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捷佳伟创亮点

  • 作者:Emmzikiang
  • 2021-08-31 18:39:34
  • 分享:

一、光伏电池设备龙头

捷佳伟创成立于2003年,主要从事各类清洗设备的制造与销售业务,主要产品包括汽车发动机部件\各类压缩机零部件\各类金属器件\显像管\玻璃器件的清洗设备等;后自主成功研制单晶槽式制绒酸洗设备,并于2005 年正式进军光伏行业;2008 年推出首台自主研制的PE-260 型等离子体刻蚀机,为公司日后PECVD 产品的研发奠定了基础;2013 年公司注重自动化方面的研发,成功推出链式设备自动上下片机、自动石墨舟装卸片机、自动石英舟装卸片机等系列产品,满足电池片厂家自动化生产的需求;2016 年公司成功推出正反面电池片色差分选设备;后来逐步推出满足行业新工艺技术的槽式黑硅制绒设备、HIT 制绒清洗设备、SC-LSS3200C-Z2 链式碱背抛光设备、臭氧清洗设备,可满足客户对新工艺的推广和应用,为公司未来销售收入的增长打好坚实基础,目前公司各类工艺设备的市场占有率均超过50%,成为全球领先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设备供应商;2018年创业板上市。作为光伏电池片设备龙头,通过积极布局新一代技术路线维持行业竞争优势,将持续受益光伏平价上网趋势带来的行业发展机会。

捷佳伟创由清洗设备起家,通过单晶槽式制绒酸洗设备打入无锡尚德进行销售,之后进军光伏行业,经过多年发展,最终形成了具备 PECVD 设备、扩散炉、制绒设备、刻蚀设备、自动化配套设备等核心太阳能电池片设备生产能力的龙头企业。

公司是国内唯一具备 PERC 设备整线供应能力的企业,综合市占率超50%。其中核心的单晶制绒设备和刻蚀清洗设备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扩散设备和 PECVD 设备市场占有率达50%以上。

公司是国内唯一具备 PERC 设备整线供应能力的企业,综合市占率超 50%。其中核心的单晶制绒设备和刻蚀清洗设备市场占有率达 70%以上,扩散设备和 PECVD 设备市场占有率达 50%以上。 

大尺寸趋势引领设备迭代。随着大尺寸硅片的推广,由于成本优势,大尺寸电池片渗透率提升,推动电池片产线改造升级。如果未来 2-3 年 210 大尺寸成为市场主流,则未来 2-3 年市场老旧的小尺寸存量设备均需逐步更换至 210 大尺寸设备。 


业绩方面,过去5年公司营收CAGR 为58%,归母净利润CAGR为71%。2019年ROE(加权)为16%,过去5年几何ROE水平为17%。

这个业绩水平是相当不错的。处于行业快速发展阶段,公司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撑企业快速扩产。

于是2020 年,公司发布 25 亿定增方案进一步布局 HJT、PERC+设备。本次增发募集资金将部分用于公司已研发产品的量产(包括清洗制绒设备、PECVD、PAR 透明导电膜设备,预计投资金额分别达 6.4 亿元、10 亿元、3.3 亿元)。项目预计 2023 年完全达产,预计新增 HJT 用湿法设备和 PECVD 设备产能 20GW/年、HJT 用 PAR 产能 50 套/年(对应 12.5GW/年)。

2021 年 3 月 12 日,公司收到证监会《关于同意深圳市捷佳伟创新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定增已受证监会核准。2021年4月23日公司发布定增结果显示,公司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价格为94.41元/股,共计募集25亿元,新增股份2648.02万股,将月27日交易所上市。新股上市后,公司总股本将从3.21亿扩大至3.48亿。

为什么公司要向HJT进军,这还得从光伏电池技术的发展趋势谈起。

光伏电池片技术发展趋势铝背场 BSF 电池(1 代)→PERC 电池(2 代)→PERC+/TOPCon(2.5 代)→HJT 电池(3 代)→HBC 电池(4 代,可能潜在方向),单晶电池的转换效率从 2014 年的 19%上升至 2020 年的 23%-24%。

目前 PERC 电池片转换效率已接近 24%的天花板,而基于 PERC 的技术升级路线——TOPCON 的长期潜力有限。

相比于 PERC 电池,HJT 电池片具有转换效率高、工艺流程步骤少,降本空间更大、双面率高、温度系数低、结构对称,薄片化潜力大等天然优势,成为了后 PERC 时代最可能的替代者。

