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在难熬的休市假期里,静下心来学习反思,给自己加油,

  • 作者:春风扬
  • 2023-01-28 07:57:31
  • 分享:

在难熬的休市假期里,静下心来学习反思,给自己加油,就是最好的休养。于是我将近年发表在朋友圈的有关读书学习的文章打了包,与股友共勉。

投资成功的秘诀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你所赚的每一分钱,都是你对这个世界认知的变现,靠运气赚到的钱,最终会靠实力亏回去,这是一种必然。

希望这些直指人心的杂感能够对还在股海里沉浮的你有所帮助或启发。

展望未来,小白非常看好来年股市,非常看好我的国。价值投资者就是坚定的爱国者,因为投资,投的就是国运!


2023年1月13日

读书意义

读书的意义,不用赘述,古人云“书是精神食粮”,“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一本好书,就是同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谈话。”等等,就是对读书意义最好、最生动的注释。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自从走出校门后,就再没读过一本完整的书了。他们不愿读书不外乎有以下几个借口

第一是工作忙,无时间。然而放眼周围,真正因忙于生计而完全没有空闲时间的人是没有多少个的,大多数人在工作之余,都把时间花在无谓的应酬、娱乐和上网上面。只要你算一下每天花在手机上面的时间,就知道自己是否真的忙了。这些人在不知不觉之间将光阴从指尖赶走了,最终一事无成。

第二是认为读书不能改变现状,而甘于现状。这种人认为自己的事业已经定型或者年纪大了,读书对自己的前途已经没有影响了,而将希望寄托在下一代人身上,自己没必要读书了。其实想要养出一个爱读书的孩子,就得先做一个学习型的父母。因为孩子很可能不会长成你期待的样子,但是一定会长成你本身的样子。

第三是完全奉读书无用论。他们认为读书好的人不一定在社会上混得好,很多人读书不好反而混得好。越无知的人,越会为自己找借口。他们总喜欢选择性失明,抓住特例不放。当然,读书好的人不一定将来混得好,不读书也不一定将来混得不好。但是,读书好而混得好的人一定比不读书而混得好的人多很多,这是个大概率的事件。

佛教里将不因果、不可理喻的人称为“一阐提”。我亦将那些不愿意读书,没有从书本中学到本领,从而鄙视读书,更加学不到东西的人比喻为“一阐提”。而喜欢读书的人,从中尝到甜头后,更加自觉读书,学到更多的东西。因此,在对待读书的态度上,不是形成良性循环,就是形成恶性循环。劝“一阐提”们读书就像劝人戒烟、戒酒及戒毒一样,简直要他的命,令其反感。

网上说“教育最大的悲哀,是一群不愿读书的父母,拼命逼孩子读书。”就是以上几种情况的写照。

成年人读书,不单单是为了自己,更重要的是为孩子树立榜样,营造读书的氛围,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

其实,成年人读书,首先是为了自己。因为我们除了应付工作,还要面对社会。这需要各种各样的知识和技能,比如安全出行、营养健康、投资理财等,这些都要靠我们不断读书学习来获取。

有一种错误的做法就是父母自己能力不行,于是给孩子报了很多培训班,希望孩子能够逆袭。虽然有小部分人能逆袭,但这个概率太小。其实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和学习技能相比,孩子更喜欢学习父母,父母的自我要求标准,一般也是孩子的自我要求标准。只有当父母变得足够优秀时,孩子才能站在你的肩膀和格局上,达到更高的层次。

不知你发现这种现象没有凡是不愿读书的人,大多数同时也不愿锻炼身体的。这是有其内在的统一逻辑的,因为读书、锻炼需要坚持付出时间和精力,而且效果都不是立竿见影的,对身体的作用都是潜移默化、不着痕迹的;而饮酒、吸烟、吸毒,或侃大山等,不需要怎样付出,都是即时有快感的,极大地吸引人而不能自控。

正所谓低级的欲望放纵即可获得,高级的欲望只有克制才能达成;坏习惯不需要任何努力即可染上,好习惯需要自制才能养成。

如果你想自己的孩子变成“别人家的孩子”,那你首先就要将自己变成“别人家的父母”。


2022年1月5日——

读书的意义

读书的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读一本书吸取一点营养,读无数本书就可以吸取无数的营养,读书通过潜移默化影响你的逻辑思维(观察、分析及判断能力)的。

人没有生而知之,正确的认知来源于学习——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以及实践——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

有的人办事总是没有首尾做一半不做一半,或者提醒一次做一次,不提醒又熟视无睹,故态重萌。他们总喜欢归因于偶然的粗心大意。

殊不知,经常性的偶然就是必然!

