好,在零售转型上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

1.3. 不良高发行业贷款占比下降

所谓不良易发行业,通常指那些不良率常常在整体不良率的1.5倍以上的行业。试以2018年的不良率为例。对公行业中,制造业、批发零售业、采矿业的不良率是整体对公不良率的2.5倍/2.2倍/1.5倍(在以往年份中,该倍数关系也相对稳定),我们称其为“对公不良易发行业”。零售类别中,其他类(个贷)、用卡、消费及经营性贷款的不良率是整体零售不良率的2.3倍/1.9倍/1.9倍,故也称其为“零售不良易发行业”。但应注意到,因对公和零售贷款不良率本身差异较大,因此“零售不良易发行业”比“对公不良易发行业”的安全性,也还是要好出不少。

对公不良易发行业占比持续下降。大行/股份/城商均在18年下降到了20%左右;农商行虽然也在持续下降,但18年末仍有约40%,但应注意到,其大部分应该由制造业构成。大行以房贷拓展个贷,故其不良易发占比维持低位。因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均不同程度地采取了房贷以外的零售扩张方式,其零售不良易发贷款占比是上升的。但仍需注意,因零售整体不良中枢低于对公,纵使用零售不良易发品种置换对公不良易发行业,资产质量仍然能得到优化。

1.4. 基建类贷款占比稳定在较高水平

基建类占比在相对高位企稳。此前我们定义了与基建密切相关的4个行业,交运仓储邮政、租赁和商务服务、电力燃气水、水利环境公共设施。大行和城商行的基建类贷款占比较高,17-18年稳定在25%-30%之间,股份行接近20%,城商行稳定在略高于15%的水平。基建类行业贷款增速有所下滑。18年上半年延续了17年以来的严监管态势,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整治和去杠杆叠加,或使得18年基建类贷款同比增速有所下滑。但在19年年初政府工作报告对稳增长的强调,以及当前贸易摩擦反复的态势下,逆周期调节有望保持力度,基建增速有望回升。

2. 资产质量整体向好,个贷业务性价比更佳

2.1. 仍以制造+批发零售为主,但生成压力分化

不良贷款仍以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为主。仅部分银行在18年年报中披露了分行业不良贷款,由此我们能得到4家大行(不含交行/邮储)、7家股份行(不含华夏)、8家城商行(不含北京/宁波/成都/西安)的合并口径。19家合并口径来,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分别占比46%、26%,其他行业占比都在7%以下。分组来,8家城商行的批发零售业不良占比高达42%,较为突出;城商行、股份行制造业不良占比低于大行。

制造业和批发零售的不良生成压力分化。观察各行业不良贷款在总不良中占比,可知不良生成压力变化。从17年到18年,19家上市行整体来,制造业占比上行1.77 pct,交运仓储邮政业不良占比上升0.84 pct,风险仍在持续暴露;而批发零售和采矿业不良占比则分别下行2.23 pct、1.28 pct,不良生成势头在收敛。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的不良生成压力在一收一放之间获得平衡,整体不良生成平稳。

2.2. 18年末到19Q1,不良率“稳中趋降”

共有7家上市银行披露了完整的对公及零售贷款细项分类,3家大行+4家股份行。零售不良率低于对公1.48 pct。即使是零售里相对不良高发的用卡、消费及经营贷,其18年不良率仅为1.29%和1.26%,在多个对公行业中位于中下游水平。再加上不良率低至0.27%、且体量较大的房贷按揭,18年零售贷款整体不良率仅为0.68%。而彼时对公贷款不良率已高达2.16%。

18年末上市银行不良率稳中趋降。按年报中有披露不良细项的19家上市行合并口径,从17年到18年,公司贷款不良率(加权)仅上行1BP,总体保持稳定。其中,大行持平,股份行和城商行分别上行5BP、9BP。分行业不良率来,有12个行业上行,4个行业下行。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分别上行55BP和26BP,而采矿业、建筑业、房地产业不良率下行37BP、30BP、13BP。两股力量在此基本坏互相抵消,使整体不良率平稳。

不良率“稳中趋降”的态势在一季报中进一步得到验证。19Q1多数银行不良率环比持平或下降。共有10家银行19Q1不良率与2018年底持平;仅4家银行不良率环比上升,贵阳+11BP、张家港+6BP、上海+5BP、西安+3BP;共19家不良率是下降的,降幅较大的,青农商行-11BP、江阴-7BP、农行/北京-6BP、中/杭州-5BP。资产质量整体环比改善较为显著。

