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豪美新材研究报告铝材龙头转型升级,聚焦系统门窗和汽车轻量化

  • 作者:宝星潤
  • 2021-11-26 09:35:41
  • 分享:

(报告出品方招商证券)

一、华南区域铝型材龙头,战略转型新业务

1、铝基新材产业链优势突出,股权结构稳定

具备铝基新材全产业链能力,向汽车轻量化与建筑门窗系统集成转型。豪美新材前身为成立于 1991 年的豪美铝业, 2020 年 5 月登陆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公司为国内大型铝型材制造商,并具备一条从熔铸到深加工的完整铝基新材料 产业链,近年来转型发展成为一家专业从事汽车轻量化材料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以及建筑门窗系统产品集成的国家 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已经是华南地区最具规模的汽车轻量化铝基新材料企业。

公司股权结构稳定。截至 2021 年三季度,公司控股股东清远市豪美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豪美控股”)直 接持有公司 37.77%的股权,并通过泰禾投资间接持有公司 0.82%的股权,合计持有公司 38.59%的股权。董卫峰、 董卫东、李雪琴三人为公司的共同实控人,通过豪美控股、南金贸易和泰禾投资合计持有公司 63.81%的股份;其中, 董卫峰、董卫东为兄弟关系、李雪琴、董卫东系夫妻关系。

2、汽车轻量化和系统门窗将为发展重点

公司营收增长稳健,2021 年或迎拐点。2017 年以来公司每年营收都保持增长趋势,2017-2020 年 CAGR 为 13.3%; 2021 年前三季度营收达到 40.25 亿元,规模超往年全年水平,同比增长 71.29%,增速陡然上行,主因公司募投项目 产能释放,叠加铝锭涨价,促使公司铝型材业务量价齐升。公司 2021 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69.71%至 1.04 亿元,净利润增速匹配收入增长。

公司主营三项业务,子公司分工明确。公司目前核心业务主要有三类铝型材业务(又分为一般工业用铝型材、建筑 用铝型材、汽车轻量化铝型材)、系统门窗销售业务和门窗幕墙安装业务。其中,铝型材的生产销售由公司子公司精 美特材负责运营;系统门窗业务由公司自有的“贝克洛”子公司及其同名品牌负责销售;门窗幕墙安装业务由孙公司 科建装饰负责。2021H1,铝型材销售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 90.5%,系统门窗业务占 5.4%,门窗幕墙业务占 4.0%; 其中,汽车轻量化铝型材业务仅占总收入的 5.7%。

汽车轻量化铝材业务快速发展,系统门窗销售利润远超传统业务。2021 年上半年,公司各项业务收入均正向增长, 其中汽车轻量化铝材以 198.71%的增长率远超公司其他产品的水平快速发展。除占比极小的其他业务外,各项主要业 务的毛利率在过去几年基本变化比较平缓,其中系统门窗销售业务的毛利率水平最高,2021H1 为 36.97%,远高于 其他业务的毛利率;一般用工业铝材毛利率最低,21H1 仅为 6.80%。

公司各业务与行业龙头相比,体量仍有成长空间。考虑到闽发铝业、兴发铝业产品均包含工业用铝型材和建筑用铝型 材,与公司的铝型材产品业务较为相近;亚太科技主要产品为车用铝型材,是汽车轻量化材料重要供应商,与公司的 汽车轻量化铝型材产品业务较为相近;而中国忠旺铝型材主要定位于高端铝模及高端工业材,在产品类型、结构和市 场定位上与公司有所差异,因而未选择为可比公司。

二、铝型材为传统主业,产能布局加速产品结构优化

铝加工产品上游主要为铝矿采集与冶炼,上游电解铝和再生铝生产行业提供原材料后,经过中游的铝型材行业加工产 出不同的产品,应用在下游包括建筑、交通、电力、机械、包装等领域。铝加工产品主要可以分为六类,分别是铝挤 压材、铝箔材、铝板带材、铝锻件、铝粉、铝线材,建筑型材和一般工业型材就属于挤压材。(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1、我国为铝型材生产大国,公司市占率有提升空间

