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美联新材调研纪要

  • 作者:买跌买涨问我
  • 2022-07-13 20:54:23
  • 分享:

【公司母粒板块介绍】


公司从 2000 年成立以来,一直是做色母粒和功能母粒为主营业务的一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最终在 7000 家企业里面规模做到了做到了老大,利润也做到老大。

【公司隔膜板块业务介绍】


2017 年在汕头就组建了广东美联隔膜有限公司,公司是上市公司 100%投资的全资子公司,投资后跟日本公司购买了两条隔膜生产线,但一直没有急着建设开工。等到 2020 年底和 2021 年找锂电池隔膜布局点,到 2021 年 3 月 17 号,决定投资建设安徽美新材料有限公司,把计划在汕头投资的隔膜企业转到了安徽。原计划在元旦后尽快出产品,但因各方面原因一直拖到了 4月份,一二号线才建成投产。

在 4 月份的时候,三四号线才开始从上海运到公司,受到一定影响,但总体上项目从签约到投产到一二号线具备投产的条件,基本上控制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在行业里面速度是非常快的。

公司瞄准宁德时代头部企业在打样送样,第一批送样过去后,宁德时代检测通过技术认可,电池测试也过了,到报价这块已经都 ok 了,合同这块也已经过了。现场验厂如果 ok,可能很快就很快有订单。

头部企业认证这些工作进入到尾声,但还没有实质性订单,这阶段前前后后一个季度一直不停给新能源汽车、3C 电池厂家做技术交流,然后打样送样检测,目前走得最快已经下了订单也有生产了,公司在 6 月份就已经有销售了。

现在已经有两三个企业已经发货和正常生产。另外一些企业像赣锋、欣旺达等都在紧锣密鼓的推进。

【公司三聚氯氰板块业务介绍】


18 年收购的一个生产三聚氯氰的企业,三聚氯氰是化学中间体,广泛应用在农药、染料、颜料等等领域,全球有差不多 20 万吨的市场,公司产量是 9 万吨,在全球最大。公司是 19 年 3 月 21 号完成了控股控股权的收购,上市公司持有这家营创三征公司 63.25%的股权,这家公司也是上市公司报表层面销售收入贡献超过 50%。当时收购这家公司 63.25%的股权,花了将近 4.8 个亿的货币资金,这个是纯现金收购的。截止今年年底,最迟到半年或者到三季度,公司收购成本就能全部收回来。这个公司的产业定位就是上市公司的一个现金流,公司今年可能能做到 20 个亿含税销售额。应收账款方面,董事会对高管团队下的指标控制在 5,000 万以内,公司也没有银行贷款,现金流特别好,未来也没有大的投资项目。每年实现的利润都是及时以分红的形式回到了上市公司。未来的话,这个公司就是上市公司比如说用来加大锂电池隔膜投资这个领域的现金流。

【Q&A】


Q隔膜设备投产建设情况?


A17 年订了两条生产线,后来在去年 5 月份左右又定了两条线,5 月份定的这两条三四号线,已经安装好正在做洁净车间的建设,很快就投产了。所以目前在铜陵厂区有 4 条生产线,这个月月底,三四号线就达到可生产状态了,年产能就到 3 亿平了。

Q选用设备和其他厂家相比有什么优劣?


A公司设备选用的是日本芝浦的,芝浦机械就是东芝旗下的一个子公司。跟现有(制钢所、布鲁克纳)各有优劣,技术方面反馈做基膜的设备说东芝的设备是比较好的。

Q设备投资价格包括产能方面的优点或者短板如何?


A和同一厂家原来同样幅宽设备的差异,我们的门幅是 3 米 6 的设备,这个设备原来产能只有 5,000 万平,但是这两年一直跟日本制造商沟通交流来提升产能。所以说花了同样多的钱,我们的产能比原来老的机型提高了 50%,一条生产线现在产能能达到 7,500 万平。

Q设备产品的优劣跟其他设备相比是怎么一个水平?


A总体上来讲我们的(技术)团队对这个设备是赞不绝口。这个产品比原来产品漂亮稳定太多,操作也很容易,还是比较超出预期的。

Q公司目前涂覆膜的生产情况?涂覆膜和基膜配套的比例大致什么水平?


