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大盘失灵】详解沪指失灵是怎么回事

  • 作者:迭哥
  • 2021-09-07 19:36:24
  • 分享:

沪指没风格;

沪指太笨重;

沪指跌的动,涨不动;

沪指十年前和十年后在一个位置上!

 


 

可是,为什么呢?

说来话长,这要从指数成立建立开始讲。

 

1990年创立上交所和深交所,上交所的定位就是主板市场,专门服务于重要的大型公司和国有企业。深交所当时的定位是民营企业和规模比较小的企业。

 

相对于中小盘而言,大盘更能反映中国经济的整体情况,毕竟各行各业都有龙头效应,大型企业对市场更为敏感。

所以把上交所的企业编制而成的指数“上证综指”叫做大盘,称为A股晴雨表。

 

但,这些年,本应成为晴雨表的上证综指掉队了,反而让沪深300成为了大盘宽基的代名词。

 

我们从市值分布图就能找到原因

 


 

市值小于100亿的企业占据了沪指的半壁江山,沪指不再是大盘,成了小盘股扎堆的地方;

 


 

反而是当年代表中小盘的深成指不仅紧紧的卡住了中小盘的位置,还冲刺出一批大市值企业。

 


 

沪深300成了真正代表大盘的指数,沪深300指数市值大于1000亿的企业占据了沪深300的多半成分股。

 

也就是说,大盘不再是大盘,开始变的名不副实…

定位失灵是中国经济蒸蒸日上,上证综指却日薄西山的原因。

为何定位失灵呢?

 

需要从沪指的编制说起

 

上证综指是综指,是全部成分股

只要是上交所上市股票,都是组织内成员;

 

深证成指是成指,是部分成分股

不仅需要是深交所上市股票,还要是前500名组织内成员。

 

综指这样的编制方法,再加上A股退市率低,使得上证综指里的成分股,只有进,没有出。

去年7月底,才刚刚修订沪指编制方案,对风险警示类股票进行剔除,实现了初步的有进有出,但指数退出机制依然不算完善。

 

和美股简单的做一个对比

过去40年里,美国股市接近80%的上市公司退市了

而A股成立的这30年,退市率不足10%。

 

年初至今,美股退市225家,退市率4%;

A股退市17家,退市率0.4%。

 

美国知名杂志《财富》中曾经提到

按照企业的平均生命周期计算,美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到7年,大企业平均寿命不足40年;中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仅3年,大企业平均寿命不足10年。

 

综指的编制方法,匹配上A股的低退市率,使得上证综指头轻脚重,前行困难。

 

所以,我们当下——

谈大盘,用沪深300;

讲中小盘,用中证500;

论创新,用创业板指、科创板指。

 “关注”是为了你能找到我
“点赞/评论/转发”是为了你能第一时间收到推送感谢你的支持和鼓励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9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16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