异质结电池理论效率高达 27%以上,从未来 5-10 年的维度来看,通过叠加 IBC 或钙钛矿技术,HJT 技术转换效率可超 30%。此外,由于 HJT 电池具有温度系数低、无衰减、双面率更高等优势,在相同功率下,相较于其他类型的组件发电能力更强,具有更高的发电增益。

HJT 电池 有4 大生产工艺环节,分别是清洗制绒、PECVD、TCO 制备、丝网印刷,各环节设备投资额占比约 10%、50%、25%、15%。


2021年7 月 20 日,公司常州研究院 HJT 中试线高效电池首片下线。经历50 天时间,公司已实现制绒、非晶硅镀膜、TCO、丝网印刷等工序的主机及自动化全线贯通。在非晶硅镀膜环节,公司采用大腔体平板 PECVD 设备。未来中试线将会迅速验证更多技术形态的非晶硅镀膜设备及工艺、TCO 镀膜设备及工艺等。

公司为全球第一家实现 4 道工序完全自主开发的异质结设备供应商,与爱康、润阳合作紧密,PECVD、RPD 均已实现客户交付验证,有望开花结果。在 TCO 镀膜环节,公司 RPD 设备能够在常规 HJT 的基础上带来保守 0.6%以上的效率增益,把异质结电池量产转换效率推上 25%的行业高度。在非晶硅镀膜环节,公司横向布局更多技术形态的非晶硅镀膜设备及工艺。预计在 2021年下半年,公司将把每 GW 异质结设备投资降到 3.5 亿以下,促进 HJT 行业需求大幅增长。

2021年8月18日下午,深圳市捷佳伟创新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常州捷佳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传来消息——捷佳伟创首批管式异质结PECVD工艺电池顺利下线,同时也是全球首批利用管式等离子体气相沉积工艺异质结电池。

管式PECVD优点主要有如下优点一是管式PECVD投资成本较低,当前单GW投资与板式PECVD的差异是0.9亿-1亿,未来下降的幅度会更高。二是管式设备的工艺灵活,可以自由搭配。三是管式异质结设备的能耗与平板式设备和Cat设备相对来说比较低。四是管式设备采用并行处理方式,开机率更高。

在异质结全链设备中,PECVD价值占比近50%,可以说,得PECVD者,得天下。待中试数据发布,公司有望将迈为在内的传统板P设备清出市场,享受异质结设备扩产中的最大红利。



1、7月22日,公司已取得重要客户在槽式湿法清洗设备上的批量订单,并于2021年7月21日成功交付3套集成电路全自动槽式湿法清洗设备至客户进行大批量生产。

湿法设备顺利交付,成功进军半导体领域

作为光伏电池设备的领先企业,公司顺应产品发展路径,努力向半导体设备领域延伸。公司孙公司创微微电子,专门从事集成电路湿法清洗工艺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设备主要包含槽式及单晶圆湿法清洗设备,除此次交付的设备外,正在设计制造中的设备还包含了用于MicroLED、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及集成电路IDM厂的槽式清洗设备及相关附属设备,涵盖了集成电路200mm以下近70%湿法工艺步骤,包含有光刻胶去除、氧化膜刻蚀、金属膜刻蚀、炉管前清洗及有机溶剂清洗等。本次湿法清洗设备的交付,表明公司已经成功实现从光伏设备设计制造向泛半导体及半导体行业的拓展。

半导体清洗设备国产化加速,公司有望持续受益

清洗设备是半导体制成的重要环节之一,其主要用于去除半导体硅片制造、晶圆制造的杂质,光刻、刻蚀、沉积等重复性工序之后都需要进行清洗。根据SEMI的统计,2020年,国内清洗设备国产化率仅为20%,相较于光刻机、刻蚀机等核心设备,清洗设备技术要求略低,因此易于实现国产化突破。公司作为太阳能电池设备领先企业,其生产的清洗制绒、扩散、刻蚀、PECVD设备均与半导体工艺环节相关,此次切入半导体清洗设备领域是公司技术实力的体现,也顺应了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的趋势。当前包括盛美半导体在内的主要半导体清洗设备厂商正加速推进半导体清洗设备国产化进程,公司作为跨界新星,有望持续受益国产化浪潮带来的红利。

