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硅料七连涨!“停产潮”、“采购潮”来袭,产业链后续影响几何?360亿的新强联贵不贵?

  • 作者:樟来来来
  • 2021-09-26 14:42:26
  • 分享:

据硅业分会9月22日数据显示,本周国内单晶复投料价格区间在20.6-21.9万元/吨,成交均价小幅上涨至21.49万元/吨,周环比涨幅为0.51%;单晶致密料价格区间在20.4-21.7万元/吨,成交均价上涨至21.25万元/吨,周环比涨幅为0.47%。

谈及硅料价格延续涨势的原因,硅业分会方面表示,“一方面,仍是由于目前硅料供应量不及下游开工率提升带动的需求,供不应求从根本上支撑了价格上涨的趋势;另一方面,各地因能耗双控限产、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导致工业硅粉价格屡屡翻倍创新高,多晶硅料成本随之大幅增加,再叠加硅粉供应短缺的市场预期,推动硅料继续小幅上涨。”

另据生意社数据显示,目前,有机硅DMC市场缺货严重、一单难求。

具体来看,截至9月23日,数据监测主流地区有机硅DMC市场报价均价参考在56000元/吨。这与9月18日价格相比,中秋节后涨幅达33.33%;与13日相比,10日内涨幅达46%;与9月初相比,本月涨幅更是高达49.33%。

对此,有业内人士向新能源日报记者分析表示“硅料价格上涨主要原因是由于供需失衡,即供给少、需求量增多。”

“硅料价格上涨,主要是由于硅料扩产周期较长,跟不上硅片端的扩产速度,从而导致短暂性的供不应求。”鲸平台智库专家、无锡尚德某资深从业者向新能源日报记者分析表示。

“能耗双控”限产,硅料产出受影响

今年8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印发<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的通知》。根据《晴雨表》,能耗强度降低方面,今年上半年,青海、宁夏、广西、广东、福建、新疆、云南、陕西、江苏9个省(区)能耗强度不降反升,为一级预警。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

随后,9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明确了能耗双控制度的总体安排、工作原则和任务举措,绘制了能耗双控制度发展“路线图”。

随着该方案的下发,新能源日报记者注意到,部分省市相继以停产、限电的方式控制能耗,使得部分工业企业逐渐陷入停产局面,从而推动了硅料价格的上涨。

近日,云南发改委发布《关于坚决做好能耗双控有关工作的通知》。该通知提到,加强工业硅行业生产管控,确保工业硅企业9-12月份月均产量不高于8月产量的10%(即削减90%产量)。

而据2020年前三季度中国工业硅产量地区分布情况显示,云南地区工业硅产量占总产量超20%,仅次于新疆。

对此,硅业分会方面指出,云南工业硅限产实际影响工业硅产出约5万吨/月,其中,应用在多晶硅领域的工业硅约1-2万吨,占国内工业硅月产量的4%-8%,减少量基本可由新疆、四川等地足量补充。但供应紧缺的市场氛围,造成有机硅、铝合金领域跨牌号采购,更加剧了工业硅供不应求的局面。

除云南外,不少地区的企业“停产潮”仍在继续。

据硅业分会9月22日数据显示,截至本周,国内12家多晶硅企业在产,其中2家检修,一家正常按计划设备检修,另一家受当地限电影响被迫停产检修,计划10月中旬之前恢复正常运行。

此外,硅业分会方面预测表示,“由于个别企业非计划内停产检修,产出大幅减少,预计9月份国内硅料产量低于预期,其中受检修影响的硅料产出减少量将在2500吨左右。目前看10月份硅料供应相比需求受影响程度更大,因此预计9月底多晶硅长单定价仍将延续目前的上涨态势。”

“一单难求”下采购加剧惊现百亿元大单!

随着硅料价格持续走高,不少企业纷纷加快采购的步伐,签订长单合同锁定硅料。其中,甚至出现了百亿元价格订单。

9月22日晚间,双良节能公布了两份硅料采购合同,与协鑫、特变电工签订了286.77亿元的长单采购合同,锁定了未来五年内共13.5万吨硅料的供应。

具体来看,双良节能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双良硅材料(包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良包头公司)于9月22日与协鑫系旗下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硅料战略合作协议书》,合同约定2021年9月-2026年12月期间,买方向卖方采购原材料多晶硅料(包括块状硅和颗粒硅)5.275万吨,预计采购金额约为112.09亿元。

此外,双良包头公司还与特变电工旗下新特能源、新疆新特晶体硅高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新特硅材料有限公司签订了《多晶硅战略合作买卖协议书》,合同约定2022年1月-2026年12月期间买方向卖方采购原材料多晶硅料8.22万吨,预计采购金额约为174.68亿元。

除双良节能外,今年8月5日,头部硅料企业大全能源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该公司2021年产量已全部通过长单锁定。

华创证券研究表示,各地电力不足导致开炉生产受阻,预计后续供应紧张的情况将持续至2022年4月水电旺季到来之前,金属硅价格仍将持续上涨;有机硅涨价的驱动主要来自金属硅成本的支撑,往后看内需市场临近“金九银十”旺季叠加9月有厂家计划检修,供需有望进一步收紧,继续推高有机硅价格。

随着上游硅料的价值上涨,对产业链下游的影响在持续延伸。

近日,东方日升在其公布的调研活动息中提到,“受光伏上下游产业链供需阶段性不平衡影响,上游材料供应紧张且价格阶段性高位,盈利能力阶段性提升;对下游电池组件形成巨大挤压,导致电池组件盈利能力阶段性下降。”

