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败了
近日,全球最大的共享出行平台Uber正式登陆纽交所,是2014年阿里巴巴创下250亿美元纪录以来美国交易所规模最大的IPO,亦是美国历史上第九大IPO,大约筹得81亿美元。
尽管以44-50美元区间的低发售,但Uber开盘即破发,当天收盘价只有41.57美元,较发行价跌去7.62%,总市值不到上市前1200亿美元估值的六成。
Uber并不孤单,其最大竞争对手Lyft的表现更加令人失望。3月29日,抢到IPO先机的Lyft率先在纳斯达克上市,昙花一现后迅速滑入下行通道,当前价格只有51.09美元,较72美元发行价蒸发了39%。
这些对于大洋彼岸的滴滴来说显然不是什么好消息。
烧钱实现的巨头梦
在过去的6年多时间里,程维视Uber为自己的偶像,并一直致力于打造中国版的Uber。
自2012年成立以来到去年底,滴滴完成了大约20次融资,总金额超200亿美元。在经历与快的合并、吃掉Uber中国等事件后,程维和他的滴滴迅速成长为中国最大的共享出行平台。
不过,与它的美国偶像一样,贵为各大榜单常客的滴滴似乎也是一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典型。有数据显示,2018年,滴滴持续巨额亏损,全年亏损总金额高达109亿元,6年累计亏损总额大约450亿元。这意味着程维已经烧掉了不低于1000亿元。
2018年9月以前,程维曾有两个光明大道可以选择,要么像Uber一样登陆资本市场,引入更多的接盘侠,要么获得垄断地位后攫取垄断定价权,通过不断提高在司机的抽成,在轻松将将过去所烧掉的费用补回来的同时,又能获得源源不断的收入。
彼时也是程维离资本市场最近的时候。去年4月,滴滴被传出最早可能当年下半年在美国或香港IPO,估值区间为700亿-800亿美元。在那场IPO大潮中,滴滴绝对是最引人瞩目的独角兽之一,一旦上市成功,滴滴的市值很可能超过小米、美团。错失IPO先机错过一个时代
不期而至的"郑州空姐案"、"乐清案"等多起顺风车事故打破了程维的美梦,来自监管部门、媒体、公众、投资者等多方的强烈关注,迫使程维踏上了漫漫的整改之路,无限期关闭顺风车,并加强网约车业务的整顿工作,这直接导致滴滴当时暗地里推进的IPO方案流产。
错过那次上市机会后,滴滴似乎错过了一个时代。
近三年来,程维平均每五个月就获两次融资,但距最近一次融资已经过去近10个月了,再也没有一笔新融资进入,软银CEO孙正义不久前表示将对滴滴出行进行金额为16亿美元的第三次投资也迟迟没有落地。
这些迹象表明,滴滴在一级资本市场似乎已经遇冷,按照惯例,一家创业公司在F轮融资后下一步通常就是IPO,滴滴已经进行了近20次融资,主要创投机构渐渐失去了耐心。
而Uber、Lyft上市后的惨淡表现也显示,创投机构借IPO获得丰厚回报的幻想也难以实现。由于两大巨头长期严重亏损,盈利遥遥无期,二级市场对共享出行商业模式已经不再好。
在Uber、Lyft分别占据纽交所、纳斯达克共享出行"一哥"的背景下,滴滴即便选择港交所上市,也无法为普通投资人带来惊喜。
顺风车回归能否救滴滴?
