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仁和药业业绩下滑,涉嫌披违规,惨遭外资抛弃

  • 作者:峡谷大先锋
  • 2019-11-13 11:39:55
  • 分享:

出品|钙媒体

作者|周建波

开春以来,A股各大指数均出现持续上涨,赚钱效应极佳。令市场最震惊的无疑是外资疯狂涌入A股,“买买买”的态势让此前谨慎的国内基金管理人几乎感到被“逼空”。但仁和药业却遗世独立,问题频出。

据企资料,仁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医药生产经营企业,成立于1996年,总部位于中国九江,前身是九江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梅强,注册资本123834.0076万元,最大股东为仁和发展有限公司持股26.27%。该公司主营业务为生产、销售中西药及健康相关产品,主营产品包括仁和可立克、优卡丹、妇炎洁等。该公司曾获十佳战略合作企业、十强品牌企业等荣誉。

业绩下滑,医药电商转型不利

10月30日,仁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仁和药业”)发布2019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企业业绩在第三季度出现下滑。受此消息影响,截至10月30日收盘,仁和药业报收6.56元/股,跌幅达3.67%。

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内,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03亿元,同比仅增长2.93%。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减少21.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1.06亿元,同比减少28.16%。

受第三季度单季业绩下行牵连,仁和药业前三季度利润增速也受到影响。前三季度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4亿元,同比增加11.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4.3亿元,同比增加9.58%。

仁和药业近年的生存压力增加是有目共睹的。此前的折价剥离控股子公司仁和药房网(北京)医药科技有限公司15%股权,有业内人士表示,此举意在剥离亏损资产,调节上市公司利润。

伴随医改的深入,医药行业正在洗牌,老品牌药企纷开始谋求转型。仁和药业也曾试图在医药电商路上大展宏图,但显然尚未成功。

2014年,在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了《互联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后,仁和药业实际控制人杨龙就在同年10月创立叮当快药,试水医药O2O。2015年,仁和药业先以7212万元收购叮当医药60%股权,后又收购仁和药房网。然而,2016年,仁和药业将收购仅一年的广东叮当医药、浙江叮当医药等公司的股权全部出售。2017年年底,仁和药业宣布以6636万元将叮当医药折价转回给股东。

年内,仁和药业还开展了工业大麻的布局。2019年4月,仁和药业发布公告,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政府、齐齐哈尔丰泰富齐工业大麻发展有限公司签署《仁和园工业大麻综合利用产业示范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内容包括支持仁和药业工业大麻育种及良种商品化、规模种植、精深加工、产业应用研发等项目建设。

此项目还曾收到深交所关注函。比如,仁和药业在丰泰富齐公司成立当日签署上述《框架协议》的因、在工业大麻种植、加工等领域所拥有的知识产权与专有技术情况、2019年5月启动建设工业大麻种植示范基地的可行性等具体细节均被深交所提问。

微商代理打“传销式擦边球”?

宣传推广上跑偏,销售方面,仁和也不走药企的寻常路。医院、药店、电商等销售渠道之外,仁和还格外重微商的带货能力。

例如,益阳春就主要通过微商渠道销售。公开招商息显示,单盒规格为10ml的益阳春零售价为498元。记者询电商平台发现,同类产品零售价大多在30-150元之间。这样来,益阳春的价格并不低,它是如何“打动”代理和消费者的呢?

益阳春招商人士在推广产品时,一方面宣传产品独特“疗效”;另一方面,以财富、赚钱为导向,“千亿级市场”“新风口”“躺赚”“百万富翁”等极具诱惑力的语言成为吸引代理加盟的口号。

任先生介绍,益阳春代理没有门槛,只要拿货就可以,按首次拿货量分为联合创始人、城市合伙人、总代三个级别,不同级别,拿货价格不同。

每个级别的代理,拿货价差分别为100元、70元,最低级别的总代零售一盒产品可以赚到170元差价,最高级别的联合创始人则可以赚到340元。

据任先生透露,成为益阳春的总代,将得到授权成为仁和药业旗下人参玛咖五宝茶、人参玛咖片的代理,分别享受代理价25元/盒、35元/盒,而这两款产品的电商零售价分别是69元/盒、138元/盒。

相较于面向普通消费者销售产品,代理们更倾向于扶持新代理。任先生说,一个城市合伙人,如果招到一个总代,一次就能赚到不菲的产品差价,并且是一条可持续的销售渠道,因为新加入的代理只能通过自己的上线拿货。

根据我国《禁止传销条例》,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或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等行为,属于传销。

益阳春的营销模式中,代理以认购商品的名义变相交纳入门费,三层代理,差价计酬,是不是在打“擦边球”?

而从电商平台,益阳春并不像宣传案中说的那么广受欢迎、销售火爆。销量排在首位的淘宝店铺,月销也仅7盒。那么,这样的产品,到底是卖给消费者,还是为代理而设计?

除了益阳春,魔娅仁和全色调理贴、仁和小红膏、小绿瓶等诸多产品都采用类似“层层分销+奖励”的微商营销模式。在产品贴吧及公开投诉平台,多位代理称,仁和的产品比同类产品价格高得多,销售困难,退货渠道不畅,“任仁和大品牌,结果上当受骗”。

重销售轻研发

虽然仁和药业方面一直强调产品多次抽检不合格是因为储存运输条件不当导致,但在多位业内人士来,产品屡次出现不合格与公司研发以及产品质量监管投入较少有一定的关系。

公开资料显示,仁和药业旗下拥有优卡丹、可立克以及闪亮滴眼液等品牌。早期,仁和药业使用快消品的营销策略拉动产品销售增加企业业绩。数据显示,仁和药业2004年开始规模型投放广告,先后签下付笛生、任静、林心如等明星代言,公司营收从2004年的5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超过20亿元。

如今,仁和药业被认为是国内销售能力最强的品牌OTC企业之一,较强的销售能力也为公司带来不错的收益。数据显示,仁和药业2016年营收为35.67亿元,同比增长41.34%;2017年营收为38.44亿元,同比增长7.76%;2018年前三季度营收33.36亿元,同比增长22.88%。

不过,较强销售能力带来营收增长的同时,仁和药业研发费用却明显低于同行企业。数据显示,2015-2017年,仁和药业销售费用占比为14.78%、13.65%和16.1%。而同期仁和药业的研发费用占总营收的比例仅为0.49%、0.78%和0.71%。

北京中医药大学法律系医药卫生法学副教授邓勇表示,重营销轻研发容易导致企业对生产端的忽视,特别是对于产品质量监管与安全效用评价等方面的缺位。“企业在各环节对中药材及产品的质量重视程度、能力把控、监管机制等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产品是否合格的重要影响因素。”

在有关分析人士来,加大营销投入可以迅速提升企业知名度,在一定时间内促使企业利润增长,但长期发展容易忽略研发的重要性,企业成长空间被限制,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产品得以推广的本质在于产品质量保障,否则无源之水陷入质疑只是时间问题。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规范管理,并及时与相关监督部门沟通了解标准来保证产品的合格。”

对此,仁和药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营销费用高是公司战略的选择和需求,公司按照国家相关法律发展,不会以牺牲产品质量来求发展。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4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5.92
  • 江恩阻力:6.58
  • 时间窗口:2024-04-01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37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