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新元科技专题研报

  • 作者:微笑的晨曦
  • 2021-10-16 14:06:20
  • 分享:



1橡胶轮胎领域智能装备提供商

1.1深耕橡胶轮胎智能装备领域多年,拓展智能裂解回收产线


公司成立于 2003 年,初期主要面向橡胶轮胎行业提供智能输送配料 装备及其解决方案,主要产品包括智能环保型密炼机上辅机系统、 气力物料输送系统和小料自动配料称量系统等。


公司依托自主研发所掌握的废旧轮胎裂解循环利用技术,开发针对 废旧轮胎循环再利用领域的新产品智能裂解装备及全自动装备生产 线,并逐步向市场推广。


2017 年,公司收购清投智能,增强人工智能、智慧显示等方面的技 术,完善智慧工厂综合解决方案,公司业务从工业智能化装备延伸升 级到数字化智能装备。


公司产品按应用领域可分为五类智能输送配料装备、绿色环保装 备、智能显控装备、智能专用装备、智能裂解装备。


1.2第一大股东为江西国联,三位一致行动人构成实控人


2020年1月,江西国联大成实业有限公司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截止 2021 年中报共持有公司 2301 万股股份,持股比例为 8.63%。公司的 实际控制人为朱业胜、曾维斌、姜承法;三人自 2005 年以来一直为 公司重要股东,并担任公司主要高级管理职位;三人于 2012 年 6 月 签署了《一致行动人协议》,合计持股比例为 12.77%。


1.3智能装备营收占比超50%


智能显控&专用装备占比较高。2018 年以后,智能显控装备、智能专 用 装 备 成 为 营 收 的 主 要 来 源 , 2018-2020 年 营 收合计 分 别 为 2.44/3.06/2.37 亿元,分别占总营收的 45%/63%/54%。


过去五年间营收、净利润波动较大;2021H1业绩增速高。2016-2018 年,公司营收从 2.19 亿元增长至 5.36 亿元,主要受益于 2017 年收 购清投智能,智能显控装备&智能专用装备营收规模较高,带动收入 较快增长。2018 年之后,受市场竞争和疫情影响,公司营收有所下滑。 2016-2020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波动较大,主要受到 2019/2020 年分别计提 0.51/3.25 亿商誉减值影响。2021H1,公司实现营收 3.4 亿元, 同比增长 97.96%;实现归母净利润 0.36 亿元,同比增长 286.85%; 主要受益于公司智能输送配料装备、智能数字显控及存储装备销售收 入同比大幅增长。


毛利率较为平稳,现金流波动较大。2016-2019 年,公司毛利率基本 保持在 35%左右,较为平稳。2020 年,疫情影响下,各类装备销量下 降,毛利率阶段性降低。2016-2019 年,公司经营性净现金流持续提 升;2020 年,随着营业收入的下降,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 现金减少,导致经营性净现金流转负。


2废轮胎处置监管政策有望落地,裂解市场规模可期;硅废料产量持续提升,废料提纯需求高

2.1废轮胎产生量逐年上升、裂解市场规模可期


2.1.1再生利用占据规范处理市场主体地位,但内生缺陷明显,行业涅槃在即


近年来,我国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汽车报废和车型更替导致废轮 胎产生量快速增长,从 2013 年的 1080 万吨增长到 2019 年的 1480 万 吨,CAGR 为 5.39%。


目前废轮胎的处理方式主要有轮胎翻新、再生胶、橡胶粉、热裂解等。 其中,以填埋、焚烧、土法炼油、热裂解等方式处理的废轮胎量超 过 60%,其中土法炼油的比例较高,大量废轮胎未经规范处理。


废旧轮胎若作为固体废弃物、焚烧和炼油,将严重污染环境;简单 翻新处理再装车上路,存在安全隐患;原始加工生产再生胶,存在 污染,且利用率极其低下;废旧轮胎亟需一种可实现循环经济与可持 续发展的处理路径。虽然旧轮胎翻新是国际公认的再利用和资源化 首选方式,但我国可供翻新的轮胎有限,轿车胎不能翻新,卡车胎可 供翻新的轮胎不足 10%。我国翻新轮胎的质量问题,也制约着轮胎翻 新技术路径的推广。再生橡胶虽然成为我国橡胶工业不可或缺的橡胶 资源,但能耗高、污染较严重;生产橡胶粉虽然是可直接应用的无害 化加工方式,但应用范围有限;热裂解是废轮胎循环利用的最后环 节,是将废轮胎“吃干榨净”的重要手段。


