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美的“寒冬之下”裁员、收缩非核心业务;收购、再投20亿加码ToB业务

  • 作者:shbssjqb
  • 2022-05-26 19:57:09
  • 分享:

科陆电子发布公告称,拟向美的集团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不超过13.86亿元。本次发行完成后,美的集团将成为科陆电子控股股东。

2021年年报显示,工业技术事业群、楼宇科技事业部、机器人与自动化事业部及数字化创新业务等四大ToB业务板块合计收入734亿元,占营收的21.51%。 

谋求科陆电子控制权的背后,是美的集团寻找第二增长曲线的迫切性。

5月26日,科陆电子(:002121)已连续三日获一字涨停。股价的背后推手即美的集团。

5月23日晚间,科陆电子发布公告称,拟向美的集团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不超过13.86亿元。本次发行完成后,美的集团将成为科陆电子控股股东。

这是美的集团在布局ToB业务的又一举措。

近日,方洪波在投资者交流会上做出“未来三年行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寒冬”的判断。而美的集团的的应对策略是变革ToC业务,重点转型ToB业务,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2021年年报显示,工业技术事业群、楼宇科技事业部、机器人与自动化事业部及数字化创新业务等四大ToB业务板块合计收入734亿元,占营收的21.51%。 

与此同时,方洪波在近日股东大会上表示,“基于对未来的判断,美的觉得当下要稍微做一些收缩。”而员工成为“收缩”过程中被牺牲的对象,“美的集团回应裁员”也冲上热搜。

关于“收缩”,具体而言,ToC业务,保留家电核心品类,母婴、宠物电器等品类优化;ToB业务,保留“四大四小”核心业务,其它关停并转。

加码能源获取科陆电子控制权

5月23日晚间,科陆电子发布公告称,拟通过非公开方式向美的集团发行3.94亿股至4.23亿股A股股票,发行价格为3.28元/股,拟募资不超13.86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将全部用于偿还有息负债。

本次发行前,科陆电子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为深圳资本集团。本次发行完成后,美的集团将成为科陆电子控股股东,科陆电子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何享健。

此外,美的集团与深圳资本集团签署了《表决权委托协议》,深圳资本集团拟将其持有的科陆电子1.26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8.95%)对应的表决权委托给美的集团。

按前述非公开发行上限测算,本次发行完成后,美的集团将持有科陆电子29.96%的股份及表决权。

与此同时,深圳资本集团拟将其持有的的科陆电子1.26亿股股份以6.64元/股的价格协议转让给美的集团,过户前标的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将按照《表决权委托协议》的约定委托给美的集团。

据此计算,美的集团获取科陆电子29.96%的股份及表决权,总计需耗资22.23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科陆电子以能源的发、配、用、储产品业务为核心,主要从事智能电网、新能源及综合能源服务三大业务。其中,新能源业务主要包括储能业务、新能源汽车充电及运营业务。

智能电网是科陆电子营业收入的主力军。

2021年,科陆电子智能电网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4.5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6.63%;储能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3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30%;综合能源管理及服务3.1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9.82%。

不过,科陆电子的盈利情况不容乐观。

2018年和2019年,科陆电子分别亏损12.20亿元、23.76亿元,连续两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均为负值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处理,股票就简称也由由“科陆电子”变更为“*ST科陆”。

2020年,科陆电子通过出售深圳市龙岗区龙岗镇宗地编号为G02315-0003的土地及地上全部建筑、成都市科陆洲电子有限公司100%股权、中核国缆新能源有限公司60%股权等资产和股权扭亏为盈,实现归母净利润1.85亿元,并被撤销退市风险警示。

进入2021年,科陆电子再次亏损。2021年至2022年第一季度,科陆电子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6.65亿元、4699.63万元。