A涂覆膜我们一直都有生产,现在第一个客户就是要涂覆膜。公司是总基膜的 80%离线涂覆来配的。先生产收卷之后,如果有客户需求,就可以直接在工厂内部做一些涂覆。

Q隔膜这块今年底的全年的出货量,还有明年的出货量以及明年的产能规划?


A从这个月底就有 2,500 万平米的每月产能,7-12 月 5 个月应该有 1 亿 2500 万平的总产能,实现销售 90%左右就可以有 1 亿平,最近也不断给大客户洽谈大一点的订单,所以还是有心今年出到 1 亿的。

明年的话希望能够规划是能够出到 4.5~5 亿平的产量,现在的三亿平开好以后,明年全年争取满产,另外在明年二季度有 6 亿平的产能建设规划,新增的这部分我们希望有个 1.5~2 亿平的产量出来。

后年的话还有 3~5 亿平的产能规划,因为在铜陵投资是 20 个亿,按照现在的投资成本能够形成 13~14 亿平的产能。接下来我们还会有一些新的计划,现在还不方便透露,未来的话肯定不只是这十几亿平的产能。

Q做隔膜的子公司安徽美芯的少数股权比例上市公司是怎么计划的?为什么不直接设置成由上市公司全持股,然后给相关团队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


A计划以后全部由上市公司来收购,其他的股权全在上市公司高管以及我们的隔膜团队的,全部都是内部的人。没有全持股,一是投资非常大,当时一期规划就要投 5 个亿,上市公司没有这么多钱。第二个我们引进的团队也希望能够参与,所以就留了股权给大家当做一个股权激励。同时今年上市公司也做了一次股权激励,上市公司的高管团队、核心技术人员和业务人员是激励对象,引进的锂电池隔膜的核心团队,也是这次股权激励的对象,所以对于这个团队是已经有双层股权激励在里面。

另外由于上市公司还是一个小公司,在重大投资上,如果上市公司钱不够,我们几个核心股东上还是很有钱的。我们这个团队还是七彩化学和泰康这两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的二股东,累计在持有的市值也不小。同时我们还有一个公司是第三大股东,可能下周就要上市了。所以说明年要投 10 来个亿去增加 6 亿平的产能,对我们来讲没有资金压力。

Q单亿平的投资成本和同行业比是如何做的这么低的?


A行业单亿平投资成本三亿左右,我们差不多 1.6-1.7 亿,我们买的土地便宜,买的设备不断砍价,同时还要求提升产能。不停改瓶颈做技技术升级,产能提升大约 50%,这样单位投资成本就降低了 50%,从基膜生产线来讲。另外一个偶然因素,原来 3 亿平产能花了 5 个亿,三四号线优惠力度更大点,本来这两条线是给其他人准备的,但是原有客户放弃了,团队知道后迅速跟供应商谈判,低于市场价拿到这两条生产线,节约了几千万。一期的时候虽然生产线小一点,但一个是偶然性少了几千万,同时也做了产能提升,两个因素叠加,所以说一期投资成本控制得很好。

二期在追求它单机产能更大的新一代的设备,二期开始设备更大,单位投资成本不但不会增加,反而还有下降的空间。美联新材做任何投资都是把成本算得很死,因为考虑到最终隔膜可能产能过剩,到产能过剩的时候大家就是拼成本。

Q未来差不多 10 亿平的设备和日本芝浦已经订好合同了吗?


A明年 6 亿平的设备是已经早就谈妥了,只是在等他第一条生产线的投产。如果投产以后设备没问题,合同就生效。

Q设备这块整个的基膜生产全都是用的是日本芝浦吗?


A基膜的生产线只用芝浦的。

Q作为一个新进入这个行业的竞争者是如何去锁定芝浦这种设备巨头的?


A首先上市公司跟芝浦 17 年就开始打交道,相互已经磨合了很多年了。第二个我们引进的团队他们之间已经合作了更久了,一直以来都是合作伙伴。同时从合作模式上,日本设备厂商做生意谁把他当成战略合作伙伴,他就更加重视你。另外像这种核心设备,他是不打愿意大量的卖给国企甚至央企。同时如果一家隔膜企业的用的设备很杂,厂商就认为你没有把他当成战略合作伙伴,他也就不会把你当成战略合作伙伴。美联是民营的上市公司,没有国资背景,这是第一点。美联的团队很有理想很有抱负,他认为美联能够把这个行业做大做强,能够把他的设备发扬光大,他非常看重这一点。

Q现在隔膜良率的情况如何?