2013 到 2018 年,再生利用的废轮胎数量稳定在 1/3 左右。2015 年, 废轮胎翻新量下降42.8%至28.6万吨,此后保持稳定,翻新量占比不 足 3%。


再生利用目前占据废轮胎规范处理市场主导地位。我国橡胶资源长 期匮乏,再生胶行业起步较早,发展较为成熟。目前再生橡胶是国 内废轮胎回收利用的最主要途径。2018 年,包括再生橡胶和橡胶粉 在内的废轮胎再生利用量达到 485 万吨,占废轮胎总处理量的 33%。


橡胶轮胎产量承压,再生利用存在内生缺陷对轮胎原料要求高、使用范围有限。橡胶轮胎产量承压,再生利用处理方式受限。从 2011-2018 年轮胎产 量变化情况来看,2011 年我国橡胶轮胎外胎产量已达 83566 万条, 2014 年增长至 111913 万条,达到阶段峰值。2014 年后我国轮胎产量 出现下降,产量从 10 亿条以上下降到 10 亿条以下。截至 2018 年底, 我国橡胶轮胎外胎产量已下跌至 81640.7 万条。


再生胶环保治理成本较高,处理规模有限。再生胶生产过程中的脱 硫化学反应能耗较高,会产生较多废气,这些酸性废气造成的环境 污染治理成本和技术要求均较高,发达国家较少采用这种处理方 式。


再生胶无法替代原生胶,再生利用方式可处理的轮胎种类受限。① 可以通过再生方式处理的废轮胎仅限于工程车辆轮胎等橡胶含量较 高的废轮胎,橡胶含量较低的乘用车轮胎较难处理;②在新轮胎的生 产过程中可以掺用的再生橡胶的比例存在一定的限制,利用废轮胎 生产的再生橡胶使用范围严重受限。


受制于质量要求,翻新轮胎应用范围有限。翻新是废轮胎回收利用 最理想的处理方式,但受制于对轮胎的质量要求,翻新能处理的轮 胎数量有限。翻新方式对废轮胎的完好性要求较高,翻新轮胎不可 应用于校车、公路客车和旅游客车等车型,限制了翻新处理方式的 应用。


由于再生利用、翻新方式均存在一定的内生缺陷,寻求一种更高 效、环保的废旧轮胎处理方式是大势所趋。


2.1.2热裂解技术优势显著


热裂解适用性广、经济效益高、环境污染小,应用规模有望提升。 热裂解是指在无氧或贫氧的裂解反应装置中,将废轮胎或废轮胎块 加热进行催化裂解,获得燃料油、粗炭黑和钢丝等“变废为宝”的 资源化产品。同时,裂解过程中会产生少量可燃气供裂解系统自 用,最大程度降低裂解成本。废轮胎通过裂解处理可实现能源的最 大回收和资源的充分利用。与翻新、制造胶粉等废轮胎再生利用处 理方法相比,热裂解具有适用性广、经济效益高、环境污染小等特 点,更符合废弃物处理的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原则,应用规模 有望提升。


2.1.3欧盟实行生产者延伸责任制,报废汽车回收利用率逐年上升


欧盟汽车行业实行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通过使产品制造者对产品 的整个生命周期,特别是对产品的回收、循环和最终处置承担责任 来实现。欧盟报废汽车处置相关规定对我国报废汽车处置具有借鉴 意义。欧盟 EVE 指令指出最终车主不承担报废费用。其中,法国规定 汽车制造商向处置企业的处置费用进行补差;英国规定报废汽车由 回收机构免费回收。EVE 指令允许欧盟各成员国在 ELV 指令基础上进 行修订,根据本国国情划分报废车辆回收责任。例如,德国附加了 车主报废义务,英国规定政府针对遗弃汽车具有处置义务。


从欧盟整体来看,回收利用率和再生利用率持续上升。2006 年起,回收利用率和再生利用率需达到 85%和 80%; 2015 年起,回收利用率和再生利用率需达到 95%和 85%。2017 年欧盟 回收利用率为 94%,再生利用率为 85%,基本达到指令要求。


