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西风瘦驴
正共:2816 字 预计阅读时间: 8 分钟
12月3日晚间,重庆【长安汽车(000625)、股吧】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安汽车,000625.SZ)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长安新能源)拟引入战略投资者进行增资。此次增资扩股以现金方式进行,共增资28.4亿元。增资扩股完成后长安汽车持有长安新能源的股权比例将由100%稀释到48.95%,长安新能源将由长安全资子公司变为联营公司。
主动放弃控制权:长安汽车的一盘棋
12月3日,长安汽车召开了董事会,同意公司全资子公司新能源科技公司以资产评估报告为定价依据,引入南京润科、长新基金、两江基金、南方工业基金作为本次增资扩股的战略投资者,公司放弃本次增资的优先认购权。
“长安新能源是入围了国家第四批混改试名单的央企,同时也是国内第一家实现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汽车央企,在宏观经济下行、资本市场寒冬时节,长安新能源能完成A轮融资尤为难能可贵。”在签约现场,长安新能源总经理杨大勇坦言。
此次增资扩股以现金方式进行,共增资28.4亿元,其中南京润科10亿、长新基金10亿、两江基金7.4亿、南方工业基金1亿元。增资完成后,长安汽车、南京润科、长新基金、两江基金、南方工业基金分别持有长安新能源48.95%、17.97%、17.97%、13.3%和1.8%的股份。
在公告中,长安汽车表示将放弃对长安汽车的控制权,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虽然长安汽车放弃增资扩股优先认缴出资权,股权被稀释,但由于南方工业基金持股最多的股东为长安汽车的母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所以通过直接持股加间接持股的方式,长安汽车对长安新能源仍有控制权,共持有51%股权。
同时,通过对新引入投资方的经营范围进行分析,也能得出相应的结论:即长安汽车仍拥有对长安新能源的事实控制权。
此次长安新能源引入的战略投资者都是投资性质的机构或企业。虽然这些战略投资者都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但其主营业务均为股权投资,与汽车行业相关业务经验并不多。因此,在经营安排上,仍是由长安汽车主导。
那么长安汽车为什么要在公告中表示放弃对长安新能源的控制权呢?
通过放弃对长安新能源的控制权,藉由会计准则的限制,长安汽车对长安新能源的股权以资产评估报告为定价依据,采用市场法、收益法和资产基础法进行评估,使得其评估值大幅提高,预计将增加其合并报表净利润22.91亿元。
不得不说,这是长安汽车下的一盘大棋。通过改制和让出控制权的方法,使资产重估变现。从而让长安新能源,这个一年半间亏损八亿的“包袱”,在一夜间成为创造巨大收益的宝藏。
对于长安汽车来说,混改的好处还不仅仅在此:
第一,通过混改,长安汽车为长安新能源融得大量资金;第二,为长安汽车带来公告披露的22.91亿出表净利润;第三,由于股权稀释,长安汽车对于长安新能源的亏损承担比例由之前的100%下降为48.95%,长安汽车的亏损进一步减少。
混改之后,长安新能源路在何方
成立于2018年5月的长安新能源,日子并不好过。
长安新能源成立至今一年半的时间里,亏损超过8亿元。长安汽车发布的公告显示,长安新能源2018年亏损2.27亿元,2019年截至10月31日亏损5.79亿元。
数据显示,今年9月,长安新能源销量为965辆,同比暴跌87.2%;1-9月累计销量2.9万辆,同比下跌40.09%;前三个季度累计销量仅完成目标销量的36.25%。
11月下旬,长安新能源发布新车E-Pro。可惜的是,该款车型仍是一款“油改电”的车。这表明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新能源领域,长安新能源仍然不具备依靠纯电平台进行整合研发的能力。在这个条件下,其产品力将大打折扣。而年销7.65万量的目标只能止步于50%前了。
那么,混改之后的长安新能源该怎么走?