铝型材应用领域较为广阔,我国产量稳健增长。铝型材以铝锭为原材料,经过“挤压工艺”制成,是铝挤压材中的一 种。据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数据,2020 年我国铝加工材总产量为 4210 万吨,同比增长 5%;其中,铝型材产 量约 2002 万吨,占比 47.6%,同比增长 6.6%;铝型材为我国铝加工材中占比最大,且增速最高的品类。

建筑行业为铝型材的主要下游市场。铝型材具备材质坚硬、设计灵活、轻巧耐磨等优点,应用领域广阔。在建筑领域, 铝型材由于其易于组装、上漆,同时也兼备美观性和实用性,多用作门窗框、室外幕墙材料等,也可用作建筑结构的巩固和防护。在工业领域,铝型材由于比很多物料更轻但更坚硬,常被使用在机械设备、电力设备、基建、航空航天 等工程中。因此,根据下游用途可区分为“建筑用铝型材”和“工业用铝型材”。从产量来看,2020 年我国建筑用铝 型材和工业用铝型材的产量占比约 7:3。从消费量来看,2020 年我国 66%的铝型材被使用于建筑领域,工业用铝型 材消费量占比约 32%。

我国为铝型材出口大国,但以低附加值产品为主。我国铝型材进口量从 2016 年起连年下降,出口量则在 2015-2016 年创出新高,2020 年疫情影响我国铝型材出口,2021 年以来出口有所回升。2021 年上半年,我国共进口铝型材 1.49 万吨,同比下降 10%,出口 44.21 万吨,同比增长 13%。但我国出口产品以中低端产品为主,进口铝型材则多是高 端产品,测算 2021H1 进出口铝型材均价得出,进口铝型材平均价格约 7140 元/吨,出口铝型材平均价格仅约 3295 元/吨。

豪美新材市占率尚且不到 1%。我国铝型材龙头为中国忠旺和兴发铝业,截至 2020 年底其市占率分别为 3.83%和 3.26%,体现行业低集中度;豪美新材市占率由 2018 年的 0.71%提升至 2020 年的 0.86%。其中,2019 年我国头部 的铝型材加工企业市占率均有提升主因 2019 年在多国反倾销政策下国内小型铝材加工出口企业减产,致使行业产能 阶段性下滑,而头部企业维持较好增长,致使市占率有明显阶段性跃升。

豪美新材的产品出口以铝型材销售为主,远销欧洲、非洲、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出口业务主要以美元定价 和结算,2020 年公司出口收入达 5.19 亿元,占总收入比例的 15%,尽管受疫情影响同比下降 29%,但降幅小于全 行业出口降幅(63%),公司出口市占率高增 3.21pct 至 6.79%。2021 年 3 月 30 日,欧盟委员会裁定对原产于中国 的进口铝型材征收 21.2%-31.2%的反倾销税,其中公司及子公司精美特材的税率为 21.2%,位于区间下限。公司和 海外客户的销售订单主要以 FOB、CIF 和 CFR 等贸易定价方式进行,关税由客户自行承担。

铝型材销售以直销为主,经销、居间代理为辅。公司面向国内客户的铝型材销售渠道以直销为主,部分辅以经销模式;而面向海外客户的销售模式则通过直销+居间代理模式共同实施,通过居间代理商的区域性优势,公司可快速引入当 地客户。2019 年公司直销/经销/居间代理渠道收入占比分别为 72%/9%/19%。

2、供需增长匹配,募资扩大自有产能

高产销率和产能利用率,看好产能释放助力业绩增长。截至 2019 年底,公司铝型材产能达到 16 万吨,产能利用率 为 90.81%,为 2016-2019 年内新低。公司目前共有六大厂区,均位于广东清远,包括 3 个豪美新材厂区、1 个精美 特材厂区、1 个科建厂区和 1 个贝克洛厂区。2020 年,公司铝型材产量为 17.25 万吨,同比增长 64%,销量达到 17.40 万吨,同比增长 62%,公司产量与销量增速较为匹配,产销率基本维持在 96%-98%,产能利用率较高,体现供给能 力处于紧平衡,未来扩产或有助于业绩进一步释放。