2017 年,欧盟有 16 个成员国达到目标回收利用率,22 个成员国达到 目标再生利用率。在回收利用率方面,未达标的成员国中,除了爱 沙尼亚、意大利和拉脱维亚的回收利用率在 83%到 90%之间;其余成 员国利用率均在 90%之上,基本达标。在再生利用率方面,未达标的 意大利、拉脱维亚和芬兰的再生利用率均在 80%以上。


2.1.4生产者责任制推动轮胎价格趋零发展,热裂解有望成为废轮胎规模化处理方法


“土法炼油”拉高废轮胎回收价格,挤压规范化处置市场空间。“土法炼油”指用简陋设备土法炼制质量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劣 质燃料油,此种处理方式具有环境污染大、产出燃料油品质差、存 在重大安全隐患等问题,但由于存在较大的经济利益,国内仍有大量个人/企业从事“土法炼油”生意。据不完全统计,2007 年-2009 年期间,国内被关闭的土法炼油窝点分别为 54 家、328 家和 254 家,消耗废轮胎分别为 65 万吨、395 万吨和 305 万吨,成为废轮胎有 害化利用的第一大产业。利用废轮胎成罐炼油产生的劣质碳渣对环 境污染极大,我国历史遗留的废轮胎几乎均被利用。土法炼油成本 低且收益可观,但缺少环保净化设备,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土法炼油屡禁不止,致使我国的废轮胎价格波动,规范化处置市场空间承压。


随着新环保法的实施,国内对环保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大量的 “土法炼油”企业有望被取缔,推动废轮胎处理行业健康发展、废 轮胎价格向零趋近,规范化处置规模有望提升。未来,随着《产业结 构调整指导目录》、《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等政策的进一 步落实,热裂解凭着能耗低、资源利用率高等优势,市场规模有望 提升。


2.1.5政策规范加速行业成长,轮胎热裂解市场潜力足


2010年以来,我国发布大量废轮胎处理相关文件,国内废轮胎规范化处理监管趋严,废轮胎处置法律框架逐步完善。2010 年《轮胎产业 政策》开始严禁废轮胎土法炼油、取缔土法炼油装置,降低废轮胎回 收的原料价格,提升规范处理企业的盈利空间,促进正规渠道废轮 胎处理量的提升。2017 年《生产者延伸责任制推行方案》提出建立全 国统一的汽车全生命周期息体系,建立轮胎回收溯源体系,进一 步挤压土法炼油市场空间,规范废轮胎流通渠道,压低废轮胎回收 价格,促进废轮胎规范处理市场发展。2020 年《废旧轮胎综合利用行 业规范条件》,将热裂解列为废轮胎综合利用的主要方式,鼓励使用 连续化裂解设备,行业规范政策背书、废轮胎热裂解市场规模有望 提升。


展望未来,随着废轮胎领域法律框架逐步完善,土法炼油的市场空间将被挤压,政策有望打通从“回收轮胎-热裂解处置”的全链条,为热裂解市场带来提升空间。


废轮胎热裂解技术壁垒较高,供给有限。要实现连续化热裂解,需 解决物料易结焦、连续化动态密封、裂解气相产物易聚合等行业难 题,导致热裂解技术壁垒较高,热裂解设备及炭黑深加工设备,尤其 是连续化废旧轮胎循环利用设备供给有限。


热裂解处理方式的产品包括炭黑(35%-40%)、裂解油(40%-45%)、 钢丝(12%)、8%左右的裂解气;按照炭黑 5000 元/吨,裂解油 3700 元/吨,钢丝 3000 元/吨的售价,单吨产品综合价格约 4000 元/吨。 目前全国废旧轮胎产生量约 2000 万吨/年,假设未来将有 30%的废旧 轮胎采用热裂解的方式进行处置,在全链条打通至炭黑深加工的情况 下,参考上述价格,不考虑增长和不必要的损失,轮胎热裂解的产值 有望达到 240 亿元。