所谓的粗心大意,其实就是知识量不足,认知不到位,没有建立相应的神经连接或神经反射的缘故。所以提高阅读量,建立广泛而稳固的神经连接,才是防治粗心大意的有效方法。

读的书多了,你就学会了解决问题的理论、方法和经验。当你遇着同样问题的时候,就会运用相应的理论、方法和经验去解决。

当有人解决不了某种问题的时候,人们往往对他说“怎么不动动脑”。其实,他不是不想动脑,而是无“脑”可动。因为他脑子里平时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没有解决某种问题的理论、方法和经验。

读的书多了,你就会掌握事物发展的因果和规律,平时办事就会统筹安排,有预见性,而且留有余地,不会顾此失彼、丢三落四。

读书可以使你充满正能量,面对人生的艰难险阻(哪怕你生不逢时、怀才不遇、贫困潦倒、百病缠身),不怨天尤人,不自暴自弃,从而顽强地活下去。

读书可以使你养成细致的观察力和严谨的逻辑思维,面对专业难题游刃有余,迎刃而解。

读书可以使你开阔视野,跟上时代的步伐,永远保持年轻的心态,你的人生不易老。


2021年8月4日——

读书之意义

有人说,你毕业于名牌大学又如何,在单位混了那么多年还不是一个科员仔!你读了那么多书又有何用,在单位里还不是混得那么差!他常以我作为读书无用论的典型。

然而,我并没有因此掉丢初心,怨天尤人,自暴自弃。因为我深深知道,假如不是读书,我连在单位里混的机会(或资格)都没有!

忘记了这一点,即是忘了本,这几乎是所有贪官的共同点!

在现实中,确实有那么一些人,他们没读多少书,但凭自己拼搏或某种机遇而创立一番事业,读书好像没有什么用。然而,我从未见过这种人会庆幸自己没有读书的,反而他们时常感叹书到用时方恨少,如果读得书多些,成就会更大,从而想方设法让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不走自己的老路。

对于那些可以拼爹的人来说,读书似乎没有什么用,因为他们不需要靠读书来谋取出路。但事实上,越是有钱有势的人,越是千方百计将子女送到贵族学校就读或国外留学,目的是使他们开阔视野,学到在普通学校或国内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以便能够维持阶层固化或者向上一个价层流动。从这方面来说,读书更加重要,更加有用。

无论如何,读书的意义,在于独善其身,兼济天下(对我来说则是一县之天下)。

哪怕你贫困潦倒,哪怕你百病缠身,只要坚持读好书,你就有了精神食粮,就充满了正能量,就会顽强地活下去,从容地面对人生的艰难险阻!


2020年12月6日——

习惯了不成长

经常抱怨孩子读书不认真,粗心大意,以致学习成绩差的家长,大多数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自身不喜欢读书。

孩子的一切问题,都要从家长身上找根源。家长对学习的态度,就是孩子对学习的态度。因为家长不读书,家里没读书氛围,孩子享受不了读书的乐处,就会认为读书是一件苦差事。而且不重视读书的家长大多数都会在孩子做功课的时候,在旁边看电视,玩手机。这时孩子就会心猿意马,敷衍了事,何来认真细致?因为家长不读书,他们自己不懂得家庭教育的方法,也指导不了孩子的学习。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终身学习,怎样强调都不过分。有的人总是以工作忙,没时间为借口,不愿读书。观察一下周围,你就会发现,真正因忙于生计而没有时间的人没有多少个。大多数人在工作之余,都把时间花在无谓的应酬、娱乐和玩手机上面。你只要数一下每天花在手机上的时间,就知道自己是否真的忙了。其实,时间是可以挤出来的,是可以从其他事情中压榨出来的。

人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才会成长。学习是一种习惯,成长也是一种习惯。废掉一个人最隐蔽的方式,就是让他忙到没时间学习,没时间成长。如果习惯了每天不学习,你最终也习惯了每天不成长的状态。因为懒惰本身是一个人最舒服的状态。这时劝你读书,如同劝人戒烟戒酒一样。虽用心良苦,却是一件吃力不讨好、自讨没趣的事。