根据长安汽车和长安新能源对长安新能源未来运营模式的设计,2021年长安新能源科技公司将以外购方式购入长安汽车投资修建的南京江宁新能源汽车一期生产基地(已投资建设)。该基地预计建设投资36.6亿元(不含税),该项目于2018年5月开始启动,预计于2020年5月建成并进行试生产,2020年12月达到正常生产状况。主要用于生产全新纯电动乘用车,包括微型轿车、紧凑型SUV、中型MPV、中型轿车、中型SUV、大型MPV等六个车型系列。拟定收购生产基地的定价则为投资成本加合理利润。
另外长安新能源销售的新能源汽车包括油电兼容车型和纯电动的全新平台车型。2021年前生产与传统车共线的油电兼容车型,均委托长安汽车进行代工生产。新能源电池、电驱动产品由长安汽车旗下江北发动机工厂生产,整车制造由长安汽车旗下渝北工厂、合肥长安、北京长安、长安铃木工厂、两江二工厂代工生产。整车生产能力约为100万台/年(双班),分布在重庆、北京、合肥等生产基地。2021年后生产的全新平台新能源汽车,采用代工和自行生产相结合的模式。其中:EV微型轿车、小型SUV、紧凑型轿车委托长安汽车代工生产,由南京溧水、重庆渝北工厂等代工生产,根据各年生产纲领实际产能可达到30万台/年。
除此之外,长安新能源计划在未来三年,累计投入100亿元,加快推进新能源专属平台的打造以及新能源与智能化的深度融合。
从该规划也不难出,混改后长安新能源的生产经营仍由长安汽车控制。更重要的是,由于销售渠道的缺失,长安新能源未来的销售仍要依靠长安汽车。
由此观之,长安新能源的未来之路仍由长安汽车主导。此次混改的主要目的仍是筹措资金、分担投资、削减成本。从而使长安新能源变得不那么“烫手”。
不仅长安新能源日子不好过,长安汽车也身处寒冬之中。长安汽车2019年前三季度净亏损26.62亿元,同比下降328.83%。
和长安新能源的亏损方式不同,长安汽车的亏损因主要在于亏损过多。这是多年以来长安汽车布局混乱,产品力乏弱的苦果。这也造成了长安汽车目前销量亮眼,营收为负的局面。
首先是长安PSA的乏力。成立于2011年、专注于打造高端车型DS的长安PSA,成绩不尽如人意。2018年,DS品牌在华销量仅为5千余辆;到了2019年情况也没有好转,1-9月份累计销量仅2千余辆。
祸不单行,长安福特6月收到大额罚单。长安福特由于实施纵向垄断协议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处罚1.628亿元。
好在长安汽车已经在着手解决目前面临的问题了。
为了甩掉自身包袱,近期长安汽车打算以16.3亿元的标价出售其与PSA集团(标致雪铁龙集团)合资公司长安PSA的50%股份。此次长安新能源的混改也是处于减少亏损的考虑。这表现出长安汽车内部已经注意到其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的内部结构亟待优化,产品序列也需要进一步整合。
长安新能源的混改措施是长安汽车“瘦身”的第一步。然而新能源仍是未来汽车行业转型的风口,“瘦身”不代表放弃,混改也不意味着退出。未来,长安汽车仍将借助长安新能源进行其新能源领域的布局。
但新能源领域的投入好似无底洞,巨额的投入与漫长的盈利等待期,让长安汽车不得不陷入焦虑之中。
- END -
出行财经官网:网页链接
出行财经 创出品 | 微ID:trimode
影响汽车产业投资的提供商
今日头条/百家/同花顺/东方财富 / 知乎 / 企鹅 / 快传/凤凰/网易/搜狐/一资讯/雪球/新浪 等多家媒体入驻账号
©本版权归“出行财经”所有,违者必究
分享: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虚位以待
暂无
24人关注了该股票
长期未登录发言
吧主违规操作
色情、反动
其他
*投诉理由
答:长安汽车上市时间为:1997-06-10详情>>
答:2023-07-11详情>>
答:汽车(含轿车),汽车发动机系列详情>>
答: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夏详情>>
答:长安汽车所属板块是 上游行业:详情>>
医药电商概念股涨幅排行榜,今日药易购、健之佳涨幅居前
减肥药概念逆势拉升,概念龙头股争光股份涨幅6.75%领涨
今日牙科医疗概念主力资金净流出2.12亿元,皓宸医疗、有研新材等股领涨
