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集采和国谈“双杀”后,挥舞支票本,华东医药“买买买”求增长

  • 作者:大海2006
  • 2022-03-01 11:02:02
  • 分享:

2月28日早间,华东医药(000963.SZ)公告收购一家德国上市药企部分股权,并与其签订独家许可协议的消息。

公告显示,华东医药通过全资子公司以6.44欧元/股的价格认购Heidelberg Pharma AG(以下简称“Heidelberg Pharma”)公开增发的股票,并收购其股份股权,最终取得Heidelberg Pharma共计35%的股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股权投资金额1.05亿欧元

同时,华东医药全资子公司中美华东和Heidelberg Pharma签订产品独家许可协议,中美华东将支付2000万美元首付款,最高不超过4.49亿美元的开发等费用,及相关净额销售提成费,以取得Heidelberg Pharma拥有的2款在研产品HDP-101、HDP-103在中国大陆等20个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独家许可。此外,中美华东还将获得Heidelberg Pharma部分在研产品的独家选择权和优先谈判权。

6天签了两个大单

银柿财经记者了解到,Heidelberg Pharma拥有专有的ATAC(抗体-鹅膏蕈碱偶联物)技术平台,是全球首个成功将Amanitin(鹅膏蕈碱)及其衍生物开发用于癌症治疗的公司。华东医药本次取得独家许可的药物即为Heidelberg Pharma利用上述专有技术平台自主开发。目前,HDP-101正在开展用于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的海外I/IIa期临床试验,并已于2022年2月15日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HDP-103正在开展临床前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Heidelberg Pharma主要以研发业务为主,收入多来自于合作项目的专利授权,目前处于亏损状态。此前,Heidelberg Pharma已成功开展多项对外合作,包括和纳斯达克上市公司Magenta Therapeutics共同合作开发ATAC药物,和日本武田、Telix、RedHill等知名企业开展技术合作等。

对于本次交易的影响,华东医药表示,近年来,公司围绕ADC领域进行布局,陆续投资、控股、孵化多家国内拥有领先技术的生物科技公司。通过本次和Heidelberg Pharma合作将进一步丰富公司肿瘤领域创新产品管线,并在ADC领域实现差异化纵深布局。

记者注意到,本次交易已经是华东医药开年来公告的第二笔大额license-in(授权引进)。就在5天之前的2月23日,华东医药宣布引进美国上市公司Kiniksa Pharmaceuticals两款自身免疫产品,消息公布后公司股票当日收涨7.77%。根据协议条款,Kiniksa 将获得2200万美元的首付款,并有权在实现开发、注册及销售里程碑后,获得最高不超过6.4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Kiniksa还将获得分级的两位数的净销售额提成费。

同时,在2013年就开始布局的医美业务方面,华东医药近期也动作频频。2月份,公司英国全资子公司Sinclair收购能量源型医美器械公司Viora100%股权,此前,Sinclair已收购了西班牙医美能量源设备生产商HighTech。华东医药并未披露收购Viora的金额和其他条款等细节。

老牌药企困于增长

公开资料显示,华东医药创建于1993年,总部位于浙江杭州,于1999年12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历经20多年的发展,已发展成为集医药研发、生产、经销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药上市公司。公司员工人数超过10000人,业务覆盖医药全产业链,以医药工业为主导,同时拓展医药商业和医美产业。

华东医药近段时间四处出击、大举收购的背后,是公司增长乏力的业绩表现。数据显示,华东医药2020年收入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均呈下滑态势;2021年三季度收入同比微增1.67%,扣非归母净利润则同比减少13.24%。

一位市场人士向记者表示,华东医药的业绩下滑,或和公司主要品种阿卡波糖在国采中失标,以及百令胶囊降价进入医保目录密切相关。据悉,华东医药的阿卡波糖失标原因是,原研药厂家拜耳出人意料报出“超低价”

相关研报显示,华东医药的核心子公司中美华东销售额前三的药品分别为百令胶囊、阿卡波糖、泮托拉唑,其中百令胶囊和阿卡波糖销售额均超30亿元。医药经济报引用的PDB数据库数据显示,2019年,中美华东的阿卡波糖在样本医院销售额近4.2亿元;第二批集采于2020年4月陆续落地后,2020年销售额同比下降近65%,至1.48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样本医院中美华东阿卡波糖的销售额为4122万元,同比再次下降72%。

遭集采和国谈“双杀”的,不只华东医药,同样曾以仿制药占领市场的恒瑞医药(600276.SH)此前也因为卡瑞利珠单抗降价进入医保目录导致业绩下滑,第五批全国药品集采中包括碘克沙醇注射液在内的主要药品丢标而导致股价下挫。

2021年以来,恒瑞医药也开始重视license-in,先后斥资14亿元引进大连万春布林的First-in-class新药GEF-H1激活剂普那布林,以3000万美元获得天广实第三代CD20单抗MIL62在中国地区的独家商业化权益,斥资13亿人民币引进基石药业抗肿瘤药物CTLA-4单抗。

此外,石药集团(01093.HK)收购了自主研发第三代特异性溶栓药的广州铭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母公司100%股权。

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普遍认为,在市场更为成熟的美国,生物技术公司和大型制药公司之间的分工更加明确高效,拥有丰富临床经验和强大销售网络的大型药企凭借资金优势,通过与科研机构合作、收购生物技术公司、license-in等方式扩展自身版图,实现制药公司和生物技术公司的双赢。华东医药和恒瑞医药这样的举措短期投入大,但长期来看对公司业绩可能有好的助益。且除传统药企外,包括再鼎医药(09688.HK)达生物(1801.HK)等在内的创新药企为了丰富自身管线、增强实力,也有类似动作。

医药战略营销专家史立臣告诉银柿财经记者,license-in这种产品引进方式与国外研发进程同步,便于产品快速上市,同时还获得在中国市场自主知识产权,而且可以弥补自身的研发能力不足的状况。在我国药企研发实力距离国际药企或国际研发机构差距较大的情况下,license-in可以很快拉近彼此研发项目和研发能力的时间差距,同时也能较快提升自身研发能力弱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license-in并非“万能灵药”。据业内人士分析,大型制药企业本质上可以说是一家PE投资公司,其体内的早期研发团队,可以理解为其PE控股的组合资产。至于是控股、还是参股,还是Partnership、license-in,这都是投资策略和投资组合管理的一部分。也就是说,这类大型制药企业的投资眼光和相应的临床资源、商业化网络决定了最终是否能取得好的业绩。

史立臣也指出,华东医药有一定的研发能力,但相对于国际具体差距还是很大的,为了与国际新药研发同步,license-in是非常好的选择,关键是license-in的项目要有较高的成功率和市场预期,这就要考量企业对国际创新药研发的整体认知能力,比如市场潜力不大或者成功率低的项目进入,可能面临资金被坑的风险。

截至2月28日收盘,华东医药报37.89元/股,单日微涨0.08%,总市值663亿元。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9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27.81
  • 江恩阻力:31.29
  • 时间窗口:2024-07-07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166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