2.3. 考虑风险成本后,个贷收益率优势更显著

个贷的不良率低于对公,且该优势近年来有所扩大。观察样本19家上市行18年情况,对公不良率2.16%,零售0.68%,零售优于对公1.48 pct。且从15-18年分别为1.20 pct、1.44 pct、1.46 pct、1.49 pct,逐年有所扩大。而对应的贷款收益率如何呢?要加权计算可能比较麻烦。换成单家银行的思路,将18年年报中披露的对公贷款和个贷的收益率找出来,分别扣除对应的不良率,比较之后的轧差,哪个比较大。结果,除了民生的个贷轧差低于对公2BP外,其余12家披露完整的银行,个贷轧差都高于对公。这表明个贷相比于对公的确性价比更高。13家行该差距的算术平均为1.66 pct,平安的4.88 pct、招行3.13 pct远超平均、尤为亮眼,表明其正充分享受着零售转型的硕果。此外,上海的2.59 pct和建行的2.11 pct也颇为占优。

3. 投资建议:不良率稳中趋降,零售转型优势凸显

(一)贷款结构向个贷倾斜,银行经营策略分化

截至18年末,32家上市银行对公贷款52.07万亿,YoY +5.73%,同比增量2.82万亿(17年为3.65万亿);零售贷款36.40万亿,YoY +17.21%,同比增量5.34万亿(17年为5.35万亿)。17-18年,32家行整体来,对公占比下降,个贷上升,二者交换了2.47 pct;贷款结构向零售转移,房贷仍是其增量的主力。18年末,19家上市银行对公不良率(加权)为2.07%,比17年上行1BP;7家上市银行对公不良率2.16%,零售不良率0.68%,较17年下降4BP和6BP;零售不良率比对公低1.48 pct。(19家、7家为有相应披露数据的口径)

(二)潜在用风险担忧缓解,不良率稳中趋降

18年末,对公不良易发行业占比下降,大行/股份/城商均下降到了20%左右;农商行虽然也在持续下降,但仍高达40%左右,其中大部分为制造业贷款。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零售不良易发贷款占比上升,因其不同程度地依靠了用卡、消费及经营贷来扩张个贷;但考虑到零售整体不良中枢低于对公,该过程仍可使资产质量得到优化。大行主要以房贷拓展个贷,故其零售不良易发占比维持低位,用风险担忧较小。制造业和批发零售的不良生成压力分化。17-18年,19家上市行不良贷款行业结构,制造业占比上行1.77 pct,交运仓储邮政业占比上升0.84 pct,风险仍在持续暴露;而批发零售和采矿业不良占比则分别下行2.23 pct、1.28 pct,不良生成势头收敛。二者对冲,整体不良率平稳。19Q1多数银行不良率环比持平或下降。33家上市行中,19Q1不良率环比持平的有10家,环比上升的有4家,环比下降有19家。

(三)考虑风险成本后,个贷收益率优势更显著

个贷的不良率低于对公,且该优势近年来有所扩大。18年末样本19家上市行,对公不良率2.16%,零售0.68%,零售优于对公1.48 pct。且自15年1.20 pct以来,逐年有所扩大。考虑风险成本后的收益率如何呢?找出18年年报中披露的对公和个贷的收益率,扣除相应不良率,得到扣除风险成本后的贷款收益率,计算个贷对公的差距。各家银行比较来,除了民生的个贷低于对公2BP外,其余12家披露完整的银行,个贷都高于对公。这表明个贷相比于对公的确性价比更高。这13家行中,个贷高于对公的算术平均为1.66 pct,平安的4.88 pct、招行3.13 pct远超平均、尤为亮眼,表明其正充分享受着零售转型的硕果。此外,上海的2.59 pct和建行的2.11 pct也颇为占优。

投资建议: 18年个贷占比提升2.47 pct,零售转型继续推进;个贷不良率低于对公1.48 pct,使得个贷扣除风险成本后的收益率高于对公1.66 pct,平安、招行等零售转型领跑者已在品尝硕果。主推低估值、涨幅较小、长逻辑较好的平安、江苏、常熟、兴业,关注招行等估值较高但基本面优异的标的。

4. 风险提示

用卡、消费及经营贷受到共债风险波及;内外部环境不确定加强。

近期团队主要专题报告

【专题】金融资产风险分类新规影响几何?

19Q1季报综述:业绩明显改善,资产质量向好

从基金持仓银行股:板块吸引力逐渐加强 

【专题】监管变革下的美国银行业百年风云

【专题】关于用卡,从年报中能到什么?

【重磅专题】为何我们此时旗帜鲜明多银行股?-天风银行

【专题】为何可以对融资乐观?

