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氢氧化锂行业深度报告电动化大时代,谋远者得利

  • 作者:甩菜菜
  • 2020-06-30 19:07:38
  • 分享:

温馨提示如需档,请登陆未来智库vzkoo.com,搜索下载。


1、新能源车需求推动氢氧化锂材料开启新一轮需求周期

“政策驱动”转向“消费驱动”,高性能、长续航新能源汽车将成未来全球新能源汽 车市场主流。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由“导入期”逐步迈入“快速增长期”,2016 年至今国家新能源购置补贴逐步“退坡”,截止目前续航里程 250 公里以下乘用车 型补贴逐步取消,续航里程 400 公里以上乘用车型补贴较 2019 年减少 10%至约 2.25 万元,至 2022 年将进一步减少至约 1.26 万元;随着补贴政策的放缓,新能 源汽车产业“主导力量”正逐步由政府过渡到市场,高性能、长续航里程新能源汽 车成为全球各大车企争夺的焦。


1.1、特斯拉热销引发“鲶鱼效应”,预计 2021 年起全球 EV 推广进程将 加速

全球一线整车生产商加速电动车项目开发进度,2021 年起全球新能源车型投放进 度或加速。2020 年一季度特斯拉 model 3 车型上榜美国十大最畅销车型、并排名 第八,受特斯拉 Model 3 车型热销带动的“鲶鱼效应”,全球顶级整车生产商纷纷 加码“电动化”战略,2021 年将成为海外车企电动化平台投产的加速时。欧系整车生产商方面,(1)大众计划 2020 年在中国销售超过 50 万辆 NEV,所有品牌合 计将销售 30 款 NEV,其中 50%将本土化生产;(2)宝马计划 2023 年前推出 25 款电动车;(3)戴勒姆计划到 2025 年总销量 15%-25%将是电动汽车。日系生厂 商方面,(1)丰田目标到 2030 年达到 550 万辆电动车销量,其中包括 100 万辆零 排放车型;(2)本田计划到 2030 年全球销量的三分之二将是电动汽车。总体而言, 全球各一线整车厂商均在加速各自的“电动化”步伐,受特斯拉 Model 3 热销带动 的“鲶鱼效应”,2020 年全球乘用车电动化趋势将显著提速。


1.2、正极材料“高镍化”是现阶段提升电池能量密度的主要途径

续航里程提升的刚性诉求推动电池生产商持续提升电池单元的能量密度,其中电 池能量密度核心取决于正极材料,三元正极材料(包括 NCA 技术路径)或成为 未来正极材料的主流技术路径。三元正极材料(Li(Ni, Co, Mn)O2)主要由Ni/Co/Mn 为主要成分的三元前驱体与锂盐经烧结等工艺制备,其凭借更高的工作电压以及 单位容量,成为高性能正极材料的主流技术路径。(1)传统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虽然具有循环性能好的特,但是能量密度低且无多大提升空间,在 EV 领域或逐步被三元材料取代。(2)2016 年因安全性考虑而禁止在客车上使用三元材料的 禁令也已经取消,这意味着官方已经认可三元材料的安全性。(3)在国家的路线 规划中,2020 年电池能量密度要求达到 300wh/kg,三元材料是目前唯一的选择。 目前业界领先的铁锂电池单体能量密度约 130Wh/Kg 左右,三元电池普遍达到 160-180Wh/Kg,LG、三星等能够做到 200Wh/Kg 以上。经测算,即使按照铁锂材 料 170mAh/g 的极限电容量计算,对应的电池的能量密度也仅能达到 216Wh/Kg, 无法实现 300Wh/Kg 的既定发展目标。而三元材料,在 3.7V 电压等级下,组成电 池后极限能量密度达到 412Wh/Kg。

“高镍化”是三元正极材料未来的主流趋势。三元材料中镍是主要的电化学活性元 素,锰对材料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和热稳定性提供保证,钴元素可降低材料电化学 极化和提高循环特性;其中镍是提高能量密度的核心,“高镍化”成为动力电池领 域三元正极材料的发展方向。目前特斯拉等先进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已经采用高镍 化的 NCA 材料,国内也开始生产 NCM 中高镍的品种(如 NCM811)。


