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智能驾驶的竞争格局分析(一)

  • 作者:凤凰铭
  • 2022-11-04 12:43:00
  • 分享:

【智能驾驶离我们还远吗?】

之前发帖只要谈到自动驾驶,经常有很多球友回复自动驾驶还早着呢。
真的是这样吗?自动驾驶分L1-L5级别,我们现在正处于L2+和L2++级别,正在向L3迈进。而L3是高级别自动驾驶的分水岭,需要政策推行才能落地。
从全球来看,德国、日本、韩国开始试行L3级别的自动驾驶,而我国深圳今年为L3级立法并允许车辆上路,从一线到二线城市纷纷公布智能网联的规定,再到百度和小鹏等企业也开始布局封闭场景和特殊场景的自动驾驶,以及最近矿山、物流干线、港口开始试运行封闭式L3和L4级别自动驾驶场景,可以看出自动驾驶正在一步步加速推进中。

从路线来看,我国的L3级别可能会从封闭式场景(矿山、港口、干线等)和特殊场景(Robotaxi的士、Robobus公交等),再到城市街道的这样一种循序渐进式推进,而深圳已经成为城市街道自动驾驶的先行者。

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其实下半场智能化的自动驾驶已悄然启动,现在渗透率不到5%,处于开始加速阶段。




自主和合资车型开始预埋智能驾驶软硬件】

智能驾驶最关键的两大软硬器件自动驾驶域控+底盘域控。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像理想、小鹏、蔚来的高端车型,自动驾驶的软硬件已经预埋到L4级别了,后续可以通过OTA方式升级数据算法和软件迭代,从而达到L3或L4级别,市面上大部分中高端车型的软硬件已能满足L3级别驾驶条件,但为何他们宣传中只是标注L2++或L2.5这样的字眼?因为像深圳L3立法时明确了事故的责任,只要开启L3级别自动驾驶,那么安全事故的责任在于车企,不在驾驶者。这就是他们为何不敢宣传达到L3级别的原因。另外,数据算法也还远远没收集够(数据需要更多行驶在街道上的量产车来收集)。

除了预埋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外,底盘域控也是智能驾驶另一个关键器件。
底盘域控的作用是对悬架、操控、制动从机械传导转向电子号,以配合智能驾驶的指令,而底盘域控制器、线控制动,以及未来的线控转向,技术研发门槛非常高,现在已开始搭载在一些中高端车型上,市场也给了这些相关上市公司以非常高的估值,这个在下一篇会谈到。

【域控制器将是智能驾驶中最重要的投资标的

智能驾驶最重要的是芯片(大脑),但高算力芯片掌握在国外英伟达高通以及未上市的华为地平线黑芝麻手里,上市公司里值得投资的,一是车企,即掌握数据算法,又有智驾创新的商业模式,二是感知层如摄像头和激光雷达,三是域控制器,从交互、决策到执行的软硬件解耦器件。


车企中,量产越大销量越多,掌握的数据也越多,对后续自动驾驶的收费模式越有利,这就是特斯拉一上市即给与很高估值的原因,自动驾驶的全新商业模式会带来更多的盈利方式。而在国内,比亚迪是未来自动驾驶最受益的车企,另外率先布局自动驾驶的新势力,就看未来谁能在销量中胜出,且在智能驾驶中最被认可。
感知层中的投资中,摄像头技术门槛相对不高,竞争格局比较差。激光雷达技术门槛高,但技术路线暂未确定,且离放量还比较远,可投资但需谨慎。

最值得投资的,个人认为就是各类域控制器了。我们重点来分析域控制器的机会。
域控制分为车身域、底盘域、动力域、自动驾驶域、智能座舱域这五大功能域,下面罗列相关的上市公司。

车身域控制经纬恒润、科博达
动力域控制经纬恒润、均胜电子、其他电机供应商
底盘域控制科博达、伯特利、经纬恒润、拓普集团、亚太股份
自驾域控制德赛西威、经纬恒润、中科创达、均胜电子
座舱域控制德赛西威、经纬恒润、中科创达、均胜电子、华阳集团

车身域和动力域这部分相对来说比较成熟,底盘域、自驾域、座舱域这部分渗透率还很低,技术门槛很高,竞争格局非常好,也有国产替代的空间,所以市场给的估值都非常高,也是智能驾驶赛道中,我个人认为最具投资的方向,没有之一。

下一篇将分析底盘域、自驾域、座舱域的竞争格局和成长机会。

码字不易,点赞支持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14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14.73
  • 江恩阻力:16.57
  • 时间窗口:2024-06-30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12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