有家长问“我只想知道提高数学成绩的方法。”这似乎很有针对性,但确实难以回答。因为如果不培养物归原处、整齐清洁、赶早不赶晚等好习惯,以及不能与不为、应该做与喜欢做、偶然性与必然性、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等逻辑思维,那么什么方法都没用。因为好习惯和逻辑思维是本,方法是末,不能弃本逐末。这如同一个人不提高自身的投资技能,只希望别人推荐股票一样。凭运气赚来的钱,最终会凭实力亏回去。而这些好习惯和逻辑思维要靠家长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养成,然后再经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让孩子习得的。

在此套用一句台词,就是“劝你读书是我最大的温柔,劝你别读书是我隐藏最深的恶毒”。如果我居心不良,你不读书,我会窃喜,因为少了一个竞争对手。


2020年12月5日——

缘木求鱼

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可是自己偏偏从不沾书,那简直是缘木求鱼,异想天开。

或许你会认为自己的事业已经定型,读书对自己的前途已经没有影响,已经将希望寄托在下一代了。正因为如此,你更要加紧读书,一来可以掌握教育子女的方法;二来可以营造读书氛围,吸引孩子读书,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

有的家长总抱怨孩子不喜欢读书,或者读书不专心,但扪心自问,你自己有在孩子面前读过书吗?不少家长在孩子学习的时候,坐在旁边刷微、看视频。他们不仅不营造学习氛围,反而自觉不自觉地干扰孩子、诱惑孩子。众所周知,家长爱好阅读,家里有阅读的氛围,孩子长时间受到感染,慢慢才会爱上阅读。如果家长不爱好阅读,家里没有阅读的氛围,孩子就不会爱上阅读。这是非常显浅易懂的道理。

有人说“想要毁掉一个孩子,就送他一部手机。”现在看来,毁掉一个孩子不用那么高的成本(一部手机的价钱),只需有空在孩子面前玩手机足矣(不需成本)!

如何吸引孩子读书?放下手机,捧起书本!一位亲子教育专家说过,只要你在孩子面前装模作样拿起一本书,对着书本傻笑,孩子就会觉得书本有好玩的东西,被吸引过去。传说中的犹太人育儿圣经就是这样的在书页上涂上糖,让孩子一边翻书一边舔糖,吸引他继续翻下去。两者是异曲同工。

读书,任何时候都不迟。哪怕你的事业已经定型,哪怕你的前途到此为止。读书可以使我们把前人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本领;使我们掌握观察、分析、归纳,从而总结经验和教训的能力;使我们具有发现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我们身处俗世,处事不惊。

人生在世,我们不仅要有工作技能,以谋生存;还要开阔视野,增长智慧,比如安全、健康、育儿及投资理财等知识,以提升生活质量。这些都要靠我们不断读书来获取营养。

无数先贤告诉我们“书是精神食粮”,“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一本好书,就是同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谈话”。读书使我们心中充满正能量,使我们在遇到挫折时不沉沦、不退缩;使我们在看问题时不仅有预见性,而且能够明察秋毫,一针见血;使我们在办事时有条理性,能够统筹安排,从容面对。

我就是利用每天上班前后(包括上、下午)的那段时间,在别人迟到、吃早餐、品茶或聊天的时候读书的。几十年如一日,不为别的,只为心中有颗太阳。它照亮我前进的道路,陪我渡过人生的艰难险阻。

下面是上证指数趋势图以及投资基金(或股票)的三种方式,不知你读懂了没有?反正我去年将全部收入投进去,今年收获了一座别墅(乡下的)。

这才是真正的缘木求鱼。


2019年9月10日——

恰恰相反

有的人喜欢用以下两份名单来说明读书无用论

第一份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

第二份李渔、金圣叹、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

前者都是清朝的科举状元,但不出名;后者都是清朝的落第秀才,但很出名。

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混帐逻辑。因为读书有没有用,不是以是否出名来判断,而是以是否取得成就来判断的。

哪怕是以世俗的眼光(升官发财的标准)来判断,以上证据也推不出读书无用的结论来。

恰恰相反,上述两份名单是说明读书有用的!