1.3、氢氧化锂材料是三元正极“高镍化”路径的不二之选

正极材料制备过程中,锂源主要使用碳酸锂、氢氧化锂两种,由于高镍三元电池 需要更低的烧结温度,氢氧化锂成为制备高镍三元材料必须的锂盐。(1)烧结温 度8 系及以上三元正极材料烧结温度通常较低,如用碳酸锂作为锂源则易由于 煅烧温度不够导致分解不完全,正极表面游离锂过多、碱性太强,对湿度敏感性 增加;故高镍三元正极通常使用氢氧化锂作为锂源。(2)放电容量/振实密度使 用氢氧化锂作为锂源材料,首次放电容量高达 172mAh/g,且拥有更好的振实密度, 有更大倍率的充放电性能。(3)一致性氢氧化锂相对碳酸锂具有稳定性好、一 致性好等优势,更加适用于高端正极材料。三元正极 NCM811、部分 NCM622 以 及 NCA 均采用氢氧化锂为锂源,逐步替代碳酸锂。


另一方面,氢氧化锂作锂源可减小正极材料粒径,提升三元材料循环寿命。从减 小正极材料粒径的角度,动力电池采用氢氧化锂作锂源也是必然发展方向。碳酸 锂生产的三元材料的粒径分布较宽,容易造成大颗粒和小颗粒中 Li 和过渡金属含 量的不同。在充电过程中,由于极化的因,小颗粒总是过度脱锂而结构被破坏, 因此材料整体的循环性能实际上由不均匀小颗粒所决定,这也是制约三元材料循 环性进一步提升的重要因素。以氢氧化锂作锂源制备的三元材料,颗粒更趋于均 匀,进而可大幅提升三元材料循环寿命,这是高性能动力电池逐步采用氢氧化锂 做锂源的因之一。


1.4、长期空间预计至 2025 年动力电池氢氧化锂需求约 45 万吨, 2020-2025 年 CAGR 约 45%

根据兴业证券氢氧化锂需求测算模型,2019 年全球氢氧化锂需求约 8.0 万吨,其 中全球动力锂电氢氧化锂需求约 4.2 万吨,预计至 2025 年全球动力锂电氢氧化锂 需求约 45 万吨,对应氢氧化锂总需求约 49 万吨,预计 2020-2025 年动力锂电领 域氢氧化锂需求 CAGR 约 45%,2020-2025 氢氧化锂总需求 CAGR 约 35%。

海外高镍电池快速增长成为最重要驱动力。结构方面,NCA/NCM811“高镍化”趋 势成为氢氧化锂需求持续放量的最重要驱动力,预计 NCA/NCM811 高镍正极占 比将较 2019 年 27%提升约 46pct 至约 73%。



1.4.1、整车假设预计 2025 年全球电动车销量约 1263 万辆,2019-2025 年 CAGR 约 35%

⚫ 预计 2019-2025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35%,2025 年全 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 1363 万辆。2019 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小幅下滑2.8%至 124 万辆,但海外依旧保持 16%的增长至 105.6 万辆,其中特斯拉同 比增长达到 51%至 36.7 万辆,成为海外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引擎,也带动全球 新能源汽车依旧同比增长 5.1%至 230 万辆左右。我们认为,即使短期全球卫 生事件导致海外新能源汽车销量短期承压,但在欧洲碳排放标准仍未改变, 海外加速推动燃油车退出时间表也未发生实际改变,以及诸如大众、特斯拉 等龙头车企的依旧保持快速扩张的背景下,我们预计 2019-2025 年国内新能 源汽车 CAGR 将达到 28.3%,2025 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 554.6 万辆(不 含特斯拉中国工厂);海外新能源汽车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40.4%,2025 年海外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 808.5 万辆(含特斯拉中国工厂);合计全球新能 源汽车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35%,2025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 1363 万辆。


⚫ 2019-2025 年,全球动力电池的装机量或 120.3GWh 大幅增长到 795.36GWh, 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 37%。与此同时,我们根据不同车型的新能源汽车进行 带电量分拆测算,预计 2025 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平均单车带电量提升至 64kwh/辆,海外新能源汽车平均单车带电量提升至 55kwh/辆(主要基于海外 暂未考虑专用车和客车等带电量更高的车型出现,且相对插电混沌比例较高 因所致),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平均带电量也有所提升至 58kwh/辆。在此背 景下,我们预计,2019-2025 年,全球动力电池的装机量或由 120.3GWh 大幅 增长到 795.36GWh,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 37%