【专题】“非标转标”走向何方?-天风银行

【重磅专题】票据融资大增,我们怎么?-廖志明

【专题】如何衡量当前银行用卡风险?-天风银行

【专题】回首“四万亿”,为何这次用难宽?-天风银行

【专题】托管与资管齐飞,海外特色托管银行的崛起之道-天风银行

【专题】银行理财怎么投股票?-天风银行

【专题】四大行财政注资往事-天风银行

【专题】市场利率下行,净息差走向何方?-天风银行

【专题】LendingClub陨落启示录-天风银行

大数据讲述: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进展如何?-天风银行专题研究

专题研究:详解微众银行,见证金融科技的力量-天风银行

重磅专题:银行资产质量十年沉浮录:基于细分行业的视角

银行资产质量研究手册:以平安银行为例-天风银行

下调MPA结构性参数影响有多大?-天风银行

公募基金银行股持仓有多低?-天风银行

资管新规细则落地,对股债影响多大?-天风总量联席解读

详解大额风险暴露:严标准、广覆盖、宽期限,建立系统化的风险集中度管控框架-天风银行

【专题】银行债转股怎么搞:钱从哪来,对谁转股,如何实施与资本占用?-天风银行

去杠杆之下,关注“非标”违约风险-天风银行

【专题】用卡大有可为,渐成零售业务主力-天风银行

详解流动性新规及其影响

大行年报综述:PPOP增速大升,ROE有望企稳回升-天风银行

专题研究:TLAC规则带来多大银行资本压力?-天风银行

【天风银行专题】贷款利率上行趋势结束了么?

【天风银行专题】限制非标对银行资本影响几何?

【天风银行】海外互联网银行专题:流量为王,以用户为中心

【天风银行专题】四大行为何有大行情?

【天风银行专题】纵观美国四大商行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天风银行专题】资管新规:统一监管新时代,规范发展新时期

【天风银行】有深度的LCR专题:详解LCR指标及其影响

【天风银行】详解央行资产负债表

个股深度报告

【深度】不良贷款加速暴露,未来业绩或改善-郑州银行

【深度】凤凰欲振翅,浴火待重生-民生银行

【深度】业绩增速大幅回升,资产质量显著改善-成都银行

【深度】高息差、低估值的农商行龙头-重庆农商行

【深度】平安银行:Fintech+流量,零售转型龙头

【深度】吴江银行:新名片,带来成长新空间

【深度】浦发银行:多事之秋已过,正待重振雄风

【深度】杭州银行:不良之困已远,业绩回升显著

【深度】长沙银行:左手政务,右手小微

【深度】江苏银行:小微无惧大行挑战,净息差有望改善-天风银行

【重磅深度】张家港行:身处福地,专注小微-天风银行

【个股】重庆农商行:借力西部大开发,成就农商行龙头

邮储银行深度:资产质量优异,腾飞中的零售大行-天风银行

工行深度:综合经营领先,堪称世界一流大行-天风银行

中银行深度:整固突破,盈利提升可期-天风银行

专题研究:招行VS富国:零售王者,谁主沉浮?-天风银行

招商银行深度:精耕零售轻型转型,高ROE的零售之王

【天风银行】建设银行深度:息差与不良双拐,业绩向好的大行

【天风银行】常熟银行深度:大零售业务特色鲜明,盈利渐高的精品农商行

【天风银行】宁波银行深度:精耕中小与消费贷,高ROE的成长性银行

行业投资策略

5月策略:一季报驱动,继续旗帜鲜明多

银行业2019年度投资策略:业绩平稳,花开有时-天风银行

银行业2018年中期投资策略:业绩依然向好,政策调整催化-天风银行

银行业2018年度投资策略:业绩上行,可攻可守

重要声明

注:中报告节选自天风证券研究所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  《银行贷结构有何变化?》

对外发布时间   2019年5月21日

报告发布机构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分析师   廖志明SAC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7070001

天风银行廖志明团队:努力做更好的研究!

廖志明,天风证券银行业首席,籍贯江西。东京大学经济学硕士,且为全额奖学金获得者。曾就职于民生银行、交通银行等金融机构,具有商业银行总行的观察视角与分行的业务能力,对金融监管、流动性以及银行资产负债配置等有独到见解。卖方研究从业多年,曾在民生证券负责银行业研究。2017年金牛奖分析师,WIND 2018年金牌分析师银行业第一名,贷预测之领军者。

余金鑫,天风证券银行业研究员,北京大学硕士,籍贯湖北。曾就职于光大银行总行核心处室,对银行业务理解透彻。主要负责资产质量深度分析与监管政策解读。

朱于畋,天风证券银行业研究员,计算机科学硕士。曾先后担任财产保险公司高级规划师,公募基金互联网金融部总助。负责研究中小银行、海内外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等新兴金融领域。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8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2.76
  • 江恩阻力:3.11
  • 时间窗口:2024-04-25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5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