TOPCON具备良好兼容性,公司设备端优势持续加强

当前PERC电池的转换效率已接近理论极限,但存量产能规模较大。部分电池厂商将优先考虑在原有工艺上,进行技术升级来提高转换效率,而TOPCON电池制作工艺流程与PERC相似,通过增加硼扩散设备、薄膜沉积设备和去绕镀环节清洗等工序,可有效实现产品升级迭代。因此,在提升转换效率基础上,TOPCON具备良好的兼容性。公司在TOPCON工艺上具备丰富的技术储备,优势明显,针对核心工艺流程,布局扩散炉和LPCVD设备,部分产品已实现量产,随着下游厂商需求持续释放,公司业绩有望迎来持续增长。

湿法设备的顺利交付,表明公司顺利进入半导体专用工艺设备领域,公司有望长期受益于国家集成电路装备国产化,此外,伴随存量PERC电池产能升级,公司业绩有望迎来持续增长。

2、捷佳伟创在手订单饱满,下半年验收确认节奏有望加快。

由于上半年硅料硅片涨价影响到下游装机,设备厂商整体订单验收确认节奏均有所变慢,公司Q2营收增长也受到一定影响,但由于减值计提下降等因素,利润实现高增。随着下半年下游装机提速,公司设备验收确认节奏有望加快,叠加大尺寸设备验收占比提升及结构优化,预计下半年业绩增长有望提速。订单来看,去年为PERC扩产大年,行业扩产超130GW翻倍增长,今年行业扩产持续,按照行业扩产幅度测算,预计公司今年新签订单或超50亿元。目前公司在手订单较为饱满,上半年公司存货46.13亿元较年初增长20.66%,合同负债37.49亿元较年初增长12.75%,结合当前设备公司预收比例测算,预计当前在手订单超80亿元。下半年来看,随着行业旺季到来,Q4行业PERC仍将有较大扩产,同时,TOPcon、HJT进入规模化扩产阶段,公司新技术设备也有望贡献增量。



1)组件和电池后续随着辅材降价、硅料价格与组件价格博弈清晰、大尺寸占比提升,盈利有望不断修复。前期受损最严重,反弹有望最先行,关注前期因硅料硅片涨价问题而受损最为严重的210大尺寸组件天合光能、210大尺寸电池爱旭股份、一体化晶澳科技。



2)逆变器中长期国产替代的大逻辑依旧,短期伴随行业起量全年业绩确定性强。国内企业凭成本优势与快速迭代正加速海外市场替代,2020年国内企业在海外市占率接近50%,预计后续最少有20pct的提升空间。随IGBT功率密度提升,组串式逆变器功率扩大后其性价比已可与集中式逆变器竞争,后续将继续进行组串替代。逆变器逆变器持续受益下游需求复苏+海外市占率提升+储能市场爆发+分布式市场高景气的多重共振逻辑,是光伏板块唯一同时卡住B端和C端的环节,机会一直较为确定。关注阳光电源、锦浪科技、固德威。



3)工业硅和热场受益硅片扩产与设备配套,全年供需紧张,工业硅作为硅料的上游,需求端受益硅料大幅扩产,供给端受限于碳中和碳排放政策影响新增产能供给,硅料卖铲人更加确定受益;另外硅料降价后迎来各厂商硅片扩产以及设备更新,带来与单晶炉配套的热场供不应求高确定增长,业绩有望高增。关注工业硅合盛硅业、热场金博股份。



4)设备方面,异质结与大硅片,技术迭代带来扩产潮,空间巨大增长确定,订单排满,关注技术领先的HJT迈为股份捷佳伟创金辰股份、单晶炉晶盛机电、设备电源英杰电气。



5)目前产业链中没有库存、供不应求、享受至少一年产品导入期市场红利的210大硅片龙头中环股份,虽然前期硅料涨价短期影响部分利润,但长期来看是加速市场的优胜劣汰,中环面对硅料涨价,可以通过210大硅片的显著降本,切薄技术的降本,颗粒硅应用技术的降本,工业4.0的显著增效等技术储备,轻松应对并取得了相当好的经营业绩,所以公司层面具备自下而上边际变化,市场预期差最大,拿着放长看应该更安心。从各方面观察,中环高层对股价长期表现很有心,可以继续期待走入新时代的中环未来持续的成长与蜕变。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6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54.01
  • 江恩阻力:60.76
  • 时间窗口:2024-07-16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3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