第一份名单上的人都通过读书考取了状元。众所周知,在历史上科举状元意味着升官发财,意味着荣华富贵。“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以及“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就是冲着这一点来说的。状元们靠读书改变了命运,说明了读书大大的有用。

第二份名单上的前四人都是著名的小说家或文学家,他们若不是饱读诗书,怎会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耀眼的光环?后两人则更厉害,是做过皇帝的,他们若不是满腹经纶,哪能改写中国历史的进程?倘若都是文盲的话,他们会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或事迹吗?

事实上,落第秀才也是读书人,只不过他们未考取状元或其他功名罢了。古之秀才占总人口的比例远远比当代大学生占总人口的比例低,他们的文化素养也远远比当代大学生的文化素养高。要知道,状元全国只有一名,因此落第秀才的智商或才能也可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

拿这两份名单来说明读书无用论,要么是论点错误,要么是论据错误。

拿这两份名单来说明读书无用论的人,要么是故意颠倒黑白,吸人眼球,要么是他自己读书无用(白读书了),因为他逻辑混乱,黑白不分。


2019年8月23日——

读书,任何时候都不迟

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意思是指一个人早上懂得了道理,即使到了晚上就死去也是值得的。这说明了人们对真理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任何时候学习都不迟。

三字经曰“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讲的是宋朝的苏洵,二十七岁才开始发愤读书,不仅自己成才,而且培养两个儿子苏轼、苏辙,都成为了大文学家,“三苏“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讲的是三国时期的吴国大将吕蒙的故事。吕蒙小时候家里穷,没读过书,做了将军后,听从孙权的劝导,努力读书,终有雄才大略,武功绝世的关羽就是被他设计捉住并杀掉的。

作家龙应台对其孩子说“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很多人都引用这段话来说明读书对工作的重要性,这是毋庸置疑的。不过,有的人说,我年纪大了,工作也稳定了,读书没用了吧。当然,这时候读书也许不会使你升职,或更换更理想的岗位。但是,读书可以使你掌握更多更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你从容面对本职工作,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游刃有余,远离下岗之虞。退一步说,即使你不需要提升职业素养,读书也可以使你开阔视野,增长生活中的智慧,比如健康、安全、防骗及理财等知识,提升生活质量,在意外降临之际从容不迫,不致于束手无策。

当你由于读书少或年纪大或其他各种各样的原因而认为自己已经没有前途、将希望寄托在下一代的时候,你更加要赶紧开始读书。因为一方面可以学习掌握教育子女的方法,二方面可以营造家庭学习氛围,带动子女读书,让他们走出命运的轮回,避免重复你的命运。

好的书籍就是精神食粮,使你充满正能量,心中有所依托,在物欲横流的现实世界里特行独立。好的书籍就是指路明灯,陪伴你漫步人生路,使你不翻跟斗或少翻跟斗。当你在贫困潦倒的时候,当你在沉疴身残的时候,当你在商场跌倒的时候,当你在情场失意的时候,不致于沉沦不起,迷失方向和动力,而再度扬起生活的风帆。

“腹中有诗气自华”,读书可以提高你的修养和气质,从而改善你的气场,说不定在不经意之间改变了你的命运。


2019年8月19日——

似是而非的谬论

有人说,读书不能改变命运,或者说读书对人生没什么作用,因为有的人读了很多书还是混得不好,而有的人读的书少也混得很好。

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谬论。因为他罔顾概率,故意强调一些迎合自己口味的小概率特例,而对大概率事例选择性失明,为自己不愿意读书提供借口,安慰自己,麻痹自己。

有些人总对某北大高材生卖猪肉这个例子津津乐道,来证明读书无用论。这些人肯定是不愿意读书因而无知、不明事理的人,因为他犯了似是而非、断章取义、顾此失彼的错误。为什么你不留意一下这个例子的“下文”或“后传”,那个读书厉害的人靠卖猪肉赚了亿万身家,这是无数人可望不可及的成功。这个例子恰恰相反,是说明读书有用的。只要有知识有技能,无论干什么都比别人出色,这是个大概率的事情。

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的人读了很多书而混得不怎么好,但是读了书有知识有技能而混得好的人比混得不好的人更多;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的人不读书(或少读书)但由于某种机遇眷顾而混得不错(想一想,你是这种人吗),但是不读书而混得不好的人比混得好的人更多,而且不读书但由于某种原因取得成功的人,从来不会庆幸自己没有读书,而是感慨如果读书多些取得的成就会更大。