IPO+发行可转债募投项目进一步扩大自有产能,降低外协比例。公司 IPO 募投项目中的“铝合金新材建设项目”总 投资额 5.77 亿元,运用募集资金 4.97 亿元,规划建成年产 4.5 万吨高性能铝合金材料及制品的产能,建设期预计 18 个月,T+3 年后达产,预计达产后可每年贡献营收 9.00 亿元、净利润 8284.30 万元;税后 IRR 为 14.71%,回报期 为 6.65 年(含建设期)。截至 2021H1,该项目尚有部分生产线未建成投产,若建成后公司铝型材的总设计产能可达 约 20.5 万吨/年。此外,公司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过 8.24 亿元,其中 4.94 亿元拟投向“高端工业铝型材扩产项目”和“高端节能系统门窗幕墙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建设期均为 1 年,税后 IRR 分别为 15.16%和 18.73%。

三、汽车轻量化业务已具备技术和客户基础

1、汽车轻量化铝型材发展空间巨大

汽车的轻量化,指的是不改变汽车的强度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汽车的整备质量,有利于实现同等动力 性下燃料消耗减少,从而实现 1)提升续航能力,2)降低碳排和能耗。 我国新能源车市场景气抬头,有望支撑铝挤压材需求长足发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呈现出较为稳定的增长趋势,截至 2021M9 我国乘用车保有量达到 2.97 亿辆,其中汽油车仍然为最主要的燃料类型,保有量占比达 96%以上。2021 年 起,我国新能源车市场景气度回升;截至 2021M10,新能源车累计销量已经占到我国汽车今年累计销量的 12%,比 例较 2020 年底的 5%显著提高。相对于传统燃油车,新能源车新增电池外壳、电机等部件所用铝材主要为铝挤压材。 新能源汽车发展,将有助于提升挤压铝材在汽车领域的用量。

新能源汽车续航制约促进汽车轻量化材料需求增长。首先,新能源汽车普及过程中主要制约因素为续航问题,汽车轻 量化可通过降低汽车负重能耗有效提高续航里程;其次,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系统,普遍较同等燃油车重 10%-20% 因此对轻量化材料需求更为迫切。据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数据,对于新能源纯电动汽车,汽车整备质量每减少 10%,电耗下降 5.5%,续航里程增加 5.5%。因此汽车轻量化趋势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更加明显。(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双碳目标下汽车轻量化进程加速推进。据《中国汽车低碳行动计划报告(2021)》公布数据,2020 年我国乘用车车队生命周期碳排放总量约为 6.7 亿吨二氧化碳,其中燃料周期占比约 74%;绝大部分碳排放来自汽油车,占比约 98%, 由此引起的交通运输二氧化碳排放量仅次于电力工业燃料排放。实验证明,若汽车整车重量降低 10%,燃油效率可提 高 6%-8%;汽车整备质量每减少 100kg,百公里油耗可降低 0.3-0.6 升;汽车重量降低 1%,油耗可降低 0.7%。因 此推动汽车工业轻量化以及新能源汽车节能减排对于实现 2030 年前碳达峰、2060 年前碳中和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政策端推动轻量化材料应用。《中国制造 2025》指出,到 2030 年,高强度钢、铝/镁合金复合材料等轻量化材料技术 方面取得较大突破,轻量化多材料体系达到较好的应用水平,具备先进的制造和连接工艺技术,拥有完善的零部件优 化设计和结构-材料-性能-成本一体化设计能力,大幅提升我国汽车轻量化技术水平,形成汽车轻量化整车产品和关键 零部件自主开发和生产能力。轻量化技术综合应用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由轻量化带动的节能减排效果显著呈现。