2.2硅粉末产生量持续提升,提纯需求高


2.2.1光伏符合“碳中和”政策方向,装机量有望加速提升


我国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超80%,碳中和目标下,清洁能源装机量将加速提升。目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依然以传统能源为主,煤炭占比 56.9%,石油占比19.3%,天然气占比8.1%,三者累计占比83.7%;非 化石能源占比仅为 16.3%。由于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是煤炭过半,油 气资源对外依存度较高,且中国在发展前期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 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对能源消耗过大,只有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转 型、努力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并推动相关技术发展才能减少油气 进口过程中的经济成本和政治成本,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按照我国 提出的碳中和目标,2019 年,我国风电、光伏总装机容量合计 4.42 亿千瓦。若要完成 2030 年总装机容量达到 12 亿千瓦以上的目标, 2020-2030 年风电、光伏年均新增装机容量约 6893 万千瓦,较 2015-2019 年均新增装机总容量提升 9.02%。


我国是最大的光伏组件生产国和出口国,全球光伏产业发展将进一步提升光伏组件需求。2019 年,中国光伏组件产量为 98.6GW,占全 球的96.7%;出口量为66.6GW,占全国产量的67.55%,全球出货量前 十的公司中,中国企业有八家。2019 年,美国光伏装机量达到 62.3GW,占全球的10.6%。据BP世界能源展望的预测,若要实现碳中 和目标,美国 2050 年非水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将提升至 2018 年的 5 倍 以上。在众多主要经济体碳中和目标确定的情况下,光伏装机量将 大幅提升,促进光伏组件需求提升。


我国是全球多晶硅重要产地。2018 年,保利协鑫、通威股份、新特 能源、新疆大全四家公司产能占全球多晶硅产能的 31.5%,是多晶硅 的重要产地。


2.2.2我国多晶硅产量快速提升,年度硅粉产量突破10万吨


2008年以来,我国多晶硅产量快速提升,从不足5000万吨/年提升至 2020 年的 39.2 万吨/年,12 年间 CAGR 达到 45.06%。


目前晶体硅切割技术主要为金刚线切割技术,切割线直径为 0.045mm。金刚线切割技术的硅损失量约为 0.20~0.30kg/kg 晶体 硅。


按照硅料切割过程中约 20%-30%的硅料磨损、掉落,成为硅泥废料进 行估计;2020 年,我国多晶硅消费量约为 49 万吨(产量 39.2 万吨+ 进口 10.08 万吨-0.25 万吨),则废硅粉产生量约为 10-15 万吨。


2.2.3光伏巨头纷纷布局扩产,硅废料处置需求将进一步提升


我国每年新增光伏装机总量保持高位。2016-2020 年,我国每年新增 光伏装机总量保持在 30GW 以上,带动硅料需求提升。


国内多晶硅巨头纷纷布局扩产。新疆大全将在内蒙、卡塔尔新建 12 万吨/年多晶硅产能;新特能源将在内蒙新建 20 万吨高纯晶硅项目; 新疆晶诺将在新疆胡杨河市建设 2×5 万吨高纯晶硅项目;青海丽豪 将在青海西宁新建 20 万吨高纯晶硅项目;东方希望、宝丰能源、江 苏润阳将分别在宁夏新建 40 万吨/60 万吨/20 万吨高纯晶硅项目。新 增产能落地后,多晶硅产量将大幅提升,带动硅废料处置需求提 升。


2.2.4聚焦硅废料提纯,打通绿色循环产业链


公司通过真空提纯技术,致力于将废硅泥中的硅提纯,并重新用于 多晶硅的生产过程,一方面降低了废硅泥导致的粉尘、水体污染, 实现了废旧物资的循环利用,另一方面将帮助多晶硅生产企业降低成本。


2.2.5技术实现突破,提纯纯度提升至99.99999%


此前,多个课题组对多晶硅废料提纯的方式进行过研究,提出了多种 提纯初步分离提纯方法,所得到的硅粉纯度和回收率均达不到太阳能 级晶体硅的要求。


传统硅废料提纯技术是使用中频炉熔化,产出低品质冶金硅投入市 场,主要用于铝合金等产品的制备,提纯出的硅纯度较低,难以满足 单晶硅的制备需求,产品价值量较低。同时,中频炉熔化的过程中,原料暴露在空气中,约有 20%的硅粉会被氧化而造成损失。这种处理 方式无法充分发挥硅废料的价值,且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和二次污染。