我们以概率来分析一下,假设读了书而混得好的人与混得不好的人的概率各占50%。在读了书而混得不好的人当中又分为两类,各占25%。一类是读书与不读书都混得一样差,即读书对他们没有任何帮助;一类是不读书无知识无技能而混得更加不好,即对这类人来说,读了书让他们混得好了些,这说明读书对他们还是有帮助的,读书还是比不读书好。总的来说,读书对人生有好处的概率占了75%。因此,无论对于“四舍五入”,还是“六十分及格”来说,75%已经是高概率了。如果一件事情成功的概率是75%的话,那就值得去做了。事实上,无论是炒股还是赌博,只要有75%的胜数,就稳赚不赔了。

不要总在别人面前说读书无用了,人家会偷着乐,十分感谢你的,因为他少了一个竞争对手!


2019年8月15日——

你是哪种家长

第一种家长,一边吃饭一边看手机,或者一放下筷子,未收拾饭碗就迫不及待地刷屏。将玩手机与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吃饭)无缝衔接,将手机视为极端重要、一刻也不能耽误的东西。潜移默化,孩子不对手机好奇、不对手机沉迷才怪!

第二种家长,在孩子学习的时候,坐在旁边刷微、看视频。不仅不营造学习氛围,反而干扰孩子、诱惑孩子。通过对中小学生的调查发现,孩子们最反感的就是这种家长行为。众所周知,家长爱好阅读,家里有阅读的氛围,孩子长时间受到感染,慢慢地才有可能爱上阅读。如果家长不爱好阅读,家里没有阅读氛围,孩子就不可能养成阅读习惯。这是非常浅显易懂的道理。

第三种家长,躺在床上仍舍不得手机,要逛逛圈子才安心,醒来第一件事还是要打开手机,唯恐错过某种重要东西。沉迷于虚拟世界,依赖其刷存在感,其实是自身没有长处和追求,以及精神空虚的表现,也是缺乏正能量和自,从而缺乏自制力的表现。

你是哪种家长?要么哪种都不是,要么兼而有之。因为这是相辅相成,不会孤立存在的。

如果家长不愿意约束自己的行为的话,那就不要怪孩子没有自觉性和自制力,不要怪孩子复制你的行为,重复你的命运,你自己种下的苦果最终要由你自己来尝。


2019年8月7日——

家长对学习的态度,就是孩子对学习的态度

最好的学区房,最贵的学费,最优秀的老师,最优越的学习条件,都比不上有一对重视教育,坚持陪伴的爹妈。

对于学习这件事,没有什么比坚持的力量更伟大,而对于三五岁的孩子的学习,没有什么比妈妈的坚持和陪伴,更让人感动和钦佩。

越是优秀的父母,越重视孩子的教育。这种重视不仅仅是指花多少钱在孩子教育上,更是身体力行,以及不懈地陪伴和督导;不仅仅是嘴上催着孩子学习,自己却吃喝玩乐看电视刷手机。

当那些比我们更忙碌的父母们在工作之余还抽出大把时间去亲自教育和陪伴孩子成长的时候,孩子们之间的差距就开始被拉开。我们与那些父母的最大差距,不是经济能力,而是对于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对于子女教育的陪伴和督导。正因为我们的经济环境不如人,陪伴恰恰是我们能够给予孩子的最大财富。

英国教育家夏洛特.梅森说“很多父母总是终日奔忙,从来无暇顾及孩子。当终于有一天想要好好关心一下孩子的时候,他们发现竟然无法与孩子进行沟通,父母对孩子来说已经变得无足轻重。”

因此有人说,父母的有效期只有十年。我认为,从某个方面来说是正确的。错过了,你再想陪伴,孩子也不需要了。而且十年时间,无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无论是好性格还是坏性格,都已形成,难以干预,无力回天了!


2019年8月6日——

家庭教育荟萃

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

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孩子比手机重要,家人比圈子重要。

父母优秀孩子才优秀,孩子成功父母才成功。

父母只要付出1%努力,孩子就能取得100%进步。

如果父母不愿意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的话,就不要怪孩子没有自觉性和自制力。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10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本吧详情
吧 主:

江恩笑笑

会 员:

213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