5月24日上午,有投资者就“美的集团收购科陆电子的战略考量”向美的集团董秘提问。

美的集团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对能源管理及储能产业重点说明。

美的集团表示,能源管理是美的点燃第二引擎,在B端核心业务上布局与突破的关键领域。储能产业符合国家支持的战略方向,空间广阔,科陆电子具备行业竞争优势。

迎来“寒冬”净利增速创9年新低

谋求科陆电子控制权的背后,是美的集团寻找第二增长曲线的迫切性。

对于未来行业的发展,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悲观地做出了“寒冬论”。

近日,方洪波在投资者交流会上表示,未来三年行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寒冬,公司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不确定性”,要“稳”自当头。公司的应对策略是变革toC业务,重点转型toB业务,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2022年中国家电行业一季度报告》显示,2022年一季度家电行业国内累计销售额1540亿元(品类涉及彩电、白电、厨卫、小家电产品),较上一年同比下降12.3%。另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2年1-3月我国家电产品出口额累计1370亿元),同比下降7.3%。

近年来,家电行业增长见顶已成老生常谈的话题。美的集团作为家电巨头首当其冲。

2018年至2020年,美的集团营业收入增速连续3年不足10%,归母净利润增速处于10%至20%之间。

2021年,美的集团实现营业收入3412.33亿元,同比增长20.06%;实现归母净利润285.7亿元,同比增速由2019年的19.68%下降至4.96%,为2013年以来最低增速。

分地区看,美的集团的出海之路不畅。

2021年美的集团的营收仍主要由国内地区拉动。2021年,美的集团国内营收2035.79亿元,同比增长24.79%;国外营收1376.54亿元,同比增长13.69%。

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美的集团国内及国外地区营收增速均不足10%。其中,国外营收增速分别为6.21%、5.78%、0.63%。

与此同时,家电企业共同面临着原材料成本上涨的压力。

光大证券5月4日研报显示,美的集团2021年毛利率 22.5%,下滑2.6个百分点,其中暖通空调和消费电器的毛利率分别同比下滑 1.9个百分点、0.7个百分点,毛利率下滑主因原材料价格高位以及会计准则变更(运输费用计入营业成本)。

报告期内,2021年,美的集团销售毛利率22.48%,同比下降2.63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为8.50%,同比下滑1.18个百分点。

在高端化方面,美的高端品牌COLMO 2021 年整体销售突破40亿,同比增长 300%,但在美的集团3412.33亿元的营收下,COLMO营收占比仅1.17%。

2022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03.81亿元,同比增长9.55%;实现归母净利润71.78亿元,同比增长10.97%。

11年后再做减法收缩非核心业务

寒冬之下,有用户近日在脉脉平台爆料美的集团裁员50%。

5月19日,美的集团官方号回应称,“今年,鉴于对内外部环境的判断,公司有序收缩非核心业务,暂缓非经营性投资,多措并举,进一步夯实增长潜力,提高经营业绩。”

目前,脉脉平台上已搜索不到美的集团的回应。

“后面还会持续裁员中,现在只是中场。”一名美的集团员工向搜狐财经表示,其所在的部门裁员40%,而他正是被裁的员工之一。

对于被裁原因,他表示“只说经济影响,要裁员”。

对于美的集团的裁员比例,脉脉平台上说法不一。有员工表示,“50%肯定夸张,10%绝对有”,“30%左右,裁员有N+1,应届也会裁”、“loT运营基本全军覆没”。

一名美的员工称,“整体裁员严格意义只有两轮,第一轮清除历史CD及22届补充优化,第二轮为额外砍掉10%。两轮加起来集团整体20%的水平”。

在美的集团内部论坛中,“被优化”的老员工发布感概文字,回忆自己在美的岁月。

方洪波留言“有些伤感,同时也深感惭愧”。

方洪波的留言中也显示无奈,“2020年疫情发生后无论面临什么样的挑战和困难我们都没有采取任何的紧缩和优化行动,但这一次确实面临更大的压力和冲击,我和管理层经过1-2个月的反复讨论在挣扎中才做出艰难的选择。”

对于“美的裁员50%”,方洪波在次日的股东大会上回应“完全是无中生有”。

据第一财经报道,方洪波表示,基于对未来的判断,美的觉得当下要稍微做一些收缩。ToC业务,保留家电核心品类,母婴、宠物电器等品类优化。ToB业务,保留“四大四小”核心业务,其它关停并转。“美的只在非核心业务收缩、优化人员,其它人员没有动。”