车中典型的铝质零件的一次减重效果可达 30-40%,二次减重可进一步提高到 50%。铝型材主要用于汽车的安全件、 结构件,燃油车铝型材部件主要包括防撞梁、控制臂、车架、减震支架、天窗导轨、行李架等产品,若均以铝型材代 替钢材制成,减重可达 40-50kg;此外,若电池托盘、电机壳等材料全部使用铝型材,减重可达约 100kg。(2)从可 得性来看,根据 Wind 数据,2020Q1-3 我国铝土矿产量约为全球的 19%,基础储量在 2016 年达到 10 亿吨,我国铝 材采集难度较低。因此,铝合金作为当前汽车轻量化的理想材料之一,以铝代钢为趋势。

对比发达国家,我国轻量化技术起步晚。目前海外多种车型已在部分零件大量使用了铝合金材料,铝锻件数量呈快速 增长的趋势,宝马 5 系、7 系和路虎揽胜等车型已推出了全铝悬架,凯迪拉克 CT6 也是采用了占比高达 64%的铝合 金车。据中国产业息网数据,2020 年国内控制臂、副车架、转向节的铝合金渗透率为 15%、8%、40%,预计到 2025 年分别可达 30%、25%、80%,整体提升空间较大。国际铝业协会数据表明,当前燃油车的车身结构件铝合金 渗透率为 3%,纯电动汽车为 8%,铝合金渗透率整体较低。目前机动车尤其新能源车体由钢结构向钢铝混合趋势较 为明显,铝合金的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我们测算 2021 年我国车用铝材需求量约 68 万吨。测算依据(1)以 2021年前十月国内各类车型产量的同比增速 估算 2021M11-12 的产量,并以此估计 2021 年全年产量;(2)据国际铝业协会统计,2019 年我国燃油车/纯电动车/ 插电混动车的单车平均用铝量分别为 128kg/143kg/189kg,据亚太科技公开交流纪要预测,2020 年我国燃油车/纯电 动车/插电混动车的单车平均用铝量分别为 136kg/158kg/198kg,并假设 2021 年单车用量持平;(3)Ducker Worldwind 调研称 2016 年欧洲汽车单车铝材占比为 11%,我们结合亚太科技口径假设 2019-2021 年我国车用铝材渗透率分别为 11%/13%/14%。最终测得 2020 年我国车用铝材需求空间约 54 万吨,2021 年有望超 67 万吨。

2、加码布局汽车轻量化,订单起量助力业绩释放

豪美新材于 2017 年末成立全资子公司精美特材,定位于生产“一般工业用铝型材”、“汽车轻量化铝型材”,新生产线 于 2018 年上半年逐步投产,公司汽车轻量化铝型材生产能力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匹配订单增速。

(1)车用铝材发展有望带动公司毛利率、市占率双升

亚太科技为国内车用铝材龙头,豪美新材市占率较低。尽管当前我国铝材加工企业数量较多,但大多以建筑铝型材企 业为主,进入汽车轻量化领域的铝材企业较少。其中,亚太科技(002540.SZ)主要产品为汽车铝型材及其他工业铝 型材,主要应用于汽车热交换系统、底盘系统等,与豪美新材轻量化产品类型相近。考虑我们估算 2020 年我国车用 铝材需求量为 53.55 万吨,则以销量测算,2020 年亚太科技的车用铝材市占率约为 26%,豪美新材约为 1.5%。

车用铝材业务刚起步,经营质量显优。据亚太科技 2020 年年报披露,其服务于非汽车工业领域铝材产能仅占总产能 的 20%,假设铝材价格差异不大,我们以“0.8x 铝材总收入”测算亚太科技的车用铝材收入。从收入规模来看,亚 太科技的份额约为豪美新材的 22 倍;从收入增速来看,豪美新材的增速自 2018 年起始终高于亚太科技,体现出小 体量的高成长。

人工与加工成本上升,毛利率呈趋势性下滑。公司和亚太科技对于铝材产品均采用“铝锭价格+加工费”的定价策略。 从毛利率来看,随着技术成熟、产能释放、竞争加剧、加工费上涨,车用铝材毛利率均有所下滑。豪美新材汽车轻量 化铝型材单位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由 2017 年的 0.23 万元/吨上涨至 2019 年的 0.52 万元/吨。截至 2021H1 豪美新材 的汽车轻量化铝型材毛利率为 16.41%,较亚太科技高 0.94pct。

