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站在国运的十字路口上,中国将如何选择?

  • 作者:大有大气
  • 2018-09-25 22:34:24
  • 分享:

  股市是实体经济的晴雨表,而中国股市从今年1月份一路下跌到9月,可见资本市场对未来的预期并不是很好。

  从实体经济来:

  企业由于去杠杆造成的流动性紧缩,再加上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企业主的日子并不好过,甚至部分企业已经在破产的边缘挣扎;

  居民受制于高房价,绝大多数人都背负着百万房贷,消费能力呈下降趋势;

  政府则欠了50万亿的债务,一年的财政收入也只够维持正常运营和支付债务利息,甚至有个别地方政府已经发不出工资了。可见形势很险峻。

  虽然说我们上半年的GDP增速为6.9%,起来还不错,但这也只是表面上的风平浪静,当前的繁荣和高增长是加杠杆的结果,而经济杠杆类似于金融杠杆,在杠杆爆仓的前夕一切起来都是正常的,只有当爆仓的一瞬间,才会出现坍塌式的暴跌。比如这样:

  面对当下问题,有三个解决方案:放水、基建和减税。

  1、放水

  对于放水,我们已经很熟悉。我们在08年、15年就是以放水的方式度过危机。从推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来,放水有利于投资和消费,同时还能稀释债务、缓解债务危机的压力。

  2018年年初,我们的主旋律还是去杠杆、稳杠杆,但是到了5月债务违约潮爆发时,我们的货币政策已经开始转型:口头上说的还是稳健中性,但实际上已经开始偏向于宽松,到目前为止,央行已经多次实施降准以及MLF操作,向市场释放了上万亿的流动性。

  但是这个操作严格上来说也不算放水。因为降准也好、MLF也好,规模都比较小,主要用于救急。救什么急?主要是中小企业融资难和跑路潮的问题,它们急需资金的滋润才能活下去。

  而中央也多次强调:绝对不能大水漫灌,如果说10年前、或者4年前,我们还可以大规模放水,但现在已经不行了。放水就像是一剂春药,虽然能爽一时,但是吃得越多,效果越差,最后还会对经济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目前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特别是拉美地区就为此付出惨痛代价,比如土耳其、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因为严重依赖放水,结果造成了货币的大幅度贬值,曾经的发达国家一时沦为人间地狱,不仅经济萎靡,老百姓也是贫困潦倒。

  这就是大放水的后果!

  2、基建

  基建到底解决了什么问题?

  浅显地:基建就是修路、修桥、修地铁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等。从利民便民的角度来说,它是非常有意义的。但是另一方面来,基建消耗的是国家财政,而国家财政来源于民间税收和透支未来财富,所以适当搞基建是可以的,一旦过度,就是对广大纳税人财力的榨取。

  深入一:基建能够解决大量的就业问题。1933年美国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大萧条,失业率高达20%,随后罗斯福上任,实施了罗斯福新政,新政的核心就是大规模搞基建,以吸纳就业。当时有一种夸张的说法,基建只为吸纳就业,不会过多的考虑它的实用价值,比如“先挖一个抗,然后再把这个抗填上”。

  从更深的角度来,基建是一种经济发展的模式。我国一直以来都是以政府投资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在这种模式之下,需要政府掌握国民经济的命脉,比如能源、钢铁、电信、金融、建筑、重工业等领域,同时还要主导社会投资。在统计GDP的时候,有一种算法:

  GDP = 消费 + 投资 + 政府支出 + 出口 - 进口

  其中投资和政府支出主要是政府决定的,这个规模越大,GDP的体量也越大,所以这么多年来,为了稳定GDP的增长,我我们的政府支出和政府主导的投资规模一直很大,而这些支出和投资也主要集中在基建上。

  但是长时间实施大规模基建会让民营经济失去活力,造成国进但民退的局面,老百姓的生活负担会加重。

  90年代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以后,日本政府开始将基建投资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基建投入使得日本的基础设施水平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后来的结果是:日本政府债务高企,不得不加大社会税负水平,而日本经济也因此“失去了30年”。

  3、减税

  减税的好处一方面是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激发企业活力,以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一方面也能降低居民的生活成本,让老百姓有更多的钱可以消费,老百姓消费的多了,企业的创造力会更进一步被激发,从而进入良性循环,经济发展蒸蒸日上,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

  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政府打着“增加社会福利”、“消灭贫困”的口号,向企业和居民征收高额税负,结果很多企业不堪重负,纷纷倒闭,随之而来的是美国社会进入滞涨期,经济萎靡不振,不仅社会福利没搞起来,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反而明显下降。

  随后的1981年,里根就任美国总统,开始实施所谓的里根经济学,具体内容包括:大幅削减社会福利开支、大规模减税、放松对企业的管制、严控货币供应量增长。把美国个人所得税的最高税率从70%降至28%,公司所得税的最高税率从46%降至34%。

  里根政府的减税政策得到了明显的效果,80年代中后期,美国经济开始进入蓬勃发展周期,同时居民收入也大幅增长。

  通过以上对比,我们发现,在放水、基建和减税之间,最好的方式唯有减税。但是减税也是痛苦的,因为一方面政府债务高企、机构庞大,如果减税就是降低了政府的财政来源,对政府来说是极度痛苦的;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长期是由政府投资主导的,如果大规模减税,政府对经济的引导作用势必会大大降低,所以对于经济也势必会造成重大打。

  尽管如此,减税仍然是大势所趋,虽然道路依旧曲折,但我们坚信,前途一定是光明的。


  上方关注同顺号“有才金银”,把握最新财富资讯!不错过每一个赚钱风口!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9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3.04
  • 江恩阻力:3.42
  • 时间窗口:2024-07-11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12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