⚫ 另一方面,考虑到刀片电池和宁德时代的 CTP 技术带动磷酸铁锂“返潮”、 其对氢氧化锂的短期需求造成一定压制。我们预计,未来 LPF 在正极材料中 的占比或于 2021 年有所抬升至 23%,2025 年占比小幅下滑至 16%。考虑到 短期刀片电池和宁德时代的CTP技术应用带动国内乘用车的磷酸铁锂占比进 一步提升,我们假设,2020 年国内 EV 乘用车(不含特斯拉上海工厂)磷酸铁 锂渗透率从 2019 年的 4%大幅提升至 12%,并于 2022 年达到 25%,反之三 元正极材料的占比从 89%下滑至 72%;并且,2020Q4 开始,特斯拉中国区 工厂的 Model3 和 model Y 标准续航里程的车型全部采用超级 LFP 电池。

⚫ 特斯拉方面,(1)按照 2020Q4 特斯拉上海开始装备超级 LFP,预计 2020 年 特斯拉 LFP 占比约 3%,预计至 2022 年特斯拉 LFP 装机占比达到最高值约25%,并随欧洲市场高镍长续航版本产量爬升,LFP 装机占比下降至约 10% 并保持稳定。(2)按照 2019 年特斯拉全球出货量约 36.7 万辆计算,预计 2019 年特斯拉氢氧化锂用量约 2 万吨,按照 2025 年特斯拉全球出货量约 185 万辆 计算,2025 年特斯拉氢氧化锂用量提升至约 8.4 万吨。



1.4.1、国内电动车市场空间预计至 2025 年国内动力锂电氢氧化锂需求总计约 14.7 万吨,预计 2019 至 2025 年增量需求约 14.2 万吨

国内市场方面,我们预计受益于消费级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至 2025 年国内 EV 乘用车销量将快速增长至约 512 万辆,2019-2025 年 CAGR 约 31%,EV+PHEV 乘用车销量将达到约 555 万辆(不含特斯拉中国);预计至 2025 年国内新能源车 市场加权平均单车带电量达到约 64kw·h,拉动电池装机总需求量约 354GW·h,预 计 2019-2025 年国内市场(不含特斯拉中国)动力锂电领域氢氧化锂需求增量约 14.2 万吨。



1.4.2、海外电动车市场空间预计至 2025 年海外市场动力级氢氧化锂需求量约 30.2 万吨,对应 2019-2025 年 CAGR 约 42%

海外市场方面,预计龙头整车厂商将引领行业发展,我们按照龙头厂商体系对海 外动力级氢氧化锂需求进行了测算。预计至 2025 年海外市场新能源车销量将达约 809 万辆,其中预计特斯拉 2025 年新能源车销量预计将达约 185 万辆;电池装机 量方面,预计至 2025 年海外市场电池需求总计将达约 442GW·h,预计对应的氢 氧化锂需求约 30.2 万吨,预计 2019-2025 年 CAGR 约为 42%。 另一方面,受益于特斯拉强大的产品竞争力,预计特斯拉将成为海外市场的最重 要单一生产商,预计至 2025 年特斯拉(含中国工厂)电池装机量约 132GW·h, 市占率约 30%。


2、电池级氢氧化锂供给壁垒高,短期新建产能困难

我们关于电氢供给侧的核心观

电池级氢氧化锂作为锂产业链下游核心锂盐品种,不仅仅是一种精细化工品,更 重要的,它也是直接影响新能源车整车安全性,驾乘体验以及电池循环寿命的最 核心材料之一。无论自身新建项目的困难程度,外部客户的严苛要求来,氢 氧化锂行业均具备显著的行业壁垒。我们认为,(1)短期来,新增产能或主要 为龙头厂商基于现有生产能力的稳步扩张,新进入者的实际产量提升或低于预期, 但另一方面并碍其下游客户率先完成认证准备;(2)全球公共卫生事件的深 入影响一定程度影响了全球乘用车的电动化步伐,整车生产商拥有更多时间培育 和尝试氢氧化锂材料供应商,这有利于氢氧化锂二线供应商有更多时间打入下 游客户认证体系。

2.1、LiOH 是锂产业链下游三大核心锂盐之一,广泛应用于高镍动力电 池领域

氢氧化锂是锂产业链下游三大基础锂盐之一,主要应用于锂基脂、三元正极材料 等领域,其主要形态主要包括无水氢氧化锂(LiOH)和单水氢氧化锂(LiOH·H2O) 两种。(1)无水氢氧化锂为白色四方结晶颗粒或流动性粉末。(2)单水氢氧化锂 为白色易潮解的单晶粉末,当温度高于 100℃时,失去结晶水成为无水氢氧化锂。 (3)物化性质方面,氢氧化锂溶于水、微溶于醇,在空气中易吸收 CO2 生成碳 酸锂;氢氧化锂及其浓溶液具有腐蚀性,一般温度下就能腐蚀玻璃和陶瓷。