现在摆在程维面前的就只剩下提高滴滴自身造血能力一条道了,顺风车已成滴滴的救命稻草。
近期,滴滴频频暗示顺风车业务即将实现回归,其总裁柳青甚至亲自出面为顺风车的回归打CALL,这令司机、乘客激动不已。
不少司机希望顺风车重新上线后,能助其收获比经营滴滴快车业务多很多的利润,而因滴滴快车和出租车不断抬高价格,打车越来越难的用户也很怀念以前经济实惠的顺风车。
遗憾的是,人们或许高估了回归后的滴滴顺风车,因为此顺风车已非彼顺风车。
在下线以前,滴滴对顺风车抽取的提成大约是总金额的10%,相对于其他业务,顺风车的费用确实处于一个非常优惠的水准,帮助滴滴吸引到了海量用户,这些用户中的相当大比例又可以轻松转化为滴滴快车甚至专车的用户。
不过,整改后的滴滴顺风车成本结构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大幅度提高顺风车的抽成已是大概率事件。业界人士预计,为了满足监管部门的合规要求,滴滴在过去的大半年时间里用于整改方面的投入很可能高达数十亿元,更重要的是,这些投入并不是一次性的投入,而是长期持续的投入。
在某种意义上,昔日的滴滴是一家名副其实的轻资产公司,不要说车辆、司机都是外部的,就连客服亦是外包的,但现在,滴滴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共享出行平台,更像是一家规模庞大的出租车公司,它已承担起传统出租车公司所承担的大多数义务。
羊毛出在猪身上。程维势力要将这些额外的支出转嫁到司机与乘客身上。从另一个角度来,滴滴快车价格不断水涨船高,程维也不可能允许顺风车价格严重倒挂,放任其冲自己的现金牛业务,而满足于做一个公益平台。
事实上,滴滴也一直在试探司机与用户的上限。司机们从最初的大发补贴财到如今沦为平台怨声载道的民工只花了数年时间。公开资料显示,滴滴目前的分成方式换算成抽成比例后最低也在20%以上,顺路单30%,而部分拼车单则可能高达到40%-50%。
当抽成高到司机无利可图,纷转投外卖骑手或其他工作,乘客打车越来越难,车价高到越来越承受不起时,滴滴作为平台的价值还有多少呢?(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分享: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虚位以待
暂无
66人关注了该股票
长期未登录发言
吧主违规操作
色情、反动
其他
*投诉理由
答:2021-06-11详情>>
答:青松股份公司 2024-03-31 财务报详情>>
答:以公司总股本51658.0886万股为基详情>>
答:青松股份的子公司有:4个,分别是:详情>>
答:每股资本公积金是:2.25元详情>>
当天sora概念涨幅2.68%,易点天下、当虹科技等股领涨
谷歌发布全新升级大模型,对决OpenAI
当天AIGC概念涨幅2.07%,值得买、易点天下等股领涨
目前融媒体概念涨幅1.79%,赢家江恩时间模型显示近期时间窗11月26日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东方败了
滴滴顺风车渐行渐近 能否拯救程维破碎的帝国梦?
近日,全球最大的共享出行平台Uber正式登陆纽交所,是2014年阿里巴巴创下250亿美元纪录以来美国交易所规模最大的IPO,亦是美国历史上第九大IPO,大约筹得81亿美元。
尽管以44-50美元区间的低发售,但Uber开盘即破发,当天收盘价只有41.57美元,较发行价跌去7.62%,总市值不到上市前1200亿美元估值的六成。
Uber并不孤单,其最大竞争对手Lyft的表现更加令人失望。3月29日,抢到IPO先机的Lyft率先在纳斯达克上市,昙花一现后迅速滑入下行通道,当前价格只有51.09美元,较72美元发行价蒸发了39%。
这些对于大洋彼岸的滴滴来说显然不是什么好消息。
烧钱实现的巨头梦
在过去的6年多时间里,程维视Uber为自己的偶像,并一直致力于打造中国版的Uber。
自2012年成立以来到去年底,滴滴完成了大约20次融资,总金额超200亿美元。在经历与快的合并、吃掉Uber中国等事件后,程维和他的滴滴迅速成长为中国最大的共享出行平台。