11月12日眼科医疗概念主力资金净流入6.63亿元,博士眼镜、普瑞眼科等股领涨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古道西风瘦驴
长安新能源混改,让渡绝对控制权后路在何方
正共:2816 字 预计阅读时间: 8 分钟
12月3日晚间,重庆【长安汽车(000625)、股吧】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安汽车,000625.SZ)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长安新能源)拟引入战略投资者进行增资。此次增资扩股以现金方式进行,共增资28.4亿元。增资扩股完成后长安汽车持有长安新能源的股权比例将由100%稀释到48.95%,长安新能源将由长安全资子公司变为联营公司。
主动放弃控制权:长安汽车的一盘棋
12月3日,长安汽车召开了董事会,同意公司全资子公司新能源科技公司以资产评估报告为定价依据,引入南京润科、长新基金、两江基金、南方工业基金作为本次增资扩股的战略投资者,公司放弃本次增资的优先认购权。
“长安新能源是入围了国家第四批混改试名单的央企,同时也是国内第一家实现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汽车央企,在宏观经济下行、资本市场寒冬时节,长安新能源能完成A轮融资尤为难能可贵。”在签约现场,长安新能源总经理杨大勇坦言。
此次增资扩股以现金方式进行,共增资28.4亿元,其中南京润科10亿、长新基金10亿、两江基金7.4亿、南方工业基金1亿元。增资完成后,长安汽车、南京润科、长新基金、两江基金、南方工业基金分别持有长安新能源48.95%、17.97%、17.97%、13.3%和1.8%的股份。
在公告中,长安汽车表示将放弃对长安汽车的控制权,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虽然长安汽车放弃增资扩股优先认缴出资权,股权被稀释,但由于南方工业基金持股最多的股东为长安汽车的母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所以通过直接持股加间接持股的方式,长安汽车对长安新能源仍有控制权,共持有51%股权。
同时,通过对新引入投资方的经营范围进行分析,也能得出相应的结论:即长安汽车仍拥有对长安新能源的事实控制权。
此次长安新能源引入的战略投资者都是投资性质的机构或企业。虽然这些战略投资者都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但其主营业务均为股权投资,与汽车行业相关业务经验并不多。因此,在经营安排上,仍是由长安汽车主导。
那么长安汽车为什么要在公告中表示放弃对长安新能源的控制权呢?
通过放弃对长安新能源的控制权,藉由会计准则的限制,长安汽车对长安新能源的股权以资产评估报告为定价依据,采用市场法、收益法和资产基础法进行评估,使得其评估值大幅提高,预计将增加其合并报表净利润22.91亿元。
不得不说,这是长安汽车下的一盘大棋。通过改制和让出控制权的方法,使资产重估变现。从而让长安新能源,这个一年半间亏损八亿的“包袱”,在一夜间成为创造巨大收益的宝藏。
对于长安汽车来说,混改的好处还不仅仅在此:
第一,通过混改,长安汽车为长安新能源融得大量资金;第二,为长安汽车带来公告披露的22.91亿出表净利润;第三,由于股权稀释,长安汽车对于长安新能源的亏损承担比例由之前的100%下降为48.95%,长安汽车的亏损进一步减少。
混改之后,长安新能源路在何方
成立于2018年5月的长安新能源,日子并不好过。
长安新能源成立至今一年半的时间里,亏损超过8亿元。长安汽车发布的公告显示,长安新能源2018年亏损2.27亿元,2019年截至10月31日亏损5.79亿元。
数据显示,今年9月,长安新能源销量为965辆,同比暴跌87.2%;1-9月累计销量2.9万辆,同比下跌40.09%;前三个季度累计销量仅完成目标销量的36.25%。
11月下旬,长安新能源发布新车E-Pro。可惜的是,该款车型仍是一款“油改电”的车。这表明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新能源领域,长安新能源仍然不具备依靠纯电平台进行整合研发的能力。在这个条件下,其产品力将大打折扣。而年销7.65万量的目标只能止步于50%前了。
那么,混改之后的长安新能源该怎么走?