生产工艺方面,氢氧化锂可通过矿石提锂在酸化产出硫酸锂后一步法生产氢氧化 锂,也可以通过盐湖卤水提锂先生产出粗制碳酸锂,再苛化制取氢氧化锂。

下游应用方面,传统领域方面,工业级氢氧化锂可用于生产润滑脂,是良好的高 温润滑剂;另一方面,氢氧化锂是动力电池领域的重要材料,尤其是高性能动 力电池中广泛应用的高镍三元正极材料,氢氧化锂是其生产不可或缺的核心锂源。



2.2、资源品质及供给稳定性等使矿石提锂成为氢氧化锂资源主流

2.2.1、资源品质盐湖及矿山均具备制取氢氧化锂的潜力,但矿山更优

资源禀赋矿石锂资源的碳酸根、Ca、Na 离子浓度更低,杂质变化小,生产过 程可控性更强。从资源禀赋来,卤水锂资源 Na、K、Mg 等指标一般高于矿石 锂资源,面临更高的除杂需求;另一方面,不同盐湖之间杂质成分占比差异较大, 甚至同一盐湖的不同开发阶段资源禀赋都不甚一直;而车用锂电池单体用量大, 随着整车的使用及老化,各个电池之间的一致性会越来越差,易产生个别电池过 充电触发热失控,因此其对电芯一致性要求非常高。因此资源禀赋更优、一致性 更强的矿石锂资源更易得到下游整车生产商的青睐。 另一方面,矿石提锂的工艺流程、时间周期更短,可控性更强。在整车企业面临 配套产能扩张需求时,采用矿石提锂方案的氢氧化锂供应商将更容易做出快速扩 产响应,矿石提锂项目的柔性产能配套能力显著更优。


2.2.2、资源供应矿山锂资源开发稳定性、灵活性较盐湖资源更优

从资源品质稳定性,生产规模控制等方面,矿石锂资源明显更占据优势。“晒卤” 是盐湖资源提锂的核心工艺环节,因此盐湖所在地的年日照时数、海拔和温度等 都对盐田生产作业产生重要影响。(1)“晒卤”时间长、反馈迭代较慢导致盐湖锂 资源项目爬产缓慢,达产进度多低于预期。(2)另一方面,在发生洪水、暴雨等 自然灾害时,盐湖资源生产将受到显著影响。(3)盐湖提锂产能扩建首先需要克 服确定工艺,建立晒盐场两大难,不确定性非常高。尤其在晒卤环节,由于为 室外晒盐厂,风速、阳光等都会对工艺进度产生实质性影响,不确定性非常高。 因此锂辉石资源相较盐湖更适宜成为动力级氢氧化锂的资源方案。


2.3、工艺壁垒氢氧化锂加工工艺壁垒更高

全球范围内工业级氢氧化锂制备工艺主要包括碳酸锂苛化法、硫酸锂苛化法、石 灰石焙烧法三种,目前盐湖制取氢氧化锂工艺的主要代表厂商为 Livent(全球唯 一一家采用采用盐湖提锂方案并进入一线整车供应链的氢氧化锂生产商),其南美 盐湖资源在产地制备碳酸锂后转运至中国制取氢氧化锂,赣锋锂业和天齐锂业 均采用硫酸锂苛化法。其中,硫酸锂苛化法具备工艺成熟,生产流程短,能耗低, 物料流通量小等优,是全球生产氢氧化锂的主流工艺。

微粉氢氧化锂除硫酸锂苛化法本身的加工壁垒外,微粉级氢氧化锂也是加工端 不得不考虑的核心加工壁垒之一。粉级氢氧化锂属于电池级氢氧化锂,由电池级 粗颗粒氢氧化锂多加一道破碎工艺,将粗颗粒氢氧化锂磨细。电池级粗颗粒氢氧 化锂的直径在 200 微米以上,最高能到 1000 微米,而微粉级氢氧化锂的直径只有 几微米。但考虑到氢氧化锂本身的一些特性,如易受潮,有强腐蚀性,粒度更细 意味着氢氧化锂颗粒的比表面积越大,越易吸潮和碳化,以及分子间的应力也会 增大,就更易团聚。这些特性对微粉级氢氧化锂的生产和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衢州永正锂电和江西赣锋锂业是两家规模较大生产微粉级氢氧化锂的公司。