A良率的问题还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回答,我们一定要通过订单量大,然后让我的设备稳定的跑一个月一条线才能够准确的得出良率是多少。但是我们团队说有心能够做到 90%以上。

Q三聚氯氰的周期性强吗?


A现在中国就有三家企业,三家企业占到全球 90%以上的产能,现在整个竞争格局很稳定,未来我们相这个产品会在一个高景气度下运营,不会有什么周期性,倒是有一点季节性,因为正常二三季度是传统的淡季,一四季度是这个行业的旺季。

Q现在产品产线的幅宽跟车速大概是怎么样?


A幅宽是 3 米 6,车速的话根据产品的厚薄,平均在每分钟大概 50 米的样子,成品做到 10开的比较慢一点,7um 的就开得比较快,做 5um 速度就更快了。

Q5um 产品已经送样通过了吗?还是哪个规格通过了大客户的认证?


A头部企业第一次送 7um 的已经通过了。后来做 5um 的,最近还没反馈结果。

Q往后新增产线的车速跟幅宽参数如何?


A后面增加的幅宽是 5 米 5 的,车速还没了解,只知道单条线的年产能是 2 亿平。

Q:作为后进入者相比于前头部公司的优劣势在哪?


A劣势,首先他们客户群体成熟。第二相应的应用领域更开阔。研发能力上强,员工队伍成熟。这方面做为一个崭新企业,每个板块的熟练工以及熟练的技术人员不如别人多。但就算是头部的隔膜企业,一样面临扩张太快的人才缺口问题。对于我们而言,现在我们的优势是作为一个新企业,有成熟团队。第二个这个团队也是用这种设备的。第三个产业升级时,团队就跟日本工程师一起探讨研究改行进,对这个设备他们就很熟悉。我们就能够保证给头部的客户一次性送样成功。所以还是有很多优势,第一个投资成本省,然后团队设备是高度融合的,所以能够很快出产品。

Q未来的在行业的地位或者愿景如何?


A未来的竞争在成本端很有心,在基膜这块,在中国做基膜我们团队肯定是最好的,所以从 17 年立了项以后,就把所有的精力放在涂覆研究开发上。这几年在涂覆这个领域申请了很多发明专利,部分已经授权了,所以这几年放慢隔膜建设的步伐,同时也在积极的补短板,我们未来的涂覆一定会在中国领先,包括班步车电池的涂覆,虽然说做一个后进入者,但是我们的心还是非常足的。

Q在成本或者价格方面跟现行的这些头部企业的一个优势点有多少?给头部企业的优惠大概会什么怎样的情况?


A现在总体上隔膜是供不应求,还算一个紧平衡状态,电池厂的杀价空间其实不大。像头部企业象征性的比别人少两三个点,头部企业也认可了,所以说我们会做出姿态,但是不会主动去杀价。第二个我们的成本比同行的平均成本至少低 10%以上。也就是说市场端我便宜 2~3 个点,其实我的毛利率做的比现有的同行业的平均水平一定会高。

Q从长期角度讲的话,如何看待它的一个竞争格局?


A中国所有隔膜企业,面临的市场不只是国内市场,而是全球市场,这是一个点。第二个点,现在中国所有企业已经发公告要上的产能,就算在 2025 年之前全部上完,都满足不了全球的需求,所以在市场以及价格上,其实我们真不担心,未来我相大家会把毛利率做到越来越高,未来的话我肯定是以全球市场为主。所以从长远来看,至少在未来几年内那么它还是一个景气度非常高的产业,市场的价格不会往下走。

Q三聚氯氰这块今年的净利率能达到多少?


A净利率的话不会低于 30%。

Q色母粒今年的净利率大概是在多少水平?


A色母粒最近毛利率比较低,净利率的话可能也就几个点。三聚氯氰和色母粒两个板块归母后后全年大概 3 个多 4 个亿左右的利润。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3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6.2
  • 江恩阻力:6.98
  • 时间窗口:2024-07-01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2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