(2)研发投入巩固技术优势,量产能力逐渐增强

公司进行战略转型,加码高端工业材及汽车轻量化材料研发投入。(1)在资金上给予研发支持。2021 年前三季度研 发费用同比高增 66.44%至 1.38 亿元。公司 2018-2020 年研发费用率持续稳增,2021 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率水平与 亚太科技相当,达到 3.4%。据公司官网数据,目前公司拥有专利共计 228 项,其中发明专利 17 项。(2)在制度上 也为研发服务。公司在研究机构组织架构中特设“创新层”,包括联合研发机构、试验机构、新技术研究、新材料开 发、新装备研发和门窗研究院六个部分;此外,公司还与北京科技大学、中南大学等知名学府设立合作研究中心,通 过联合研发机构促进产学研发展,以快速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巩固公司技术优势。

高端铝材相对壁垒较高,公司量产能力逐渐增强。汽车轻量化铝材多采用高端铝材,因此技术壁垒较高。公司经过十 多年的自主创新路线和技术沉淀,掌握了多项核心技术,并且募集资金聚焦于高性能铝合金新材料研发、特种铝合金 新产品开发、特种铝加工工艺研究与产业化。公司设立专业研发中心,先后开发出了乘用车结构用高性能铝合金及型 材制备技术、高强高淬透新型 7 系铝合金及其制备工艺技术、2 系 7 系等高合金成分熔炼、铸造、挤压及热处理等核 心技术,广泛运用于公司的汽车轻量化铝型材等主要产品。截至 2021Q3,公司已取得 140 多个定点项目,其中 60 余个项目为量产,随着更多项目陆续进入量产阶段,未来有望持续释放业绩。(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3)聚焦直销渠道,电池托架和防撞梁受高度认可

公司的汽车轻量化产品结构向工艺复杂产品调整。自 2017 年公司成立精美特材子公司以来,汽车轻量化铝型材产品 中,加工工艺较为简单的行李架比重逐步减小,而加工工艺较为复杂的防撞梁、电池托架等材料与部件的销售规模和 比例逐年扩大。据公司招股说明书,当前占销售收入较高主要产品为防撞梁和电池托架材料,占比超过 70%。

防撞梁和电池托架产品受主机厂认可度高。公司主要产品为汽车零部件铝合金材料及部件,包括电池托盘、防撞梁、 副车架、减震支架、动力托架、电机部件等 10 余种,;对比之下,亚太科技主要生产高性能精密铝管、专用型材和高 精度棒材等汽车材,工艺相对更复杂。目前,公司汽车轻量化产品已进入奔驰、宝马、丰田、本田、上汽通用、广汽 菲亚特、广汽三菱等汽车品牌的供应商体系,取得多个欧美、日韩、国内整车品牌的 140 多个铝合金材料及部件项目 定点并形成完备稳定供货链条,是华南地区最具规模的汽车轻量化铝基新材料企业。

四、系统门窗业务轻资产运营,多渠道塑造品牌价值

1、建筑节能和消费者习惯共促系统门窗行业发展

节能减排和“双碳”目标促进系统门窗行业发展。随着我国节能减排要求不断提高,传统通过采用普通中空玻璃+断 桥铝合金型材的节能方式已不能满足要求,我国建筑碳排放依然呈现正增长态势。2018 年我国建筑能耗占全国社会 总能耗的 21.7%;据相关学术论文统计,通过门窗损失的能量约占建筑物外围护结构能量损失的 50%;2000-2018 年间,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能耗占比提高了 6%。现有的建筑门窗因隔热性能较差而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浪费,而系统门 窗除了可以选取性能大幅优化的玻璃和型材外,还可以从开启方式、暖边间隔条、长隔热条等多方位提高装配性能, 助力打造绿色建筑符合现阶段我国节能减排的要求。