2.4、建设&运营壁垒设备调试、安全管理十分依赖经验积累

氢氧化锂新建产能投产时间周期长、技术及资质壁垒高,加之其属危险化学产品, 日常的安全稳定运营也面临不少挑战。(1)产能建设方面,氢氧化锂项目从立项 到最终达产主要流程包括可行性研究,融资,设备建设安装,产线调试,产品送 样,产线认证等环节,各个环节均具备较高的进入难度;尤其产线调试方面,对 于新进入者而言考虑到缺乏相关经验,调试周期可能长达一年以上,甚至面临最 终失败、更换工艺方案的风险;另外,客户认证方面,除主成分含量外,包括产 品一致性,资源保障能力等多方面均需下游电池厂商甚至整车厂商的评估与考核, 按照经验至少耗时半年到一年以上。(2)日常生产运营方面,由于氢氧化锂具备 强腐蚀性,属危险化学品,且氢氧化锂粉末易经呼吸道吸入产生危害,因此在氢 氧化锂的生产过程中需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规程,与物料使用及储运方案;(3) 另外随着海外客户 ESG 评估体系的影响权重日渐加大,日常的安全管理、生产过 程无害化,生产过程的外部社会及环境影响也成为新进入者面临的重要挑战。

2.5、认证壁垒电池级氢氧化锂供应商多为整车企业一级供应商,认 证周期长、流程严格

电池级氢氧化锂作为直接影响新能源车整车安全性,驾乘体验以及电池循环寿命 的核心材料,受到整车生产商的极高重视,目前来。全球一线整车生产商穿 透电池厂商而直接与氢氧化锂厂家签订供货协议正日渐成为行业主流。除氢氧化 锂化学成分满足要求外,包括上游资源类型,供应稳定性,生产自动化水平,产 品一致性,ESG 等多种因素均成为下游整车生产商及电池厂商关注的重。

➢ 资源来源方面,由于锂资源自身禀赋很大程度决定了杂质种类及其构成的稳 定性、一致性等,成为下游客户的关注重之一。目前来,由于锂辉石提 锂的生产过程可控性、资源一致性更强,逐步受到下游电池及整车企业的更 多认可。

➢ 产品一致性方面,由于下游整车定型量产后希望供应链保持前后一致,因此 整车生产商更倾向于与大规模龙头锂盐供应商的达成长期合作协议,我们认 为,行业格局或随龙头厂商与下游客户的深度绑定而日渐稳固,龙头生产商 或将呈现“步步为营,强者愈强”趋势。

➢ 除此外,ESG 也日益成为海外整车厂商进行供应链选择的核心考虑因素。总 体而言,我们认为动力级氢氧化锂生产将日渐向整车供应链靠拢,龙头锂盐 生产商优势或日渐扩大。

2.6、远期至 2025 年,预计氢氧化锂总供给约 42 万吨;近期 2020 年产 能扩张主要聚焦于国内供应商

预计 2025 年氢氧化锂总产量约 42 万吨;预计 2021 年起全球氢氧化锂产量爬升 节奏将明显加快。根据目前各氢氧化锂生产商产能规划及具体排产安排,我们预 计 2019-2025 年,全球氢氧化锂主要供应商总产量有望从约 10.0 万吨增至约 42.3 万吨;其中 2020-2025 年供给总增量分别约 2.6 万吨、6.2 万吨、6.8 万吨、5.5 万 吨、5.7 万吨、5.5 万吨,我们预计,受 2021 年赣锋锂业马洪三期项目等一线产能 陆续投产达产,自 2021 年起全球氢氧化锂产量爬升节奏将明显加快。

目前在产及在建氢氧化锂主要产能分别约 16 万吨、16.7 万吨。产能方面,预计 2020 年氢氧化锂有效产能总量约 16 万吨,其中雅保(4 万吨)、赣锋锂业(3.5 万吨)、雅化集团(3.2 万吨)有效产能总规模位居前三。另一方面,目前主要在 建氢氧化锂产能规模约 18.7 万吨,其中核心在建项目包括赣锋锂业马洪三期(5 万吨),雅保 Kemerton 一期(5 万吨)等。


预计 2020 年全球氢氧化锂产能扩张将集中于国内生产商。受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影 响,海外氢氧化锂新建&扩建项目均出现不同程度暂缓,我们预计 2020 年全球氢 氧化锂新增产能将主要集中于中国境内地区。根据公司披露,目前有扩产计划的 龙头产生主要有赣锋锂业马洪工厂三期 5 万吨氢氧化锂项目,Livent 美国 Bessimer City 扩产项目(受疫情影响,2020 年建设项目已确定性延后),雅保江锂氢氧化 锂项目(已投产,进入爬产能阶段)。另外,预计未来新增产能或主要为一线生产 商以及早已做好准备的新兴氢氧化锂供应商,预计率先争取到下游批量订单的供 应商将把握住动力锂电氢氧化锂市场的先发优势。