不过,与它的美国偶像一样,贵为各大榜单常客的滴滴似乎也是一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典型。有数据显示,2018年,滴滴持续巨额亏损,全年亏损总金额高达109亿元,6年累计亏损总额大约450亿元。这意味着程维已经烧掉了不低于1000亿元。
2018年9月以前,程维曾有两个光明大道可以选择,要么像Uber一样登陆资本市场,引入更多的接盘侠,要么获得垄断地位后攫取垄断定价权,通过不断提高在司机的抽成,在轻松将将过去所烧掉的费用补回来的同时,又能获得源源不断的收入。
彼时也是程维离资本市场最近的时候。去年4月,滴滴被传出最早可能当年下半年在美国或香港IPO,估值区间为700亿-800亿美元。在那场IPO大潮中,滴滴绝对是最引人瞩目的独角兽之一,一旦上市成功,滴滴的市值很可能超过小米、美团。错失IPO先机错过一个时代
不期而至的"郑州空姐案"、"乐清案"等多起顺风车事故打破了程维的美梦,来自监管部门、媒体、公众、投资者等多方的强烈关注,迫使程维踏上了漫漫的整改之路,无限期关闭顺风车,并加强网约车业务的整顿工作,这直接导致滴滴当时暗地里推进的IPO方案流产。
错过那次上市机会后,滴滴似乎错过了一个时代。
近三年来,程维平均每五个月就获两次融资,但距最近一次融资已经过去近10个月了,再也没有一笔新融资进入,软银CEO孙正义不久前表示将对滴滴出行进行金额为16亿美元的第三次投资也迟迟没有落地。
这些迹象表明,滴滴在一级资本市场似乎已经遇冷,按照惯例,一家创业公司在F轮融资后下一步通常就是IPO,滴滴已经进行了近20次融资,主要创投机构渐渐失去了耐心。
而Uber、Lyft上市后的惨淡表现也显示,创投机构借IPO获得丰厚回报的幻想也难以实现。由于两大巨头长期严重亏损,盈利遥遥无期,二级市场对共享出行商业模式已经不再好。
在Uber、Lyft分别占据纽交所、纳斯达克共享出行"一哥"的背景下,滴滴即便选择港交所上市,也无法为普通投资人带来惊喜。
顺风车回归能否救滴滴?
现在摆在程维面前的就只剩下提高滴滴自身造血能力一条道了,顺风车已成滴滴的救命稻草。
近期,滴滴频频暗示顺风车业务即将实现回归,其总裁柳青甚至亲自出面为顺风车的回归打CALL,这令司机、乘客激动不已。
不少司机希望顺风车重新上线后,能助其收获比经营滴滴快车业务多很多的利润,而因滴滴快车和出租车不断抬高价格,打车越来越难的用户也很怀念以前经济实惠的顺风车。
遗憾的是,人们或许高估了回归后的滴滴顺风车,因为此顺风车已非彼顺风车。
在下线以前,滴滴对顺风车抽取的提成大约是总金额的10%,相对于其他业务,顺风车的费用确实处于一个非常优惠的水准,帮助滴滴吸引到了海量用户,这些用户中的相当大比例又可以轻松转化为滴滴快车甚至专车的用户。
不过,整改后的滴滴顺风车成本结构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大幅度提高顺风车的抽成已是大概率事件。业界人士预计,为了满足监管部门的合规要求,滴滴在过去的大半年时间里用于整改方面的投入很可能高达数十亿元,更重要的是,这些投入并不是一次性的投入,而是长期持续的投入。
在某种意义上,昔日的滴滴是一家名副其实的轻资产公司,不要说车辆、司机都是外部的,就连客服亦是外包的,但现在,滴滴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共享出行平台,更像是一家规模庞大的出租车公司,它已承担起传统出租车公司所承担的大多数义务。
羊毛出在猪身上。程维势力要将这些额外的支出转嫁到司机与乘客身上。从另一个角度来,滴滴快车价格不断水涨船高,程维也不可能允许顺风车价格严重倒挂,放任其冲自己的现金牛业务,而满足于做一个公益平台。
事实上,滴滴也一直在试探司机与用户的上限。司机们从最初的大发补贴财到如今沦为平台怨声载道的民工只花了数年时间。公开资料显示,滴滴目前的分成方式换算成抽成比例后最低也在20%以上,顺路单30%,而部分拼车单则可能高达到40%-50%。
当抽成高到司机无利可图,纷转投外卖骑手或其他工作,乘客打车越来越难,车价高到越来越承受不起时,滴滴作为平台的价值还有多少呢?(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分享:
相关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