根据长安汽车和长安新能源对长安新能源未来运营模式的设计,2021年长安新能源科技公司将以外购方式购入长安汽车投资修建的南京江宁新能源汽车一期生产基地(已投资建设)。该基地预计建设投资36.6亿元(不含税),该项目于2018年5月开始启动,预计于2020年5月建成并进行试生产,2020年12月达到正常生产状况。主要用于生产全新纯电动乘用车,包括微型轿车、紧凑型SUV、中型MPV、中型轿车、中型SUV、大型MPV等六个车型系列。拟定收购生产基地的定价则为投资成本加合理利润。
另外长安新能源销售的新能源汽车包括油电兼容车型和纯电动的全新平台车型。2021年前生产与传统车共线的油电兼容车型,均委托长安汽车进行代工生产。新能源电池、电驱动产品由长安汽车旗下江北发动机工厂生产,整车制造由长安汽车旗下渝北工厂、合肥长安、北京长安、长安铃木工厂、两江二工厂代工生产。整车生产能力约为100万台/年(双班),分布在重庆、北京、合肥等生产基地。2021年后生产的全新平台新能源汽车,采用代工和自行生产相结合的模式。其中:EV微型轿车、小型SUV、紧凑型轿车委托长安汽车代工生产,由南京溧水、重庆渝北工厂等代工生产,根据各年生产纲领实际产能可达到30万台/年。
除此之外,长安新能源计划在未来三年,累计投入100亿元,加快推进新能源专属平台的打造以及新能源与智能化的深度融合。
从该规划也不难出,混改后长安新能源的生产经营仍由长安汽车控制。更重要的是,由于销售渠道的缺失,长安新能源未来的销售仍要依靠长安汽车。
由此观之,长安新能源的未来之路仍由长安汽车主导。此次混改的主要目的仍是筹措资金、分担投资、削减成本。从而使长安新能源变得不那么“烫手”。
不仅长安新能源日子不好过,长安汽车也身处寒冬之中。长安汽车2019年前三季度净亏损26.62亿元,同比下降328.83%。
和长安新能源的亏损方式不同,长安汽车的亏损因主要在于亏损过多。这是多年以来长安汽车布局混乱,产品力乏弱的苦果。这也造成了长安汽车目前销量亮眼,营收为负的局面。
首先是长安PSA的乏力。成立于2011年、专注于打造高端车型DS的长安PSA,成绩不尽如人意。2018年,DS品牌在华销量仅为5千余辆;到了2019年情况也没有好转,1-9月份累计销量仅2千余辆。
祸不单行,长安福特6月收到大额罚单。长安福特由于实施纵向垄断协议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处罚1.628亿元。
好在长安汽车已经在着手解决目前面临的问题了。
为了甩掉自身包袱,近期长安汽车打算以16.3亿元的标价出售其与PSA集团(标致雪铁龙集团)合资公司长安PSA的50%股份。此次长安新能源的混改也是处于减少亏损的考虑。这表现出长安汽车内部已经注意到其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的内部结构亟待优化,产品序列也需要进一步整合。
长安新能源的混改措施是长安汽车“瘦身”的第一步。然而新能源仍是未来汽车行业转型的风口,“瘦身”不代表放弃,混改也不意味着退出。未来,长安汽车仍将借助长安新能源进行其新能源领域的布局。
但新能源领域的投入好似无底洞,巨额的投入与漫长的盈利等待期,让长安汽车不得不陷入焦虑之中。
- END -
出行财经官网:网页链接
出行财经 创出品 | 微ID:trimode
影响汽车产业投资的提供商
今日头条/百家/同花顺/东方财富 / 知乎 / 企鹅 / 快传/凤凰/网易/搜狐/一资讯/雪球/新浪 等多家媒体入驻账号
©本版权归“出行财经”所有,违者必究
分享:
相关帖子