➢ 赣锋锂业马洪工厂三期 5 万吨氢氧化锂产线目前仍处于建设期,我们认为 其基于成熟技术路径以及江西万吨锂盐厂的成熟生产基地,建设进度可控性 较高;项目预计于 2020 年下半年投产,全部达产后预计赣锋或将拥有氢氧化 锂产能规模约 8.5 万吨,氢氧化锂产能规模届时将位居全球第一。

➢ Albemarle中国地区江西新余二期产线现已建设完成,2020 年进入爬产能 阶段,该项目总规模约 2 万吨;另一方面,雅保计划在澳洲分两期各建设 5 万吨氢氧化锂生产基地,但受到疫情影响一期项目建设进度已低于定规划。

➢ Livent公司预计 2020 年美国 Bessimer City 氢氧化锂产能将提升约 5000 吨至 1.4 万吨,公司总产能规模达到约 3 万吨;但受到疫情影响,2020 年公 司扩产进程已确定性延后。另一方面,Livent 是全球盐湖提锂工艺制备氢氧 化锂的典型代表,后续扩产需重关注旗下 Salar de Hombre 盐湖提碳酸锂项 目的扩产进程。

➢ 天齐锂业根据公司披露,西澳奎纳纳工厂 2.4 万吨氢氧化锂产能建设进度 延后,后续进度仍待进一步观察。

除此以外,近期国内新兴氢氧化锂生产商亦持续发力动力锂电氢氧化锂市场,主 要生产商包括容汇锂业、雅化集团、威华股份、天宜锂业等,其具体的工程及认 证进展同样值得密切跟踪与关注。我们认为,受全球疫情带来的乘用车电动化趋 势暂缓,将使得整车企业获得更多时间了解和培育核心锂盐供应商,全球二线氢 氧化锂供应商获得了难得的时间窗口与机遇,后续其认证进展值得期待。

➢ 容汇通用锂业公司目前拥有江苏海门、江西九江两大生产基地,合计拥有 在产氢氧化锂产能规模约 1.5 万吨;另一方面,公司正积极推进旗下湖北宜 都 6 万吨氢氧化锂项目的进展,目前受公共卫生时间影响,开工时间已延后。

➢ 雅化集团目前公司具备眉山、阿坝两大生产基地合计约 1.2 万吨氢氧化锂 产能,随着旗下雅安锂业 2 万吨氢氧化锂项目于 2020 年初建成,目前公司拥 有氢氧化锂产能总规模约 3.2 万吨,另外,雅化新增募投 2 万吨氢氧化锂项 目,计划到 2025 年氢氧化锂产能总规模达到 5 万吨以上。

➢ 威华股份-致远锂业目前氢氧化锂总产能规模约 5000 吨,预计 2020 年新开 工建设 2 万吨锂盐生产线,预计氢氧化锂新增产能规模约 1 万吨。

➢ 天华超净-天宜锂业目前在建项目为 2 万吨氢氧化锂生产线,预计 2020 年 下半年开始调试,一般调试周期为 1 年左右。

3、氢氧化锂供需总体小幅过剩,成熟优质产能结构性偏紧

氢氧化锂供需呈现总产能小幅过剩,成熟优质产能供给结构性偏紧状态;远期至 2025 年目前主要厂商氢氧化锂规划总产能仍存静态缺口,供给缺口约 7 万吨。综 合以上供需测算,(1)总供需方面,我们预计未来三到四年,全球氢氧化锂总体 名义产能仍将维持相对充裕,但到 2025 年目前氢氧化锂产能规划仍不能满足下游 的需求,显现出静态缺口,预计 2025 年全球氢氧化锂供给缺口约 7 万吨;(2)具 体分结构来,全球成熟优质氢氧化锂供应商(主要考虑赣锋、雅保、Livent、 天齐、SQM 五家)的目前排产及项目建设进度并不能满足下游的氢氧化锂需求增 量,这一方面推动二线新兴氢氧化锂供应商迎来更好机遇,另一方面,也催化一 线供应商尽快投产在建项目,在市场竞争中抢得更大的增量市场份额。 具体来,我们预计 2020-2025 年全球氢氧化锂增量需求分别为 2.9 万吨、3.6 万 吨、4.6 万吨、6.9 万吨、9.9 万吨、13.5 万吨。一线供应商(考虑赣锋锂业、雅保、 Livent、天齐锂业、SQM 五家)方面,预计 2020-2025 年对应有效产能增幅分别 约 1.9 万吨、3.5 万吨、3.3 万吨、4.5 万吨、3.7 万吨、1.5 万吨,一线产能增幅并 不能满足下游对氢氧化锂的需求。