系统门窗产品符合我国门窗行业发展趋势,本质是工业化。考虑到 1)我国地域辽阔,气候环境变化多;2)环保督 察持续趋严,碳中和、碳达峰目标持续推进;3)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居住环境有了明确要求;现阶段我 国门窗行业主要的发展趋势可归为三类我国多样化地理气候环境的应对方案能力提升、门窗节能效率的要求提高、 门窗产品向定制化需求转变。系统门窗的优势得以凸显,一方面,系统门窗在设计、制造和安装环节具备系统性,后 期不容易开裂脱落,也拥有更佳的密闭性,从而隔热性能、隔音性能、抗风压性、水密性和气密性等性能均更为优异。 另一方面,系统门窗的出品需要经过反复测算和集成研发,最终形成标准化、模块化的解决方案,可有效降低重复设 计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规模效应。

铝门窗市场空间巨大,集中度较低,市场潜在需求或超 5 亿方。据中国幕墙网《2021 全国铝门窗幕墙行业年会工作 报告》中称,2020 年我国建筑铝门窗企业数量超 8000 家,从业人员有 4383 人,行业竞争激烈,集中度较低。根据 国家统计局统计测算,2020 年全国新建房屋建筑竣工面积达 38.48 亿平方米(建筑业口径)。按门窗面积约占建筑面 积 25%的比例测算,我国每年的新房装修门窗市场需求达 9.62 亿平方米,铝门窗市场超 5.29 亿平方米。存量建筑 改造方面,2020 年度二手房交易面积为 3.96 亿平方米,我国既有建筑面积约为 720 亿平方米,其中约 40%已使用 15 年或以上,对门窗等装饰结构的更新改造需求日益迫切。

2、贝克洛品牌力较强,系统门窗业务有望迎来快增

贝克洛为业内首家将轻资产模式实现规模化应用的系统门窗企业。公司全资子公司广东贝克洛幕墙门窗系统有限公司作为系统门窗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负责公司同名系统门窗品牌“贝克洛”的销售和运营。其中,(1)贝克洛的系统 材料销售模式主要面向国内工程客户(房地产项目的门窗工程承包商),通过与其达成系统门窗定制化方案向其销售 整套门窗系统材料,包括铝型材、五金、胶条等。在该模式下并不涉及成品窗的生产和加工,生产加工和现场安装均 由工程客户自己完成。(2)贝克洛的成品窗销售模式主要面向国外工程客户和经销客户,其中成品门窗系统的加工由 贝克洛的子公司科建装饰完成。由于面向不同客户所售产品不同,2019 年公司产品的销售单价依次为直销海外(1297 元/平米)>经销(870 元/平米)>直销国内(322 元/平米)。

贝克洛 2020 年实现营业收入 2.47 亿元,同比下降 11.31%,实现净利润 1091.84 万元,同比下降 83.76%,净利率 为 4.42%;2021H1 贝克洛收入为 1.33 亿元,同比增长 34.72%,净利润为 66.52 万元,同比下滑 88.72%。贝克洛 业绩下滑主要考虑疫情影响海外收入,并且 2019 年处置派生分立子公司科建投资实现收益 5047.70 万元。据中国幕 墙网测算,2020 年我国铝门窗幕墙行业的生产总值约在 6300-6400 亿元之间。我们分别以 2020 年“贝克洛收入/铝 门窗幕墙生产总值”和“贝克洛净利润/铝门窗行业整体利润”均测算出贝克洛在铝门窗行业市占率为 0.04%,若假 设我国系统门窗渗透率 5%,则贝克洛在系统门窗行业市占率为 0.78%。

(1)线上+线下全渠道销售,树立 C 端品牌价值

品质优先+定制化服务,打开 C 端市场。贝克洛诞生于 2009 年,2013 年进行产业升级,推出第三代高性能系统门窗, 发展至今其产品包括外立面门窗、阳光房及户外维护系统等,贝克洛系统门窗达到 30 年免维护和 50 年的设计使用寿 命。秉承“耐用门窗贝克洛”这一理念,提供高性能系统门窗,并能为零售客户提供免费的测量、设计、上门安装服 务,获得较高市场认可度。

