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寒气首先传给了CXO

  • 作者:钢材
  • 2022-09-13 19:56:28
  • 分享:

港股医药外包概念(BK1261)跌幅15.63%;其中代表企业凯莱英跌幅超12%,康龙化成跌近15%、药明系双雄更是跌幅直逼20%。秋天还没过去,但对CXO来说,下一个冬天似乎已经来了。

事情的起因是美国的一纸文件。9月12日,白宫官网简报宣布,美国总统拜登已正式签署一项行政命令,启动《国家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计划》(National Biotechnology and Biomanufacturing Initiative),这一计划的目的是“确保美国能够在国内制造于美国所发明的所有东西”。并预告周三将举办 “国家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计划峰会”,届时内阁将宣布一系列新的资源投入。

这一消息令敏感的二级市场顿时起了反应,投资者们开始担心美国也玩起了“国产替代”。这种担忧不无道理,白宫的简报中也透出了这样一层讯息美国过于依赖外国原料和生物生产,过去对于包括生物技术在内关键行业的离岸外包,威胁到了获取重要化学品和活性药物成分等原料的能力。

白宫表示“我们必须保护美国的生物经济,因为外国对手和战略竞争对手部使用合法和非法手段获取美国的技术和数据,包括生物数据以及专有或竞争前息,这威肋到美国的经济竞争力和国家安全。” 并且还特别提到“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美国的态度,鲜明至此。

中国的CXO要凉了吗

市场的不安恐怕源于国内头部CXO的高海外业务占比。

目前国内CXO市值前5位分别是药明生物、药明康德、泰格医药、康龙化成、昭衍新药。2021年海外收入占比分别为75.6%(北美50.81%)、74.67%(美国53.04%)、47.14%、82.87%(北美64.2%)、16.69%。

从几家CXO海外业务占比来看,美国政府的一举一动确实会牵动无数投资者紧绷的神经。但关于白宫的文件对中国的CXO到底有多大冲击,国内CXO公司的口径目前却十分一致暂无影响。

今日盘中,面对跌跌不休的股价,几家CXO纷纷做出回应。博腾股份和康龙化成的态度是“缺少细节,尚无大碍”。康龙化成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应,对于美国准备推出的生物相关产业支持性政策,公司尚未了解到更多细节,公司业务没有受到相关消息的影响。

专注临床CRO业务的泰格医药则回应说,文件主要针对的是临床前CRO业务,对泰格医药目前业务没有影响,并表示“公司不涉及CDMO和生物医药业务。”凯莱英也在努力澄清“公司在美国没有生物制药方面的合作,只有小分子化药方面的合作,生物制药只在国内有业务。公司业务和运营一切正常。”

二级市场上反应最强烈的药明康德则只是简短的一句 “公司业务和运营一切正常。”

事实上,无论真实影响如何,CXO今日在二级市场上遭遇的对待确实有些冤枉。从文件内容来看,CXO其实并不是这次文件针对的第一目标。行政命令草案提出,利美国要用生物系统创造一系列产品和材料,包括新药、人体组织到生物燃料、农业和食品。这意味着这份文件真正的靶标其实是合成生物制造,CXO只是率先被波及的领域。

合成生物制造确实是中国未来生物经济的一大着力点。今年《“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出炉,作为中国的“生物经济大纲”也提出围绕生物医药、农业、能源、环保等领域开展科技创新和改革试点。积极推进生物基材料替代传统化学原料、生物工艺替代传统化学工艺等。

而西方很多观点认为,中国的政策扶持让美国感到了危机。对于这次《国家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计划》,路透社在一篇报道的标题中甚至直接用上了“与中国竞争”的表述。

美国科学家联合会高级研究员Michael A. Fisher在不久前刚刚指出,美国生物经济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 5% 以上,价值超过 9500 亿美元。这一数字超过了美国的建筑业贡献,与IT贡献几乎不相上下,如果没有足够的联邦支持,美国的生物经济可能会输给竞争对手。

Michael A. Fisher 公开写道“中国的目标是主导 21 世纪的生物经济,并在其五年计划中优先考虑生物经济的增长。从 2016 年到 2021 年 7 月,中国上市生物制药创新企业的市值在几家主要证券交易所增长了约 127 倍,达到 3800 亿美元以上,其中生物技术公司占该估值的 47% 以上。”

很快,《国家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计划》诞生,传导到中国的市场上,拥有生物医药+供应链双重标签的CXO首当其冲。

事实上,这并不是美国第一次出手。中国CXO也不是第一次经历这种时刻。仅一年之前,拜登政府就曾发布供应链百日审查报告,要降低对中国制药业的依赖。更早之前,特朗普政府主办了一场关于美国生物经济的白宫峰会。甚至在十年之前,奥巴马政府就发布过《国家生物经济蓝图》,旨在加强美国生物经济本土供应链的竞争力。

但从这些过往事实来看,由于成本问题所致,美国政府对企业的干预能力其实相对有限。市场经济下,价格是市场份额的决定因素之一。而无论人力还是材料,中国CXO都有着令美国药企难以抗拒的吸引力——中国在临床前研究及临床研究各阶段研发费用仅为发达国家的30%-60%。

如果从乐观一面出发,也许《国家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计划》的颁布带给了国内生物科技供应链的短期阵痛,但最终成为倒闭国产替代的催化剂也未可知。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2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18.17
  • 江恩阻力:20.44
  • 时间窗口:2024-07-08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1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