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电子特气,加速放量的半导体材料

  • 作者:湿地
  • 2023-05-01 02:13:43
  • 分享:

半导体,仍坚持观点,中芯不倒、芯片不止。可惜的是中芯启动没买进,回踩也没买,现在就是干看着。这种大白马轻易不动,动起来就不会随便结束,板块中军股不死,板块就会持续活跃。

最初看好chiplet,选中甬矽电子,从结果看的确不错,但是没拿住,只赚到点小钱。但是,通富、长电的一季报完全证伪,chiplet喊出来多半年了,至少目前看不到对业绩的影响。

设备,最初不看好,认为设备没持续性。想多了,周期不周期的以后再说,至少今年一季报非常漂亮,尤其是一堆差生衬托显得鹤立鸡群。然后直上直下的行情,也没法参与。后期建仓量测、沉积设备等补涨,大盘一震荡又没拿住,拍断大腿。

继续坚守材料吧,材料是消耗性的,业绩是可持续性。国产替代,放量是必然的。江丰电子就是例子,营收从刚上市的6亿多,到现在的24亿。过去两三百亿市值的确贵,但是市场也的确没错。据研报,光刻胶、电子特气、湿化学品、硅片是下一波加速放量的材料。材料第一名的硅片,市值都太大了,像硅产业跌了几年还有六百多亿。

光刻胶,继续坚守上海新阳+格林达组合。个人观点这俩的年报、一季报都不错,市场只认可了新阳。其实格林达2022年半导体收入占比达到2亿/25%,发布时机不好,早几天可能就是涨停而不是跌停了。鼎龙股份半导体5亿/20%,市值250亿。风吹草动就跌停,整怕了,一季报前都减仓了,格林达跌停补回来,新阳大涨补回来,综合一下算白忙。

特气,本篇的重点。中船特气上市第二天开始建仓,边跌边买,也没买太多就赶上半导体上涨、德国限售消息助攻,账户回了回血。习惯一个板块至少买两只,初步定了和远气体。

产品分类。电子气体分为大宗气体、特种气体两大类,绝大部分公司都是两者兼有,特气占比就是个含金量指标了。

市场规模。2022年全球和中国的电子特气市场规模分别预计为49亿美元和189亿元。其中,电子特气在中国最大的下游应用为集成电路,占比达到43%;在半导体材料的市场占比达到14%,仅次于硅片。对此数据存疑,全球市场420亿人民币,中国占比接近一半?数据感觉不太可,不过特气仅次于硅片大差不差。其实这个第二挺水的,第三第四的光掩膜、光刻胶也就差1个点。

行业增速。“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电子特气全球增速并不高,CAGR为5%;国内伴随晶圆厂持续扩产,且推进国产替代,2022-2024年CAGR将达到10.31%,显著高于全球。”如果数据属实,10%其实也没太大竞争力。“中研普华预计2026年中国特种气体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808亿元,2021-2026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18.76%。”“根据SEMI的数据,预计中国电子气体市场规模将从2021年的195.77亿元提升到2025年的316.60亿元,2021-2025年的年均复合增速达到12.77%。”查到至少三组数据,所以增速到底多少也说不清楚,粗略评估一下,国内晶圆厂陆续投产,国产替代持续推进,半导体材料增速不会低的,可以认为是高增长行业。

行业壁垒。特种气体的主要生产工序包括气体合成、气体纯化、气体混配、气瓶处理、气体充装、气体分析检测。我认为纯化是最重要的技术壁垒,如和远气体潜江项目,氨气制备是外包的,自己做纯化和高端衍生品。纯化手段包括精馏、吸附、化学纯化。像认证和资质壁垒都是可以按部就班做到的。光伏能源、光纤光缆领域的审核认证周期通常为0.5-1年,显示面板通常为1-2年,集成电路领域的审核认证周期长达2-3年,长认证周期与强客户粘性形成的认证壁垒;资质壁垒,需要《安全生产许可证》《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许可证》等多项资质。

国内企业竞争格局。数据表格太大不列了,说说结论,如果你不接受以你为准。南大光电高估了,市值是光刻胶验证那波炒起来的,现在光刻胶基本证伪,主业仍然是特气,营收规模与华特差不多,市值却是两倍;雅克科技业务比较杂,特气占比太小,不应该作为特气股来投资,是一个半导体平台型公司,不纳入候选;金宏气体更偏工业气体,特气占比40%,半导体20%,半导体占比小,更适合跟杭氧放一块从综合气体供应商出发去考虑投资,也不纳入;综合来看,能跟中船特气对标的是华特气体,另一个是和远气体,最有业绩弹性。

中船目前产能,三氟化氮年产能达9250吨、六氟化钨年产能达2230吨、三氟甲磺酸年产能660吨。新增产能来自募投项目,包括年产3250吨三氟化氮项目/4.6亿投资/扩产、年产1500吨高纯氯化氢扩建项目/1亿投资、年产735吨高纯电子气体项目(含一氟甲烷、二氟甲烷等9种)/2.2亿投资/新增产品、年产500吨双(三氟甲磺酰)亚胺锂/2.8亿投资/扩产。

中船客户。在集成电路领域,中芯国际、长江存储、上海华虹、长鑫存储等境内主要晶圆制造企业的全覆盖,并已进入台积电、联华电子、海力士、铠侠、格罗方德、德州仪器等全球领先的晶圆制造企业供应链。在显示面板领域,公司已成为京东方、TCL科技、天马微电子、咸阳彩虹、维诺、群创光电、LGD、SDP。常驻前五的是京东方、长江存储、中芯。

中船特气没啥可说的,最纯粹的电子特气,世界级的供应商,看好特气肯定要配置。中船还是略贵一些的,龙头溢价、新股溢价,能到什么位置判断不了。

中船特气已持有,后续在和远气体和华特气体二选一,倾向于和远。

和远十四五目标“公司在2021年度报告中披露,力争在十四五期末实现收入50亿元的目标,努力将公司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型气体公司。50亿元按营收板块拆分,其中工业气体版块约占三分之一,硅基功能性新材料版块约占三分之一,电子特气电子化学品版块约占三分之一。”(2023年3月2日天风线上调研)假设不是吹牛,那CAGR是67%,太高了。50亿不是吹牛,是的确在做的,当然未必能成功。行动路径是潜江和宜昌两个电子特气和材料项目。

全是2022年开始批下来的项目。“潜江电子特气产业园一期项目液氨产品已完工达产转固,二期新增电子特气及电子化学品项目中尾气提纯、高纯氨、高纯氢、高纯氨水、高纯氯化氢等产品正在陆续投建,宜昌电子特气及功能性材料产业园项目三氯氢硅工段已完成土建,正处于设备安装阶段,其他产品三氟化氮、硅烷偶联剂也已开展设计、设备定制等工作,两大产业园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预计相关产品将于2023年内分批投产。”

基本上2023年能见到业绩的是潜江一期的液氨、宜昌的三氯氢硅。正经特气产品都要2024再说。公司定位看得出来是平台型电子特气公司,目标挺远大的,也挺舍得投入,已经开始建设的项目24亿,宜昌二期还要再投30亿。大规模投资转固后,如果销售不能及时跟上,目前这点利润会被折旧和营运成本耗光。

要么老板极其自,要么就是在赌命。电子特气投产,占比就能到到50%,估值就要向其他同行看齐了,风筹比极高,缺点是需要等待项目投产,以年为单位。目前才40亿市值。幻想一下,如果全都顺利建成且卖出去了,特气市场又如预期极景气,指不定是下个锦浪科技。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5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26.06
  • 江恩阻力:29.32
  • 时间窗口:2024-06-12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0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