其中,“四大业务”指机器人与工业自动化、楼宇科技、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储能,这四大业务要坚定地加大投入,越困难越要坚定;“四小业务”指万东医疗、安得智联、美云智数、美智光电。

实际上,早在4月25日,美的集团就对部分非核心业务发布“关停并转”要求通知。

这是美的集团时隔11年,再次走向瘦身之路。

2011年,方洪波提出“先做减法,再做加法”的方针,又在2012年提出“产品领先、效率驱动、全球经营”三大转型主轴。

在做减法的过程中,据光明网报道,“把风机、工业电机、太阳能产品等跟家电业不相关的生产线全停掉;跟家电业相关但没有发展前景的产品都停掉,产品品类由64个减少至32个;调整留下来的现有品类,低端、低毛利、不赚钱的产品也要砍掉。”

浙商证券5月12日发布研报指出,相比2011-2012年,2021年以来我国家电行业同样面临原材料、海运费处于高位,房地产景气度低,家电消费需求疲软的问题。

浙商证券认为,本次美的业务调整不会导致业绩大规模下滑,对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无需过分担忧。原因之一在于B端贡献公司成长点,本次业务调整不会动摇公司整体经营战略。

转型ToB

ToB业务四大事业群贡献两成营收

“越是寒冬的时候我们反而要更加坚定的投资未来。”美的集团董事会在2021年年报“致股东”中写下这句话。

美的把“未来”押注在toB业务,期望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2020年12月30日,美的集团的整体业务架构从消费电器、暖通空调、机器人与自动化系统、创新业务四大板块更迭为五大业务板块智能家居事业群、机电事业群、暖通与楼宇事业部、机器人与自动化事业部和数字化创新业务。

2021年9月,暖通与楼宇事业部升级为楼宇科技事业部,提供智慧楼宇整体解决方案,发布数智电梯新品牌LINVOL、楼宇数字化平台iBuilding。

12月30日,美的集团副总裁兼美的工业技术总裁伏拥军宣布,“美的机电”正式更名为“美的工业技术”,挑战千亿营收目标。

美的集团表示,“此次更名,意味着美的工业技术进入2.0阶段,体现了美的集团加快ToB业务布局的决心,更是美的集团科技转型的重要体现”。

在美的集团的五大业务板块中,智能家居属于ToC业务,其余四大业务板块均为ToB业务。

转型之路,美的集团收购动作不断。

2020年3月,美的集团通过下属子公司美的暖通斥资7.43亿元收购合康新能18.73%股份,获得控股权,进一步加强工业自动化与电力电子软件驱动领域的产业布局。

2020年12月,美的集团全资子公司海南美的楼宇科技有限公司收购了菱王电梯及佛山朗越投资有限公司。

此外,美的集团通过收购泰国日立压缩机公司,以大幅增加冰箱压缩机的年产能,进一步提升核心部件的全球供应能力。

2021年2月,美的集团以22.97亿元收购北京万东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9.09%股权;11月决定全面收购 KUKA 的股权并私有化,经评估,本次收购价格为 80.77 欧元/股,合计收购总价款为 15052.25 万欧元,即10.74亿人民币。

如今,美的集团又通过认购非科陆电子公开发行股票、受让深圳资本集团持有股票,总计将耗资不超过22.23亿元,获取科陆电子控制权。

目前来看,ToB业务对美的集团贡献的营收仍有限。

分产品看,2021年暖通空调及消费电器贡献美的集团80.22%营收。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实现营业收入272.81亿元,占总营收的7.99%。

分业务板块看,智能家居事业群2021年营收为2349 亿元,同比增长13%,占总营收的68.84%。

ToB业务的工业技术事业群、楼宇科技事业部、机器人与自动化事业部及数字化创新业务,营收增速分别为44%、55%、23%、51%,均高于智能家居的13%。但2021年上述四大业务板块合计收入734亿元,占营收的21.51%。

end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14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3.74
  • 江恩阻力:4.21
  • 时间窗口:2024-07-09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33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