硅废料粉末来源于硅棒切割过程,公司通过真空冶炼提纯、炉内实时 监控、智能机械手定位及控制系统、智能车间、转运输送控制系统等 技术、工艺的结合,将废料中硅的提纯纯度提升至 99.99999%,满足 多晶硅再生利用的需求,打开新的市场空间。


按照当前 21 万元/吨多晶硅致密料的价格计算,将每年产生的硅粉料 全部提纯将节省经济效益 329.28 亿元。


3核心看点打造全自动化热裂解产线,硅废料提纯技术指标领先,数字化赋能转型升级


3.1解决热裂解行业连续进料技术难题,打造全自动化炭黑产线


3.1.1解决有机物热裂解行业连续进料技术难题


公司研发团队致力于“废旧轮胎裂解及炭黑深加工”综合解决方案,攻克了裂解炭黑改性、造粒等多项轮胎循环利用智能化生产设 备技术难题,该项目已申请专利 14 项,产品包括“再生炭黑、再生 裂解油、回收钢丝等”,打通“废旧轮胎全量循环利用”产业链的 核心环节。


轮胎热裂解设备包含近百个技术参数及环节,通过对供热温度、导 热面积、热传导效率、工作压力、停留时间、防聚合工艺等一系列 裂解技术关键要素的反复试验和系统设计,取得了多项发明专利和 实用新型专利。


3.1.2裂解技术壁垒高,竞争对手难以模仿


“工艺+结构”构建较高技术壁垒。工艺是指依据物理化学反应或过 程,设计生产流程并选择适当的配套设施。结构是指在指定的工艺 原理及条件下,设计出满足工艺要求的非标准化的部件。公司裂解 技术充分利用工艺和结构的双重作用保障,实现进出料系统和裂解 系统的动态密封、防聚合分液器的阻聚降尘、有害气体的冷却净化 等,在安全环保的前提下实现生产线的工业化稳定运行。其中工艺 技术、结构技术和装备技术衔接过程中的各项控制方法和控制参数 体现出该行业的强大壁垒,技术先进性直接体现在设备所实现的各项 功能。


3.1.3与智能化输送配料控制系统结合,实现全链条自动化生产


公司将智慧化输送配料控制系统与热裂解设备结合,实现上料、破 碎、进料环节的全自动化。橡胶的裂解回收可得到裂解油、裂解炭 黑、钢丝以及裂解气,公司利用原有在橡胶领域的积淀,打通后端 炭黑加工产业链,可以为客户直接提供炭黑等终端产品,真正实现 全链条智慧化生产。


3.2硅粉料提纯技术指标领先,有望打开新成长空间


目前市场上硅粉料的处理工艺普遍较为落后,处理装备低端,产品 纯度不高(基本不超过 99.9999%),满足不了光伏行业对于原料纯度 的要求,回收效率低。


公司与清华大学、中科院合作,自主研发出新的提纯工艺,结合严 密的工艺控制,可将硅废料的提纯纯度提升至 99.99999%,同时降低 工艺能耗,技术指标市场领先。


公司硅提纯设备落地后,将打通“硅泥-造粒-储存-真空提纯-多晶 硅棒-粉碎硅块-清洗包装-单晶原料”绿色循环产业链,在硅废料持 续增长的背景下,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3.3数字化赋能,从“装备制造”升级“数字化智慧制造”


拥有多年智慧化显示、控制系统产品积淀。公司子公司清投智能的 智能显控装备包括拼接显示系统和智能控制系统等在内的完整产品 线,在图像处理、号传输、软件控制等领域形成了多项核心技 术。凭借多年来的业务发展,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技术经验和 优质客户资源,成为行业内的重要厂商之一。同时公司积极进行 息可视化领域的战略布局,可为客户定制双向显示可视化触控解决 方案,推动大屏幕拼接显示产品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使公 司引领行业发展的同时持续保持优势地位。


从“装备制造”向“数字化智慧制造”转型升级。公司目前已拥有 5G 小基站、数据中心和分布式存储解决方案、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等 产品和服务。将传统智能装备进一步完善升级,尤其是在循环利用装 备领域,提升智能化水平,提高生成效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021年新增订单近10亿,数字化产业加速落地。2021 年以来,公司 已签署分布式存储及大数据应用类合同 8.9 亿元,数字化智慧制造战 略加速落地。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7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4.15
  • 江恩阻力:4.67
  • 时间窗口:2024-06-30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2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