全渠道营销模式,快速打入零售市场。贝克洛依据全新品牌传播战略布局,在 C 端采用“线上+线下”的全渠道营销 模式,于 2020 年 9 月正式上线“贝克洛京东旗舰店”,同年 10 月“贝克洛天猫旗舰店”也正式上线,线上门店有助 于引流,此外,“系统门窗”产品的标准化、系统化、模块化特征也助益于通过线上渠道销售;而在线下,公司一方 面加码零售门店布局,目前在全国已有超 200 多家线下门店,另一方面在核心机场大量投放广告,提高品牌传播度。

(2)中长期 B 端业务有望受益于地产集采

系统门窗纳入地产集采,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贝克洛的系统门窗体系中包括了阳光房系统、幕墙系统、提升推拉门 系统、折叠门系统、内/外开窗系统、栏杆系统等多系列,为大型地产工程客户的一站式采购提供便利,并为后续权 责维护问题省去麻烦。此外,系统门窗的优质隔音效果有利于提高精装房居住体验,从而提高终端溢价能力。一般门 窗成本占房屋建安成本的 4%-10%,价格敏感度相对较低。多数地产商已将系统门窗部品纳入集采品类中。中长期看, 考虑到供应链优势、品牌知名度、资金链实力等,在地产集采趋势下我国门窗行业有望出清落后产能,提升集中度。

竞争赛道集中于高附加值与品牌化,公司竞争力较强。不同于传统铝门窗,系统门窗对铝材要求更高,注重将配件材 料结合并且对技术的要求较高,具有一定技术壁垒,因此系统门窗市场可有效加快技术不足的中小型企业出清,加快 市场向头部集中。中高端铝材较低端铝材价格敏感度底,市场竞争多集中于对品牌认知度与服务质量等软因素。公司 作为国内较早进入系统门窗行业的企业之一,具备技术经验和品牌优势,产品广泛应用于保利、万科、星河湾、华润、 龙湖、招商等国内地产公司的地产项目。2021 年在地产 500 强首选供应商中,贝克洛排名第三,首选率达 12%。

五、投资分析

公司为华南区域铝型材龙头企业,现有产能超 16 万吨/年,预计 IPO 募投项目达产后产能可超 20 万吨/年。其中,工 业用铝型材和建筑用铝型材业务料将随下游市场平稳发展,核心聚焦于战略转型,未来汽车轻量化铝型材和系统门窗 业务或将伴随行业共迎高速发展。

行业层面,(1)我国新能源车市场景气度高涨,续航能力的提升和国家双碳目标共同推进汽车轻量化发展,目前我国 燃油车铝合金渗透率为 3%,纯电动车为 8%,对标发达国家的 20%以上渗透率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测算 2021-2022 年我国车用铝材需求空间达到 67.6 万吨/78.8 万吨。(2)门窗市场空间大,我们以建筑业竣工测算铝门窗行业市场潜 在需求超 5 亿平方米,但行业集中度低。在建筑节能和消费升级趋势下,具备工业化、模块化、系统化和规模化优势 的系统门窗行业料将持续扩容增长。

公司层面,(1)汽车轻量化铝型材业务上,公司注重研发投入和人才招募,已取得 140 多个定点项目,量产能力持续 提升,2020 年市占率仅约 1.5%,车用铝材收入中防撞梁和电池托架产品占比 70%,受到奔驰、宝马、通用、比亚 迪等知名客户认可,叠加售价较高,未来自有产能释放后汽车轻量化业务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2)公司系统门窗 业务由子公司“贝克洛”负责,轻资产运营模式可对标坚朗五金的门窗五金配套集成供应模式。“贝克洛”系统门窗 终端品牌力强劲,在 B 端首选率达 12%,在 C 端通过定制化服务+线上线下多渠道营销,品牌知名度高;但目前在铝 门窗行业市占率仅 0.04%。系统门窗业务可依托现有建筑用铝型材产能发展,且毛利率高达 37%,随着线下门店扩 张,未来有望贡献较大业绩增量。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详见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6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15.08
  • 江恩阻力:16.97
  • 时间窗口:2024-06-29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1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