⚫ 公共卫生事件导致氢氧化锂短期过剩进一步加剧考虑到全球公共卫生事件 导致的下游电动车市场需求下滑,我们假设 2020 年公共卫生事件导致全球新 能源车销量或下滑约 9%至约 282 万吨,对应氢氧化锂需求下滑至约 6000 吨 至 10.2 万吨,对应 2020 年氢氧化锂过剩规模将从约 1.8 万吨扩张到约 2.4 万 吨。2021 年,我们假设公共卫生事件导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将从约 438 万辆 下滑约 9%至 399 万吨,对应氢氧化锂需求下滑约 9000 吨至 13.5 万吨,对应 2021 年氢氧化锂过剩规模将从约 4.4 万吨扩张到约 5.3 万吨。


3.1、定价机制全球一线产能以签署长单为主,核心氢氧化锂生产商 或逐步迈入龙头车企一级供应商

龙头氢氧化锂厂商多与下游整车厂及电池厂直接签订供销合同,贸易环节参与极 少,价加之氢氧化锂不易储存,无流通库存等特征决定了价格波动更为缓和。(1) 根据以上的分析,氢氧化锂对整车安全性、使用寿命等均具备显著影响,为保障 资源端一致性以及的供应稳定性,全球龙头整车生产商、电池生产商多直接与氢 氧化锂供应商直接签署长期供销协议,贸易商参与极少,因此氢氧化锂的定价机 制更加简单,价格波动也较碳酸锂市场更小。(2)另一方面,由于氢氧化锂具备 强碱性,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潮,并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因此氢氧化锂不耐长 期贮存,流通库存非常少。这也进一步缓解了库存对价格的冲。

向前,我们认为受益于龙头整车厂及龙头氢氧化锂厂家分别在市场端及供给端 的巨大优势,未来上下游合作将呈现更加深入的绑定合作,氢氧化锂行业将显现 “强者愈强”的的市场格局。




3.2、价格回溯定价机制决定了氢氧化锂长单市场波动更缓和,一线 生产商溢价率将继续延续

通过历史复盘我们发现,2015 年至今锂行业主要经历了三大阶段(1)锂精矿供 给短缺时期,在丰厚政策激励下,国内商用车市场锂盐需求快速爆发,资源端的 供给刚性导致短期锂盐供需错配,价格开启快速上涨。(2)锂冶炼产能短缺时期, 随着西澳锂矿石项目的逐步投产落地,锂行业供给瓶颈逐步从上游资源转移到中 游冶炼加工环节。(3)锂产品供大于求,行业步入下行通道,随着 2018 年国内新 能源补贴政策退坡幅度加快,锂需求驱动力回归终端整车市场,产业链开始进入 去库存阶段,锂产品供给过剩,价格开始步入下行通道。 另一方面,自 2018 年中旬起,伴随碳酸锂价格的快速回落,氢氧化锂相对碳酸锂 的溢价率逐步提升。锂盐市场逐步“分化”。我们认为,随着“高镍化”进程的推进, 动力电池领域对电池级氢氧化锂的需求将进一步提升,而供给壁垒相对更低的碳 酸锂市场未来一段时间将继续处于底部盘整期,尤其全球一线动力级氢氧化锂供 应商的溢价率将继续延续。


3.3、成本锂辉石一步制取氢氧化锂性价比更高,与矿石法制取碳酸 锂成本较为接近

锂辉石资源在酸化产出硫酸锂后可一步生产氢氧化锂,较盐湖卤水资源工艺环节 更少、成本占优。生产工艺方面,矿石提锂在酸化产出硫酸锂后可一步法生产氢 氧化锂,而盐湖卤水提锂则需要先产出粗制碳酸锂后,再苛化制备氢氧化锂。因 此,从成本角度考量锂辉石制取氢氧化锂相比盐湖提锂技术路径无更多劣势。 锂辉石资源在酸化产出硫酸锂后可一步生产氢氧化锂,较盐湖卤水资源工艺环节更少、成本占优。生产工艺方面,矿石提锂在酸化产出硫酸锂后可一步法生产氢 氧化锂,而盐湖卤水提锂则需要先产出粗制碳酸锂后,再苛化制备氢氧化锂。因 此,从成本角度考量锂辉石制取氢氧化锂相比盐湖提锂技术路径无更多劣势。 具体工艺路径方面,采用硫酸锂沉淀法生产的氢氧化锂成本与矿石提锂生产成本 差距或小于 1 万元(根据赣锋锂业公告披露,其电池级氢氧化锂成本较电池级碳 酸锂成本仅高出约 2300 元/实物吨);但如果采用碳酸锂苛化法加工氢氧化锂则另 需加工成本约 2 万元。