今年上半年,新强联实现总营收12.61亿,其中回转支承收入11.31亿、风电类产品收入10.37亿,回转支承整体毛利率29.89%,风电产品毛利率28.77%,风电类产品收入占总营收的82%以上,为公司目前核心业务

公司于2020年7月13日正式登陆创业板上市,上市之后由于国内风电行业的快速发展,公司2020年业绩实现325.44%的超高增长,今年上半年继续大幅增长74.73%。与此同时,公司股价自上市以来大涨超14倍,最新市值360亿

(新强联股价走势截图)

自今年5月以来,由于A股风电板块的持续走强,作为国内风电整机主轴承核心供应商的新强联,股价乘势大涨超2倍,今天跟随风电板块整体小幅回调。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进口替代

轴承属于高精密件,精密程度及制造难度可比肩圆珠笔笔芯,风力发电机和盾构机更是全球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标志性产品

然而,我国当前风电主机主轴承依然依靠进口,国内风电主机主轴承市场被国外品牌长期占据,风电主机轴承等关键高端精密零部件急需实现进口替代。从全面平价上网、产业降本的角度也需要更多的采用国产产品。

目前,国内风电轴承市场中,除新强联之外的国产品牌有瓦轴、洛轴、天马股份、徐州罗特艾德、轴研科技,国外品牌有德国Schaeffler、瑞典SKF、美国TIMKEN 和日本JTEKT 等。

据新强联招股书列示数据,以2018年统计口径,国产轴承品牌中,瓦轴营收21.68亿元、洛轴营收33.4亿元、天马营收15.89亿元、罗特艾德营收15.08亿元、轴研科技营收20.66亿元。外国品牌中,德国Schaeffler营收25.61亿欧元、瑞典SKF营收857.13亿瑞典克朗、美国TIMKEN营收35.8亿美元、日本JTEKT营收1.52万亿日元。

根据华商情报网分析显示,目前国外品牌在国内风电轴承市场的份额超过50%,大功率高端轴承被国外品牌垄断,国产品牌主要集中在门槛偏低的偏桨和变桨轴承。

(资料来源东方证券研报)

而新强联所研发的三排圆柱滚子主轴承和双列圆锥滚子主轴承等产品,打破了该领域轴承被国外品牌长期垄断的局面。目前,公司是国内2MW直驱式风力发电机组三排滚子结构主轴承的唯一供应商,实现进口替代

风电快速发展带动关键零部件需求

新强联作为国内主要风电主轴承厂商,从它近几年的发展可以看出国内风电市场的发展情况。

从新强联的营收及业绩增速来看,2018年以前基本没什么大的表现,自2018年之后公司业绩开始放量,增速一年比一年高,体现出风电行业不断增长的需求,这与自2019年以来的风电抢装潮基本一致。

(数据来源同花顺网站)

2018年国内新增风电装机量23GW,2019年新增装机25.7GW,2020年新增装机71.7GW,2019年增长12%,2020年增长180%。

通常来说,一套风力发电机组核心轴承包括主轴轴承1套、偏航轴承1套、变桨轴承3套。主轴轴承支撑风机主轴及轮毂、叶片等,偏航轴承保证风机实现垂直迎风,变桨轴承调整叶片受风力情况保证输出功率稳定。

东方证券预计,2021年-2025年,国内主轴轴承年均市场空间75-120亿、偏航变桨轴承年均市场空间60-90亿,合计风电大型回转支承年均市场空间135-210亿。

但需要考虑的是,目前国产轴承市场份额不足50%,而国外品牌市场份额超过50%,如果不能实现风电轴承更大的进口替代,对于国内轴承厂商来说未来空间并不会太大!

新基建下基础机械强于工程机械

风电主轴轴承、偏航轴承、变桨轴承等轴承关键零部件属于高端基础机械产品,从一台风力发电设备来看,除了轴承还有行星架、转动轴、主框架、定子主轴、法兰等,这些是比较小的零部件了,不像整机、叶片、塔筒那样明显。

从大小来看,一般风电设备塔筒高18米、叶片13米,主轴轴承直径达6米,这些是很明显的大件。

不管是大件还是小件,都属于金属机械件,轴承属于高精度件制造工艺主要为锻造,行星架等不需要那么高的精度主要采用铸造工艺,都属于机械制造行业

但可以看到,同属于机械行业,自今年2月之后,A股中去年极其强势的工程机械行业表现明显弱于基础机械行业,这也可以理解为是产业转移的需求拉动不同。

挖掘机等工程机械面向的是大基建等传统基建产业,而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光伏、风电、核电等发电设备设施等新基建的建设,带动轴承、螺母、转子等基础机械产品的需求。

从这个角度看,实际上,今年化工等周期股的表现也是因为新能源锂电池发展带来的新的需求导致的。当然,国家在双碳目标下对煤炭等行业的供给调控也是一方面原因。

总结一下,风能设备从主轴、轴承、行星架、法兰等零部件到整机、塔筒,随着国内风电的不断发展,对这些零部件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且在轴承等高端关键零部件领域还有国产替代的空间。从资本市场股价上看,虽然已经跑出一些涨幅不错的牛股,但是在产业领域国产品牌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11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19.15
  • 江恩阻力:21.54
  • 时间窗口:2024-06-15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0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