3.4、远期氢氧化锂存涨价预期,龙头供应商将最为受益景气回升红利

⚫ 2020 年上半年,低价背景下,供应主动和被动减产不断。一方面,当前 AM 锂精矿价格下跌至 450 美元/吨,部分 CIF 价格或继续向 420 美元/吨靠近; SMM 电池级碳酸锂继续下跌至 4.4-4.6 万元/吨,氢氧化锂相对存在一定价差, 但仍停留在 5.3-5.9 万元/吨附近。低迷的锂精矿和锂盐价格大幅下跌导致供 应开工动力不足,尤其是澳洲锂精矿(2020Q1 银河资源锂精矿产量环比-67%, Altura 和 Marion 锂精矿产量环比-10%)。同时,由于全球公共卫生事件的影 响,部分盐湖和冶炼加工产能也被迫减产停产,预计价格也跌至接近成本线 附近,存在强有力支撑。

⚫ 预计 2021 年,海内外氢氧化锂需求或得到持续改善。另一方面,随着国内新 能源政策逐步加码,加之国产版特斯拉降价带来催化,加之海外企业逐步复 工,高端的氢氧化锂需求将持续回暖。



预计 2020 年全球氢氧化锂产能扩张将仍集中于传统氢氧化锂龙头生产商。根据 公司披露,目前有产能扩张规划的一线厂商主要有赣锋锂业马洪工厂三期 5 万吨氢氧化锂项目,雅保江锂氢氧化锂项目(爬产)、雅化集团 2 万吨氢氧化锂项目(雅 安)。我们预计受西澳锂盐厂建设延后影响,2021 年全球一线厂商氢氧化锂产能 将逐步走向“紧俏”;另一方面,预计未来新增产能或主要为一线生产商基于现有 生产能力的稳步扩张,龙头生产商或将呈现“强者愈强”趋势,收获最大份额的需 求增量。

价格方面,我们预计 2021 年起全球成熟优质氢氧化锂一线产能(主要考虑赣锋锂 业、雅保锂业、Livent、天齐锂业、SQM 五家)将现供给缺口,或催化氢氧化锂 价格率先迎来上涨。


4、一线供应链一线氢氧化锂生产商“四足鼎立”格局(略)

截止目前,全球实现规模化供应一线电动车生产商供应链的氢氧化锂供应商主要 有四家,包括赣锋锂业、雅保、Livent、天齐。我们预计,(1)受益于一线供应 商在全球顶级资源端的布局优势、生产供应的成熟稳定、下游客户的长期依赖, 未来全球一线氢氧化锂供应商优势地位将进一步强化。(2)具体结构方面,一线 供应商中赣锋锂业的扩产项目进度最快(5 万吨氢氧化锂项目)、可控度最高;雅 保的资源端优势更为明显(拥有全球最优质锂辉石资源 Talison 49%股权),有望 进一步提升市占率优势;另一方面天齐锂业在解决短期现金流困境后仍在资源端 及工艺方面具备充分竞争力;Livent 的核心瓶颈一方面显现在资源限制,另一方 面盐湖工艺制备氢氧化锂的较高成本也是其需要长期关注的核心。除此以外, SQM 目前具备约 0.4 万吨氢氧化锂产能,未来规划新增约 1.6 万吨氢氧化锂产能, 受益于 SQM 在锂盐工业的长期积淀,其最新进展也同样值得关注与期待。

4.1、赣锋锂业龙头氢氧化锂供应商,资源+锂盐产能能力稳步提升

4.2、Livent全球盐湖工艺制备氢氧化锂典范,2020 年产能扩张暂缓

4.3、Albemarle在产产能规模约 4.1 万吨位居全球第一

4.4、天齐锂业现金流困境突围后仍具资源+工艺较强竞争力

5、新供给中国新兴力量值得期待(略)

5.1、雅化集团锂业务发展迅速,已投&规划氢氧化锂总产能规模约 5.2 万吨

5.2、威华股份聚焦氢氧化锂主业,主营业务和发展战略更加清晰

……

(报告观属于作者,仅供参考。报告来源兴业证券)

获取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vzkoo.com。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8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196.26
  • 江恩阻力:209.29
  • 时间窗口:2024-06-02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94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